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裡,餐飲市場變得越來越舉步維艱。資本寒冬、豬肉價格上漲,房租、人工成本居高不下……2019年,餐飲行業閉店率高達70%。
餐飲人最大的感受是:2019太難了。
活下去,成為很多餐企的首要目標。但即便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仍有餐飲企業達成逆襲。
它便是在今年獲得C+輪融資,金額高達2.15億元的餐飲屆黑馬——和府撈麵。
眾所周知,一家餐廳想要成功,是要花費很多心思的。在服務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在經營策略上有所創新和不同就尤為重要。和府撈麵的成功,也不僅僅是因為面好吃,更因為它極其精準地抓住了消費需求。
那麼,和府撈麵究竟有何與眾不同呢?
創新消費流程讓點餐更簡單
一般來說,我們去餐廳吃飯,消費流程大都是這樣的:
第一種:坐下來——通過菜單點菜——服務員上菜—結帳。
第二種:在櫃檯處對照圖片點餐——結帳——拿號等待—落座用餐。
這兩種消費流程都是極其常見的,在快餐店出現之前,第一種方法用了幾百上千年。而第二種是一般快餐店的消費流程,像肯德基、麥當勞都是這麼做的。
而和府撈麵,與以上兩個流程都不同。它是怎麼做的呢?
如果你去和府撈麵吃飯,在進入點餐之前,你會先經過一條「小吃通道」。
這條小吃通道很短,但擺滿了三樣誘人的食物,分別是:炸物、小菜和飲品。
每樣小吃都是按個賣,一份小吃價格不高,且都明碼標價,定價在3元、5元、8元左右。
中間小菜區,單品有鳳爪、溏心蛋、豆乾等,燈光顏色隨之變化。
用餐者可以根據需要自取小食飲品,最後才會到達點餐處,選擇主食並付帳單。
經過這樣的設計,行業一貫使用的點餐流程被拆解:先完成一部分取餐——再付款等主——落座用完全餐。
將顧客點單拆解到最細,創新消費流程,有著十分顯著的好處。
首先,點餐過程即取餐過程。在經過一條色香味俱佳的小食通道時,飢腸轆轆的消費者會傾向於選擇幾樣小吃先「墊一墊」。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客單價。另一方面,讓消費者在落座時能馬上享用到食物。
其次,打消了消費者的顧慮。由於主餐定價比較高,如果消費者先看到定價,往往不會點其他輔餐。但和府撈麵將順序調換,讓消費者先點輔餐,最後才能看到主餐定價,不知不覺提高了消費。
主打「繁華都市圈」消費升級順應「一人食」消費熱潮
近年來,餐飲圈的一個重要趨勢便是「消費升級」。但是,很多人並不能深刻理解這個詞的含義。消費升級不是盲目的升級,針對什麼人升級,非常重要。
開在「繁華都市圈」的和府撈麵,定位相對高端,主要針對收入8000以上的消費群體,以50元左右的客單價推出產品,滿足了「吃好」的消費升級需求。
在十年前,普通白領吃一頓必勝客就覺得很洋氣了,但是在今天,城市裡的白領更願意去吃一頓精緻的日料。
和府撈麵吃透了城市白領的需求,也順應了白領「一人食」消費熱潮。
日本消費社會學家三浦展曾說,「一個人住的獨居者,正成為商業社會主流消費者。」在中國,單身人口已近2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4.6%。55%的90後獨立在外用餐並且用餐時間不超過一小時。而18-29歲的年輕人「習慣一個人吃飯」的比例佔40%。
消費升級已不可逆轉,吃獨食的時代正在來臨。對於消費者來說,一碗品質優良的拉麵,是「一人食」的上佳選擇。
作為一碗單價30-40元的中式拉麵,和府撈麵無論服務還是品質,都比日式拉麵做的更好——面更精緻、湯更濃、肉更多,可免費續湯續面。
滿足「吃」的精緻感,和府撈麵開創了中式快餐消費升級的路子,遠遠的把競爭者甩在後面。
場景營銷:書房裡吃麵中國風細節滿滿
走近和府撈麵,就能明顯感受到它與其他麵館的區別。座位之間用書架隔開,每個書架擺滿了各種暢銷書。先不論有沒有人看,這個「書房裡吃麵」的場景,就足夠有噱頭。
在和府撈麵的裝修中,充滿了中式復古元素。紅燈籠、毛筆字、太師椅、中式屏風等等,江南大戶庭院的景致,給人一彎一角一景的現場感。
滿滿的中國風提示這是一家中國餐飲企業,在大國崛起的今天十分討巧:它無形中提示了一點——中式拉麵也可以很有逼格。
這也是和府撈麵的場景設置中,最為重要的一點:讓消費者有面子。
在等待主食上桌前,消費者可以翻閱一下店內的書籍,以書架為背景牆,拍照打卡發朋友圈。
在快節奏的都市中,設置一個慢場景,不會衝突嗎?事實證明,生活越是快節奏,人們對慢生活的嚮往就越深。
李子柒的視頻火遍全球,正是源於人們對慢生活的嚮往。和府撈麵別具一格的「慢」裝潢,符合「養心面」這樣的產品定位,給人一種喧鬧中一抹書香的感覺。
對於餐館來說,空間是品牌形象的第一載體。專業、恰當的空間設計,不僅能建立一個生動立體的就餐環境,給顧客營造一個具有代入感的消費場景,更能品牌文化嵌入其中,使品牌傳播最大化。
足夠專業和精準就是和府撈麵的成功秘訣。作為餐飲老闆,要想立足於千變萬化的大環境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勇於創新,多維角度去思考消費者的需求。
-今日互動-
你認為和府撈麵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歡迎大家進群討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留言進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