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方琳:15歲成科學家,和44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她有多厲害?

2020-08-17 孔甲丙

華羅庚曾言:&34;可窺見思考何其重要。也正因先有了思考,方才有智慧的衍生,人類方能開拓所知,增其所思,探索出世事萬物本源,一覽宇宙絢爛。

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蘆葦。上海市一位年僅15歲的女孩,躋身最年輕的科學家排行榜,背後亦是少不了思考的推動,那她是否真的如傳言那般厲害?

15歲的科研人才

前不久結束的第二屆頂尖科學家論壇,讓一個15歲的少女猝不及防的闖入眾人的視野中。此次論壇雲英薈萃,44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圖靈獎、沃爾夫獎等獲得者。

此外還有多位全球優秀青年科學家和中外院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科技的發展。除去這些可望而不可即的科學家們,一群活潑少年少女們的身影也穿梭在會場中。

或許沒有人會想到,一群初出茅廬的&34;也會被受邀參加這次聚集了全球技術頂尖人才的論壇。更令人矚目的是最年輕的參會者竟然只有15歲,她是談方琳

她在14歲的時候便已經參加過一次頂尖科學家論壇,第二年仍然創造了最年輕的記錄。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資格,讓人不禁疑惑她到底何德何能,能與各位科學家同坐一堂?

14歲的年紀大家還在學校裡聽著老師講枯燥無味的知識,偶爾打個盹,進行著一板一眼的教學進度,但是談方琳已經對&34;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甚至憑藉著這個課題一舉拿下了&34;的一等獎和主席獎,在中國的教育界和數學界掀起了軒然大波,甚至有中科院院士宣稱要和她&34;。

斐波那契數列和貝祖數,每個字都認識,但是組合起來就讓人覺得一頭霧水。許多大學生也揚言自己並不清楚斐波那契數列和貝祖數究竟代表著什麼,可它卻僅僅是一個15歲少女的科研成果。

談方琳取得了如此成就卻並沒有止步於此,時隔半年,她的研究項目再一次取得了突破。貝祖數的上下界估計問題被她完美攻克。這個突破不僅僅是在中國的科研界掀起了滔天巨浪,也引起了外國科學家的注意。

加拿大知名的數學家Rankin教授曾飽受這個問題的困擾,思考多年始終沒有想出解決辦法。而如今卻被一個15歲的中國女孩找出了解決辦法,教授十分吃驚,特意前去中國拜訪她。

在青澀懵懂的年紀,在多數人還在人生道路上迷惘不知所措的時候,談方琳已經在數學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和明確了自己人生目標。或許她就是為科研而生,興趣所始,興趣所終。她是當之無愧的科研人才。

家庭氛圍,萌生興趣

先有興趣,而後廣博,廣博而後深邃,深邃而後學有所用。談方琳數學的啟蒙離不了家庭氛圍的薰陶,她的父母都在華東師範大學任職教師,父親便是數學教授,他在數學方面的造詣十分深刻。

談方琳便在父親的潛移默化中逐漸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在小學時期她就積極的參加數學競賽,鍛鍊和培養自己的思維。

邁入初中生涯,隨著對數學的了解越來越深入,談方琳從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她想深入的學習數論,但是十分遺憾父親對數論的方向並沒有太深入的研究。父親拗不過女兒的喜歡,專門聯繫了數學系中研究數論的教授來教導談方琳。

在老師的指導下,談方琳的進步十分迅速,不久之後她在《美國數學月刊》上看到了自己喜歡的研究方向,歷經幾個月的鑽研和琢磨,她將一位加拿大教授給出的粗糙方程式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和修改。

刻苦鑽研,低調做人

談方琳憑藉著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戰成名之時,也有人扒出來她的教育背景。小學是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初中在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接受教育,高中則是在被稱為&34;之一的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讀書。

可見她所接受的是上海地區最好的教育了,於是有人提出質疑:談方琳取得如此成就必是離不開這些優渥的外在環境。

誠哉斯言,家庭提供的成長條件和教育環境是開闊一個人眼界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並不能就藉此否認談方琳自身的努力,她在數學方面的天賦有目共睹,始終奉行著&34;的原則,用這些時間去幫助自己更快的拓寬思路和見解。

央視記者曾經想抽出三十分鐘對談方琳進行一個採訪,卻被她婉言拒絕。她十分謙虛的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一個小小的課題,並沒有什麼值得大張旗鼓的炫耀。而且她也不希望只是因為一個課題便要是生活在鎂光燈下,她喜歡科研是因為熱愛,而非是為了追逐聲名。

科研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去年談方琳對話的是沃倫阿爾伯特獎的獲得者,也是世界光遺傳學的創始人吉羅·麥森伯克先生。對於這位在科研領域頗有建樹的科學家,談方琳十分好學,也曾向他探討做研究最需要的品質。

