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颳風時,為什麼人們總會覺得特別冷

2020-11-24 人民網

  冬天颳風時,人們總會覺得特別冷,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要明確一點,颳風本身並不會讓氣溫降低。比如說同樣在10℃的氣溫中,不颳風是10℃,颳風也還是10℃。但是,颳風卻可以讓體感溫度降低。

  我們身體平時所感受到的溫度,並不是真實的大氣溫度,而是身體周圍那一層薄薄包裹的空氣層(以下簡稱「小氣層」)的溫度。

  天氣冷,氣溫比體溫低,這時候身體在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為你加熱小氣層,所以小氣層的溫度是比氣溫略高、而比體溫略低的。如果此時一陣大風吹過,好容易才被你身體加熱好的小氣層就一呼啦被吹跑了,換成溫度低的「新」小氣層過來罩著你,你自然就覺得冷了。

  同樣道理的,還有溼度。溼度也會影響體感溫度。比如,天冷時,溼度越大就越冷;天熱時,溼度越大就越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和上海:同樣氣溫下的夏天,上海更覺悶熱難耐;而同樣氣溫下的冬天,上海更覺陰冷刺骨。這就是溼度在對體感溫度發力。

  其原理也不難理解:夏天時,皮膚表面的汗液蒸發能帶走一部分熱量,但如果在一個潮溼環境中,汗液蒸發就比較慢,散熱也就慢,你會感覺更熱。而冬天時,你保暖全靠衣服的隔熱效果,而水的導熱性又比乾燥空氣強,也就是說,潮溼的衣服比乾燥的衣服更導熱,也就更容易把你身體的熱量散失出去,你就感覺更冷。

  除此之外,太陽輻射也能影響體感溫度。在同樣氣溫下,陽光燦爛時的體感溫度,會比陰雲密布時要高一些,這一方面是因為太陽輻射本身能提供熱量,另一方面也有天氣對心理暗示的作用。

  那麼,體感溫度是如何計算的?

  體感溫度有一些非常簡化的計算公式,比如說,在風速前面乘個簡單係數,在溼度前面乘個簡單係數,然後加到氣溫的數值中,算出一個結果。當然,仔細說來,這麼算是非常粗糙的。因為風速和溼度對於體感溫度的影響,並不是用一個係數就可以決定的簡單線性關係,而是隨著季節和地區的不同,會有較大差異。況且再考慮到太陽輻射,日照時數、雲量等的綜合計算也很複雜。

  還有,日最高/低溫度對於體感溫度也有影響。比如,一座城市A,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很暖和,夜裡氣溫驟降;另一座城市B,晝夜溫差很小,白天也不暖和,夜裡也沒特別冷。此時兩座城市的日平均氣溫很可能是一樣的,但兩座城市居民的體感溫度肯定就不一樣了——大家通常在白天活動,對白天氣溫的記憶會更深,而晚上反正回家鑽被窩了,夜裡降溫根本不知道,所以A市的體感溫度會更高一些。

  另外,人群由於個體差異,對氣溫的耐受度也不一樣。比如在冬天,老人會比年輕人感覺更冷,而一個身體虛弱的病人也會比健康人感覺更冷。

  以上,正是因為體感溫度的參數過於多,參數的影響又過於複雜,所以目前並沒有一個確定統一的公式給大家用,現有的簡化計算也只能提供部分參考。各地氣象部門在長期的觀測和預報工作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型的訂正值,也可以用於體感溫度的研究。

