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五本書告訴你病毒如何傳播

2021-01-1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2月15日報導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13日發表安賈娜·阿胡賈的文章,該文介紹了五本解釋病毒及其傳播的書。文章摘編如下:

所謂的人畜共患性感染可能特別危險,因為我們沒有事先免疫。傳播中的病毒也會不斷變異;偶然突變可能使病毒更容易或更不容易人傳人。目前由這種病毒引發的疾病已被正式命名為COVID-19,它導致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SARS(應該說,大多數受害者存在其他健康問題)。現在判斷我們是否面臨一場規模像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樣的大流行還為時尚早,但現在就一項明確的現存危險迅速作出反應還不算太晚。

《致命接觸》 戴維·卡門著

如果你想了解人畜共患疾病,包括伊波拉和一些像尼帕那樣的沒那麼有名的病毒,你可以看看這本書。在這本2012年出版的著作中,卡門利用他作為一名科普作家的旅行,展示了生態變化和人類行為可能合力引發一種比人們設計出的任何生物武器都更具破壞性的人畜共患病毒。

《向零邁進》西妮德·沃爾什、奧利弗·詹森著

這是一本令人痛心的回憶錄,出版於2018年,作者是兩個在2014年獅子山暴發毀滅性的伊波拉疫情時身處前線的人。身為醫生的詹森和時任愛爾蘭駐獅子山大使的沃爾什講述了遠程決策、糟糕的當地領導層和脆弱的衛生系統是如何導致了一場人道主義悲劇。

《逼近的瘟疫》勞麗·加勒特著

這本書的作者曾獲普利茲新聞獎,她一直主張新出現的疾病應該是一個重大外交政策問題。這本1994年的經典著作預測了氣候變化和難民遷徙會如何改變疾病形勢,現在讀起來像是事後領悟。

《蒼白騎士》蘿拉·斯平尼著

包括COVID-19在內,每一種新出現的病原體都難免會被拿來與1918年西班牙流感相比。這本2017年的著作深入研究了這場20世紀災難的歷史、地理、病毒學和心理學,不遺餘力地描繪了一場導致死亡人數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威脅。

《瘟疫求生指南》戴維·弗朗斯著

這本2016年出版的史詩般內幕故事講述了患者行動主義如何改變了人們對愛滋病這個植根於公共衛生和政治的問題的看法。或許有朝一日也會有一份同樣影響廣泛的關於COVID-19的科學和政治的第一手資料。

