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貓調查紀錄片《三花》系列放映交流會

2021-01-08 騰訊網

國內首部吃貓調查紀錄片《三花》系列放映交流會

北京放映會暨「如何利用現有法律禁吃貓肉」討論專場

分會主辦方:首都愛護動物協會

時間:07/24(周六)13:00-15:30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報告廳

主持人:張丹(中國動保記者沙龍)

嘉賓:郭可(艾未未工作室)

朱茜(蘇州流浪動物救助者、偽造衛生許可證舉報人)

安翔(律師,中國現行動物保護法律彙編作者)

上海放映會暨「如何科學解決流浪動物」討論專場

分會主辦方:上海小動物保護協會

時間:07/27(周二)14:00-17:00

地點:上海市麗園路501號(近製造局路),上海市社會創新孵化園A1樓多功能放映廳

主持人:劉慧莉(達爾問自然求知社)

嘉賓:朱茜(蘇州流浪動物救助者、偽造衛生許可證舉報人)

張毅(上海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

謝燕(復旦政治學碩士,用公共管理學解決流浪貓狗方法編制人)

廣州放映會暨「如何在吃貓重鎮宣傳拒吃貓狗」討論專場

分會主辦方:私寵之家

時間:07/31(周六)14:00-17:00

地點:廣州市白雲大道南788號(廣州新體育館對面),寶雲樓會議酒店

主持人:毛毛(私寵之家)

嘉賓:張媛媛(深圳貓創辦人、醫學碩士)

李燕玲(熙熙森林管理員)

朱斌 (律師,流浪貓救助志願者)

總協調方:達爾問自然求知社 www.bjep.org.cn

支持機構:艾未未工作室

媒體聯繫:劉慧莉 達爾問自然求知社項目協調人 15210656612 huili.61@gmail.com

特別提醒

《三花》含殘害動物鏡頭,請慎重

片長68分鐘,討論會在該片結束後即開始

相關背景:

禁止吃貓,不必等到《動保法》

當我們談論拒絕吃貓的時候,並不是出於個人愛好,也不僅僅因為「養貓人吃不得貓」,而是在關注中國動物現狀——「濫殺、濫用、虐待、虐殺。」著名上海動保人士劉曉雲如是說。這也是為什麼,救助貓的人,總是能夠和救助黑熊,救助土狗,救助所有生命的人,彼此感應。

在上海江蘇飯店邊上的一條小胡同裡,每天天亮之前,街燈未滅,出入此地的助動車,忽然多了起來。他們往往形單影隻,獨來獨往,助動車或者自行車的後座兩邊,每每還掛著滿當的編織袋。如果不是他們的老朋友——上海的救貓者,沒有人能認出來,那些編織袋裡好似一顆顆捲心菜壘起來的豐滿形狀,是一隻只貓,一隻只活貓。

他們是貓販,既有本地人,也有外鄉人。只有等貓販在交易的時候,袋子被甩到地上,救貓人才能看清,袋子裡的貓,還活蹦亂跳。只是袋口被紮緊了,倒到這頭,又倒到那頭,不鬆口。直到大貓販付了錢,收了貓,袋子才會被打開,直接伸到了一個血跡斑斑,毛刺橫出的木架子裡,貓咪擠在一起,然後上車,上路,直到廣東。

這是紀錄片《三花》中吃貓鏈條的起點。

在你的身邊,這個鏈條已經綿延了二十年。它的源頭分散在全國各大城市,上海、南京、天津、武漢,但終點大部分在廣州,這個全國最大的肉貓集散地。

不要以為吃貓離你很遠——如果你並不身在廣州。在上海,早上剛被貓販經手的貓,流浪貓也好,家貓也罷,並不完全運往廣東。就算是在最為正規的農貿市場,貓肉也被當做兔肉來賣,只不過去了頭,剝了皮,顧客已經難以辨認。更不用提冒充羊肉的貓肉了,在大城市的燒烤店或者路邊攤,浸泡在羊尿裡的貓肉撒上孜然和辣椒粉,味覺徹底被迷惑。甚至有名有姓的火腿腸品牌,都可能摻雜貓肉,在你不知不覺時被咽進了肚子。

