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心臟」上的汙水廠日汙水處理量全市最高

2020-11-23 中國水網

  「進去必須要戴安全帽。」工地負責人一邊將安全帽交給記者。一路走來,小山一般高的磚石堆比比皆是,巨大的塔吊吊臂橫亙在空中,打樁機在耳邊隆隆作響———這裡就是獵德汙水處理廠四期工程的工地。

  面臨珠江,坐落於廣州市CBD地段珠江新城內,獵德四期可謂是建在廣州「心臟」上的汙水處理廠。據了解,獵德四期工程完工後汙水日處理能力將達到56萬噸,同時獵德汙水處理廠總規模將提高到120萬噸/日,日處理量位居全市各大汙水處理廠首位。

  獵德汙水處理廠規模國內數一數二

  據了解,獵德汙水處理廠坐落於廣州市CBD地段珠江新城內,是廣州「心臟上的汙水處理廠」。中心城區主要河湧截汙大都納入獵德汙水處理系統,包括獵德汙水處理廠周邊東濠湧、沙河湧、獵德湧、潭村湧、員村湧、程界湧、棠下湧、車陂湧等河湧,所涉區域涵蓋越秀、天河、白雲等區的「心臟地帶」。

  「獵德四期目前佔地面積達到了160畝左右,56萬噸汙水日處理量廠區一次建設在全國來講是首次,而建成後整個獵德汙水總廠日汙水處理總量也將躍居廣州市第一,國內也是數一數二。」談到獵德四期工程的建設情況,工程項目經理陳偉賢顯得很興奮,「這可是第一次建設規模這麼大、處理能力和強度如此之高的汙水廠。」

  據陳偉賢介紹,目前四期工程實體結構已基本完成建設,土建施工累計完成土建總工作量70%,其中,二沉池、生化池、紫外線消毒池主體結構已經完工,配套汙水管網累計完成56.5公裡,佔到2009—2010年度建設任務總量的81.7%,總體工程投資達到17個億。「現在正在進行加蓋的工作和工藝管道的安裝,四期工程的加蓋措施將『一步到位』,加蓋後通過生物除臭處理系統將不再有明顯臭氣溢出。」

  陳偉賢稱,一般建設同等規模的汙水處理廠需要佔用300畝左右土地,而獵德四期的建設佔地面積則僅為160畝,節約土地面積近50%。那麼怎樣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設大型工程呢?「關鍵是規劃做的好,」陳偉賢說,「我們採取直體加深的方法,像這個二沉池就有3米,生化池達到7米深,最深的地方接近15米深。當然設計一定是要遵循經濟指標的,必須通過具體工程施工可行性的評估。」據了解,初步預計獵德四期工程將在6月底完工並投入使用。

  獵德汙水處理系統河湧截汙「進行時」

  獵德四期工程建成後,納汙區域內的河湧沿線汙水將不再直排入河湧,而是通過管線收集到汙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從總量上看,獵德汙水處理廠是廣州幾大汙水廠中汙水收集量最大的,在獵德四期完成後保守估計汙水日處理能力將超過110萬噸,我們將努力使它達到日處理量120萬噸的標準。」站在程界湧旁獵德總工程規劃圖前,廣州市汙水公司副總經理楊建基表示,由於城市發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脹,汙水處理廠的擴容是一條必由之路。

  楊建基向記者介紹道,整個獵德汙水處理系統實際上被分為東、西兩個區域,納汙總面積達到143.3平方公裡。以華南快速路為界,華南快速路以西的西片區,佔地65平方公裡,主體為老城區,截汙管線鋪設已較為完善,錯亂混接目前整體已得到根本改善;而華南快速路以東的片區,佔地78.3平方公裡,大多數是新城區,目前許多河湧的截汙主幹管正在建設中,1.3公裡長的程界湧就位於該區域內。

  記者在程界湧現場看到,程界湧兩岸截汙工程尚在施工中,河湧內水質較為渾濁,間或有點狀黑色汙染物漂浮在水面上,空氣中仍然能依稀聞到腥臭氣味。「就像你所看到的,目前程界湧的水質仍沒有達到最後整治的目標,目前只能夠說是初步改善。湧內夾雜著汙水主要是因為上遊截汙工作也還在進行之中,完成截汙後還要繼續做『水文章』,如果將來還能通過珠江對河湧補水,情況就會好很多。」

  「心臟」地帶埋汙水管困難重重

  獵德湧是獵德汙水處理廠納汙範圍內的一條主要河湧,也是廣州珠江新城CBD內的主要河湧。獵德湧截汙工程佔地17平方公裡,主體呈方形中心區,從2002年開始施工到今年4月份河湧整體截汙工程已基本完成。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在這17平方公裡地下,竟下埋了三組截汙管道。在廣州市汙水治理公司副經理楊建基看來,這是建設預期跟不上人口膨脹腳步的必然結果。

