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星上看日食

2020-12-05 騰訊網

  在地球上,日全食是一種非常壯觀而又罕見的天文現象。需要一系列的巧合才有可能出現:月亮正好運行至地球和太陽中間,並且在地球上看起來大小又正好能完全擋住太陽。在月亮正好遮住太陽時,我們能看見太陽的外層大氣——光芒萬丈的日冕。

  這一切都無需什麼科學的手段,只不過是因為我們足夠幸運!~

  今年3月,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也在火星上目睹了兩次日全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的一次是由火星的火衛一引起的,它於3月26日飛掠火星。與地球不同,火星的衛星個頭太小,並不能完全遮住太陽。從好奇號拍攝的畫面來看,火衛一就像是一顆「小土豆」,飛越太陽表面。

  這就是好奇號在3月26日,火衛一飛越太陽表面時所看到的的景象。

  圖/NASA

  這張圖片是「好奇號」用自帶的Mast Camera拍攝的,相機上有一個特殊的太陽濾鏡(相當於你觀察日食時戴的日食眼鏡)。

  其實,在3月17日,好奇號還拍到了火衛二在太陽表面「緩緩爬行」的場景。由於火衛二的個頭比火衛一還要小,這個現象只能被稱為「凌日」,而不是「日食」(吃不掉太陽,頂多是在太陽上出現一個小黑點)。

  火衛二凌日

  圖/NASA

  圖/NASA

  但是,相比於地球人,火星居民(如果有的話)也擁有另一種幸福,那就是,經常能看見日食!

  是的,雖然個頭小,但是火星衛星的運行速度很快。火衛一Phobos大約每8小時就能完成一次公轉。這意味著,它在一個火星日(比地球上的一天長約37分鐘)內會多次生起和落下。火衛二Deimos則大概每30小時繞火星一周。

  大一點的白點是Phobos ,小一點的是Deimos,Phobos的移動速度更快。

  圖/NASA

  在火星上,幾乎每天都有日食。火衛一和火衛二的軌道幾乎就在火星的赤道平面上。不像我們的月球,其軌道是在一個傾斜平面內,所以,地球、太陽和月球並不能經常排成一行。

  對地球人而言,日食出現值得暫停講課跑到操場上一觀。

  雖然常見,但火星上的探測器依然在努力地拍攝記錄日食現象,因為對日食的觀測有助於科學家了解火星及其衛星系統。比如火衛一,由於潮汐作用,預計會越來越接近火星表面(現在就已經離得很近很近了)。

