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被俘2萬多人,其中有1萬4千人去了臺灣,他們的最終結果如何?

2021-01-15 騰訊網

1953年7月27日,經過三年零一個月的韓戰隨著金日成、彭德懷和克拉克在停戰文件上簽字後宣告結束,在這場二戰後最大的一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先後有140萬人投入戰場,經歷了數千場戰鬥,最終逼平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期間,我軍共俘虜美軍官兵9000多人、英軍945人以及數萬南朝鮮軍隊,但由於存在巨大的裝備差距,我軍也有2.14萬人被俘,戰後遣返俘虜成為雙方最主要的工作,由於雙方被俘人員數量極為不對等,狡猾的美軍不願意讓中國佔便宜,就提出了所謂的「戰俘自願」原則,讓他們自己「選擇」去處,是去臺灣還是回大陸,由他們自己做出選擇,就這樣,被我軍俘虜的「聯合國軍」都基本完好無損地回到他們的陣營,而我軍被俘的戰士有1.4萬人「選擇」了去臺灣,僅有6000餘人衣衫襤褸地回到了祖國。

抗美援朝老兵接受採訪

韓戰爆發之前,我軍總兵力有550萬人,其中280萬人是解放兵,也就是國軍起義官兵,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人在經過簡單的甄別和教育後就加入到解放軍的序列裡,就拿華東野戰軍來說,淮海戰役剛開始的時候,華野擁有36.9萬兵力,戰役的過程中傷亡了10.5萬人,但是戰役結束後兵力卻達到了55.1人,多出來的這幾十萬人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地方團補充進去的,其他的都是俘虜的國民黨官兵,遼瀋戰役結束的時候,東北野戰軍補充了17萬新兵,其中解放戰士就佔到了11萬人,而工人和翻身的農民只有六萬人,1949年,彭德懷在向中央匯報西北情況時,也曾說過西北野戰軍的解放戰士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班長基本上都是解放戰士,排長、副排長大部分也是,連長、指導員也有相當一部分是解放戰士。

抗美援朝老兵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被俘的志願軍也多是這些起義的國軍士兵,他們這些人當中有些人對國軍還有一定的感情,因此當他們被俘後,臺灣當局當即就派出了大批特務進入戰俘營,對這些思想動搖者進行拉攏腐蝕,最開始的時候,臺灣方面沒有直接和這些戰俘接觸,而是派了豪華的工作團前去做戰俘的策反工作,臺灣方面除了派軍事人員、行政人員外,還派了一批特殊的人員,比如電影放映隊、戲曲、歌曲演員等,這些人在美軍的配合下,向志願軍戰俘發出布告,說是請他們去看戲,當時這些志願軍戰俘生活比較苦悶,一聽到看戲,自然就去了,國民黨特務也知道直接找志願軍被俘官兵談話會遭到拒絕,所以就採取了這種辦法。

網絡圖片

臺灣方面在放映節目的時候,也放映了國民黨方面的宣傳片,臺灣的代表團還借著表演和放映電影的時候,向戰俘們發放宣傳材料,然後演講,向戰俘們發出邀請,並向他們許諾去臺灣之後提供一切儘可能好的條件,幫他們安頓、定居,為他們的生活、教育等提供儘可能多的便利與幫助,最後,發放申請表格,儘管這樣,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去臺灣的,他們為了防止間諜滲透,規定中共黨員不能去,除了向戰俘宣傳臺灣優厚的物質待遇外,他們還把一些變節的敗類當成榜樣,讓他們在戰俘營中四處串聯,鼓動其他人也去臺灣,最後,國民黨特務還對一些不願意去臺灣的被俘官兵進行恐嚇、毆打、虐待,甚至在他們身上刺一些侮辱性的文字,逼迫他們去臺灣。

網絡圖片

1952年春,趙英魁就曾親眼目睹兩名不肯接受刺字的戰俘被人用固定帳篷的釘鑽子活活打死,冉宏圖則說,有些拒絕合作的戰俘,一到天黑就被人「嘴巴一捂塞到廁所裡,下了毒手」,冉宏圖說,那一夜之間,僅他所知的就有99人慘遭殺害,有300多人被割肉挖心,張澤石在其《戰俘手記》一書中提到了一個叫李大安的戰俘,此人帶著一批臺灣特務、變節分子到處「瘋狂殘殺」,李大安用匕首親手剖開了同袍林學逋、陽文華的胸膛,把尚在跳動的心臟挑在匕首上,到處去恐嚇戰俘,儘管美軍和臺灣當局使用了種種威逼利誘的手段,但大多數志願軍戰俘依然要求返回大陸,並以絕食等方式來抗拒美軍的非法甄別,惱羞成怒的美軍對他們採用了斷藥、斷糧和斷水等做法,最後用武力對他們進行迫害,僅釜山第一和第三傷病戰俘收容所就有300多人被打死、打傷,曾經參加停戰談判的美海軍上將特納·喬伊曾在其回憶中稱「那些想遣返(回大陸)的共產主義囚犯,要麼是被打傷要麼是被殺害」。

