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日食現象要比地球上頻繁許多

2020-09-10 科普百分百

火星上的日食現象要比地球上頻繁許多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勻琳):國外媒體報導,火星的衛星,和我們地球的衛星,不太一樣,火衛一(又叫「福波斯」),是火星兩顆衛星中較大的一顆,離火星也更近一些。相比於月球的27天軌道周期,福波斯繞著火星赤道旋轉,一個火星日可以繞火星轉三圈。

因此,火星上的日食現象要比地球上頻繁了許多。大多數的火星日,福波斯會從太陽前經過,形成日偏食或日環食,但卻從來不會有日全食。因為福波斯的移動速度太快了,每次經過太陽的時間不會超過30秒。

但即便是在如此短暫的時間之內,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還是成功地記錄下火星日食期間發生的奇特事情。

令火星科學家感到驚訝的是,在福波斯日食期間,洞察號上的地震儀(一個記錄地面運動以監測可能的地震活動的儀器)會微微向一側傾斜。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以研究日食對地球的一些影響,在火星上是否也會發生。

具體來說就是,當地球經曆日食時,儀器可以檢測到溫度下降和陣陣狂風,因為在某一個地方的大氣溫度下降,從而導致空氣從該處流走,洞察號上因此配備了溫度和風傳感器——但是在福波斯日食期間,這些傳感器沒有記錄到大氣的變化。大氣湍流、大氣溫度和大氣壓力與火星平日裡的基本一致。

不過,太陽能電池確實記錄了這些經過。實際上,太陽能電池不記錄這些經過才叫人覺得奇怪,因為福波斯可以遮擋40%的太陽光。所以,可以放心的是,確實有些現象如期發生了。

不過,像太陽能電池的變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磁力計和地震儀也給出的奇怪的讀數,類似地震儀的傾斜才是「出乎意料」的事情。

事實上,磁力計(用來監測火星表面上的磁場)的異常之處比較好解釋。兩個組件顯示的讀數減少與太陽能電池組電流的減少相似。因此,科學家推斷,電流減小很有可能是導致磁力計讀數異常的原因。

但研究人員沒有預料到地震儀的讀數變化,這是一個很不尋常的信號,而這看起來也不像是一次誤報;三次日食期間都記錄到了這個信號,雖然微弱但確實存在。研究團隊預期,這也許是福波斯當頭經過時引發的潮汐所致的地震反應。但是,當他們將這個信號和火星上其他地震活動的讀數進行比較時,該信號又跟先前的地震活動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還有另一種可能性是,連接地震儀和探測器的繫繩收縮了。然而,若真是如此,那麼傾斜方向與觀測到的方向應該是相反的。大氣溫度變化也可能導緻密度發生變化,從而也會使得地震儀傾斜。但是,如前所述,洞察號上的傳感器並沒有記錄到大氣的變化。

除了地震儀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奇怪的信號。紅外輻射計在最長的一次日食期間,記錄到火星表面的溫度有輕微下降,大約一分三十秒之後,表面溫度恢復到日食前水平。該研究團隊由此認為,這極有可能是導致地震儀讀數異常的原因,也就是在日食期間,地面溫度下降,但溫度下降不均勻,從而導致地震儀傾斜。

1997年,德國黑森林天文觀測臺也曾觀察到類似的現象。一名技術人員在離開地震儀庫的時候,忘了關燈。由於燈泡發出的熱量導致地震儀底下的花崗巖膨脹,因而長期數據中的噪音增加。之後,研究人員用人工熱源開展了一系列實驗,證明地震儀幾乎馬上會對地震柱的熱量變化做出反應。該研究團隊自己也重複了一遍實驗,然後發現他們可以獲得與洞察號地震儀傾斜一致的信號。

這些信息可以用來更好地理解福波斯和火星。一方面,洞察號的位置映射非常精確。知道福波斯日食在該位置的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可以幫助科學家更準確地限定福波斯的軌道。反過來,這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福波斯的未來。

這顆火星衛星的軌道正以每年1.8釐米的速度減少,並且減少速度有變慢趨勢;科學家們預期,最終,這顆衛星與火星的距離會越來越近,直至潮汐力將福波斯撕成碎片,變成火星環。

