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五地巡迴放映即將啟動
一臺貨車駛入廣場,從空地中搭建起巨大的帳篷。慢慢地,人們進場,在帳篷內豎耳聽著社會縫隙間,微弱到幾乎聽不見的聲音。演出之後,帳篷收疊,人們離開短暫的臨時舞臺,帶著帳篷內感受到的,莫以名狀的什麼,前往各自現實的生活,繼續行動與沉澱,默默等待下一次帳篷升起。
都市有魔性,人們各自為伍。臺灣海筆子帳篷劇,像是流傳在那些奇形怪狀的、搞藝術的、異議份子間的一則都市傳說。觀看《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 The Moving Tent 》,見證海筆子帳篷劇近十年的行動紀錄!親臨帳篷,用身體直接感受泥土、汗水交織的震撼!
本片紀錄了「臺灣海筆子」帳篷行動在臺發展的十年,及串聯於日本、北京等地的行動軌跡。1999年,導演陳芯宜剛結束首部劇情片《我叫阿銘啦》的拍攝,與朋友一同前往二重疏洪道觀賞由櫻井大造帶領日本「野戰之月」所進行的帳篷劇《Exodus出核害記》。
櫻井大造筆下魔幻寫實的劇情,演員們彷彿用盡最後一口氣立足場上的表現方式,令陳芯宜深受震撼。劇末,當帳篷背景被打開,臺北城景倏地映入眼帘,演員與火炬從河堤邊的荒煙漫草中走出時,那一刻的虛實交會,讓她至今無法忘懷。
《大帳蓬─想像力的避難所》紀錄了2004-2016年「臺灣海筆子」帳篷行動在臺的發展,及其後連帶至日本及北京等地的行動軌跡。隨著每一次計畫的發起與休止,櫻井大造與成員們對於帳篷劇場的思索、成員們生活與工作的變化,十年收摺為可以轉麵攤開重新思索的地圖。而拍攝過程中,陳芯宜也從保持客觀距離的紀錄者,逐漸轉變為投入帳篷行動的參與者,進入帳篷的勞動工作:包括搭建帳篷、製作舞臺、參與舞臺美術等。
在試著整理這十多年來的影像後,《大帳蓬─想像力的避難所》更像個引子,既是對內也是對外的行動叩問。因此在選擇影廳放映的操作外,藉由影片的推出,搭配規劃了多場講座與音樂會。
主題從帳篷的概念思考、共同實行的路徑及嘗試、長年關注的樂生療養院議題、帳篷文本等多方面開展,邀請相關領域的夥伴以及在地藝文工作者參與。
巡迴計劃將在臺北、臺南、高雄、花蓮、臺東等五地的戲院及替代空間映演,讓紀錄片的放映成為移動對話的廣場。
時間:1/7 (日)14:00
地點:in89駁二電影院(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5-1號,駁二藝術特區C1&C2倉庫)
嘉賓:黃孫權(中國美院客座教授) x 櫻井大造(帳篷劇編導) x 海筆子成員
時間:1/14 (日)19:00
地點:全美戲院 (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187號)
嘉賓:龔卓軍(臺南藝術大學副教授) x 櫻井大造(帳篷劇編導) x 海筆子成員
時間:1/18(四)19:00
地點:空總文化實驗室特設帳篷(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演出:大熊ワタ兒 x こぐれみわぞう x 鄭捷任
(限定贊助入席)
時間:1/27(六)14:00
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院 (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座談:林於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x 櫻井大造(帳篷劇編導)
時間:1/28(日)14:00
地點:藝風巷(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90巷2號)
座談:陳芯宜(大帳篷導演) x 林欣怡(海筆子成員) x 神秘來賓
時間:2/3 (六)19:00
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院(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QA:陳芯宜(大帳篷導演) x 海筆子成員
時間:2/4 (日)14:00
地點:樂生療養院(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794號,樂生院-蓬萊舍)
座談:樂生療養院院民 x 何欣潔(樂生青年聯盟成員) x 謝一誼(紐約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
時間:3/3 (六)14:00
地點:半路咖啡(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51弄9號)
座談:楊子瑄(海筆子、賤民解放區成員)x 海筆子成員
時間:3/4 (日)14:00
地點:溼地 venue(臺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07 巷 10 號 B1)
座談:王墨林(小劇場編導、文化評論家)x 龔卓軍(臺南藝術大學副教授)x 櫻井大造(帳篷劇編導)
時間:3/17(六)14:00
地點:裡山咖啡(臺北市中山區伊通街66巷17號)
座談:鍾喬(差事劇團團長) x 吳思鋒(劇場評論) x 海筆子成員
時間:3/10(六)14:00
地點:璞石咖啡(花蓮市明禮路8號)
座談:吳思鋒(劇場評論) x 冉而山成員 x 海筆子成員
時間:3/11(日)19:00
地點:橋 Chiao(臺東市中興路二段191號,臺東糖廠)
演出:廢人共耕團 x 海筆子成員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臉書專頁
獲取更多購票及活動信息:
https://m.facebook.com/themovingtent/
演出丨9/14-18野戰之月《「憶記來未」的投石――救救我!》演出序文及演出信息
4月北京活動:流火帳篷work-CHOP/ 帳篷劇《續・小D列傳》的邀請
臺北丨海筆子TENT16-18《七日而渾沌死》櫻井大造序文
北京流火帳篷劇社的所有開銷均為成員自己承擔,為保持獨立運作,不接受商業/政府/社會機構的贊助,以「弱小的力量」堅持行動。活動均免費開放,只接受個人現場捐贈或微信讚賞。
微信號:流火帳篷 ID: liuhuotent
#識別二維碼,關注北京流火#
北京流火
2007年秋,櫻井大造率日本野戰之月及臺灣海筆子在北京搭起帳篷,進行帳篷演出《變幻伽殼城》,隨後成立北京帳篷小組。
2010年8月,北京臨•帳篷劇社在皮村演出了第一個在地原創的帳篷劇《烏鴉邦2》。
2013年7月,更名後的北京流火帳篷又創作了第二出帳篷劇《賽博格•堂吉訶德》。
2015年10月,北京流火進行了帳篷試演《流火•十月譚》。
2016年7月,北京流火進行第二次帳篷試演《「螞蟻」城中村·考》。
2017年4月,北京流火進行了帳篷work-CHOP及帳篷演出《續·小D列傳》。
如果你對北京流火和帳篷劇感興趣,
請給我們留言或者郵件聯繫
liuhuotent@163.com
轉載請聯繫公眾號取得許可
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