網絡圖片

在遭受了種種非人待遇後,最終有14000多名戰俘被裹挾到了臺灣,從1954年1月23日起,國民黨方面就派軍艦、飛機把這1.4萬名志願軍被俘官兵先後從南朝鮮運到臺灣,老蔣得到這個消息後非常興奮,稱這是「反攻大陸勝利的好兆頭」,為此臺灣方面還進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但是歡迎儀式剛一結束,國民黨特務就開始逼迫他們自我清查反省,刺血字、寫血書、舉行向蔣介石宣誓效忠儀式,到各地做巡迴報告,特務們先前的承諾也一樣都沒能兌現,老蔣雖然也給他們發放了土地證,但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以分給他們,這東西和廢紙無異,這些人當中除一部分老弱病殘者被遣散到榮民村自生自滅外,剩下的9000多人被編入到國軍中,被分配到東南沿海的各島嶼中充當了炮灰,僥倖活下來的這些退伍老兵中絕大一部分人是自謀生路,在臺灣為生機而打拼,現在也都是耄耋老人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沒能討上老婆(臺灣女人瞧不上他們),晚景悽涼,也有極少一部人分安家立業,成了有錢人,至於那個殺害了許多同胞的叛徒李大安則被老蔣派回大陸當特務,剛落地就被抓獲,隨即被處死。

網絡圖片

多少年後,冉宏圖回憶,其實許多人內心並不願意去臺灣,在從韓國到臺灣的船上,就有戰友說:「我去臺灣是死,我刺了一身字回到大陸也是死。」隨即頭一低就跳海自殺了,1958年8月28日,金門炮戰爆發,冉宏圖等前志願軍戰俘也上了前線,有的就「帶著美國鬼子的步槍、自動步槍,連槍浮水遊走,浮到廈門跑掉了」,冉宏圖也想逃跑,但由於被發現而未果,從此,他總是面對著大海想念故鄉,「在臺灣燒紙,晚上做夢都想到母親、想到弟弟……」,1975年退役的時候,他已經五十多歲了,仍然是個中士軍銜,孤身一人,他在家鄉訂下的那個娃娃親早已杳無音信,可是他依然日思夜想著那個他只見過一面的女人,父母死後,這個女人就成了冉宏圖對家鄉最真切的思念了,1987年底,臺灣當局開放了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的通道,長達38年的兩岸同胞隔絕狀態被打破了,然而冉宏圖囊中羞澀,他沒有親人和朋友的資助,只能去洗膠袋賺錢,他沒有家,晚上就睡在樓梯的角落裡,後來,冉宏圖終於還是回到了故鄉,他選擇了在宜昌定居,這裡曾是他當年抗日戰鬥過的地方,如今和侄子一家生活在一起,也算是安度晚年了。