  訂閱連結

相關焦點

  • 一個月連續出現兩次日食!火星上好奇號拍攝到火星日食罕見過程
    不過,就在上個月不到兩周的時間內,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竟在火星上夏普山附近幸運地看到了兩次日食。來自好奇號火星車拍攝視頻顯示出了驚人的畫面,在火星日食過程中,陽光出現了短暫變暗。根據美國宇航局說法,3月17日,好奇號火星車觀測到火星小月亮Deimos穿過太陽的臉。
  • 火星上的日食現象要比地球上頻繁許多
    火星上的日食現象要比地球上頻繁許多(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勻琳):國外媒體報導,火星的衛星,和我們地球的衛星,不太一樣,火衛一(又叫「福波斯」),是火星兩顆衛星中較大的一顆,離火星也更近一些。
  • 感受過地球的日食,火星日食是怎麼樣的?有些寒磣?
    那火星上的日食又是怎麼樣的呢?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任何有衛星的行星都有可能發生日食。日食可能在地球上發生,每當新月期間月亮與地日平面對齊時就會發生日食。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任何有月亮(衛星)的行星。當月亮的影子落在地球上時,當離太陽較近的點對齊時,我們得到一次日食:如果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則為全食;如果陰影在到達地球之前結束,則為環狀;如果排列不完美,則為偏食。
  • 通過火星上地震儀,首次測量到火星發生的日食
    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InSight)任務從火星表面向任務小組提供了數據。它的地震儀配備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製造的電子設備,不僅記錄了地震,而且還意外地對日食產生了反應。當火星上的火衛一直接移動到太陽前時,儀器會稍微向一側傾斜,這種微小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確定行星的內部。
  • 火星上的日食什麼樣?太寒磣,太陽太大,火星衛星一口根本吃不下
    實際上,日食並非地球的特權。比如,火星有兩個衛星,在火星上也是能欣賞到日食景觀的。只不過,相較於地球,火星上的日食要寒酸得多。因為火衛一和火衛二實在太小了——平均直徑分別為22.2千米和12.6千米,對它們而言,太陽太大,一口根本吃不下。
  • 探測器記錄到日食期間火星上發生了奇怪的事?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地記錄下了在福波斯日食期間發生的一件奇特事情。相比於月球的27天軌道周期,福波斯繞著火星赤道旋轉,一個火星日可以繞火星轉三圈。  因此,火星上的日食現象要比地球上頻繁了許多。  令火星科學家感到驚訝的是,在福波斯日食期間,洞察號上的地震儀(一個記錄地面運動以監測可能的地震活動的儀器)會微微向一側傾斜。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以研究日食對地球的一些影響,在火星上是否也會發生。
  • 洞察號探測器記錄到日食期間火星上發生了奇怪的事
    相比於月球的27天軌道周期,福波斯繞著火星赤道旋轉,一個火星日可以繞火星轉三圈。  因此,火星上的日食現象要比地球上頻繁了許多。大多數的火星日,福波斯會從太陽前經過,形成日偏食或日環食,但卻從來不會有日全食。
  • 美國探測器最新發現:火星日食時,地面竟然會發生傾斜
    理論上講,但凡擁有衛星的行星,都可能發生日食現象,火星正是如此,日食對於火星來說,是一個比地球上更為常見的天文現象,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影響,也與地球上迥然不同,日前,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就發現了火星日食期間的一個奇怪現象:日食會對火星地表結構造成重大影響。
  • 2028年人類將嘗試登陸火星,你知道火星上的日食是什麼樣的嗎?
    4、不可思議的水手峽谷火星上不僅有規模龐大的火山群還有太陽系最大的峽谷,長達4500多公裡的水手峽谷如同一道深深的傷痕出現在火星表面,而地球上最大的科羅拉多大峽谷也不過才446公裡,對於水手峽谷的形成一直存在爭議,因為水手峽谷是在一片平整的地帶出現的,看起來並不像是由地質運動形成的,有人認為這道峽谷像是被某個巨大的尖銳硬物劃出來的。
  • 朋友圈全國各地日食大賞!西安人怕是看了個寂寞
    於是有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日環食遇上父親節 就像他總是為你遮擋烈陽」日環食是日食的一種,發生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形成光環。■13時23分,西藏阿里地區日食初虧開始。■13時50分,實時畫面。■14時01分,印度新德裡實時畫面。■14時12分,實時畫面。■14時38分,實時畫面。■14時47分,實時畫面。西藏阿里金邊日環食出現!
