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已經悄悄對你的DNA下了黑手 | 玉米熊放學小報No.265

2021-01-20 玉米實驗室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今天是2017年6月7日星期三,這裡是玉米實驗室。



大家好,我是正在欣賞祖國「大好」霧霾的於川。


前幾天下了雨,空氣還沒清新兩天,今天拉開窗簾一看,又是對面不見樓了。


說起這空氣汙染,小朋友都不陌生吧?你們有沒有因為空氣品質太差學校放假不用上課的經歷啊?這空氣汙染可不僅僅是擋了咱們欣賞藍天白雲那麼簡單,呼吸汙染的空氣,嗓子會不舒服,會容易咳嗽,對肺、對心臟都不好。可是你們知道嗎?造成了這麼多破壞,空氣汙染還不滿足,還把魔爪伸向了我們的DNA。


DNA是我們身體裡的遺傳物質,是一種生物大分子,正式中文名字叫脫氧核糖核酸。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作房子,DNA就是圖紙,上面一段段地寫著窗子呀、門呀、牆呀、水管呀等等要建成什麼樣子,建在哪裡,什麼時候開始建。DNA這張總圖紙上面一段段掌管著具體內容的編碼就叫做基因。


我們人類有23對染色體,每個染色體裡都有一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都有許多基因。不過,這麼多的基因並不是每時每刻全都在幹活,用到誰就把誰放出來工作,用不到的就回去休息。就像建房子建到窗子了,就把窗子的圖紙取出來。等建到門了,窗子的圖紙就放一邊,把門的圖紙拿出來。


我們身體控制基因是幹活還是休息的開關叫甲基。甲基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三個氫原子組成的鑰匙,這把鑰匙插到DNA上的某個基因附近,這個基因就被關掉了,停止工作。把甲基拔下來,基因又被啟動了,要開始幹活。


基因的開關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影響。當然,很可能是好的影響。我們身體會準備一些甲基,當用不上某個功能的時候,就把對應的基因關掉。根據身體需要進行調節,當然沒什麼問題。但是,外界環境裡還有些不安分的傢伙會來搗亂,添進多餘的甲基,或是拿走正常產生的甲基。如果說我們的身體是一座工廠,這種變化就像是黑客黑進了指揮中心,瞎給機器下命令。


科學家們已經抓到一個這樣的黑客,它就是我們熟悉的空氣汙染。空氣汙染這傢伙幹這種壞事特別嫻熟,只給它兩個小時,它都能在我們的基因開關上做手腳。


加拿大一所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16名志願者,讓他們分別待在封閉的小隔間裡,小隔間大概就像一個小衛生間那麼大。每個志願者要在裡面待兩個小時。其中有一半人呼吸乾淨的空氣,另一半人呼吸混入了柴油廢氣的汙染空氣。汙染級別基本等於站在在北京的高速路邊,或是置身於世界各地的繁忙港口、鐵路段、礦山或者工業區。


研究人員們檢測了志願者的血液,比較了實驗前、實驗後6小時和實驗後30小時的血液樣品,發現呼吸汙染空氣的志願者的DNA上有2800個不同位置的甲基發生了變化,大概影響到了400個基因。而呼吸乾淨空氣的志願者們並沒有發生類似的變化。


這裡面雖然也有DNA上的某些位置多出了甲基,但更常見的情況則是原來存在的甲基不見了。也就是說,吸入柴油廢氣打開的基因開關比關掉的多,抵消之後,等於是喊了更多基因出來幹活,這樣就會導致基因變得比正常狀態活躍。


雖然看上去這次空氣汙染下手不算重,只是把甲基這把鑰匙拔拔插插,並沒有傷害DNA本身。但是不正常地關閉了某個基因,或是讓某個基因在不恰當的時候出來幹活,就像正著急砌牆,卻把磚塊的生產給停了,或是地板都快鋪完了,又進來一撥人說要在這挖地下室,不出亂子才怪呢。空氣汙染亂插手我們的基因到底能惹出多大的麻煩來科學家們現在還不清楚。不過另有研究表明,像哮喘這樣的疾病很可能就是和基因的開關不正常有關係。


實驗已經證明了空氣汙染確實可以直接影響到DNA,而且僅僅是短時間呼吸汙染的空氣就能測到變化,那麼,我們長年累月地吸入汙染的空氣又會發生什麼,或者說已經發生了什麼呢?科學家們還在努力研究,小朋友們,我們這邊節能環保也要努力做起哦,這可是和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健康都有很大關係的事情。


