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組織委員會發布《關於2020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複評結果的通知》,公布了2020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浙江賽區)的一等獎名單。
一眼看過去,齊刷刷都是男生。全省一等獎名單的91名獲獎學生中,女生僅有5名。
其中,進入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的,也就是常說的省隊,共28人,女生4人。分別是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淵中學的黃婧揚、富陽中學的孫禾衣、鎮海中學的翁雅迪和學軍中學的李昕妙。
在這場「神仙打架」的競爭中,幾名女生無疑是超亮眼的存在。她們是怎麼學數學的,如何突出重圍,記者和幾位家長、教練聊了聊。
在五大學科競賽中,數學學科競賽的難度是公認的高。
每年數學競賽,先從初賽開始,全省大約1萬人參加。到了聯賽(全省範圍),前10%的人進入,約1200-1500人。這其中,評出最有含金量的省一等獎。今年91人獲得省一,比去年多出十幾人。一位數學競賽教練說:「去年全國決賽浙江表現不錯,結合今年的總體情況,所以數學會多給出一些名額。」
91人中的前24名,進入省隊,將在11月底參加全國決賽。
有的家長可能會問,為什麼今年省隊是28人,多出來的還有3名女生?
這又要說到另一項賽事——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至今,女子數學奧賽已經舉辦了19屆。一位競賽教練說,當初創辦這個競賽,是為了增加女生的數學競賽參與度。
每年100多人參加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一般拿到前12名(今年是15名),可以直通本省省隊。這次,孫禾衣、翁雅迪和李昕妙都是通過女子數學奧賽,進入的省隊。
文淵中學黃婧揚:有男生的霸氣
文淵中學的黃婧揚這次參加聯賽拿到24名,幸運衝進省隊。
她是典型的「別人家孩子」,學習自覺,習慣很好,不讓父母操心。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的情況,家裡從沒出現過。從小學到初中,黃婧揚的成績在班裡、年級都是名列前茅。
但讓記者有點意外的是,她開始數學競賽的時間並不早,小學甚至沒接觸過奧數。到了初二,偶然參加一次奧數競賽後,才打開她的數競學習大門。
黃婧揚的媽媽說:「有次學校裡先初賽,再複賽,女兒拿到二等獎,有些不開心,離一等獎只差一分。這次不算太成功的經歷後,她迷上數學了。」
黃婧揚的爸媽從事建築裝修工作,媽媽說自己和孩子爸爸兩人學歷不高,在女兒學習方面管得不多,主要靠女兒自覺。所以在學習方面,黃婧揚很有主見,喜歡上數學競賽,她就堅定地在這條路上走起來。高中進入文淵中學,跟著競賽教練邊紅平、胡滿,學得越來越投入。
有時,遇到難題過不去,不開心,黃婧揚會和媽媽「吐槽」,但從未說過要放棄。
高二參加聯賽,發揮失利,拿到全省三等獎,黃婧揚很受打擊。「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她也沒說過放棄,還說想再試試。」媽媽說,其實精力花在哪裡都會有收穫,如果不競賽了,去走高考的路也不錯。但女兒繼續堅持,做父母的,就相信她,繼續支持她。
媽媽說,不服輸是女兒的特點。
「小學一年級時,進校學寫字,寫不好,老師打回來。她就埋頭苦練,擦了寫,寫了擦,堅決寫到老師的範字那麼好,才肯罷休。開學半個月後,字就寫得很棒了,每次都能拿到優秀。」
這種遇到困難不退縮的勇氣和堅韌,教練邊紅平說,是非常難得的。
「數學競賽的題目,難度都很高,一道題做兩三個小時很正常,特別難的題可能會卡殼兩三天。在探索的過程裡,不斷試錯,嘗試各種方法,會碰壁很多次。意志力弱一點的同學,會放棄,但小黃同學堅持下來了。她很陽光,又有男孩的霸氣,心理穩定,所以能走到現在。」
學軍中學李昕妙:每天最早到教室
李昕妙是黃婧揚的同學。李昕妙的媽媽說,自己和孩子爸爸都是文科生,女兒對數學的堅持,全靠自己的興趣。
「她大班學了珠心算,進小學裡做口算,比同學都要快,自信心很足,就這樣喜歡上數學了。」媽媽說,小學中高段開始學奧數,一周一節課,比較佛系,平時也不參加競賽。