她在做課題的時候也曾遇到過許多困難,面對失敗幾度猶豫,想要放棄,甚至還覺得自己不適合再在科研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教授的回答讓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談方琳恍若見到了一束光亮。科研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失敗、挫折往往是多於成功的,或許經歷3000次的失敗才能換來成功的曙光。可那又何妨?對於科研人來說,再多失敗的苦澀也抵不過成功那一瞬間的喜悅。

她在平日的生活裡也總是有著科研的插曲,儘管學業很重,但是她仍然要抽空填充自己的興趣,她曾坦言:堅持做一些數學上的小研究的過程,跟買玩具、吃麥當勞一樣開心。

課桌上記滿了各種公式和推導過程的演草紙也在見證著少女的科研路。

大風可以吹起一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隻蝴蝶。思考是最溫柔也是最堅定的力量,執思考之燈,方可逐心之所向,素履前行。

相關焦點

  • 15歲女孩成最年輕科學家,和44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她有多牛
    去年,上海市一位十五歲的女孩談方琳,成為了最年輕的科學家,消息報導之後讓無數人為之感嘆。一、最年輕科學家從談方琳的人物履歷上來看,似乎跟一些天才相差甚遠。沒有如陶哲軒那般兩百多的智商,也沒有幾歲就學微積分,跳級讀大學等等。她小學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初中在上海延安初級中學學習,高中在華師大二附中學習。
  • 15歲女孩成最年輕科學家,和44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她有多厲害?
    44位諾貝爾獎得主和21位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麥克阿瑟獎、菲爾茲獎等科學大獎得主在同一時間聚集到這裡。諾貝爾獎不必多說,其他科學獎也都是各自領域的「皇冠」。這些大牛都是世界頂尖的科學家,他們來到上海是為了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除了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之外,大會邀請了不少青少年科學家參加。其中最年輕的一位是來自華師大二附中高一的談方琳,只有15歲。
  • 15歲成科學家,和44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可怕
    「凡是較有成就的科學工作者,毫無例外地都是利用時間的能手。」這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要成為科學家就得有被世人認可舉世矚目的成就,而然一個15歲的學生,怎麼就被稱為科學的呢?先看下她是怎麼出名的。此次論壇有44位諾貝爾獎得主和21位圖靈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菲爾茲獎獲得者參與,此外還有多位全球優秀青年科學家和中外院士科學家共同參與,涵蓋化學、物理學、醫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具有極高的全球影響力。而這其中有一位年紀最小的15歲的學生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談方琳。
  • 她15歲受邀參與有4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論壇,憑的是什麼?
    在2019年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上,有一個15歲的中國女孩也被邀請了,這個大會是什麼性質的呢?有這樣一組數據可以呈現它的權威性、頂級性:習近平向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致賀信4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參與21位圖靈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菲爾茲獎得主參與
  • 上海15歲高一女學霸,攻破數學界難題,與諾貝爾獎得主同桌論道
    這位15歲的女生就是談方琳,她在去年十月份的時候,受邀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要知道這種級別的論壇,要麼是世界各領域傑出的代表,要麼是諾貝爾獎得主,總是全是世界頂級精英匯聚的地方。15歲的談方琳她憑什麼能參加如此高規格的論壇呢?
  • 15歲最年輕科學家談方琳!回絕央視採訪!認為數學競賽浪費時間
    >當她還是初三學生時,談方琳,因為在各類科創比賽中取得的出眾成績,15歲的她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場的還有諾貝爾獎、菲爾茲獎、麥克阿瑟天才獎等獎項得主,談方琳是這一課題可並不是什麼人都能研究出來的,加拿大一個著名數學家得知這件事之後,指名表示要和她聊上幾句,畢竟這一難題已經困擾了他五年之久,沒想到竟然被一個15歲的女生揭開,他自然很想知道這個女生的樣子。她面對採訪說道:沒有去參加數學競賽,因為參加競賽要刷題,會佔用很多研究課題的時間。她父母是如何培養的呢?
  • 要多顯赫的家境,才能培養出15歲科學家談方琳?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這段時間,我對一個叫談方琳的女孩特別感興趣。大家都應該聽過她的名字了,這是一個15歲的女孩,目前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讀高一。她個子小小的,長相清秀,看上去和我們周圍的任何一個普通高中生沒有什麼區別。然而,她的另一個稱呼是:「世界上最年輕科學家」。
  • 15歲中國天才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如今這個文化信息共享的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天才人物,如16歲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打敗眾多天才,脫穎而出,榮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之後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還如「少年科學家」談方琳,在15歲的時候就榮獲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
  • 15歲高中生談方琳,破解世界難題,拒絕央視採訪:不想讓媽媽知道
    出生於這樣有文化的家庭,並受父親的薰陶下,很小的時候,談方琳就對數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有了這樣的研究,談方琳也成了學術界的紅人,名聲開始大噪,甚至一位中科院的院士還親自找到她,向她了解解題的思路要知道這項難題,加拿大著名數學家已經鑽研了5年多,也沒有什麼發現,而談方琳僅僅半年的時間就突破了,這樣的人才真的是不可多得,因此該數學家還說要親自拜訪她。
