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藥論克還是論片 藥品說明書考驗家長換算能力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晨報訊(記者 智喜春)「按C16H19N3O5S計算0.25g」,如果給孩子吃藥前看到藥品說明書這麼表述,您能明白嗎?

「0.25g是一片藥還是半片藥?按照那個化學式怎麼計算0.25g?說明書說不明白,讓咱們咋放心給孩子吃?」初為人母的趙華愁容滿面。

餵孩子吃藥遇難懂化學式

29歲的趙華在鞍山某事業單位上班,兩年前當上媽媽。

國慶假期,2歲的兒子樂樂生病了,醫生經檢查表示,樂樂回家吃點消炎藥就行了,趙華這才把懸著的心放下。

回到家,趙華準備給孩子吃阿莫西林時卻發現說明書寫得含糊不清。

按照趙華手中的說明書,記者看到這盒藥的規格一欄中標著:按C16H19N3O5S計算0.25g。而在下面用法與用量一欄中,對小兒的用藥劑量卻與規格中的單位g(克)不同,而是使用了mg(毫克)。除此之外,在小兒用量中只標註了3個月以下嬰兒一日劑量按照體重30mg/kg(30毫克/千克),其餘小兒則一律按照體重20~40mg/kg(20~40毫克/千克)計算。

「看著這個說明書,我是真不知道該給孩子吃多少。」趙華無奈地告訴記者。

趙華說,如果按照說明書指示,要想知道孩子吃多少劑量的藥,必須經過兩次換算,第一步要將單位換算一致,把g換算成mg,除此之外還要將孩子體重乘以每公斤要求的用量,「就算我做完這些換算,那個規格的表述『按C16H19N3O5S計算0.25g』還是讓我蒙,0.25g是一片藥還是兩片?」

趙華說,按照說明書的說明,根本無法直觀看出給孩子的藥量,如果數學學得不好或者老人在家照顧孩子,很難給孩子用藥。當晚,趙華只好又到藥店買了其他能看懂用量的消炎藥給孩子服用。

父母盼藥品說明書簡單易懂

隨後,記者在鞍山市內走訪了多家藥房發現,很多藥品的說明書上都出現了類似趙華遇到的問題。比如有的藥品將規格寫為「1.0g:0.125g」,有的藥品將規格寫為「1ml:0.22ml」,事實上,想表達的真正含義都是「1粒中含有××藥品多少含量」,但直接用文字表述的說明書並不多見。

「以前藥品說明書都寫成每日幾次,每次幾片,簡單通俗又易懂。」市民廉洋說,「但現在都是g、mg或者ml(毫升)這樣的表述,吃藥咱也不能特意弄個秤或者容器啊!」

市民張凌也表示出類似的擔憂,「咱大人看不懂說明書,多吃一片半片問題不大,可看不明白把藥給孩子吃了,出了事兒可咋辦?」

按照趙華手中這盒阿莫西林藥品生產企業的電話,記者撥打電話進行了諮詢,該企業稱藥品說明書中標註的藥品用量完全是按照國家藥品規定執行的,藥廠方面也接到了很多消費者電話,都是諮詢藥品用量的。

「『按C16H19N3O5S計算0.25g』指的就是每片阿莫西林中的含藥量為0.25g!」該藥品企業稱,如果換算成mg就是250mg,8kg的孩子就可以一次服藥約1片阿莫西林,4~5kg的孩子只能服用半片阿莫西林。當記者問其為何用化學式標註0.25g,而不直接表述為1片藥0.25g時,對方並未作答。

該藥品企業稱,藥廠會在將來生產中將說明書重新做標註,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相關焦點