這些年來,救貓團體除了正面衝突和苦口婆心,絲毫沒有別的辦法。當他們想要狀告貓販虐待虐殺流浪貓時,發現中國還沒有可依法保障非野生動物福利的《動保法》,而當他們再以貓主人的身份,打算現身說法時,又發現《物權法》也不能出手相救。

最後到法庭,往往是法官一提問,你怎麼就證明這貓是你養的,頓時氣短——口說無憑,家貓逃過了戶口關,反倒失去了身份證。

倒是貓販更理直氣壯。只要手拿一張衛生許可證,就可以載著滿滿一車活貓死貓,家貓和流浪貓,在高速公路上暢通無阻。甚至取道廣東省光速公路「綠色通道」,直奔廣州。沿途的公安和動檢部門一看到有衛生許可證,立即閉嘴,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統統放行」。當攔截貓車的志願者們要求檢查衛生許可證的真假時,貓販早已逃之夭夭,沒了蹤影。

有人確實懷疑過,貓飯拿出衛生許可證,必然有假,但假在哪裡?即便是一張真的衛生許可證,填上「貓肉」、「肉貓」、「貓肉製品」,有什麼問題。答案,也許只有貓自己知道。

歷來,中國乃至全世界,從未出現過貓養殖場,這不是巧合。貓是肉食動物,養大一隻肉用貓,要餵的肉糧,是它自己體積的許多倍。再加上貓瘟隨時發生,集中飼養肉貓,必定是賠錢的買賣,不然,貪吃又貪財的人,怎麼能甘願損失一種經濟動物?

這也是為什麼,貓,歷來都不是官方認可的肉用經濟動物。在2010年重新頒布了《動物檢疫管理辦法》,事無巨細之處,足以斬斷吃貓鏈條的每一處環節。因為所有肉製品都需要動物檢疫合格證,才能運輸、出售。這個檢疫證必須由官方獸醫來出具,要符合五項條件方可通過。其中第五項,需要養殖檔案相關記錄和畜禽標識,符合農業部規定。有了這份標識,才能保證肉製品的安全衛生。

沒有肉貓養殖場,吃貓市場只能靠偷家貓和流浪貓來保證貨源,也必然不可能擁有衛生檢疫證。任何一隻所謂的「肉貓」,不可能作為合法的農產品,完成運輸、屠宰、上餐桌的所有程序——除非是非法的。

國家農業部動檢處最近對三張貓販手持的衛生許可證作出鑑定,無一例外均為偽造。蘇州和上海的貓救助人士即將以此為有利證據,展開一場涉及上海、蘇州、無錫三地的舉報行動,即便沒有《動保法》,仍然能從「偽造國家公文罪」,依法追究責任人,並依照情節輕重,判處3-10年有期徒刑。

