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市統計局
2020年3月18日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認真踐行「一三五」基本思路,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加快建設更高品質的生態文化活力汨羅,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18.3億元,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3.8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86.9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7.6億元,增長7.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7609元,增長13.7%。
圖1 2014-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速度
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為10.5:44.7:44.8。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7.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2.0%。
圖2 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結構佔比
二、農業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1.2億元,增長14.7%。其中,農業產值44.0億元,增長46.7%;林業產值1.8億元,增長5.9%;牧業產值26.3億元,增長39.9%;漁業產值7.2億元,減少7.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3億元,增長10.3%。
圖3 2014-2019年農業總產值
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85.4千公頃,增長3.1%。其中,糧食種植面積63.2千公頃,減少0.6%;全年糧食總產量40.4萬噸,與去年持平,其中稻穀產量36.8萬噸,減少7.1%。油料種植面積8.5千公頃,增長13.6%;油料產量1.5萬噸,增產18.7%。玉米種植面積4.2千公頃,減少0.2%;玉米產量2.5萬噸,增產18.8%。瓜果類種植面積2.6千公頃,增長38.5%;瓜果類產量12.3萬噸,增產6.0%。蔬菜種植面積8.7千公頃,增長8.8%;蔬菜產量25.2萬噸,增長3.3%。
全市豬、牛、羊出欄總產量90.8萬頭,比上年下降5.9%;肉類總產量6.7萬噸,減少4.3%;水產品產量3.9萬噸,增長2.6%。
表一 主要牲畜存出欄情況
牲畜名稱 | 出欄(累積數) | 增長(%) | 年末存欄 | 增長(%) |
生豬(萬頭) | 85.5 | -7.1 | 34 | -46.9 |
牛(萬頭) | 2.5 | 13.6 | 6.0 | 7.1 |
羊(萬頭) | 2.8 | 21.7 | 1.8 | 38.5 |
家禽(萬羽) | 325 | 18.1 | 439 | 18.6 |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市新增規模工業企業57家。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82.3億元,增長5.6%;完成增加值161.2億元,增長8.1%。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21.0億元,增長11.1%;園區完成工業增加值126.3億元,增長8.3%。園區規模工業產值佔規模工業產值比重達到79.4%。
圖3 2013-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及企業個數
全市共有 32個建築業企業,其中 14個為二級建築業企業, 9個為三級建築業企業,3家市政、公路、環保專業施工企業,5家建築勞務企業;實現建築業總產值29.7億元,增長8.8%。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
全市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234.1億元,增長11.4%,其中項目投資221.8億元,房地產投資 12.2億元。項目投資中工業投資完成152.3億元,工業投資完成116.5億元,工業技改投資完成85.9億元。施工項目411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37個,5000萬元以下374個。全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15.5億元。
圖4 2013-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速
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36家,其中三級資質及以上企業2家。從商品房屋建築用途看,住宅投資佔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78.4%,房地產新開工面積644400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395500平方米。
五、交通、郵電通信和旅遊
全市現有客運汽車265輛,全年客運量768.0萬人次。鐵路旅客發運量110.9萬人次,其中高鐵發運量66.3萬人次。擁有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161臺,其中城市公交輛81臺,城鄉巴士80臺,已開通營運線路38條。全市有駕校6家,培訓人數9200人。
全市共有郵政網點32個,郵政快包進口投遞量195.1萬件,郵政快包出口投遞量82.5萬件。鎮、村級電商服務站153個,農村電商平臺郵樂小店APP註冊8400戶。報刊期發份數351萬份。
表二 2019年行動電話用戶和網際網路寬帶用戶情況
單位 | 分類 | 用戶數(戶) | 普及率(%) |
電信 | 固定寬帶用戶數 | 68446 | 33.1 |
3G、4G用戶數 | 167276 | 24.9 | |
聯通 | 固定寬帶用戶數 | 22450 | 10.8 |
3G、4G用戶數 | 135730 | 20.2 | |
移動 | 固定寬帶用戶數 | 55230 | 26.7 |
3G、4G用戶數 | 210326 | 31.3 | |
廣電 | 開戶數 | 8300 | 4.0 |
全市A級旅遊景區5個,其中4A級以上景區2個。星級飯店1家,休閒中心7處,星級鄉村旅遊區點9處。接待國內遊客640.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3%。旅遊總收入53.2億元,增長39.6%。其中國內旅遊收入61.1億元,增長14.8%。
六、國內貿易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1億元,增長10.6%,其中,限額以上法人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總額35.3億元,增長16.3%。分經營地看,限額以上法人批發和零售業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29.4億元,增長17.1%;限額以上法人批發和零售業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5.9億元,增長12.2%。分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額34.1億元,增長16.4%;餐飲收入額1.2億元,增長12.5%。分商品類別看,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26.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增長8.9%,飲料類增長38.0%,菸酒類增長7.8%,服裝、鞋帽類增長20.5%,化妝品類增長17.1%,日用品類增長5.0%,汽車類增長30.6%。
圖5 2013-2019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速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9.1億元,下降5.5%,其中稅收收入16.5億元,下降7.4%;非稅收入2.6億元,增長8.8%。上劃中央收入6.6億元,下降14.0%。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6.1億元,增長5.1%。
全市金融機構共12家,年末各項存款餘額223.5億元,較年初下降3.7%,其中個人存款161.7億元,較年初增長9.5%。年末各項貸款餘額161.3億元,較年初增長12.3%。
全市保險機構共24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6.5億元,增長8.3%,其中財產保險費收入2.4億元,增長4.3%;壽險保費收入4.1億元,增長10.8%。全年共支付和結付各項賠款2.1億元。
八、科技和教育