  • 密密麻麻一大片 藥品說明書字號忒小難為人
    這張說明書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芝麻大小的字,年輕人看著都費勁。「成心為難我啊,一頁不夠,翻過去背面還有一頁字,我這眼花得一個字也看不清!」朱老先生起身走到電視櫃前,從抽屜裡摸出老花鏡和放大鏡,走到窗前的沙發上坐下,找了個亮堂的地兒開始研究說明書。「這是二還是三啊!」朱先生把老花鏡往鼻梁上推了一下,眯眯眼兒仍然看不清是「一日二次」還是「一日三次」。他拿著放大鏡比劃了半天,才勉強看清。
  • 孩子抗拒吃藥時「這是糖」是一句危險用語
    孩子誤服藥物造成傷害的情況時有發生。 為什麼通常在吃藥時要拼命哭喊,掙扎一番的孩子們,卻主動去吃大人們的藥?兒童誤服藥物後要怎樣緊急處理?家長在給孩子用藥時有哪些危險行為需要糾正?
  • 孩子吃藥,時間對了嗎?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梁業梅 「藥師,這些藥,小朋友飯後吃,還是飯前吃好呢?」 「這個藥 『每日服用1次』,那是早上吃,還是晚上吃好呢?」 相信許多寶爸寶媽都有著這些類似的疑問。
  • 女童誤食奶奶降壓藥致死,醫生提醒:千萬別在孩子面前吃藥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對小孩加強監管,妥善保管藥品,避免孩子把藥片當作糖果誤食。  今天,浪媽也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這個話題。  而小孩子誤服的硝苯地平片是一種藥片很小的糖衣片,孩子當糖豆咽下幾十粒並不困難,況且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模仿大人服藥的行為並不罕見。  硝苯地平苦味不重,所以糖衣化完後孩子咽下的可能性比較大,他們會在第一粒糖衣化完後放入口中第二粒藥,吞咽口水時把第一粒藥物吞入,整個過程並不困難。
  • 手把手教你按照孩子體重換算退燒藥的用量
    我看到留言區有媽媽問:文中說對乙醯氨基酚孩子的用量是每公斤體重10毫克-15毫克,可藥瓶上面的用量是按毫升寫的,也不知道1毫升懸混液對應多少mg的對乙醯氨基酚,這個怎麼換算呢?下面,我手把手教一下。藥瓶上寫了【規格】100毫升:3.2克,換算一下是100毫升含對乙醯氨基酚3200毫克,即每毫升含32毫克。在昨晚文章的留言區,還有媽媽問:藥店裡的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滴劑沒寫1歲以下的兒童可以服用,1歲以上才有推薦劑量,那麼對於小月齡的寶寶,怎麼計算劑量?這是個好問題。
  • 手把手教你按照孩子「體重」換算「退燒藥」的用量
    )後,我看到留言區有媽媽問:文中說對乙醯氨基酚孩子的用量是每公斤體重10毫克-15毫克,可藥瓶上面的用量是按毫升寫的,也不知道1毫升懸混液對應多少mg的對乙醯氨基酚,這個怎麼換算呢? 下面,我手把手教一下。
  • 家長群瘋傳的「聰明藥」,正傷害無數中國孩子
    聽話的她,雖然不知道母親遞過來的藥片究竟是什麼,但還是吞下去了。服藥後,她的學習狀態確實有提升,課堂專注度提高,之前無法靜下心來完成的題目,如今課後練習一下,就學會了。吃藥兩個多月後,原本班級排名跌出前十的田靜,成績再次名列前茅。但她不知道,自己正被一步步推向危險。
  • 《傷寒論》中1兩到底等於3克、8克,還是15克?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中的藥物劑量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看法,至今仍是懸而未決。現就近年對這個問題的幾種不同看法進行討論,並提出我們自己的觀點。—1—根據臨床常用量估計  1979年出版的湖北中醫學院主編的《傷寒論選讀》具體地把 《傷寒論》中漢代的1兩折合為3克,1升折合為60—80毫升或18—30克。
  • 手把手教你按照孩子「體重」換算「退燒藥」的用量
    後,我看到留言區有媽媽問:文中說對乙醯氨基酚孩子的用量是每公斤體重10毫克-15毫克,可藥瓶上面的用量是按毫升寫的,也不知道1毫升懸混液對應多少mg的對乙醯氨基酚,這個怎麼換算呢?下面,我手把手教一下。市面上,兒童常用的對乙醯氨基酚有兩種規格:一種是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滴劑。
  • 成人藥掰開給孩子吃,作為家長,你真的會正確給孩子用藥嗎?
    下面卡奇樂新概念兒童樂園分享一些兒童用藥的知識,幫助家長科學用藥。 一、正確選擇藥物 兒童專用藥很少,許多家長以為小孩是成人的縮小版,自行將劑量打了折,但大人和小孩的生理髮育情況完全不同,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體重來測算用量。另外還應注意有些成人藥物並不適合孩子。
  • 都是被欺負,兩個孩子做出截然不同的反應:原因論還是目的論?
    有兩個五六歲的孩子,在10來歲的大哥哥面前就是小不點。有一個男孩玩了一小會兒就哭著跑向媽媽,「媽媽他們欺負我,他們搶我的槍,讓我用他們的小槍……」然後這個男孩就跟媽媽一起坐在長椅上,看著那群孩子繼續玩兒。