達爾問自然求知社聯合京滬穗三地動保團體,邀請您參加國內首部調查吃貓紀錄片《三花》系列放映交流會,揭開吃貓鏈條的黑暗,關注舉報行動,從現有法律框架的視角,討論禁吃貓肉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播出平臺時間 每周一VIP會員同步BBC獨家播出
    27日,該紀錄片 超前放映交流會在上海舉辦,《藍色星球2》製片人奧拉多爾蒂、        原標題: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播出平臺時間 每周一VIP會員同步BBC 播出     騰訊娛樂訊(文/胡夢瑩)10月30日18點,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登陸騰訊視頻,每周一VIP會員同步BBC 播出
  • 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播出平臺時間 《舌尖》導演力贊
    ­  騰訊娛樂訊(文/胡夢瑩)10月30日18點,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登陸騰訊視頻,每周一VIP會員同步BBC獨家播出。27日,該紀錄片獨家超前放映交流會在上海舉辦,《藍色星球2》製片人奧拉·多爾蒂、《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總導演陳曉卿、《地球脈動2》執行製片人麥可·岡頓等悉數助陣,就紀錄片產業展開分享與思考。
  • 如果你也愛擼貓,這個紀錄片讓你吸個夠
    最近迷上了吸大貓,看到獅子、老虎、獵豹這些迷人而又危險的大貓總是難以自拔,看了很多關於貓科動物的剪輯,我發現了一個寶藏紀錄片——《Big Cat》,翻譯過來叫做《大貓:終極獵食者》,這部英國BBC出品的只有三集的紀錄片同樣沒有令人失望,在這三集裡,從南到北,從冰川到沙漠,從大型貓到小型貓,我們認識的或是從未聽過的,應有盡有。
  • BBC紀錄片丨《大貓》第1集:送給鏟屎官和愛貓的你
    CAT, 不單單指 "貓",更指的是一個龐大的 「貓科動物」大家族。今天,小編要隆重推介這部,由頂級紀錄片團隊BBC出手、由全球重度貓癮患者花數十年、冒生命危險、斥巨資攝製的高級貓片——大貓Bigs Cats
  • 片單|世界老虎日,紀錄片裡的大貓
    2014年,動物星球頻道曾對近53000名觀眾開展過一項關於最愛動物的調查,其中老虎以21%的得票居於首位,其後依次是狗、海豚、馬、象等動物。同年,英國也做了相似的投票,前三位沒有變化。野生狀態下的老虎自由自在千萬年來,人類畏懼老虎,想要降服老虎,同時也折服於它威風凜凜的美貌。
  • 10部被指控歪曲事實的大型紀錄片
    銀行要求摩爾接受背景調查,經過簡單的口頭調查。摩爾領了槍後帶著槍得意地離開了銀行,人們指責他完全錯誤地描述並宣傳了他拿到槍的這種行為。09 原則《原理》從一開始就採用了一個極其古怪和過時的先導片,試圖證明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的太陽系,其中太陽顯然是繞著地球轉,而不是繞著地球轉。
  • 太崆動漫全球巡迴放映會走進紐克麗畫廊(Gallery Nucleus)
    上周末(當地時間5月12日), 太崆動漫北美巡迴放映會最新一站, 來到迪士尼、皮克斯、漫威等動畫巨頭多年來新片交流活動指定場地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阿罕布拉(Alhambra)市的紐克麗畫廊(Gallery Nucleus),舉辦短片公映研討及籤售活動。
  • 央視和BBC紀錄片哪家強?《極地》和《大貓》豆瓣9分都是小意思!
    這部紀錄片去年年底開播,共7集,依然從普通人的角度出發,看似平淡,卻又非常詩意地講述高原人的生活日常。簡單的生活細節,美麗的景色,《極地》把自然和人文結合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了最打動人的情感。每一集,《極地》都會講三個家庭的故事。比如第一集,主角是多吉次巴,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員。
  • 十三集系列紀錄片《大遷徙》登陸北京紀實頻道
    2014年7月14日起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將首播十三集系列紀錄片《大遷徙》。十三集系列紀錄片《大遷徙》用鏡頭解讀中原人與閩南人、客家人、東北人,以及各地遷徙漢民的血緣關係和精神層面的聯繫,揭示中華漢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播遷歷程。
  • 貓:養貓窮三代?這又是什麼梗?
    是對貓產生了什麼誤會嗎還是真的確有其說?其實小編也不知道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開始劉創出這樣的話來的,什麼養貓窮三代?養貓非常費錢嗎?要不怎麼會有這樣的說法。但是之前咱們也介紹過很多種小貓了,而且在小貓的餵養上也是很簡單的,更不會花太多的錢的,再加上養小貓的話還用不著天天像小狗一樣非得帶出去遛一遛,這不是很省心還又省力嗎?