相關焦點

  • 另一個戰場——記志願軍被俘人員堅持鬥爭的事實(四)
    導語:整個韓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被俘2.2萬餘人(朝鮮人民軍俘虜另計),談判後期,美軍為甩掉包袱,將志願軍1000多傷病員戰俘遣返。其餘的戰俘,根據朝鮮停戰協定和《中立國遣返委員會的職權範圍》規定,經我「中國人民志願軍解釋代表團」的爭取、志願軍戰俘的堅決鬥爭,約6000人返回祖國,未回祖國的1.4萬戰俘被挾持到臺灣。
  • 抗美援朝:志願軍被生俘10多人,卻讓2.4萬美軍成為槍下亡魂
    他們迅速撤到了清江川以南,並且正在舔著傷口,等待著下一次復仇的機會。面對這一情況,我人民志願軍決定採用誘敵深入的戰法把聯合國軍引誘到朝鮮北部的山區進行定點消滅。誘敵深入是彭德懷最擅長的戰法之一。當時在朝鮮北部是如何運用這一戰法的?
  • 麥克阿瑟:志願軍沒空軍也僅有5萬人,如果幹涉定讓他們血流成河
    那麼當中國人踏上朝鮮的土地之前,這位在戰場上將人民軍打的狼狽不堪的將軍,在面對大好的局勢時,又是如何來評價志願軍的呢?,曾明確地指出中國在滿洲(我國東北)部署了30萬部隊,其中部署在鴨綠江沿岸的軍隊大概有10至12萬。
  • 志願軍至少犧牲18萬,只有不超過3000人安葬在國內
    據《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公布的數字,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朝軍隊共殲滅敵軍109萬餘人(朝鮮人民軍殲敵13萬餘人),其中美軍39萬多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報導的17國軍隊在韓戰中的損失數字為1,474,269人。1976年,韓國國防部編寫出版的《韓國戰爭史》中披露的傷亡數字是1,168,160人。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51年1月4日:在韓戰第三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佔領韓國首都漢城,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韓戰中,志願軍真正勝利的就是前三次戰役。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模式相同,都是誘敵深入以後,全面穿插包抄,切斷美韓軍退路,將他們分割包圍。
  • 曾去靖國神社「拜鬼」的「臺灣民政府」涉嫌詐騙被查
    秘書長」林志昇等7人,初估吸金至少3億元,並在林家查扣1億3千多萬元現金(約合2781萬人民幣),依詐欺、「洗錢防制法」等罪,桃園市調查處連夜偵訊後,今凌晨1點30分左右移送桃園地檢署復訊。報導稱,「臺灣民政府」以日後「可能接收臺灣」,開課培訓「政務官」,套裝課程2萬4千元(約合5134元人民幣),還可以每節2千元(約合427元人民幣)加課,稱日後一旦「接管」,可優先派任400多名「政務官」,同時「已向美國提起接管臺灣政府的訴訟」,對支持者吸金,稱「每捐1元,等接管後可領回1美元,投報率30倍」。檢調形容和民間多層次傳銷術類似,如同「政治老鼠會」。
  • 媒體人爆料臺灣2月死亡人數逾1.6萬 籲提高警覺
    媒體人爆料臺灣2月死亡人數逾1.6萬 籲提高警覺 2020年03月18日 14:4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臺灣這幾日確診病例不斷上升,境外輸入病例創新高。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提到臺灣疫情時,指出2月份死亡人數逾1.6萬人,但強調沒有任何揣測,並提醒大家提高警覺。
  • 如何去港澳臺讀大學(寶島臺灣篇)
    加上繁瑣的臺灣通行證和入臺證,很多人對去臺灣讀大學望而卻步。而這幾天又爆出大陸交換生被臺灣間諜引誘的事件……事實上,去臺灣讀大學還是有很多優勢的,就看各人如何取捨了。臺大臺北校區校門臺灣大學校區分布於臺北、宜蘭、新竹、雲林以及中部高山地區,校地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總面積的百分之一;學生總人數達30000多人,其中大學部近18000人,研究生15000餘人,專任教師2000多人,兼任教師近2000人。
  •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志願軍竟在朝鮮又待了5年?這五年都做了啥?
    接著到1949年1月開始,三八線不斷爆發衝突,短短幾個月時間便有兩千多起。隨著衝突的增加,也不斷升級,1950年6月25日終於大規模爆發了。這天拂曉,朝鮮戰場爆發,不料開戰沒有多久,聯合國軍便介入。不僅幹涉戰爭,還轟炸丹東地區,試圖將戰火燒至鴨綠江邊。
  • 淮海戰役中80萬國民黨軍,被殲滅55萬,剩餘的20餘萬最終下場如何
    20餘萬部隊逃脫覆滅命運 在1948年11月6日戰爭開始到次年1月10日戰爭結束的幾個月裡,解放軍方面共傷亡13萬餘人,共消滅或改編徐州「剿總」總司令長官劉峙麾下4個兵團(黃百韜第7兵團、黃維第12兵團、孫元良第16兵團、李彌第13兵團、邱清泉第2兵團)、1個綏靖區(馮治安第3綏靖區),共計22個軍55.5萬人。