  「以前我們是以18萬人口作估計的,結果現在人口膨脹近28萬人口,汙水處理能力就要相應提高到28萬人口的標準。這時候,我們就發現管道直徑不夠寬,管道數量也要增加,獵德湧不能再採用單一組管解決汙水問題,汙水必須提前分流,這樣才有了建設目前東、中、西三組管線的需求和想法。」楊建基說。

  採用「初雨池」淨化雨季汙水

  過去城市汙水處理往往忽略「初雨」的危害,而在此輪治水行動中,廣州新建的汙水處理廠中有相當一部分都考慮了如何處理初雨。獵德汙水處理廠四期工程項目經理陳偉賢告訴記者,獵德四期的一大「亮點」正在於採用新技術建設了專門用於提高初雨處理效能的高效沉澱池。

  「目前高效沉澱池的汙水處理能力已經達到了66萬噸/天,」陳偉賢指著地圖上一塊長方形建築區域向記者介紹道,「初雨主要是從汙水系統進入的,一旦汙水系統處理處於超負荷狀態,初雨就會進入高效沉澱池內進行處理,從而提高處理效率。」

編輯:姚森婧

相關焦點

  • 汙水廠溢流汙水處理工藝技術探討
    但城市水環境質量惡化速度並未從根本上遏制,整體水環境質量仍然與人民群眾的要求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排水系統規劃或實施不到位導致的汙水未收集或收集後溢流汙水沒有處理,造成了直排、水資源短缺降低水體的自然淨化能力、排水系統沒有統一管理等方面的問題,致使水生態系統破壞,水環境質量惡化。
  • 如何成為汙水處理專家?汙水處理原理與技術(18+九)條必讀
    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都是人工生物處理方法。此外還有農田和池塘的天然生物處理法,即灌溉田和生物塘。生物處理成本低廉,因此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汙水處理方法。2、什麼是廢水處理量或BOD5去除總量和處理質量?◆汙水處理量或BOD5去除總量:每日進入汙水廠處理的總汙水流量(以m3/d計),可作為汙水廠處理能力的一個指標。
  • 佛山:汙水處理費將與COD削減量掛鈎
    記者 廖帆 報導  記者昨天(3月8日)從佛山市政府獲悉,為確保我市汙水處理廠建設和管網完善工作按計劃推進,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 汙水處理19種專業術語!
    ◆活性汙泥生物處理法往往在其前面先加以物理處理,因此,活性汙泥法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範疇。經過物理處理和活性汙泥處理後產生汙泥,二級處理汙水廠的汙泥主要有初沉汙泥和剩餘生物汙泥兩種。一般汙泥量約是汙水量的5‰~7‰(含水率95%)。汙泥富有肥效,但又含細菌和寄生蟲卵,還可能含有毒重金屬。
  • 城市汙水處理廠產泥量的計算!
    城市汙水處理廠產泥量的計算!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泥是汙水處理過程的副產物,包括篩餘物、沉泥、浮渣和剩餘汙泥等。汙泥體積約佔處理水量的0.3%~0.5%左右,如水進行深度處理,汙泥量還可能增加0.5~1倍。
  • 汙水處理曝氣量的控制難點!
    為達到處理效果,不得不調整曝氣量,而此時某一點的溶解氧的變化亦不能準確反映生物池的處理狀態,使得以溶解氧為指標的控制變得不穩定,能耗增加。國內汙水處理行業的自動化專業力量較低,很多興建的汙水處理工程的自動化系統是由冶金、化工、輕工等領域工程師設計、編程和調試的,對汙水處理工藝了解較少,不能結合具體工藝進行控制策略設計,一般採用套用本行業現有技術的做法,如本行業PID調節及其整定參數等,因此,運行效果並不理想。 2、自控系統培訓不到位。
  • 投資6億多元,嘉興開啟汙水處理新模式!
    今天(12月9日)上午,位於嘉興科技城嘉興市工業園東區的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舉行開工儀式,這標誌著南湖區汙水處理將進入工業廢水與生活汙水「分質收集、分類處理」的新模式。南湖工業汙水處理廠是全市率先開工建設的工業汙水處理廠,該項目共投資63975.43萬元,佔地約80畝,日處理量將達5萬噸,項目於今年12月開工,並計劃於2022年6月前建成。
  • 次氯酸鈉在汙水廠消毒的應用與討論
    同時汙水廠對於成本的支出管控上,消毒劑也是成本構成的很大一部分,因此選擇合理的投加量,是每個採用次氯酸鈉進行消毒的汙水廠需要認真進行工作。,但是要注意汙水廠的實際使用中,由於處理程度的不同,處理水質的變化,會導致消毒劑不可能完全作用於微生物的滅活,一般各種複雜的雜質都會消耗大量的有效氯,因此這個計算可以作為消毒劑投加的一個基準數值,實際的投加量根據這個計算,進行比例上浮後投加。
  • 汙水處理之活性汙泥法指標:MLSS詳解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我們通過前面兩篇的活性汙泥法的介紹中,了解了採用活性汙泥法的汙水廠中主要依靠活性汙泥來處理水中的汙染物質,那麼汙水廠中的活性汙泥需要多少才能把進入到汙水廠中的汙染物質處理乾淨呢?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反映汙水廠內活性汙泥的多少的指標-MLSS。
  • 汙水廠的汙泥車間生產統計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廠的汙泥車間是汙水廠處理汙水的副產品汙泥的產出地點,由於不是處於汙水處理的主流程的,有些汙水廠對汙泥車間的生產管理並沒有很深入,只是簡單的運轉,甚至很多運行的數據都沒有詳細的收集統計起來,形成了汙水廠管理中的遺漏的環節,對汙水廠的系統管理造成障礙,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下汙泥車間的生產統計,從而完善汙泥車間的生產管理。
