10.13
大同是這次自駕遊的最北端,從今天起就一路南下東行往杭州家的方向。
01應縣木塔
從大同收費站上G55二廣高速,向應縣出發。
這一天是GD地圖的錯亂日,先是在應縣西(按最近路線)就導航下了高速,走了好一程煤車連連的S210省道,不過見證了一公裡內道路兩側五個加油站的盛景。
再就是導航到景區停車場為目的地(節假日備用停車場),整個停車場空無一人,南望木塔離得好遠好遠,折騰了半晌才在景區邊道路側停妥了車。
還是在木塔西側,需走一長段路從南門進。
應州古城牆遺址。
應縣木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供奉著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
驗預約碼和健康碼入內,原門票60元/人。
世上最高的千年木塔就聳立在藍天下。
明成祖朱棣親題「峻極神功」;
明武宗朱厚照題「天下奇觀」。
塔內有明、清及民國匾、聯 54 塊。
木塔底層開放。
塔上居住著成千上萬隻麻燕,這些麻燕以木塔上的白蟻為食,千百年來起著「護塔衛士」的作用。
杭州市內也有幾座名塔,雷峰塔名聲最大卻是新建的,保俶塔是1933年按照古塔原樣修葺的,六和塔宋開寶三年(970年)的始建年份確實是早,也是磚石結構塔芯,所以應縣木塔純木塔令人嘆為觀止。
參觀完從正門出。
從應縣收費站上G18榮烏高速,大運樞紐轉G55二廣高速繼續南下。
山巒上古長城遺蹟。
著名的月亮門,現重修完成。
烽火臺遺址。
GD導航再次犯暈了,導航目的地設為雁門關,最近應是廣武下高速走S208省道,就是這個口下高速去後腰鋪驛站(雁門關北門)。
它卻直接導到代縣口下高速,走25KM鄉道去了前腰鋪驛站(雁門關南門)。
雁門關單獨成篇,代縣邊靖樓合在此篇。
02代縣邊靖樓
雁門關出來,天色尚早,前往代縣一遊邊靖樓。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代縣始建縣,名曰廣武縣。從隋唐到明清,一直是代州治所駐地,也是山西北部的軍事重鎮。
2020年2月,代縣剛退出國家貧困縣。
代縣邊靖樓初建於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因為當時的代縣城還不是州城,所以這座樓臺就起名為邊靖樓,意思是守衛北邊,使之安寧。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代縣又恢復為州,這座邊靖樓就成為州城的鼓樓了。
門票20元/人,沒明白為何不在免票範圍內。
從北面登樓。
北面懸長8米寬3米的「威鎮三關」巨匾。
南面懸長8米寬3米「聲聞四達」巨匾。
臺基高13米,長43米,寬33米,石券門洞縱貫南北。樓身高26米,寬29.65米,深19。30米。
正面
樓上遠觀1275年修建的阿育王塔。
一樓布置成列了一些介紹邊靖樓的展板。也陳列了代縣出土的唐代石燈臺,據考證認定為是「唐造、宋修」。
二樓不開放了。
縣街的糧鋪裡,新收的黃小米、玉米渣、高梁米等糧食堆積如山,塞滿了車廂帶回家自用和送長輩。
代縣高速口上G55二廣高速,天黑前趕到忻州頓村收費站,入住溫德姆旗下忻州戴斯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