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解放戰爭時期,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於國民黨軍隊的戰鬥中所向披靡,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終解放了全中國。
但是,即使是天降神兵,也無法做到百戰百勝,總有失利的時候。
金門戰役,就是解放軍在試圖解放福建金門島時遭受的重大挫折之一。這場戰役的失利直接影響了解放軍進一步解放臺灣的進程,一直到今日仍然讓人深感惋惜。
在這一場戰役中,解放軍戰士投入兵力三個團共9000餘人,大部分都壯烈犧牲,一小部分被俘至臺灣。
但有一個衛生員叫胡清河,在被俘後憑著自己的智慧、勇氣和毅力,硬生生地靠兩個籃球遊回了大陸,成為了金門戰役最特殊的一個名倖存者。
小小年紀,志在參軍報國
1929年,胡清河出生在山東北部一個叫做胡家寨的小村子裡。1946年的時候,解放軍有個部隊曾經在村子裡待了幾天。
當時的胡清河雖然還沒滿17歲,但早就盼望著可以加入解放軍。看到有解放軍住在村子裡,當即興奮極了,圍著軍隊伍軟磨硬泡,就想跟著一起走。
胡清河參軍意願很強烈,態度很堅決,軍隊領導覺得小夥子不錯,就留了下來。於是胡清河就被送到了華東野戰軍的一支部隊。
因為胡清河上過學,認識字,同時人還聰明,就讓他學習當上了部隊的衛生員。
正式入了伍的胡清河雖然年輕,但是在戰鬥中表現英勇,隨著解放戰爭的推進,胡清河大大小小的戰鬥參加了七十多次,其中包括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
1949年2月,胡清河隨著解放軍進軍福建,一路參加了解放福州、莆田和大嶝島等地的戰役,此時胡清河因為其英勇的戰鬥表現,已經榮獲了一次大功、一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戰鬥英雄。
金門戰役,不幸被俘
1949年10月,胡清河所在的部隊——第三野戰軍第28軍84師251團,奉命準備解放金門。
胡清河和往常的戰鬥一樣,已經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他把自己珍藏的軍功章整理好地布包了起來,交給了一個留守的老鄉。
胡清河囑託老鄉,如果他光榮犧牲無法回來,那麼一定要把這些軍功章交給他的父母,這是他一輩子沒有虛度的見證。
此時的胡清河肯定無法想像,金門戰役將不僅是他參加過的最後一場,同時也是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他雖然沒有犧牲,但是生還經歷卻是驚心動魄。
1949年10月24日深夜,金門戰役正式打響。
解放軍第一梯隊登陸部隊,共三個團約9000人兵力成功登陸金門島,之後就遇到國民黨軍的猛烈反擊。金門島因為其地理位置,對臺灣的安全至關重要。
若金門失守,那麼臺灣本島就無險可守,相當直接暴露在解放軍的面前,因此國民黨為了確保臺灣本島的安全,決定全力守護金門。
甚至放棄了汕頭,將原本鎮守的胡璉部兵團直接都調到了金門島。解放軍登陸金門島時,島內已經聚集約有4萬的國民黨守軍。
先不論裝備,光是數量上就已經碾壓已登島的解放軍部隊。解放軍的解放金門作戰計劃中原本還安排了第二梯隊和第三梯隊的登陸,只待登島船隻將第一梯隊部隊送抵金門返航後,再來運送其他梯隊。
但是令解放軍措手不及的是,因為退潮的原因,登島船隻幾乎全部擱淺。而擱淺後的船隻,馬上就成了國民黨海空兩軍的活靶子,擱淺船隻幾乎全部被毀。
第二梯隊部隊苦苦等待船隻不歸,而已經登島的第一梯隊9000將士則與國民黨的4萬士兵苦苦纏鬥,一直等待不到支援。
最終,經過激烈的三天戰鬥,解放軍三個團終於都彈盡糧絕,絕大多數人犧牲,另外有一部分被俘虜。胡清河,就是被俘虜中的一個。
被俘後的胡清河等人被國民黨軍圈在一座大宅院內。國民黨想弄清楚俘虜中到底有哪些人是共產黨員。
對國民黨來說,如果俘虜不是共產黨,可以再利用以編入國民黨軍,如果是共產黨員那就另當別論,基本都是槍決。
而胡清河早在1947年,就已經成了黨員。在被俘虜前,胡清河和一起的同志已經都將有關證件吞食,被俘後,他們曾換用化名,黨員之間互相保密。
最後敵人沒有辦法弄清楚他們的真實身份,也就放棄這一努力,而是將這些俘虜再編入金門守軍。胡清河就在這一過程中最後被補進了國民黨軍118師的一個衛生連裡。
苦等時機,遊回祖國
對黨和國家忠心耿耿的胡清河怎麼能忍受這種結果,從光榮的解放軍,變成了國民黨軍。
一開始,胡清河盼望著有一天大部隊打過來,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我軍改變了對金門的戰略,一直也沒有再派部隊登陸。
日思夜想的胡清河,見盼不來解放軍,隨即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到大陸,回到自己的隊伍裡。
而且要儘快,否則一旦118師調往臺灣,想要安然度過臺灣海峽,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胡清河經過一番考慮,決定遊回大陸。
胡清河雖然小時候在老家的河裡遊過泳,可家鄉的那條小河溝和大海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胡清河對自己的水性心裡沒有底,於是他思索著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
顯然敵軍已經提前想到,凡是木板、木盆等一切可以漂浮的物品都已經被嚴格管制,就連燒飯用的柴火,都被其統一管理,不得私藏。
而且敵軍看管非常嚴格,在胡清河之前,曾有幾個企圖偷偷遊回大陸的人,在被抓住後,都慘遭殺害。
皇天不負有心人,胡清河每日細心地觀察,終於讓他發現了可以利用的漂浮器材。
有一天晚飯後,他看到操場上有人打籃球,靈機一動,籃球不就是一個現成的救生圈嗎?