  有人問「穿衣指數」到底準不準?其實,這種類型的生活指數,包括什麼感冒指數、洗車指數,參考意義都比較弱,準不準全看個人。

  單就穿衣指數而言,一個人穿多少衣服,除了氣溫和體感溫度,還受限於工作環境、個人習慣等諸多因素。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23日 20 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覺得今年冬天更冷?因為「冷美人」拉尼娜
    有沒有覺得今年冬天特別冷?」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今年冬天比以往來得更猛。從10月份開始,「2020年冬天是60年以來最冷寒冬」的說法就刷屏網絡和朋友圈,而寒冷的根本原因則是拉尼娜現象。今年的冬天似乎來得特別早。2020年10月5日,洛陽老君山、白雲山就下雪了,在隨後的兩個月裡,河南多地迎來雨雪天氣,伴隨著冷空氣和大幅降溫,把人凍得猝不及防。
  • 溼冷為什麼會覺得特別冷?
    溼冷為什麼那麼可怕?其實不單是廣東人怕,我曾經聽一些北方人講起廣東的冬天都說受不了,在北方即使零下幾度,空氣是乾燥的,感覺並不會太冷,但在廣東,幾度的低溫加上毛毛細雨的天氣就感覺炒雞冷……在廣東,冬天10度以下再下毛毛雨就真的不想上班了……更折磨人的是一般毛毛細雨一下就是幾天十幾天的,真是要了老命……那為什麼冬天下雨或空氣溼度特別大時會感覺特別冷?
  • 中東部又迎大寒潮,為什麼今年冬天特別冷?
    雖然從整個冬季來看,與歷史同期相比,今年的冷空氣(包括寒潮)次數並不偏多,但是由於這兩次寒潮之間間隔時間較短,影響範圍大,冷空氣強度較強,各地氣溫下降明顯,多地創同時期歷史最低溫,所以人們感覺今年冬天特別冷就一點也不奇怪了。那麼造成今年冬季偏冷的原因是什麼呢?
  • 南方的冬天,到底有多冷?網友:除了被窩,哪都是冷的
    南方的冬天,到底有多冷?網友:除了被窩,哪都是冷的1、12月9號我在杭州,我能說真話不,根本和東北的冷不在一個量級,我們穿的大衣,本地人穿著羽絨服拿著湯婆子,那幾天一直都下雨,毛毛雨我們都不打傘,覺得沒有必要,為啥把南方說那麼冷,並沒有哇,雪不小,但很快就化了,屋裡有空調也不冷啊,我們東北有暖氣,但是外面一分鐘就凍透了,總得走路等公交吧,開車暖車也得幾分鐘吧,東北暖氣也不是都好,有凍得天天投訴的
  • 想不通:湖北冬天冷徹骨,為什麼不像河南那樣集中供暖?
    冬天來了,天氣也越來越冷了,像我國東北有些地區氣溫已經跌到了零下30多度,不過對於東北人來說,早已習慣了,更為重要的是在我國北方地區是暖氣的,可以說北方天氣雖然比較南方要冷,但在屋裡的時候要比南方舒服多了,室內氣溫差不多能達到20度甚至更高,不少南方人都表示 十分羨慕。
  • 【吉網獨家】為什麼人們感覺2016的冬天沒有往年冷?
    很多市民在微博上熱議:感覺今年氣溫不正常,到今天最低氣溫才零下20攝氏度,往年最冷的時候都要零下30攝氏度左右。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半球回歸線,北極地區為極夜,因此北半球接受陽光面積最小,全國氣溫在這時候達到最低點,所以最低氣溫出現的時間還算正常。然而今年的氣溫約比前幾年高了10℃左右,這才讓許多市民感覺今年入冬以來氣溫異常。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吉林網記者第一時間連線了專門從事全球變化研究的氣象專家楊學祥教授。  為什麼今年冬天比往年暖和?
  • 今年冬天為什麼這麼冷?
    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最終都可追溯到北冰洋及附近地區,這裡冬季極夜期間強烈輻射冷卻形成了大規模極地寒冷的空氣團, 它在地面圖上是很淺薄的冷高壓, 由於海陸熱力的差異, 這個淺薄的高壓與西伯利亞和加拿大的冷高壓共同構成了一個大的系統,此高壓到了700 hPa高度上已經為低壓所取代, 而在500 hPa 層面上則成為一個繞極區的氣旋式渦旋, 稱為極渦(狹義的極渦),故人們常把極渦作為大規模極地冷空氣的象徵
  • 冬天為什麼會覺得乾燥?|No.234
    天氣逐漸變冷不知道你們那裡有沒有下雪但比雪花更普遍的是逐漸乾燥的天氣洗完手過一會兒就會感到皮膚緊繃說一會兒話就覺得口乾舌燥(多喝熱水)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溫度還會影響空氣溼度嗎?Last but not least,冬天暖氣開得最足的華北、東北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或大陸性氣候,冬天在西伯利亞高壓的影響下本來就比亞熱帶地區乾燥不少,與上述暖氣的效應一疊加,就有了「北方冬天特別乾燥」的說法了。參考資料:相對溼度與人體舒適度by Eosia LeafQ.E.R.
  • 為什麼山西今年冬天這麼冷
    為什麼山西今年冬天這麼冷 2021-01-12 2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冷哭了!明明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冬天還這麼冷?