  • 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由「規模增長」向「提質增效」轉變的思考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19年5月,住建部、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聯合發布《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該文件將對未來三年汙水處理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日前,在2019(第十一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上海城投汙水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傑分享了有關上海市中心城區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由「規模增長」向「提質增效」的幾點思考。
  • 採用「1+1模式」 合江汙水日處理量將達2萬噸
    四川在線瀘州消息(實習記者 魏傑)為集中展示2016年1到7月全市民生事業發展取得的成效和經驗,貫徹落實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凝聚「決勝全面小康 建成區域中心」的強大合力。8月11日,以「民生瀘州·民生攻堅進行時」為主題的瀘州市民生事業發展成果集中宣傳報導活動走進合江縣,對合江縣的民生事業發展進行了解。
  • 國控汙水廠名單及主流汙水處理工藝流程圖、特點全介紹
    其中:廢水排放企業2660家、廢氣排放企業3281家、汙水處理廠3812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21家、重金屬企業2901家、危險廢物企業1637家。從數字可以看出,汙水處理廠數量最多。下文附上該類企業名單(限北京市),並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介紹排名靠前的汙水處理工藝。
  • 汙水處理費怎麼收,需要算大帳
    算清汙水處理費——總體尚不能完全覆蓋成本  過去的一年裡,南京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殊平總是戰戰兢兢的,一直擔心水質不達標。集團公司設有7座汙水處理廠,最高時包攬全市70%的汙水處理任務,汙水日處理能力164萬立方米,目前出廠水已全部達到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  治汙非一日之功。
  • 汙水處理站運營/維護方案手冊
    (3)單項處理構築物的試運行,要求達到設計的處理效果,尤其是採用生物處理法的工程,要培養(馴化)出微生物汙泥,並在達到處理效果的基礎上,找出最佳運行工藝參數。(4)在單項設施試運行的基礎上,進行整個工程的聯合運行和驗收。確保汙水處處理能夠達標排放。
  • 年內無錫將完成48家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1日下午,全省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現場推進會在無錫舉行。從會議獲悉,「十三五」以來,無錫共完成深化排水達標區建設5156塊,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46條,48家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也將於年內完成。目前,無錫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和精準攻堅「333」行動已全面啟動。
  • 汙水廠的基本理論(三)-物質不滅
    汙水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對汙水中的有機汙染物質降解,吸收自身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從而生長繁殖的過程。比如異養型微生物會在好氧條件下,對水中的有機物降解,汙水處理理論上的有機物降解過程如下圖所示,要注意紅圈圈住的部分,除了產生能量,以及代謝產物水,CO2,NH3以外,還有一部分變成了細胞合成物質,增加了細胞物質。
  • 中國市政汙水處理的瓶頸和起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這項研究有三個目標:(1) 比較中國和其他具有更長的汙/廢水處理歷史的國家在市政汙水處理廠在能量回收、營養物去除和汙泥產生量等方面的差異;(2)揭示市政汙水處理廠的汙水特徵和工藝性能之間的因果關係;(3)建議適於中國汙水水質特性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措施和解決方案,以提高市政汙水處理廠的可持續性。
  • 獻上這份廣州治水成績單——打造幸福河湖永不止步
    2020年,廣州市入選擬命名第十批國家節水型城市名單,番禺區入選水利部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全市共新建汙水管網7781公裡,新(擴)建汙水處理廠6座,全市汙水處理能力達到約769萬噸/日,位居全國第二。
  • 滾氮吧 總氮君-汙水廠的總氮的去除(上)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中的總氮是造成水環境汙染的主要物質之一,2017~2018年,國家環保部門對總氮的監管開始進入到汙水廠內,在汙水廠的出口增加總氮在線檢測儀,對汙水廠的出水總氮實行了實時監控。這對於各個汙水廠來說是水質管理上臺階的具體的要求,那麼汙水處理廠在日常管理中,要如何實現總氮的達標運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