全市專利申請量339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65件;專利授權量191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0件。2019年共向省科技廳申報項目11個,到位項目資金568萬元。
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291所。其中幼兒園111所,在園幼兒17725人;小學128所,初級中學2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5所,在校小學生41323人,在校初中學生19678人;職業中學3所,在校學生4980人;普通高中6所,在校學生9079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207人。小學適齡入學率100%。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有藝術表演團9個,文化館(站)16個,公共圖書館(站)16個,紀念館4個。全市有廣播電臺1家,電視臺1家。有線電視用戶1.9萬戶,無線電視用戶2.4萬戶,通訊運營商網際網路電視及其他4.5萬戶。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9%,汨羅廣電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8%,分別比上年增長0.4和0.6個百分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3個。館藏圖書6萬冊、期刊30種、報紙26種。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555個,其中醫院9所,婦幼保健院1所,專科疾病防治醫院2所,鄉鎮衛生院24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67個,村衛生室450個。衛生技術人員3325人,增長1.0%,其中職業醫師和助理醫師1439人,增長1.0%;註冊護士1222人,增長6.7%。醫院擁有床位總數2100張,鄉鎮衛生院擁有床位總數721張。
全市共有綜合性體育館5座,遊泳場8個,羽毛球館5個。汨羅市體育學校女子足球隊在省級比賽中獲得第五名;汨羅市第一中學女子足球隊在湖南省中學生運動會上獲得第四名;汨羅市吳尤優同學在湖南省青少年田徑競標賽獲得女子乙組跳高第五;王梅冬、金恩同學在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田徑聯賽總決賽中分別獲得男子甲組800米第五名、標槍第六名。
十、人民生活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46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60元,增長8.4%。
圖6 2013-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為24.5%。
十一、人口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總人口678706人,其中男性353902人,女性324804人。總人口中18歲以下人員137104人,18-34歲人員139808人,35-59歲人員261091人,60歲及以上人員140703人。全年出生7664人,其中男性3999人,女性3665人,出生率為11.1‰。死亡5052人,其中男性2945人,女性2107人,死亡率7.3‰。
表四2019年末戶籍人口數及構成 | ||
指標 | 年末數(人) | 比重(%) |
戶籍人口 | 678706 | 100.0 |
其中:非農業人口 | 145899 | 21.5 |
農業人口 | 532807 | 78.5 |
其中:男性 | 353902 | 52.1 |
女性 | 324804 | 47.9 |
其中:0-17歲 | 137104 | 20.2 |
18-34歲 | 139808 | 20.6 |
35-59歲 | 261091 | 38.5 |
60歲及以上 | 140703 | 20.7 |
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員7203人。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77969人,比上年末增加2130人。其中,參保職工45059人,參保離退休人員32910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1154人,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29309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22717人。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39575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登記參保人數380994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職工人數1103人。城市低保標準500元/月,月救助水平達34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320元/月,月救助水平達201元。全年發放城鎮最低生活保障資金603萬元,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2400萬元。年末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1400張,收養各類人員1100餘人。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市已發現礦床、礦點、礦化點100多處,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300億元以上。已探明的礦種主要有花崗巖、長石、石英、高嶺土、耐火粘土、磚瓦用粘土、金、砂礫石等種類。其中主要是砂金,分布面積達500km2 ,預測地質總儲量20 噸左右;花崗巖資源預測地質總儲量在5000億立方米以上,可開採利用儲量7000萬立方米以上;高嶺土礦預測地質總儲量5000萬噸以上,探明儲量1073.86萬噸;砂礫石分布總面積達275km2,其SiO2含量高。
環境保護監測站每月對汨羅江新市斷面、窯洲斷面、南渡斷面及蘭家洞水庫進行監測分析,根據汨羅市地表水各斷面全年監測數據統計結果情況,2019年汨羅江各監測斷面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表1中Ⅲ(三)類水質標準,水質達標率為100%。
全市未發生一般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未發生火災傷亡事故,未發生潰堤傷亡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應急管理工作有序推進。全年共出動流動宣傳車160多臺次,發放資料1萬多冊(份),檢查安全生產工作96次,現場交辦問題116個,出動執法人員7869人次,檢查生產經營單位3528家次,查處安全生產領域非法違法行為1165起,行政處罰487萬元,行政刑事拘留34人,查處非法經營、儲存煙花爆竹門店30多家,依法取締馬路市場,趕集場所8處,發現各類火災隱患和違法行為1664處,查封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生產經營單位20家。
注釋:
1、本公報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資料來源:本公報中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物價、城鄉居民收入和支出、恩格爾係數、部分農業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汨羅調查隊;鐵路客貨運輸量、周轉量,鐵路裡程數據來自火車站和高鐵站;公路客貨運輸量、周轉量,水路客貨運輸量、公路裡程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汽車保有量、道路交通事故數據來自市公安局交警大隊;電信業務量、行動電話用戶數、固定電話用戶數、網際網路寬帶用戶數來自市電信公司、市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和市鐵通公司;郵政業務量來自市郵政管理局;旅遊數據來自市文旅廣新局;存貸款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汨羅中心支行;保險業數據來自市金融辦;教育、體育數據來自市教育體育局;科技數據、專利數據來自市科技局;測繪、礦產資源、土地數據來自市自然資源局;藝術表演團體、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播、電視、報紙、期刊、圖書數據來自市文旅廣新局;衛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數據來自市衛健局;人口數據來自市公安局;城鎮新增就業、社會保險數據來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城鄉低保、社會福利、社會捐贈數據來自市民政局;空氣品質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市應急管理局;其他數據來自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