  • 這場阻擊戰,志願軍一個營拼到只剩2人,消滅了近700美軍
    美軍新任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強令士氣不振的聯合國軍立即發起進攻,一場代號為「撕裂者行動」的大規模反擊讓攻克漢城之後形勢大好的志願軍頓時感到了巨大壓力。 後撤是政治上不允許的,困難再大也要硬著頭皮去頂。彭德懷的打算是在東線集中兵力,通過局部攻勢的勝利打退敵軍的全面攻勢,儘可能穩定現有的戰線。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在東線必須集中志願軍4個軍的兵力。
  • 金門戰役後,胡清河被俘金門島,他卻依靠兩個籃球遊回大陸
    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解放戰爭時期,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於國民黨軍隊的戰鬥中所向披靡,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終解放了全中國。但是,即使是天降神兵,也無法做到百戰百勝,總有失利的時候。金門戰役,就是解放軍在試圖解放福建金門島時遭受的重大挫折之一。這場戰役的失利直接影響了解放軍進一步解放臺灣的進程,一直到今日仍然讓人深感惋惜。
  • 韓戰長津湖戰役,面對敵強我弱,志願軍戰士如何戰勝敵人?
    從軍事上來說,志願軍也處於極端的劣勢處境,他們缺少飛機和坦克,輕武器也是五花八門來自世界各地,不是統一的建制,甚至還有漢陽造這種50多歲的老古董。而美國一個團的火炮數量,比志願軍一個軍還多。而且口徑威力都不是志願軍的小山炮和迫擊炮可以比,更不用說他們還有讓人談之色變的原子彈。不管怎麼看,美國對中國的優勢都是碾壓式的。麥克阿瑟要是不輕視中國,反倒是不正常。
  • 澳軍有心理疾病嗎?屠殺阿平民曾殺日軍19萬,後被我志願軍打殘
    後來美國參戰,一舉改變戰場態勢,澳軍反撲,將20萬日軍死死包圍。此時,已知大勢已去的日軍揮白旗投降,澳軍無論如何都不接受,最後硬生生把20萬日軍殺得只剩下不到一萬人。澳軍由此一戰成名:活活將19萬日軍殺死。澳軍「袋鼠軍團」的惡名因此名揚江湖。
  • 塞班島戰役中,4萬多「鬼子兵」戰死,2萬多日本民眾集體跳崖自殺
    在二戰期間,日本人的侵略野心不斷膨脹,不僅想侵吞整個亞洲,而且還要偷襲珍珠港,這也讓各國對日軍懷恨在心。最終,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將日軍嚇破了膽,被迫無條件投降。期間,美國和日本雙方在太平洋戰場多次爆發了武裝衝突,外界認為,塞班島戰役比較慘烈,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日軍傷亡人數4.1萬,2萬平民被迫自殺。
  • 為何中國軍人開的米格-15多了一發炮彈?志願軍飛行員的回覆震撼人心!
    為何中國軍人開的米格-15多了一發炮彈?志願軍飛行員的回覆震撼人心!>而就在前幾天的4月7日另一個雙料王牌飛行員哈羅德·愛德華·費希爾在企圖偷襲志願軍正在著陸的米格飛機時被不滿20歲的年輕飛行員韓德彩擊落後被俘從中國戰俘營回到美國空軍
  •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美騎兵第1師遭受重創,第8團大部被殲。第一次戰役,志願軍殲敵1.5萬餘人,將「聯合國軍」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用勝利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站穩了腳跟。然而,生死較量才剛剛開始。11月21日,美第7師推進到鴨綠江邊的惠山鎮。
  • 西豐縣誓為4.2萬畝土地織就綠色新裝
    西豐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王景峰介紹,今年市政府下達給西豐縣的造林綠化總任務1.5萬畝。在此基礎上,西豐縣自加壓力,計劃完成造林綠化任務4.2萬畝,即清退小開荒還林3萬畝,坡地還林0.4萬畝,退化林分修復0.8萬畝。 今年,西豐縣加大了資金投入,共投入國土綠化資金2300萬元。
  • 日本是如何給臺灣人洗腦的?
    傳統的臺灣民間宗教信仰是一種以齋教為代表的、儒釋道三教相結合的糅合信仰,兼具佛教和道教的特點和儒家學派的思想。這種糅合信仰不止在臺灣,它廣泛分布於近現代每一個有華人地區的地方,是中國傳統思想與本土宗教交織融合,最終內化於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 臺灣一年減少4萬多人口 臺北只有260萬人 新北人口最多
    據臺媒報導 臺灣人口數跌到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引發關注。臺灣「內政部」統計2020年12月比起去年同月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以縣市別而言,人口增加率最高的是馬祖,但只有1萬3279人,是全臺人口最少縣市;臺北市反而人口減少最多,來到260萬2418人,再減下去,恐260萬人大關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