  • 她,15歲蟬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兩次參加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
    但有這麼一個女生,她初三不是忙著備考,而是參加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她就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談方琳。而當她剛上高一時,她又再次受邀,而且是本次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最年輕的參會者。這已經是她第二年參加這個匯聚了眾多世界「最強大腦」的盛會,蟬聯了「最年輕科學家」。年僅15歲就連續兩次受邀參加世界頂尖科學論壇,屬實讓人羨慕。
  • 蟬聯最年輕科學家,15歲談方琳全靠天賦嗎?數學領域需要執著
    1、談方琳蟬聯最年輕科學家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難在十幾歲就開始涉足數學領域,但說人家基因好,也是無可厚非。談方琳的父母都是華東師範大學的老師,受家庭的薰陶,她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如果說家人為她鋪設的是一條康莊大道,那麼走上這條路還可以堅持走下去的人生,也是需要有自己的定力與修為的。從談方琳選擇的學校可以看出,還是很有主見。她小學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初中就讀於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高中考入了心儀的華師大二附中。
  • 談方琳,中國最年輕女科學家,初三15歲時破解世界性難題!
    01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談方琳說一下今天的主人公,她叫談方琳,是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年僅15歲,初三的時候便攻克了世界性難題!02被人家的孩子-談方琳談方琳的事跡,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也成為眾多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 15歲高中少女成「科學家」,曾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
    但是要想做科學家絕非易事,小時候,很多人的夢想就是長大後當科學家。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可牛了,別人是長大想後當科學家,而她15歲時就成了正兒八經的科學家。15歲高中少女成「科學家」,曾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這位15歲的小天才叫做談方琳,談方琳出生自書香門第,父母都是當地有名的老師,父親是華東師範大學的數學教授,曾經多次獲得過國際數學獎項。
  • 15歲女高中生,破解世界級數學難題,外國科學家稱讚:中國霍金
    只有15歲的談方琳就是其中一個,在第二屆世界頂尖專家科學家論壇圓桌議論上,小小的她看起來並不顯眼,然而說起她的成就,在場的頂尖科學家都豎起了大拇指。不過談方琳的父母非常低調,很注重她的隱私,並且怕曝光太多影響她的性格和學業,所以儘管獲獎的獎項比較多,但談方琳還是一如既往的低調,在學校裡與別的女孩子一般無二。
  • 我國15歲天才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了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只有15歲的女孩談方琳,她已經成為了全球的頂級科學家,還在2019年參加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在科學領域上,有著不可小覷的實力。 另外,在數學這一學科上,談方琳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數學理念。在13歲的那一年,她已經可以閱讀《美國數學月刊》,這也是她的一種能力。
  • 這位15歲的女天才科學家引起全球轟動
    這位15歲的女天才科學家引起全球轟動,卻因為害怕被母親看到而拒絕接受央視採訪?一定是每個人都會羨慕那些天才,好像他們不需要努力就能成功,天才在腦力方面比其他普通孩子要好,他們的思維能力非常活躍,總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想法。在中國裡,有這樣一位女性天才,她的名字是談方琳。
  • 從高斯、拉馬努金到談方琳,少年數學天才擁有僅是一顆聰明頭腦嗎
    文|動歷盒袁老師近日,一則新聞刷爆了網絡,華東師範附中的15歲高一少女談方琳,應邀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為這個被譽為「世界最強大腦聚會」的最年輕參會者。為什麼如此高端的科學會議,會邀請一個15歲女孩參加呢?
  • 15歲中國天才少女成全球頂尖科學家,讓世界刷新對中國的認知!
    01今天要講的這個人也是這些優秀少年中的一個,這個少女只有15歲但她卻被稱為天才。讓我們驕傲的是這個女孩來自中國,而且還成為了全球頂尖的科學家之一。眾人之所以對這個女孩感到驚訝並不僅僅是因為她成為了頂尖的科學家,而是在於她的年齡這麼小就有如此大的成就。
  • 15歲女高中生,破解世界級數學難題,國外科學家贊道:中國霍金
    大概極少有人能將「斐波那契數列」和「數學科學家」與一位15歲的少年聯繫到一起,而在我國的確存在著這樣一位天才少女,她就是上海女孩談方琳,更令人佩服的是,外國的科學家都對她稱讚連連,甚至說她是中國的為了支持談方琳深入地研究數論,她的父母給她多方購買有用的相關書籍,日子久了,談方琳家裡的數論書籍多的幾乎堆滿了整面牆壁。
  • 15歲少年科學家,解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不想被媽媽看到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畢竟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能成為科學家少說也得三四十歲的年紀,怎麼可能還有更小的。但事實上,在上海就有一個女孩,15歲時就被授予了「最年輕科學家」的榮譽稱號,她就是——談方琳。受父親的影響,談方琳從小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很優秀。可人無完人,談方琳在學習上也曾有過「失利」。初中時期,有一次談方琳的考生成績不理想,害怕被父母責罵,放學後徘徊在家門口不敢進家,當父母知道她的成績後,非但沒有責備她,反而鼓勵她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