如果可以描述減速的特徵,那這些就可以告訴我們火星內部的靈活度和溫暖程度——或不靈活度和寒冷的程度,而這又可以給我們了解火星的形成歷史提供一些線索。

相關焦點

  • 在火星上看日食
    在地球上,日全食是一種非常壯觀而又罕見的天文現象。需要一系列的巧合才有可能出現:月亮正好運行至地球和太陽中間,並且在地球上看起來大小又正好能完全擋住太陽。在月亮正好遮住太陽時,我們能看見太陽的外層大氣——光芒萬丈的日冕。
  • 探測器記錄到日食期間火星上發生了奇怪的事?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地記錄下了在福波斯日食期間發生的一件奇特事情。,和我們地球的衛星,不太一樣,火衛一(又叫「福波斯」),是火星兩顆衛星中較大的一顆,離火星也更近一些。相比於月球的27天軌道周期,福波斯繞著火星赤道旋轉,一個火星日可以繞火星轉三圈。  因此,火星上的日食現象要比地球上頻繁了許多。
  • 洞察號探測器記錄到日食期間火星上發生了奇怪的事
    相比於月球的27天軌道周期,福波斯繞著火星赤道旋轉,一個火星日可以繞火星轉三圈。  因此,火星上的日食現象要比地球上頻繁了許多。大多數的火星日,福波斯會從太陽前經過,形成日偏食或日環食,但卻從來不會有日全食。
  • 地球轉到太陽和火星之間,在火星上會看到什麼現象?
    日食和月食是比較被人熟知的天文現象。農曆十五附近,地球轉到了太陽和月球之間,此時若是月球進入了地球的影子範圍,地球上的一些區域就可以觀察到月食現象。農曆初一附近,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地球上的一些區域就有可能被月球遮住或部分遮住太陽的光芒,這樣就發生了日食現象。
  • 一個月連續出現兩次日食!火星上好奇號拍攝到火星日食罕見過程
    趣味探索訊 日食是一種罕見天文現象。在科學界,日食現象也已被科學家解釋得一清二楚,再也不是過去迷信認為的「天狗食日」。對於很多人來說,能親眼目睹地球日食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因為現在還有很多人都沒有見過日食。
  • 通過火星上地震儀,首次測量到火星發生的日食
    當我們的月亮在太陽前橫渡時,地球就會發生一次日食現象,在火星上,這種現象的發生頻率要比地球上發生的頻率高得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學家西蒙·史塔勒解釋說:「但是,火星上的日食更短——它們僅持續30秒,而且從未發生過全食。」
  • 火星上的日食什麼樣?太寒磣,太陽太大,火星衛星一口根本吃不下
    日食是一種壯觀的天文現象。原理很簡單,並不是太陽被狗吃了,而是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擋住了陽光。   由於月球直徑大約是太陽直徑的四百分之一,而地月距離大約也是地日距離的四百分之一,因此從地球上看來,月球與太陽的視覺大小差不多,使月球得以將太陽遮得嚴嚴實實的。
  • 感受過地球的日食,火星日食是怎麼樣的?有些寒磣?
    那火星上的日食又是怎麼樣的呢?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任何有衛星的行星都有可能發生日食。日食可能在地球上發生,每當新月期間月亮與地日平面對齊時就會發生日食。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任何有月亮(衛星)的行星。當月亮的影子落在地球上時,當離太陽較近的點對齊時,我們得到一次日食:如果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則為全食;如果陰影在到達地球之前結束,則為環狀;如果排列不完美,則為偏食。
  • 日食是如何產生的?別的星球有日食嗎?
    事實上,日食就是指地球的衛星--月亮,遮擋住了太陽照射往地球的光線,從而造成了在地球上可觀測到的一種天文現象。根據月亮遮擋程度的不同,產生的日食現象不同,比如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日食日全食就是指月球處於太陽和地球中間,此時距離地球的位置比較近,因此月亮完全將太陽擋住了,因此我們在地球上就無法接收到太陽的照射。日偏食是指當月亮處於太陽和地球中間時,遮擋住了一部分太陽照射到地球的光,從而產生的天文現象。
  • 2028年人類將嘗試登陸火星,你知道火星上的日食是什麼樣的嗎?
    3、 太陽系最大的火山群在火星的表面有許多大型死火山,其中奧林匹斯火山是整個太陽系規模最大的死火山,說明火星在遠古時期曾有非常活躍的地質運動,奧林匹斯火山有21公裡高几乎是三個珠峰的高度,在太空中甚至能看到火山的頂部已經到達了大氣層的邊緣,而科學家並不清楚火星為什麼會形成規模如此誇張的火山,不過有觀點認為正是這座火山持續噴發了數百萬年的時間,導致了火星的核心逐漸冷卻而失去磁場
  • 美國探測器最新發現:火星日食時,地面竟然會發生傾斜