  • 王海容草原往事系列|一部沒有放映的電影
    草原往事系列一部沒有放映的電影文/王海容不知道是誰帶回來了消息,說是在螢石一礦要放電影。整個嘎查的年輕人們蠢蠢欲動,奔走相告。吃喝完了,大家就勢在草地上小憩一會兒,相擁而眠。午後的陽光慵懶倦怠,人們還都昏昏欲睡,不再打打鬧鬧了,草原上越發的靜謐、祥和。「看,快看,山,我們快到了。」不知道是誰興奮的喊了一聲,大膠車上齊刷刷地坐起來一片人,有的孩子站了起來,搖搖晃晃,踮著腳尖,仿佛電影就在這山幕上放映一樣。
  • 紀錄片導演陳為軍:從吃喝中可見國人的倫理觀
    《世界上最大的中國餐館》2008年製作完成時便入圍了當年的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並在全世界30多個國家地區放映。  3月底,《世界上最大的中國餐館》再次於北京現象藝術中心放映,4年前的鏡頭裡的那些中國人,與今天的人們相比,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早報記者在放映後採訪了該片導演陳為軍。
  • 他91歲還在工作,經手的紀錄片一部比一部火,新片又將問世
    繼《地球脈動》第二季、《荒野間諜》、《藍色星球》第二季等創下收視新高的明星紀錄片之後,BBC負責自然史的湯姆·邁克唐納表示,2018年也將是個紀錄片大年,一大波取材野生動物的紀錄片將上映。首先,是一部關於《大貓》(暫定名)的紀錄片。貓奴們的舔屏時刻到了。
  • 家裡養貓的,千萬別種這種花,小心貓「瘋了」!
    家裡有貓的朋友,千萬千萬千萬不要種這種植物,因為你的貓吃了之後,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行為詭異……貓薄荷養 花 大 全這種植物就是貓薄荷啦,貓薄荷是種神奇的植物,大約50%的貓會無法抵抗它的魔力。不養貓不知道貓薄荷的魅力花花給大家搜集了那些吸食了貓薄荷之後的貓主子額……高冷喵?不存在的!喵生最幸福的事,就是睡在貓薄荷地毯上!如果可以,好想跟貓薄荷長在一起!我保證,我就吃最後一口!
  • 【今日放映12.19】金馬最佳紀錄片導演見面《街舞狂潮》+科幻巨作《獨立日》
    影片敘事節奏、剪輯都非常棒,導演蘇哲賢今晚將在現場與觀眾交流,機會難得,5點售票,票價20元。街舞狂潮的劇情簡介 · · · · · ·  這是一部關於兩個街舞世代的紀錄片   「34歲了,還是尬吧!尬到我贏為止!」舞齡17年的阿倫這麼說。對他而言,街舞就是他的生活,街舞就是他的血液。
  • BBC紀錄片丨烹飪造就人類嗎·放映會@SS虹口分舵
    SS虹口分舵第005期策劃/子旋關於本片本部紀錄片是BBC地平線系列推出的一檔以探討烹飪對人類進化演變起到何種影響為命題的紀錄片。關於本系列地平線系列節目是BBC播出時間最長的老牌節目,通過大膽前衛的現場試驗與嚴謹精密的科學態度,探討從一些最根本最有趣最難以回答的問題。
  • 6部BBC「萌點爆棚」的動物紀錄片,親子必看!
    有跳水的狗、當保姆的貓、身手了得的倉鼠、被獵物戲耍的貓,告訴你鸚鵡為何說話、貓如何用特殊的爪子在牆上直上直下、倉鼠為什麼把吃不下的東西塞一臉、和兔子究竟為啥跳。△琦小樂:萌萌噠~豚鼠好可愛,跑得比賽馬還快,它的頰囊簡直百寶箱;狗狗的交流簡單粗暴而忠誠,貓則是最自由的寵物。馬兒最紳士最講規矩。還有調情口才大師鸚鵡君。對這種萌寵紀錄片完全無抵抗力。△arimeyoki:很快就看完了,根本停不下來,不得不說BBC的紀錄片簡直是無敵了。
  • 帳篷劇紀錄片丨《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臺灣巡迴放映
    臺灣五地巡迴放映即將啟動 一臺貨車駛入廣場
  • 美播出美人魚「紀錄片」爆紅網絡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30日報導,美國動物星球頻道推出的關于美人魚的紀錄片贏得了17年來史上最多網友關注,並迅速在社交網站上引起一陣狂熱,至今仍熱情不減。但事實證明,該紀錄片所講述的現實版美人魚只是個惡作劇,這可能會令百萬觀眾失望不已。  《美人魚:新的證據》 (Mermaids: The New Evidence)的宣傳稱,其是去年《美人魚:發現之旅》(Mermaids: The Body Found)的後續。而新的系列中有生物學家Dr. Paul Robertson據稱今年春天在格陵蘭海拍攝到的所謂神秘生物的全新畫面。
  • 陳思誠《外太空的莫扎特》定檔;《一秒鐘》取消金雞獎放映
    01《一秒鐘》取消金雞獎開幕放映張藝謀妻子陳婷11月24日在微博透露,電影《一秒鐘》因技術原因將不在本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放映。《一秒鐘》今年10月14日影片宣布定檔11月27日,並於11月23日影片曝光了終極預告和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