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蠻多的···建議在Wi-Fi下等待圖片加載完成哈···
瑞香(學名:Daphne odora Thunb.),古稱露甲,又稱睡香、蓬萊紫、風流樹、毛瑞香、千裡香、山夢花、雪凍花,屬瑞香科瑞香屬常綠小灌木植物。瑞香是中國傳統名花,早春開花,香味濃鬱,古代詩詞中頗多贊詠之詞,宋代詩人王十朋有《瑞香花》詩曰:「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聞」。
瑞香最適合種於林間空地,林緣道旁,山坡臺地及假山陰面,若散植於巖石間則風趣益增。日本的庭院中也十分喜愛使用瑞香,多將它修剪為球形,種於松柏之前供點綴之用。瑞香的觀賞價值很高,其花雖小,卻錦簇成團,花香清馨高雅。瑞香根甘、鹹,無毒,主治急喉風;莖皮纖維為造紙的良好原料。
瑞香有多個品種:白花瑞香、紅花瑞香、紫花瑞香、黃花瑞香、金邊瑞香、毛瑞香、薔薇瑞香、凹葉瑞香……金邊瑞香為瑞香中之佳品,故有「牡丹花國色天香,瑞香花金邊最良」之說。
瑞香的繁殖以扦插為主,也可壓條,嫁接或播種。扦插多在清明、立夏前進行,也可在秋季。剪頂部粗壯枝8—10釐米,留2—3片葉,經促根劑浸泡後扦入沙床中,深度為總長1/2至1/3,隨即遮蔭,大約40天生根。瑞香扦插時民間常將插穗下端割裂,夾入一米粒大小的石子,增加接穗與基質接觸面,以利生根。
瑞香性喜半陰和通風環境,懼暴曬,不耐積旱。喜肥沃和溼潤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萌發力強,耐修剪。
據《中藥大辭典》彙輯,瑞香的根、莖、葉、花均可入藥。它性甘無毒,具有清熱解車,消炎去腫,活血去瘀之功能。民間常用鮮葉搗爛治咽喉腫痛、牙齒痛、血疔熱癤,用於花滲酒家檫塗無名腫毒及各種皮膚病。
瑞香不僅形、色、香俱佳,而且名字含祥瑞之意,非常符合我國傳統價值取向,一些人的詩詞便在花名上立意。朱敦儒《眼兒媚·席上瑞香》詞:「紫帔紅襟豔爭濃,光彩爍疏櫳。香為小字,瑞為高姓,道骨仙風。此花合向瑤池種,可惜未遭逢。阿環見了,羞回眼尾,愁聚眉叢。」豔而不妖,香卻不俗,一派道骨仙風,這一隻該種在王母瑤池的花,也難怪讓楊玉環見了都心生妒意,百媚頓失。瑞香花名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五代北宋初人陶谷在《清異錄》中說,廬山上的一位和尚大白天睡在一塊磐石上,夢中聞到一股濃烈的花香,醒後順著香味找到了一樹奇花,便給該花取名睡香。這事傳出後,人們都嘖嘖稱奇,認為是花中祥瑞,又為其取名瑞香。
★回復「目錄」兩個字可以查看往期內容~
↓ 還想看更多美圖的你會戳一下「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