  • 火星的日食是什麼樣?只能遮住太陽的40%,卻能靠溫差扭曲地面
    在其他行星上,要麼只能看見日環食,要麼只能看見日全食。那麼,你是否好奇過其他星球上的日食是什麼模樣呢?在距離我們非常近的火星上,也會出現日食的天象。不同的是,由於火星較大、距離較近的火衛一公轉周期非常短。我們的月球每27.3天公轉一圈,而火衛一的公轉周期僅有7小時39分鐘,因此火星上看到日出的機會要遠比地球更多。
  • NASA「好奇號」探測器拍攝到兩次令人驚嘆的火星日食
    據外媒CNET報導,此前美國宇航局(NASA)曾宣布「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日落之後拍攝到日食。周四NASA分別對3月25日的陰影現象進行了全新觀察,並發布一些戲劇性的GIF圖像,包括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 在太陽面前經過。
  • 突然發現:日食在月球上看叫地食,月食在月球上看卻是日食!
    月球的直徑是3470千米,地球的直徑是6370千米,從地球上看月亮,視角大約是0.5度,因此從月球看地球,地球的視角大約是2度!也許你可以這樣來想像一下,我們經常用一輪明月來形容月球,但地球在月球上看來實在是太大了!
  • 突然發現:日食在月球上看叫地食,月食在月球上看卻是日食!
    月球的直徑是3470千米,地球的直徑是6370千米,從地球上看月亮,視角大約是0.5度,因此從月球看地球,地球的視角大約是2度!也許你可以這樣來想像一下,我們經常用一輪明月來形容月球,但地球在月球上看來實在是太大了!
  • 夏至+父親節+日食,今天好特別!14:00雲南能看,錯過等10年
    這次這樣窄的「金邊日食」,真的十分罕見。雲南大部陰間多雲這意味著部分地區的小夥伴看!不!到!追日小貼士要牢記除此之外雲南紫外線較強觀賞時記得塗上防曬霜用帽子和防曬衣把自己「武裝」起來。·兩大流星雨「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對於「追星族」來說,2020年有兩大盛宴待饗。8月12日21時,英仙座流星雨極大,輻射點約在晚上22時從東方升起,預計天頂每時流星出現率最大為90。12月14日9時,雙子座流星雨迎來極大。
  • 你看的日食和大佬看的日食,是同一個日食嗎?
    今天,朋友圈、微信群裡到處都是日食的刷屏,有轉發日食原理的,有說經歷的,等等,我很樂意看到這樣的景象,說明咱們的科學信息在更廣泛的人群中傳播日環食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話用在日食的觀測上一點也不錯。普通來說,日食就是個自然現象,只是少見而已,也沒啥特別的,但是在科學家眼中,那可能就是期盼多年的實驗觀測機會。大約100年前的一次日食,就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觀測,讓人類窺見了這個宇宙的一點點奧秘。
  • 日食是如何產生的?別的星球有日食嗎?
    事實上,日食就是指地球的衛星--月亮,遮擋住了太陽照射往地球的光線,從而造成了在地球上可觀測到的一種天文現象。根據月亮遮擋程度的不同,產生的日食現象不同,比如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別的星球可以看到日食嗎?答案是可以的。只要這些行星的衛星能夠大到能夠阻擋或者覆蓋太陽的盤面,並且與太陽在同一平面上,繞著行星運動。也就是說,當一顆行星的衛星和太陽在同一平面上排列時,這顆衛星經過了行星和太陽之間,那麼這顆行星上就能觀察到日全食這種天文景象了。
  • 夏至那天 一起去看「金邊日食」
    木星和土星都將在7月迎來衝日,火星的升起時間也提前到了午夜,可觀測時間進一步增加。 作為地內行星,水星多數情況下非常靠近太陽,可見機會很少。水星的公轉周期約為88天,與地球的會合周期為116天左右。由於軌道偏心率和傾角都比較大,每次大距水星與太陽的角距離在18°到28°間變化。2020年水星有6次大距,由於它和太陽的赤緯關係,並非每次在北半球的觀測機會都好。
  • 日食、火星衝日、雙星伴月將輪番上演
    &nbsp&nbsp&nbsp&nbsp日食、火星衝日、雙星伴月將輪番上演&nbsp&nbsp&nbsp&nbsp深圳商報2020年1月17日訊 錯過2019年底的日食天文大戲,又錯過2020年開年的流星雨,天文迷受傷了?
  • 今天怎麼看日食 日食不要直接觀測
    今天想要看日食的我,犯了個大錯,太陽在正午的時候,根本無法直視,睜不開眼不說,看了一下之後,現在看什麼都是一片黑。應該怎么正確地查看日食呢?1、不要在街道、馬路等其他危險地點觀看,以免過於關注日食造成生命危險,在陽臺觀看時要注意安全,以免墜樓。2、建議的做法僅僅使用兩張白紙即可。一張白色紙板用作銀幕,另一張紙板上戳一個針孔,將針孔紙板舉起,儘量遠離銀幕紙板。兩紙板距離越遠,形成的圖像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