但這一招敵軍似乎也已經發覺,對籃球的管理非常嚴格。
每個連只發兩個籃球,而每個籃球又在各班之間輪流管理,如果哪一個班把籃球丟了,都要受處罰。
在胡清河的周密的謀劃下,他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他只需要籃球內膽就可以。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輪到胡清河的班保管籃球,這個時候只要再去別的班偷上一個。
逃跑的機會只能有一次,為了保證成功率,他還需要老天配合他一次,那就是漲潮和退潮時間。
胡清河特地結識了一個駐地附近的老漁民,熟悉之後悄悄地向老漁民打聽島上漲潮和落潮的規律,這樣好選擇最佳時機逃走。
胡清河打聽到大潮的時候海水一直漲能到岸邊,他只需直接跳進海裡就可以了,如果是小潮或者落潮的話,那麼就要跑上一段路才能跳入大海。
這一段路,隨時可能被國民黨軍發現並槍擊。大潮要十天一漲,於是胡清河開始漫長地等待,等待能夠同時大潮和拿到籃球的日子。
日子一天天過得很快,1950年8月3日,這一天漲大潮,又恰好是胡清河的班保管籃球,這正是胡清河苦等的時刻。
中午時分,胡清河先偷偷地把另一個班的籃球偷了出來,放了氣後取出裡面的內膽,再把外殼撐圓放回原處,隨後他又悄悄的回到自己的班營地,如法炮製,隨即用綁帶把球膽綁在身上。
胡清河早就注意到,中午到晚上一般沒有人打籃球,不會有人發現籃球裡少了球膽。
等到開晚飯的時間,胡清河裝去如廁悄悄地離開營地。他沿著一條已經偵測好的小水溝,俯身貓腰快速跑到海邊。
來到海邊的時候,一切都如胡清河預計一樣,海上已經漲了上來,沒過了整個沙灘。
胡清河迅速把籃球膽吹鼓了氣,然後系在身上,又把大部分衣物都脫掉跳入海中。不一會兒,籃球球膽的浮力像救生圈一樣就把胡清河託在水面。
胡清河順著海水的退潮,向著已經惦念一年多的大陸遊去。遊了沒多久,已經看不見金門島岸邊時才鬆了一口氣。
可沒成想,此時突然傳來槍聲,胡清河料想一定是自己逃跑被發現了,如果現在敵軍派快艇追,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
剛剛放鬆的胡清河使出了全身力氣,向著大陸方向拼命地遊起來。
所幸隨後槍聲漸漸的停止了,也沒有快艇追來,而天色也漸漸的暗了下來,這種情況下,敵軍可能已經放棄。
就這樣一直到了第二天拂曉,胡清河遊了將近12個小時,終於看到大陸海岸,此時他整個人都已經泡得浮腫。
上了岸的胡清河被解放軍哨兵發現,一位幹部了解情況後感動地說道:同志,你辛苦了!
聽到同志二字的胡清河瞬間就落下了熱淚,他終於回來了!
回到祖國的胡清河後來接受審查,證明了自己並未變節當間諜。但是時代特殊,保險起見部隊將他除了軍籍,給了留黨察看處分,讓他回家鄉。
胡清河回家後繼續當衛生員,一幹就是三十多年。
儘管因為自己的特殊的經歷,遭受了一些不公,但是胡清河絲毫不介意,因為他的功勳章還一直留在身邊。
直到1985年,根據中央文件的精神,時隔35年之後,胡清河終於再度恢復了黨籍,了卻他多年的的遺憾。
當有人問起胡清河此生是否知足時,胡清河說太知足了,比起犧牲的戰友,他成了家,有了孫子孫女圍繞膝邊,能夠安度晚年真是太幸福了。
胡清河時常用他的戰場的親身經歷教導他的子孫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是老一輩人用生命換回來的。
這是一句經常會出現在歷史書上的話,但是由像胡清河這樣的革命戰士講出來,分量顯得格外的沉重。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