    important}【ALENG 自媒體】9月6日午間自媒體專稿,對於地球人類來說,日食是一種常見的天文現象,當月球運行至太陽和地球之間時,地球上就會發生日食現象。理論上講,但凡擁有衛星的行星,都可能發生日食現象,火星正是如此,日食對於火星來說,是一個比地球上更為常見的天文現象,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影響,也與地球上迥然不同,日前,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就發現了火星日食期間的一個奇怪現象:日食會對火星地表結構造成重大影響。
  • 如果從太空看,地球上的日全食將會是什麼樣呢?
    您已經從月球完全擋住太陽光的路徑上想像出了日全食。(從整體的過程看,你已經描繪了一次日全食,即月亮完全擋住了太陽的光線。)但是,如果從遠處看,這種迷人的天象會是什麼樣的呢?比如,從很遠的地方看——不是看太陽,而是看地球,從太空中看日全食會是什麼樣子的呢?當月球經過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就會發生日食。
  • 小學課本上的地球知識:超級月亮、月食、日食、五星連珠、日暈
    2020年6月21日,全國各地上演了日環食景象,這裡要說明的是,在今年12月15日凌晨,還有日全食哦,大家注意觀看哦。說一說關於幾個行星的天體景象。,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 地球出現日食時,月球會出現地食;地球出現月食,月球上會怎樣
    地球出現日食時,月球會出現地食;地球出現月食,月球上會怎樣。地球上有日食現象,就在近日就有一次日全食現象發作在南安定洋和南美洲南部;地球上也會有月食現象,其呈現的頻率比日食還要多一些,那麼假如在月球上的話,是不是也會發現相應的這些現象呢?
  • 火星的日食是什麼樣?只能遮住太陽的40%,卻能靠溫差扭曲地面
    可以說,地球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既能看見日環食又能看見日全食的天體。在其他行星上,要麼只能看見日環食,要麼只能看見日全食。那麼,你是否好奇過其他星球上的日食是什麼模樣呢?在距離我們非常近的火星上,也會出現日食的天象。不同的是,由於火星較大、距離較近的火衛一公轉周期非常短。我們的月球每27.3天公轉一圈,而火衛一的公轉周期僅有7小時39分鐘,因此火星上看到日出的機會要遠比地球更多。
  • 月掩火星:同人們「捉迷藏」的火星
    這是今年5次地球可見的月掩火星事件的第三例,下一次的月掩火星將發生在10月3日,可見地點是在南半球的部分區域。雖然月掩火星這一類的月掩現象每年發生數次,但要想要成功觀測到取決於特定的時間和地理位置,就像日食或月食一樣。所以二月的這次月掩火星,對於北美和中美洲大部分地區的觀測者來說,是唯一的觀測掩星現象的機會。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運行,在運行期間經常會掩蔽其身後背景中的恆星或者行星。
  • 為什麼在火星上看地球會那麼大?而在地球上看火星卻那麼小?
    事實上還真有這麼回事,我們都知道地球和火星的大小相似,但是如果我們在地球上看火星,看到的只是一顆普通的星星,而如果我們站在火星上看地球,看到的地球卻是一個巨大的球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最大將近有4億千米,而最小卻只有5576千米,這個距離不能算是太近,所以我們在地球上看火星也只不過是一顆普通的星星,很少有人能夠分別出來有什麼不同,火星最容易分辨的一點,就是它在天空是泛著暗紅色的光,這點是和其它星星的最大區別。
  • 人類住在火星上和在地球上感覺一樣嗎?
    2024年,SpaceX計劃送首批人類,踏上前往火星為期半年的徵程,這趟旅程將是馬斯克讓人類成為我火星成員的第一步。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基地,並慢慢將這個基地變成城市。數千人利用星艦火箭,並為建立首個地球外人類文明打下基礎。作為先鋒隊的他們,要在火星建立一個城市容易嗎?
  • 科學家在火星上的6個重要發現,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外星世界
    2、火星生命的化學元素既然科學家認為火星上曾有過宜居環境,那麼也有可能出現過各種生命形態,雖然探測器在火星表面並沒有直接找到生命,但從鑽取的土壤樣本中找到了組成DNA關鍵的化學元素:硫、氮、氫、氧、磷、碳等,並且墜落在地球上的火星隕石中也發現了火星微生物的化石,許多證據表明火星上曾出現過生命
  • 日食發生在什麼時候 什麼情況會發生日食現象
    日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文現象,見過的人無不感嘆其神奇。日食種類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全環食,尤其是日全食發生的時候,白天瞬間變黑夜,隔一會又變白天,那麼,日食發生在什麼時候呢?近年發生的日食天象是什麼時候呢?一起來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