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們感受了一波日環食的奇妙體驗。那火星上的日食又是怎麼樣的呢?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任何有衛星的行星都有可能發生日食。
日食可能在地球上發生,每當新月期間月亮與地日平面對齊時就會發生日食。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任何有月亮(衛星)的行星。
每當衛星直接在其母行星和太陽之間經過時,就會發生日食。
日全食形成的日-月-地位置圖。當月亮的影子落在地球上時,當離太陽較近的點對齊時,我們得到一次日食:如果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則為全食;如果陰影在到達地球之前結束,則為環狀;如果排列不完美,則為偏食。
地球上會出現:日偏食、日環食、日全食
但是在火星上,只發生部分或環形的月食。
正如今年剛從火星表面捕獲的,火衛一Phobos(左)和火衛二Deimos(右)的日食同樣會有壯觀的環形日食。
火星有兩個衛星:火衛一Phobos(左)和火衛二Deimos(右)。
火星的兩顆衛星都很小,繞火星運行的軌道相對較近,但從火星表面看,這兩顆衛星都沒有足夠大的角直徑,足以引起日全食。
角直徑是以角度做測量單位時,從一個特定的位置上觀察一個物體所得到的&34;。視直徑只是被觀測的物體在垂直觀測者視線方向中心的平面上產生的透視投影的直徑。由於它是在觀測者的角度下按比例的縮影,因此與物體真實的直徑會有所不同。
兩者都太小,無法完全覆蓋太陽的圓盤。
從火星表面看,火衛一(左)和火衛二(右)只能擋住部分太陽,火星不會經曆日全食。
就像地球的月球一樣,火衛一和火衛二在繞過太陽系時會投射出圓錐形的陰影。
在火衛一左側的本影錐內,太陽完全被遮住了。在火衛一右側的本影錐內,太陽只被部分遮住。由於本影錐目前還沒有到達火星表面,因此那裡所有的日食都是偏食。
但是,這些圓錐體在到火星表面之前已經到達終點。
雖然它永遠不能完全擋住太陽,但火衛一可以在火星表面投射出一個黑點:它的半影。在這個陰影下的觀測者可以看到日偏食或日環食。
較小的火星衛星火衛二具有隕石坑、成分和軌道特性等特徵,與火星本身相似的化學來源一致。
火衛二較小且較遠,看起來很小又很暗,在太陽和火星之間緩慢經過。
這張增強的火星衛星火衛一的彩色圖像顯示了它不規則的形狀和迷人的表面特徵。火衛一環繞火星運行,形成了壯觀的日環食景象。
火衛一更大,更近,更不規則,在太陽下形成了壯觀的輪廓。
2020年4月4日,火衛一經過太陽前面,被美國NASA好奇號火星車的桅杆攝像頭捕捉到。它的不規則形狀清晰可見。
在一次日環食中,較小、較遠的衛星火衛二在明亮的太陽光球的映襯下,看起來僅僅是一個小點。
在火衛一日食發生的2020年4月4日,Deimos發生在2020年3月28日。
在過去的古代,火星可能有一個最裡面的第三個衛星,它帶來了日全食。
而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兩顆衛星,可能是由碰撞引起的三顆衛星,之後只有兩顆倖存下來,正如地球的月球是由很久以前的一次巨大撞擊形成的,火星的衛星也是如此。
(歡迎關注,了解更多科學、建築和世界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