《致命接觸》的封面。

相關焦點

  • 【英媒:科學家警告新冠病毒新型變種正在歐洲蔓延】自今年夏天以來...
    2020-10-31 08:42:25來源:FX168 【英媒:科學家警告新冠病毒新型變種正在歐洲蔓延】自今年夏天以來,一種可能來自於西班牙農場工人的新冠病毒變種已在歐洲大部分地區迅速蔓延。
  • 英媒:加拿大男子飛機上謊稱感染新冠病毒被捕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 英媒稱,加拿大警方4日稱,該國一名男子在從多倫多飛往牙買加的航班上向乘客們謊稱感染了冠狀病毒,迫使這架飛機返回機場。據路透社2月4日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3日,當時西捷航空的一架航班正從多倫多飛往蒙特哥貝。這架波音767飛機載有243名乘客。
  • 美媒: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去年已在歐美傳播 早於首例確診病例
    海外網12月23日電 美媒報導稱,自世界衛生組織宣布首批新冠病毒確診病例以來,該病毒的起源和全球傳播的真實時間表仍然是一個謎。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全球首例病例之前,該病毒已在歐美地區傳播數月有餘。據《商業內幕》22日消息,義大利於2020年2月21日在倫巴第記錄了第一例官方新冠病例。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2019年9月和10月27日從23名義大利人收集的血液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 英五名男子因傳播9000部盜版影片 被判總計17年監禁
    據英媒報導,經過長達近3年的審判,五名男子因為傳播盜版作品被判處總計17年的監禁。  五名男子中年齡最大的40歲,最小的只有22歲,其中最長將服刑4年6個月。  這也是英國就網絡盜版最嚴重波及面最廣的一次判決。
  • 認識大腦必看的5本書!
    而且這5本書,都非常新,有些甚至還沒有豆瓣評分,但是內容卻非常有價值,絕對不會浪費你寶貴的閱讀時間。1.腦內乾坤作者: [英] 安妮莫伊爾 / [英] 戴維傑塞爾這本書的副標題是: 大腦也有性別。這本書從兩性的角度分析了人類的大腦。
  • 【美媒:美國59%新冠病毒傳播來自無症狀感染者】
    文 / 夏洛特2021-01-09 03:22:57來源:FX168 【美媒:美國59%新冠病毒傳播來自無症狀感染者】據《今日美國》當地時間1月8日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開發的最新模型顯示,美國高達59%
  • 英媒:已在7國患者身上發現水貂變種新冠病毒,丹麥開始「全國殺貂」
    【英媒:已在7國患者身上發現水貂變種新冠病毒,丹麥開始「全國殺貂」】英國《衛報》18日援引最新科學研究分析稱,目前已有7個國家出現在患者身上發現水貂變種新冠病毒的情況。報導稱,本月早些時候,世界上最大的水貂皮毛生產國丹麥已經開始了「全國殺貂」行動。
  • 英媒:抗擊新冠,這些關鍵營養很重要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在上周英國營養基金會的虛擬會議上,科學家討論了營養素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關鍵作用。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最新研究以及與其他病毒感染相關的大量現有研究表明,硒、鋅、維生素D和益生菌等關鍵營養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限制冠狀病毒症狀的嚴重程度,甚至降低重症監護入院人數和死亡率。
  • 英媒:中國科技發展實現大飛躍 成為被追逐的榜樣
    英媒稱,中國隨著經濟崛起,科學實力也在不斷增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1月發布報告稱,2016年,中國的科學出版物數量首次超過美國:分別為42.6萬份和40.9萬份。懷疑論者或許會說,重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但是,認為中國與東亞其他國家一樣只能模仿不能創新這種居高臨下的老觀念現在肯定是錯誤的。
  • 英媒:對抗新冠,吃些營養食物很重要
    英媒稱,在上周英國營養基金會的虛擬會議上,科學家討論了營養素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關鍵作用。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最新研究以及與其他病毒感染相關的大量現有研究表明,硒、鋅、維生素D和益生菌等關鍵營養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限制冠狀病毒症狀的嚴重程度,甚至降低重症監護入院人數和死亡率。
  • 變異病毒席捲多國,英媒重提歐洲「神婆」預言:2021年或有災難發生
    目前,全球仍在經受新冠病毒帶來的考驗,英國、南非已經出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各國一致抗疫的時刻,英媒卻突然重新提出了歐洲「神婆」的預言。萬加的生活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但她經常會生病,每次去醫院了解身體情況時,醫生都告訴萬加其命不久矣,但萬加最終卻奇蹟般的治癒,還與一位士兵結下了良緣。 此後,萬加變得越來越出名,她也作出了很多預測。報導稱萬加曾預言了美國的"911"襲擊事件,"兩隻鋼鐵鳥"將襲擊美國,報導還原了當時的場景:"恐怖,恐怖! 美國被鋼鳥攻擊後將倒下。
  • 小程序如何用病毒傳播撬動增長的槓桿
    病毒式傳播,是基於用戶訴求的一種傳播方式。一款小程序如果採用了正確的病毒式營銷方式,能夠自然勾起人們分享給他人的欲望,在微信的語境下用最低的成本將產品擴散給更廣的人群。不同於以往「中心化」一對多廣播式的傳播路徑,「去中心化」的病毒式傳播人人都是節點,傳播的效果能夠以幾何級倍增,四兩撥千斤地撼動潛在用戶的認知。
  • 抗疫不力,英媒: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抗疫不力,英媒: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很多國家都無法抵禦新冠病毒,在人類面臨新冠的死亡威脅,尋求疫苗以及治癒的方法時,英國《新科學家》網站發布了一篇文章,文章中表示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 抗疫不力,英媒: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抗疫不力,英媒: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很多國家都無法抵禦新冠病毒,在人類面臨新冠的死亡威脅,尋求疫苗以及治癒的方法時,英國《新科學家》網站發布了一篇文章,文章中表示地球上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 諾獎科學家告訴你:如何破解有3萬個鹼基對的新冠病毒
    新的一周開始,科學家和新冠病毒的「死磕」仍在繼續。小編給大家帶來他最新科普文,解讀人類如何發現的DNA編碼機制及新冠病毒作為一種有3萬個鹼基對的RNA病毒該如何破解。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已經獲得多爾蒂教授的編譯授權。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可能已在美國傳播」
    英媒:2020年是美國「最致命一年」,上周每33秒就有一人死於新冠「上周,每33秒就有一名美國人死於新冠病毒,預計到(今年)12月底,2020年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致命一年,死亡人數將超過300萬。」英國《每日郵報》22日以此為題寫道。
  • 新冠病毒變異在英已失控,中國專家稱:不必恐慌
    原標題:新冠病毒變異在英已失控,中國專家稱:不必恐慌!(健康時報記者 林敬)聖誕節臨近,國際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疫情令人擔憂。「實際上,新冠病毒出現變異並不意外」,浙大一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教授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國外之所以出現大面積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與其本身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基數過大有關」。據英國政府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國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5928例,累計確診2040147例,位居全球排名第三。
  • 專家稱新冠病毒傳播方式邪惡:受感染細胞長滿帶病毒的觸手狀刺突
    6月27日美媒報導,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人員首次用顯微鏡拍攝到新冠病毒感染健康細胞的過程。專家稱新冠病毒傳播方式十分邪惡,根據圖像顯示,受感染細胞會長出名為「絲狀偽足」的觸手狀刺突,在這種刺突中長滿了新冠病毒顆粒。
  • 英媒:喝多了如何快速清醒?試試「醒酒機」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科學家認為他們找到了解決醉酒的辦法:一臺能迅速讓醉酒者清醒的機器。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1月13日報導,這臺公文包大小的設備使人能夠通過呼吸排出大量酒精。發明者說,它提供了不同於黑咖啡和冷水澡的可靠選擇。與傳言相反,黑咖啡和冷水澡並不能解酒。報導稱,這臺機器通過一個面罩向人體內泵入高於正常水平的二氧化碳。
  • 英媒:女王不喜歡"退位"這個詞 任何人都要避諱
    英國《每日郵報》18日報導稱,一名在王室身居要職的消息人士近日對美國老牌生活雜誌《名利場》明確表示,英女王從來就不可能主動放棄王室職責、撇下臣民不顧,她去世前絕對不會退位。她不僅不會考慮「退位」,甚至都把這個單詞看作「髒話」,任何人在覲見之時都不應提及這個字眼。這一說法讓一些傳言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