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PolarDB發布更新 一鍵遷移 便宜5倍

2021-01-08 電科技

5月21日下午,阿里雲宣布PolarDB資料庫重大更新,傳統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將線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資料庫輕鬆上雲,最快1小時上雲,而且費用只有傳統資料庫的16%,有5倍差距。

PolarDB是阿里雲在2018年正式商用的雲原生資料庫,採用存儲計算分離、軟硬一體化設計,具備快速彈性能力、超大規格、超高可靠性以及兩倍於AWS Aurora的性能,目前已是阿里雲上增長最快的資料庫產品。

阿里雲智能資料庫事業部負責人李飛飛表示,雲原生資料庫在成本、靈活度、安全、技術淨化層面都優於傳統資料庫,傳統資料庫會像馬車一樣被淘汰。

該產品還具備三大亮點,滿足企業在數字時代海量的數據存儲需求:1、單實例規格最大達88核710GB;2、業內最快單節點讀寫速度100萬QPS;3、實現三份數據存儲實時同步0延遲。

相關焦點

  • 阿里雲PolarDB發布更新 支持Oracle等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
    【TechWeb】今日,阿里雲在北京召開媒體見面會,宣布阿里雲PolarDB發布重大更新,提供傳統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將線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資料庫輕鬆上雲,最快數小時內遷移完成。
  • 阿里雲趙殿奎:PolarDB的Oracle平滑遷移之路
    在DTCC 2020大會分布式資料庫實踐專場上,阿里巴巴高級資料庫專家趙殿奎為大家介紹阿里巴巴電PolarDB的Oracle平滑遷移之路。演講嘉賓簡介:趙殿奎,阿里巴巴高級資料庫專家,從事OLTP資料庫和OLAP資料庫產品的研發工作10餘年,現為阿里雲PolarDB資料庫內核北京研發負責人。以下內容根據演講視頻以及PPT整理而成。
  • 申通使用阿里雲PolarDB支撐618業務高峰 去O後IT成本降幅超5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6月24日,記者採訪獲悉,今年618期間,申通快遞通過引入阿里雲PolarDB雲原生資料庫替代Oracle資料庫,完美扛過618業務高峰,IT成本降幅超過50%。2019年底,申通決定全面遷移至阿里雲,也因此成為業內首個全面上雲的快遞企業,並率先實現了訂單平臺、巴槍系統等核心系統的上雲,日處理訂單量近3000萬。在今年618大促前,申通加快了散單、集包等業務系統上雲步伐,使用阿里云云原生資料庫PolarDB替代Oracle資料庫。
  • 性能提升160%,成本下降50%:從阿里雲ECS到神龍架構的十年升華
    2019年雙11,天貓淘寶成交額2684億元;期間訂單創建峰值高達54.4萬筆每秒,是2009年第一次雙11的1360倍。為支持這一場購物狂歡節,阿里巴巴花了一年的時間將部署在線下數據中心的上萬個應用、數以十萬計的伺服器、數百萬容器遷移到公共雲平臺。阿里巴巴集團CTO、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稱阿里雲把「最要命」的系統全都放在雲上。
  • 網際網路史上最大數據遷移之一:115科技遷至阿里雲
    6月7日,上海雲棲大會上,115科技和阿里雲宣布完成阿里雲史上最大數據遷移上雲項目,115科技的全部數據都搬遷至阿里雲上,規模超過100PB,整個項目耗時僅45天,創造了新的「中國速度」,這也是中國網際網路史上涉及用戶量最多、數據規模最大的遷移項目之一。
  • 拋棄傳統商業資料庫 中國郵政使用阿里雲PolarDB構建核心業務系統
    據龔永恆介紹,基於阿里雲資料庫產品構建的「新一代寄遞平臺」, 有效支撐了「雙十一」等業務高峰期的生產作業處理,並在今年保證疫情期間防疫物資的運送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中:2019年雙十一訂單業務峰值高達1億件以上;收寄量業務峰值超過7千萬;投遞業務峰值達3千萬。
  • 阿里雲撬動企業級市場 與SAP、埃森哲宣布合作
    中新網深圳4月20日電(趙小燕)企業級雲市場迎來了國內最大的雲計算服務商——阿里雲。4月20日,在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里雲與SAP、埃森哲宣布達成合作,聯合為企業提供雲計算服務。同時,阿里雲發布物聯網、專有雲(ApsaraStack)、混合雲、視頻雲四大解決方案,以及輕計算、存儲、資料庫、安全、雲市場、域名、郵箱等多個領域的數十款新品。
  • 雲計算十年:阿里雲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如何挑戰摩爾定律極限
    過去十年,阿里雲的存儲性能提升了2000倍,網絡性能提升了500倍,整體算力以平均每12個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向摩爾定律的極限發起挑戰。「十年時間的發展,我們重構了整個計算的服務模式。」張獻濤說。在阿里內部,神龍架構已經大規模應用於淘寶、天貓、菜鳥等業務,解決高峰值的性能瓶頸問題。