  • 小學數學單位換算口訣來了,有孩子的家庭記得收藏,實用
    很多一遇到單位換算就犯了難,不知道該怎麼填,勉強寫的答案也未必就是正確的,其實除了將公式背下來以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掌握單位換算口訣。很多數學老師在教孩子們的時候,都要求學生將公式背得滾瓜爛熟,如1噸=1000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等。
  • 《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別用「唯成績論」去看他
    現在教育部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想要糾正學校和家長為成績論的做法。不希望學校在每次考試之後都給學生排名次,這樣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過這一系列的政策,這種唯成績論的做法確實改善了很多,但是高考還是通過排名進入大學的,所以要想真正丟掉唯成績論也是不可能的。
  • 買藥吃藥「雷區」千萬別踩
    最近氣溫「大跳水」,感冒發燒的孩子一倒一大片,為了不跑醫院,不少家長會翻出家中的小藥箱給孩子餵藥。但你知道嗎?藥不能亂吃!即使是小小的感冒藥,「吃錯藥」也可能傷肝傷腎甚至丟了性命!如果孩子感冒該怎麼辦?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要是得了流感,那不用說,趕緊去看醫生。但相比流感,普通感冒更為常見。孩子得了感冒,你會給他吃什麼藥?正解是:別吃任何感冒藥。有句話說「感冒吃藥7天好,不吃藥一周好」,這是真的。感冒藥並不能縮短病程。作為自愈性疾病,普通感冒會自行緩解,並不需要藥物治療。
  • 孩子感冒啥時候吃藥?濫用抗生素有5大危害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當孩子出現感冒、發燒時,家長都非常著急。有點感冒有的家長就會給孩子吃藥,有的家長會選擇物理降溫,不讓孩子吃藥。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那孩子發燒,什麼情況下應該給孩子用藥呢?孩子濫用抗生素有哪些危害?
  • 從達爾文到進化論
    去年帶孩子去了一次北京科技館,在科技館中看到了一隻龐然大物——恐龍化石,這是我們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到恐龍化石,之前只是在電視上或者是書上看到過,從未想過有一天會看到真正的恐龍化石。說起恐龍讓我想到的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從進化論的起源、發展、衍生,直到今天我們都無法確定,究竟是何時開始有的人類、何時有的生物。人類的起源到底是該相信進化論還是神創論呢?科學家與哲學家的PK一直持續至今,最後……誰將取得勝利呢?
  • 兒科神藥「蒲地藍」走下神壇,這些感冒藥孩子都要慎用!
    在不少家長心中,蒲地藍幾乎無副作用,是孩子感冒咳嗽等常見病的常備藥。在蒲地藍原有的藥品說明書中,關於【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上都寫的是「尚不明確」。但近日,國家藥監局明確指出,蒲地藍消炎製劑的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腹瀉、過敏等反應。同時明確了孕婦慎用和過敏體質者慎用。
  • 論克賣的「手撕鋼」
    論克賣的「手撕鋼」本刊記者 梁佩韻 周 彪它薄如蟬翼,厚度只有0.02mm,不到A4紙的1/4,它的學名叫寬幅軟態不鏽鋼精密箔材,是山西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出品的新產品,因可以用手輕易撕開,被形象地稱為「手撕鋼」。
  • 嬰幼兒不能吃牛黃解毒片?這份用藥黑名單每個家長都要知道
    牛黃解毒片,幾乎沒人不知道,但現在牛黃解毒片不能隨便吃了,可能還有人不知道。 2019年3月8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修訂傷科接骨片、穩心製劑和牛黃解毒製劑說明書的公告(2019年第15號)》,公告中對牛黃解毒製劑的「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都進行了修訂。
  • 小學單位換算練習題,長度重量時間的單位換算
    你還在為自己的孩子不會單位換算操心嗎,著急也沒用,應該放穩心態,給孩子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學習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能心急。有的孩子還在為單位換算一頭霧水,不知道怎麼給單位換算,這就需要家長們多收集一些習題給孩子做,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練習題做多了自然就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