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西南海域的金門島,距離廈門市僅僅只有10公裡
而距離管轄它的臺灣省卻有200公裡,這又是為什麼呢?
今天三哥就來結合地圖來帶大家看看金門島的前世今生
金門島在地理位置上屬於廈門灣,面積151.65平方公裡,人口10.54萬人
包括金門本島,小金門,大擔島,二擔島,三擔島,五擔島,猛虎嶼等
從東晉元帝開始,金門島上就有了居民,當時正值五胡亂華
有蘇,陳,吳,蔡,呂,顏6家移居金門,此後自唐宋元時代
金門島逐漸走向繁榮,宋代大儒朱熹曾在此地設燕南書院,引導教化
此地也是明朝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後勤基地,公元1664年,清軍攻佔金門
開始了遷界禁海的行動,金門島上的居民被強制遷移
直到公元1683年清朝收復臺灣,原住民才陸續返回金門
在1915年,金門島獨立設縣,然而在1937年,日本佔領金門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之後金門才回歸中華,此時金門是由廈門管轄
在隨後的歲月中,解放戰爭迫使兩岸分離,大陸與臺灣省隔海相望
而當時為了保證臺灣省與大陸的交流,毛主席決定暫不收復金門
保持大陸與臺灣省的聯繫,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無比正確的
如今臺灣省能夠和大陸之間保持親密的交流與當初的決定密不可分
而當年炮擊金門也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產物——金門菜刀
由於大陸對金門的炮擊留下了大量的炮彈殼
而這種炮彈殼鋼鐵質量極好,真不愧是我們中國製造
用這種鋼鐵打造出來的菜刀特別鋒利耐用
當地人利用鋼鐵生產的大量的金門菜刀,遠銷海內外
成為了當地的一個知名品牌,如果有空去金門旅遊
可一定要買一把作為紀念
如今金門島上的居民主要分為5種,第1個是當年的亂世遺民
第2種是泉州的百姓,第3種是鄰近都邑的商賈漁民
第4個是歷代戍守金門的軍人,第5種便是入贅金門的贅婿
因此金門的百姓大多是聚落形式,家族觀念非常濃厚
在80年代之前,金門無法與富饒的臺灣相提並論,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這裡曾經是戒備森嚴的地方,晚上10點之後都不允許百姓點燈
和現代化的臺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當年生存在金門的大多數是軍人
那個時候島上甚至不準使用收音機
老百姓更不準聚眾,也不準養鴿子,大家可以猜猜這是為什麼?
就連出海捕魚都必須要開具證明,隨著80年代末臺灣解除禁嚴令
這些清規戒律隨之被取代,金門島駐軍人數也從減少到4萬多人
而隨著兩岸關係的逐漸和緩,金門島從軍事陣地變成了旅遊景點
實現了發展道路上的華麗轉變
這裡有著潔白的沙灘,清甜的水源,最具特色的當屬古寧頭上
排列著48個直徑一米多的巨型喇叭
似乎還在向人們講述的那段已經過去的歷史
以僑鄉文化和戰地文化為特色發展旅遊經濟的金門
對那個年代有記憶有情懷的人可以在這裡找到更多的感觸
大家又能在金門這裡找到什麼感觸呢?
而金門和大陸之間的溝通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
從1987年的放寬探親到1994年的小額貿易
從1997年的境外通航到2000年的小三通條款
在2001年,小三通正式啟動,金門和大陸之間實現了通郵,通航,通商
如今金門水頭碼頭是小三通指定港口
與廈門五通碼頭,泉州泉金碼頭之間有定期航線
除了海運之外,金門目前有往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等地的航線
所以經常有人先來金門遊玩,然後再轉飛臺北
由於金門島面積較小,繞島一周只需70公裡
因此金門島上並沒有鐵路建設,但環島公路四通八達
完全滿足當地人們的出行需求,而基礎設施的完善主要得益於商業的發展
從2010年之後,各地商人前來金門投資
在這一時間金門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的被完善
未來的有一天你們是否願意來到金門投資?說出你們的想法
而如今的金門也面臨著一個新的困難,由於地理位置特殊
今年這幾年的經濟發展非常的迅速,再加上毗鄰廈門市
金門地區的房價也開始不斷飆升
如今金門年輕一代也面臨著和其他地方一樣的問題
高房價讓不少年輕人逃離金門,金門未來的經濟發展堪憂
同時近幾年來臺灣對金門的管轄逐漸放鬆
甚至實質上撤銷了當地的政府機構,取消了預算
僅僅象徵性的保留了省政府名稱和省主席職位
這一政策可謂是非常的狠毒,嚴重製約了金門和大陸之間的聯繫
不過我們也不用擔心,由於金門在12海裡之內
西方國家的軍艦可不敢在此停靠
你認為金門在未來是否仍會屬於臺灣省管轄?
還是說重新回歸到福建省的管轄範圍之內?
請說出你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