  • 阿里雲發布自研商用關係型資料庫POLARDB
    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前夕的9月21日,阿里雲正式發布了自研新一代商用關係型雲資料庫POLARDB,該資料庫採用第三代分布式共享存儲架構,創新實現企業級OLTP與OLAP一體化資料庫系統整體設計,一個資料庫即可滿足多類資料庫的混合使用效果,為企業智能化轉型帶來新的進化動力。
  • 阿里雲發布ECS企業級產品家族 19款實例族涵蓋173個應用場景
    為滿足企業級客戶對計算的高標準需求,8月9日,阿里雲正式發布雲伺服器ECS企業級產品家族,目前已推出面向173種企業應用場景的19款實例。該系列適合在複雜的企業計算環境下,滿足對於高性能、高可靠的計算需求。
  • 阿里雲發布第三代自研神龍架構,能在雲上獲得物理機100%計算能力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阿里雲最新資訊 > 正文 阿里雲發布第三代自研神龍架構,能在雲上獲得物理機100%計算能力
  • 平頭哥的首顆 AI 晶片對阿里雲來說意味著什麼
    酷愛花式起名的阿里沒有錯過這個機會——「含光」為上古三大神劍之一,與2個月前發布的嵌入式CPU「玄鐵」和1個月前發布的系統晶片平臺「無劍」遙相呼應,武俠兵器陣營又添一員。2018年4月,中興遭遇晶片危機。同月,阿里收購嵌入式CPU公司中天微,並宣布開始研發神經網絡晶片Ali-NPU,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
  • 阿里雲技術分享:雲盾高防與雲層、批量計算與RDS for PG
    7月22日,首屆阿里雲分享日×雲棲大會北京峰會上,阿里雲集中發布了11款新產品、50多個行業解決方案。其中,讀寫性能超群的SSD雲盤、可一鍵搭建混合雲的VPC服務、支持Redis的KV資料庫格外引人注目。CSDN雲計算已經深入解讀(詳見《阿里雲新技術圖譜:SSD雲盤、VPC服務和KV資料庫》)。
  • 阿里雲POLARDB*:創新的雲託管資料庫
    雲託管資料庫的傳統難題在公共雲計算環境中,用戶數量、用戶服務和數據量的增長可能會帶來二進位日誌文件備份、性能、遷移、升級、磁碟容量和延遲問題。擴展、備份和遷移數據所需的時間隨著數據量增長而延長。備份TB級數據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升級、擴展、備份和數據遷移可能需要資料庫下線並重新啟動,這可能會影響企業、企業用戶及企業IT人員。
  • 網際網路史上最大數據遷移 原來阿里雲用了它
    6月7日,上海雲棲大會上,115科技和阿里雲宣布完成阿里雲史上最大數據遷移上雲項目,115科技的全部數據都搬遷至阿里雲上,規模超過100PB,整個項目耗時僅45天。有好奇的快科技網友進行了速度計算,就算這45天一刻不停的連續傳輸,也需要27GB/秒的速度,工程堪稱海量。
  • 6倍性能差100TB容量 阿里雲POLARDB咋實現?
    POLARDB是阿里雲資料庫團隊研發的基於第三代雲計算架構下的商用關係型雲資料庫產品,實現100%向下兼容MySQL 5.6的同時,支持單庫容量擴展至上百TB以及計算引擎能力及存儲能力的秒級擴展能力,對比MySQL有6倍性能提升及相對於商業資料庫實現大幅度降低成本。
  • 阿里雲發布第七代ECS、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X等重磅...
    6月9日,阿里雲宣布推出第七代ECS、POLARDB-X資料庫、視覺智能開放平臺等重磅新品,在性能、穩定性和開發效率上繼續領跑全球。此外,阿里雲還發布了新一代數據中臺、混合雲管理平臺、雲原生數據倉庫等產品及解決方案,目前這些產品均已在阿里雲官網上線。
  • 阿里雲技術再突破 自研資料庫AnalyticDB登頂TPC-DS
    DoNews 5月14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日前,來自權威國際處理性能委員會TPC官方數據披露,阿里雲自研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以1489萬的性能指標刷新了世界紀錄,比第二名提升近30%以上。同時,其單位計算成本降低到0.08元,首次將數據倉庫的性價比帶入「不足1毛錢」時代。
  • 一鍵給禿頭生發、超自然磨皮,這波PS更新太牛逼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凌動軟體大師,ID:lindkj】,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最近 Photoshop更新了 v22.0,設計師們趕緊下載,然後紛紛直呼好傢夥,歡天喜地發朋友圈誇 Adobe 牛逼。那麼這一波更新,到底多了哪些實用的騷操作?
  • 性能優於 MySQL 6 倍?阿里雲 PolarDB 的底氣在哪?
    9 月 21 日,阿里雲正式發布新一代商用關係型雲資料庫 POLAR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