這裡是玉米實驗室,每天一張放學小報。 






相關焦點

  • 原來你是這樣的西蘭洲 玉米熊放學小報No.176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今天是2017年3月
  • 玉米熊放學小報No.93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今天是2016年12
  • 大水獺:鱷魚可是我的盤中餐 | 玉米熊放學小報No.244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今天是2017年5月
  • 它可能比人還愛乾淨 | 玉米熊小報No.510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今天是2018年5月24日星期四,這裡是玉米實驗室。
  • 天然磁石的成因,恐怕不關地磁場的事兒 | 玉米熊小報No.326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小報,今天是2017年8月31日星期四,這裡是玉米實驗室。
  • | 玉米熊小報No.422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今天是2018年1月15日星期一,這裡是玉米實驗室。
  • | 玉米熊小報No.1003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今天是2020年5月4日星期一,這裡是玉米實驗室。
  • 象鼻魚:電流雖弱,本領卻不小 | 玉米熊小報No.301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小報,今天是2017年7月27日星期四,這裡是玉米實驗室。
  • 空氣汙染有多可怕?早在遠古時期,人類DNA就已經為此變異
    但有些人在空氣汙染方面,卻展現出了驚人的抵抗力。最新的研究結果認為,答案藏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裡,比第一隻香菸點燃、第一輛汽車上路還要早上數百萬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生物學家班傑明·特魯伯(Benjamin Trumble)和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迦勒·芬奇(Caleb Finch)在2019年12月的《生物學季刊》(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上指出:當兩足猿行走在非洲大草原時,就已經被空氣中的毒素困擾了
  • 【藍天郎鳳娥】空氣汙染成為重要致病因素
    【藍天郎鳳娥專欄轉】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周脈耕教授為通訊作者兩篇研究論文在《柳葉刀》子刊發表,其中一篇文章評估了我國 31 個省區市及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1990-2017年空氣汙染和健康狀況關係。
  • 誰是兇手,DNA在說話——法醫實驗室DNA鑑定的那些事兒
    雖然確實存在一些例外和局限性,但人們普遍認為dna證據在當下具有最高的可靠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曝露,生物材料成分惡化的風險會劇增,譬如犯罪現場的證據腐化、甚至完全被汙染。在高速旋轉下,樣品碎片逐漸沉澱到試管底部,從而使從溶液中分離。
  • 全球空氣汙染實時地圖幫你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狀況
    【PConline 資訊】據外媒報導,全世界每年有700萬人因空氣汙染報導,那麼如何做到實時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狀況呢?AirVisual Earth或許可以幫到大家實時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狀況,在AirVisual Earth中,可以全球空氣汙染分布情況,包括全球的氣流(Wind)和細顆粒物濃度及汙染(Air Pollution)。。。中國和印度空氣汙染比較嚴重據了解,在AirVisual Earth網站,白色線條指氣流和天氣模式,彩色部分則是PM2.5細顆粒物的濃度。
  • 細菌DNA提取方法的優化
    ,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下進行測定。實驗結果如圖2、表2、表3所示: 由表2、3可知,水煮法得到的dna濃度比傳統法要高,主要因為水煮法步驟簡潔,減少了操作過程中對dna的損失及外源dna汙染機會。水煮法提取過程中不需要酚—氯仿抽提及乙醇沉澱,避免了對人體的危害,且所需費用低,但水煮法提取的dna純度較傳統法有小幅下降,主要是因為抽提過程簡單,dna溶液中含有蛋白質等雜質無法完全去除。
  • 為啥西安今早下著鵝毛大雪 空氣還是重度汙染?答案在這
    下這麼大雪,應該空氣品質很好呀,為啥還是重度汙染?」市民王先生打開手機上的軟體看到,空氣品質指數(AQI)達201。> 零點至7點 AQI指數200以上  7點至9點,AQI指數150-200之間  昨日,華商報記者在西安市環保局官方網站上看到,1月7日零點至7點,西安市的AQI指數均在200以上,屬重度汙染
  • 空氣汙染嚴重 光化學汙染加劇是主因
    中國環境報記者 蔡新華 實習記者 劉靜  近期,上海市在遭遇高溫天氣的同時,也遭遇到了嚴重的空氣汙染。主要汙染物臭氧的小時平均濃度一度達到357.8微克/立方米,不但是今夏以來的最高值,還打破了2008年以來的紀錄。
  • 重汙染預警下,煙囪冒的白煙會加重空氣汙染嗎?
    11月29日20時,濟南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同時啟動Ⅱ級應急響應。一場和汙染源的緊張「賽跑」開始了,減排要「跑贏」不利氣象條件下汙染物的累積。不過有市民發現,在緊張的「戰霾」中,熱電廠的煙囪還在孜孜不倦地冒著白煙,這樣的煙氣不會加劇空氣汙染嗎?圖片來自「果殼」官方微信這個問題,有熱心讀者也曾經給濟南時報來過信:「由於本人的工作與電廠打交道較多,只能從電廠方面談談關於霧霾的幾個淺見:霧霾為什麼冬天更厲害,是因為霧的形成。
  • 終於承認病毒空氣傳播!加拿大悄悄修改了新冠傳播方式指南
    自從COVID-19全球大流行開始之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和衛生機構都得出結論,認為新冠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aerosols)或微小顆粒在空氣中傳播,但加拿大公共衛生部門一直沒有採納這些結論。不過,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發現,加拿大公共衛生局(PHAC)本周已經悄悄修改了其關於COVID-19傳播方式的指南,包括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的風險,但並未像以前一樣發出通知。
  • 空氣還是毒氣?全球空氣汙染實時地圖分析
    【PConline 資訊】據說全世界每十個人中就有九個人呼吸著糟糕的空氣,每年700萬人因為空氣汙染死亡。2016年,我國大部分地區遭霧霾圍城。空氣汙染問題越來越受關注,如何能足不出戶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的實時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