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吃貓調查紀錄片《三花》系列放映交流會
北京放映會暨「如何利用現有法律禁吃貓肉」討論專場
分會主辦方:首都愛護動物協會
時間:07/24(周六)13:00-15:30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報告廳
主持人:張丹(中國動保記者沙龍)
嘉賓:郭可(艾未未工作室)
朱茜(蘇州流浪動物救助者、偽造衛生許可證舉報人)
安翔(律師,中國現行動物保護法律彙編作者)
上海放映會暨「如何科學解決流浪動物」討論專場
分會主辦方:上海小動物保護協會
時間:07/27(周二)14:00-17:00
地點:上海市麗園路501號(近製造局路),上海市社會創新孵化園A1樓多功能放映廳
主持人:劉慧莉(達爾問自然求知社)
嘉賓:朱茜(蘇州流浪動物救助者、偽造衛生許可證舉報人)
張毅(上海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
謝燕(復旦政治學碩士,用公共管理學解決流浪貓狗方法編制人)
廣州放映會暨「如何在吃貓重鎮宣傳拒吃貓狗」討論專場
分會主辦方:私寵之家
時間:07/31(周六)14:00-17:00
地點:廣州市白雲大道南788號(廣州新體育館對面),寶雲樓會議酒店
主持人:毛毛(私寵之家)
嘉賓:張媛媛(深圳貓創辦人、醫學碩士)
李燕玲(熙熙森林管理員)
朱斌 (律師,流浪貓救助志願者)
總協調方:達爾問自然求知社 www.bjep.org.cn
支持機構:艾未未工作室
媒體聯繫:劉慧莉 達爾問自然求知社項目協調人 15210656612 huili.61@gmail.com
特別提醒
《三花》含殘害動物鏡頭,請慎重
片長68分鐘,討論會在該片結束後即開始
相關背景:
禁止吃貓,不必等到《動保法》
當我們談論拒絕吃貓的時候,並不是出於個人愛好,也不僅僅因為「養貓人吃不得貓」,而是在關注中國動物現狀——「濫殺、濫用、虐待、虐殺。」著名上海動保人士劉曉雲如是說。這也是為什麼,救助貓的人,總是能夠和救助黑熊,救助土狗,救助所有生命的人,彼此感應。
在上海江蘇飯店邊上的一條小胡同裡,每天天亮之前,街燈未滅,出入此地的助動車,忽然多了起來。他們往往形單影隻,獨來獨往,助動車或者自行車的後座兩邊,每每還掛著滿當的編織袋。如果不是他們的老朋友——上海的救貓者,沒有人能認出來,那些編織袋裡好似一顆顆捲心菜壘起來的豐滿形狀,是一隻只貓,一隻只活貓。
他們是貓販,既有本地人,也有外鄉人。只有等貓販在交易的時候,袋子被甩到地上,救貓人才能看清,袋子裡的貓,還活蹦亂跳。只是袋口被紮緊了,倒到這頭,又倒到那頭,不鬆口。直到大貓販付了錢,收了貓,袋子才會被打開,直接伸到了一個血跡斑斑,毛刺橫出的木架子裡,貓咪擠在一起,然後上車,上路,直到廣東。
這是紀錄片《三花》中吃貓鏈條的起點。
在你的身邊,這個鏈條已經綿延了二十年。它的源頭分散在全國各大城市,上海、南京、天津、武漢,但終點大部分在廣州,這個全國最大的肉貓集散地。
不要以為吃貓離你很遠——如果你並不身在廣州。在上海,早上剛被貓販經手的貓,流浪貓也好,家貓也罷,並不完全運往廣東。就算是在最為正規的農貿市場,貓肉也被當做兔肉來賣,只不過去了頭,剝了皮,顧客已經難以辨認。更不用提冒充羊肉的貓肉了,在大城市的燒烤店或者路邊攤,浸泡在羊尿裡的貓肉撒上孜然和辣椒粉,味覺徹底被迷惑。甚至有名有姓的火腿腸品牌,都可能摻雜貓肉,在你不知不覺時被咽進了肚子。
這些年來,救貓團體除了正面衝突和苦口婆心,絲毫沒有別的辦法。當他們想要狀告貓販虐待虐殺流浪貓時,發現中國還沒有可依法保障非野生動物福利的《動保法》,而當他們再以貓主人的身份,打算現身說法時,又發現《物權法》也不能出手相救。
最後到法庭,往往是法官一提問,你怎麼就證明這貓是你養的,頓時氣短——口說無憑,家貓逃過了戶口關,反倒失去了身份證。
倒是貓販更理直氣壯。只要手拿一張衛生許可證,就可以載著滿滿一車活貓死貓,家貓和流浪貓,在高速公路上暢通無阻。甚至取道廣東省光速公路「綠色通道」,直奔廣州。沿途的公安和動檢部門一看到有衛生許可證,立即閉嘴,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統統放行」。當攔截貓車的志願者們要求檢查衛生許可證的真假時,貓販早已逃之夭夭,沒了蹤影。
有人確實懷疑過,貓飯拿出衛生許可證,必然有假,但假在哪裡?即便是一張真的衛生許可證,填上「貓肉」、「肉貓」、「貓肉製品」,有什麼問題。答案,也許只有貓自己知道。
歷來,中國乃至全世界,從未出現過貓養殖場,這不是巧合。貓是肉食動物,養大一隻肉用貓,要餵的肉糧,是它自己體積的許多倍。再加上貓瘟隨時發生,集中飼養肉貓,必定是賠錢的買賣,不然,貪吃又貪財的人,怎麼能甘願損失一種經濟動物?
這也是為什麼,貓,歷來都不是官方認可的肉用經濟動物。在2010年重新頒布了《動物檢疫管理辦法》,事無巨細之處,足以斬斷吃貓鏈條的每一處環節。因為所有肉製品都需要動物檢疫合格證,才能運輸、出售。這個檢疫證必須由官方獸醫來出具,要符合五項條件方可通過。其中第五項,需要養殖檔案相關記錄和畜禽標識,符合農業部規定。有了這份標識,才能保證肉製品的安全衛生。
沒有肉貓養殖場,吃貓市場只能靠偷家貓和流浪貓來保證貨源,也必然不可能擁有衛生檢疫證。任何一隻所謂的「肉貓」,不可能作為合法的農產品,完成運輸、屠宰、上餐桌的所有程序——除非是非法的。
國家農業部動檢處最近對三張貓販手持的衛生許可證作出鑑定,無一例外均為偽造。蘇州和上海的貓救助人士即將以此為有利證據,展開一場涉及上海、蘇州、無錫三地的舉報行動,即便沒有《動保法》,仍然能從「偽造國家公文罪」,依法追究責任人,並依照情節輕重,判處3-10年有期徒刑。
達爾問自然求知社聯合京滬穗三地動保團體,邀請您參加國內首部調查吃貓紀錄片《三花》系列放映交流會,揭開吃貓鏈條的黑暗,關注舉報行動,從現有法律框架的視角,討論禁吃貓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