小學、初中都是家門口的公辦學校,進入初中後,在學校參加過全省的數學素養比賽,拿到過一等獎,信心更足了。之後進入文淵中學,跟著教練邊紅平、胡滿系統地學數學。
「當時爸爸不太同意女兒繼續搞競賽,覺得競爭太激烈。如果一定要參加競賽,是不是可以換一科,比如生物等。但女兒堅持要學數學。」媽媽說。
有興趣是第一,其次是有毅力、能吃苦,所以李昕妙能走到現在。
媽媽說:「我很佩服女兒。小學時她個子很小,但是敢報名跑800米,並不是她跑得好,而是憑著毅力去跑,最後還真拿個第二名回來。學習也是一樣,從未叫過一聲累。做數學題一做十幾個小時,為了一道題在桌前三個小時不動,別人看著覺得累,她卻說一點也不累,解題超開心的。」
數學的路要走多遠?李昕妙對媽媽說,想一直走下去,當個數學老師也不錯。
教練邊紅平對她的印象是:「一個很文氣的姑娘,又很堅韌。她和男生想問題的跳躍式思維很像,思維的深度、廣度都不錯。」
李昕妙曾在2019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榮獲浙江省一等獎。在2019、2020年全國東南地區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她連續兩次獲得高二組銀牌。
教練胡滿說,李昕妙屬於那種能靜下心來學習的女生,特別低調。競賽和學業成績進步特別快。有天賦,同時還特別勤奮,她基本上是數學競賽教室最晚走和最早到的學生。
鎮海中學翁雅迪:參加比賽是為了興趣
翁雅迪來自鎮海蛟川書院,讀高三。今年,她以第19屆中國女子奧賽第13名的成績進入浙江省隊。
雅迪爸爸說:「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給她報一些課外的數學興趣班。孩子也很乖,每次都會很認真地學。等到初一、初二,她就開始對數學顯示出了很濃的興趣,也陸續參加過一些數學競賽。平時放學回來,她會用最快的時間完成學校裡的作業,然後留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來鑽研數學題。初中階段,她就獲得了奧數競賽的省級金獎。」
雅迪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自孩子出生後,孩子媽媽就在家陪讀,培養孩子對學習認真、專注的態度。女兒也很乖巧,除了成績優異,興趣也很廣泛,平時也愛彈鋼琴、唱歌。
進入蛟川書院後,雅迪進入了數學競賽隊,感受到了濃烈的學習氛圍。雅迪爸爸說:「女兒回來常常跟我說,跟她一起學數學的同學都很強,老師和團隊也很厲害。同學之間也經常會互相幫助,氛圍很好。作為隊裡僅有的女生,女兒也經常受到其他隊友的幫助。」
從高一到高三,隊裡堅持參加競賽的同學越來越少,女生也只剩下了一兩個。
雅迪爸爸也曾經擔憂過,要不要讓孩子繼續堅持:「要升高三時,我們擔心,如果繼續參加,萬一拿不到好的成績,又影響了其他學業,豈不是兩頭空?但是女兒很堅持,她告訴我們她想再試試,而且很淡定地告訴我們,參加競賽並不會對學習有太大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她參加比賽不只是為了成績,而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從小到大,女兒做的選擇都很理性,並腳踏實地地為自己的選擇付出努力,所以我們選擇支持她。」
果然,這一次雅迪的堅持和爸媽的支持都有了好的回報。
幾位教練都說,女生參加數學競賽要比男生難很多。現在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等,男性遠多於女性。女性天生有極強的組織溝通能力,在文化藝術領域,女生也很有優勢;但在數學、物理等理科競賽上,女生想出好成績,還是比較難的。因為理科競賽需要的跳躍性思維,往往男性更具備。
鎮海中學蛟川書院的競賽教練陳科鈞說,競賽除了是思維的競賽,體力也很重要。女生體力跟不上男生,有時大賽前集訓,一天訓練10小時以上,體力差的話,很難堅持下來。
在一所全省頂尖高中裡,每個年級剛進校,都會組建起數學競賽興趣小組。高一時,小組往往有四五十人參加,其中女生佔20%左右。到了高二,只有一半的人堅持下來,其中女生只有1-2人了。
姑娘們走到現在這一步,都很不容易。祝大家在接下來的全國決賽中,都能取得好成績!
首席記者 張娜 記者 張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