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的廣闊土地上,生活著一種最為原始的哺乳動物,外形上看起來像刺蝟,卻和鴨嘴獸屬於近親,它們的名字就叫針鼴。它們也是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的吉祥物,寓意為千禧年和大地,澳大利亞5分硬幣的背面就是針鼴。
它們是鴨嘴獸的近親,能適應環境自動調節體溫
針鼴其實是針鼴科動物的統稱,又叫做刺食蟻獸,它們是僅生活在澳洲大地上的生物, 從外形上看,它們與刺蝟有點類似,相似的地方主要就是背上的刺,這種刺其實是它們的毛髮長期進化而來的,刺下貼近皮膚的地方是毛,它們的腹部沒有刺只有毛,靠近中間的位置少毛。它們背上的刺主要成分就是角蛋白,這種刺在一定時間後會自動脫落,然後再生。
針鼴和鴨嘴獸是世界上僅有的兩種單孔目動物,分別屬鴨嘴獸科和針鼴科,因此它們只是看起來像刺蝟而已,關係並不大,它們真正的親戚是鴨嘴獸。
針鼴外形上還有個比較獨特的標誌,那就是它們的嘴巴,稱為吻部(動物向前突出的口唇),按照吻部的長短,科學家把它們分為長吻針鼴和短吻針鼴,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們的最大區別,短吻針鼴個頭只有長吻針鼴的二分之一,其餘的生活習性基本一致。它們的吻又細又長,嘴巴和鼻孔就在吻的最頂端,它們沒有牙齒,舌頭細長。澳洲針鼴或者針鼴一般指向「短吻針鼴」,長吻針鼴數量極其稀少。
針鼴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但與其他哺乳動物的恆定體溫不一樣的是,它們能夠根據外界環境的溫度來調整自己的體溫,以避免外界溫度過低或者過高引起的不適,一天中,它們的體溫可能會達到4-5度。晨起的溫度較低,到中午時,體溫達到最高值,隨後下降。
它們的體溫還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調整,在炎熱的夏天,它們很少外出活動,一般到傍晚時分,才會出來找吃的。到了秋冬季節,外界氣溫過低,它們身體無法維持正常體溫時,開始進入冬眠狀態,這時候,它們的體溫會降到接近外界環境的溫度,相應的身體指標也會隨之下降,如心率從68次/分調整為5次/分,呼吸為每三分鐘一次,新陳代謝僅為平時的八分之一。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熬過漫長的冬天。
它們是捕蟻小能手,緊急情況變成刺球
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每個物種都能進化出自己特有的一套生存技能和保護技能,針鼴也不例外。
針鼴的吻部是它們獲取食物求得生存的重要器官,它們用吻部掀開地面的石頭、枯葉等覆蓋物,再利用它們的前爪,把螞蟻窩扒開,找到螞蟻,然後利用它們那細長的舌頭舔食螞蟻,你可別小看這條舌頭,可長達30釐米,其中能伸出口的長度約18釐米,這一舔,螞蟻就只能乖乖被俘虜了,而且更厲害的是,它們舌頭是相當靈活,彈性十足,那些彎曲的蟻穴也難不倒它們,利用舌頭每分鐘100次的伸縮,螞蟻是無處可逃,再有舌頭上滿滿的黏液,一旦沾上螞蟻,絕對是跑不掉的。
它們的食物就是蟻類,因此長期的進化讓它們沒有了牙齒,靠舌頭背面那塊角質板和口腔的硬嵴壓碎食物。它們的四肢和肩背部的肌肉比較發達,能夠挪動大塊的石頭,來尋找食物,遇到天敵時,它們可以利用前爪和吻部在兩三分鐘內就地挖出洞穴,然後把自己裹成一個刺球,來逃避天敵的傷害,或者是躲到就近的洞穴來躲開天敵。
奇怪的生殖系統,媽媽利用育兒袋孵化幼崽
作為哺乳動物,針鼴的生殖系統可謂是比較奇特的,雄性針鼴的生殖器官為四車道,有四頭陰莖(圖片見評論區),而雌性針鼴有三個陰道,但是它們交配時,並不會所有的都用上,一般情況下,雄性在單次交配時,會用上兩個陰莖射精,而雌性針鼴也只會產生一個受精卵。
提到交配,不得不說它們求愛的儀式感相當強,到了發情季節,也就是每年的5月到9月,雌性和雄性都會分泌出一種液體,這種液體帶有麝香氣味,以此來吸引異性。求愛時,數十隻雄性會按照年齡和體型大小來列隊,選擇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雌性手中,它會在眾多的追求者中一個個選擇,遇到不合適的,它們的拒絕方式也很特別,它們把自己縮成 一個刺球,而遇到合適的,它們抱團入洞房了,滾到事先準備的小坑中,甜蜜交配。
作為哺乳動物,針鼴卻是卵生,交配後,會有20多天的妊娠期,此時,針鼴媽媽的腹部會發生變化,慢慢形成一個囊狀的育兒袋,等卵成熟後,媽媽會捲曲身體,把洩殖腔對準育兒袋,將卵產入育兒袋,慢慢孵化,這個過程大約在7-10天,剛出生的小針鼴很小,長度約在15毫米,沒有毛髮,身體為半透明,而且針鼴媽媽沒有乳頭,受小針鼴的刺激,育兒袋的皮膚上特殊的細孔裡會分泌濃稠的乳汁,而且這種乳汁隨針鼴長大而愈發濃稠。
大約兩三個月後,小針鼴便可以離開媽媽的育兒袋,在巢穴中生活,它們身上的硬刺也隨之長出來了,當然媽媽的臨時育兒袋也會隨之消失。到半歲左右,他們就可以開始獨立生活了。
結語
目前來說,短吻針鼴的種群現狀還是比較良好的,它們對環境和食物不算挑剔,繁衍能力也比較強,加上那滿身是刺,天敵較少,因此數量比較大,但其他屬如長吻針鼴都已經是瀕危狀態,因此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