    冬天變冷了嗎? 一遇到寒潮天氣,我們就會有種感覺:冬天怎麼越來越冷了? 其實,如果跟以前對比,近些年其實是暖冬偏多的。在60、70年代,冬季普遍更冷,一月零下十幾度的天氣並不少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以10年為周期,每個周期的冬季都比上一個周期更暖,極低溫事件也在減少。
  • 為什麼冬天血壓會升高,僅僅是因為天氣冷?
    這兩天天氣突然冷了起來,不少高血壓患者發現血壓悄悄升高了,禁不住懷疑是藥品沒有效果,還是飲食出了問題呢?其實可能是天氣變冷的原因,冬天不止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會升高,普通人的血壓也會升高。這是因為血管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即寒冷時血管收縮,便會引起血壓升高;天熱時血管擴張,導致血壓下降。人體的血壓值是隨氣溫、晝夜及情緒等因素波動的,通常冬天血壓較高,波動較大;而夏天稍低,血壓較平穩。一般說來,冬天心腦血管病發病率高,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 為何冬天總會噼裡啪啦起靜電 如何有效預防靜電?
    為何冬天總會噼裡啪啦起靜電 如何有效預防靜電?時間:2019-01-16 17:50   來源:百科解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何冬天總會噼裡啪啦起靜電 如何有效預防靜電? 冬天的時候,每個人都大毛衣、羽絨服的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脫衣服的時候總會產生靜電!
  • 【釣魚技巧】別覺得冬天氣溫低就釣不好鯽魚,注意這幾點,再冷的天...
    但是,相對而言,還是氣溫越低,魚口越差,即便是鯽魚,其活性和活動範圍也會隨著低溫而降低,但是,只要注意細節,做到這幾點,冬天釣鯽魚,倒也不是特別難。 ,有人說颳風好,有人說無風的比較好,還有人說寒流、大降溫來之前最好。
  • 東北冬天早市有個缺點,那是特別冷,分分鐘成凍魚
    很多視頻都是夏天逛早市,冬天咋逛啊?大家都穿著貂,因為太冷了,這位朋友問東北冬天賣凍貨怎麼樣?如果東西價格便宜質量好,他的生意肯定不錯,東北冬天早市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特別冷,很多人想看看東北早市的冬天是什麼樣,今天給大家拍個實景,保證涼快到家。
  • 近110年湖南氣溫上升約1℃,為什麼我們感覺以前冬天冷得多?
    為什麼我們感覺以前冬天冷得多?會對人們生產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又該如何應對?記者今天就此請教了湖南省氣象局氣象業務首席彭嘉棟。感覺:微小變化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這個1℃是根據110年的氣溫序列,通過線性趨勢擬合計算出來的,算出來正好是1℃。」
  • 冬天最冷的南方城市,在哪裡
    就算裝了有制熱功能的空調,體驗也比不了暖氣,心裡只能想著:希望這個冬天可以快點過去。沒有暖氣,南方的冬天很難過都說南方冬季的溼冷是魔法增傷,氣溫看著不低,人卻感覺冷得徹骨。空氣中久散不去的水汽,不僅讓人們夏天排汗困難,在冬天更是隨時隨地都像在冰水裡泡著。
  • 寒潮頻繁,冷空氣活躍,2020年的冬天為什麼這麼冷?
    2020年的冬天,越來越寒冷了,特別是到12月的月底,臨近跨年期間,一股強大的寒潮冷空氣,又要入侵我國,給多地帶來大風雨雪以及降溫天氣。2020年的冬天為什麼這麼冷?1,首先是北極渦旋活動頻繁,特別是近日大西洋暖流,不斷往北冰洋進發,使得北極寒流通過俄羅斯南下到中國,北極區域冷暖空氣不斷交鋒,也使得南下的冷空氣強度不斷變化。歐洲多地出現雨水天氣,又為寒潮的水汽增添很多,所以2020年的12月底到2021年的1月上旬,我國多地會變得更加寒冷,有些地方也會下雪。
  • 冬天為什麼會打雷?是正常現象嗎?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一句諺語,在古代,人們認為冬天打雷是一種「不詳」的徵兆。但是,有許多諺語是由於古代科學不發達,人們認知較差才形成的,缺乏科學依據。那麼,冬天打雷是不是正常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打雷?
  • 「冬天冷夏天熱」,那為什麼夏天會下冰雹?
    事實的確如此,由於季風氣候的特殊性,我國的春夏之交、秋冬之交顯得尤為短暫,特別是一些南方的朋友們可能體會更加深切:很多時候明明感覺冬天才過去不久,夏天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來了。到了這個季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很容易就飆升到30度,不僅如此,在梅雨季節,天氣一般都十分悶熱難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