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住宅樓內
為何半夜時分總是傳來詭異的彈珠落地聲?
監控內一閃而過
卻無法用肉眼捕捉的神秘身影究竟是何物?
歡迎收看本期的《走進科學》
當年看過燒腦綜藝《走近科學》的同學一定對這個開頭十分熟悉。這部央視經典綜藝,每期伴隨著懸疑又略帶詭異的bgm,為觀眾揭開一個個看似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每當謎底揭開,屏幕前年少的我不經發出深深的感嘆:就這?
有多離譜,有一期讓小合印(sheng)象(li)深(bu)刻(shi)的內容:一個寧靜的小村莊,某天一坨空降的神秘藍色物質,打破了這個小村莊的祥和,村裡老人說這就是傳說中的「太歲」,可以「活死人肉白骨」,於是村裡有膽大的村民就帶回家食用,沒有出現異常反應後,越來越多的村民趕來嘗鮮...
後來經過專家分析,這坨藍色不明物質,其實是飛機衛生間經處理的汙物...(沒錯,就是你想的那個)
這對小合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強烈衝擊,導致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吃過果凍...
感興趣的朋(yong)友(shi)可以自行搜索↓↓↓
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部與《走進科學》同臺播放的《我愛發明》,就是《走近科學》的升級版,沒有緊張揪心的氛圍,有的只是各種創意發明帶來的無限樂趣。
《我愛發明》於2009年首播,節目最早是想通過民間手藝人的發明,來捕捉到那些來源於生活的奇思妙想。但若干年後當你重新回看,很容易就能發現:這些發明,自帶的都是鬼畜特效。
自動洗頭機
這款自動洗頭機,使用者需全副武裝後將頭放進這個紅色頭盔裡,機器運轉後觸發隱藏功能:洗髮脫髮二合一,省時省力輕鬆打造葛大爺同款髮型。
合理懷疑這款洗頭機的靈感來自「刑部尚書」手工耿。
自動撈油條機
本意是代替人力的機器,還有自動撈油條機。看看效果圖這精妙的工藝設計,以及工業化流水線似的的流程處理。
看著唬人,但還是得人工操作,包括和面、下鍋、拿出,機器的作用就是多了雙筷子,幫你更快取出油條。此舉看來深得鞏漢林真傳:螺絲一毛一,打車七十七。
滅鼠器
看著只是木頭和石頭的簡陋組合,但效果非同凡響。
這款跨次元的捕鼠神器,充分展示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老鼠看著眼前豐盈的穀物,邁著矯健的步伐翩然而至,機關觸發,厚重的磚塊落下,小老鼠凱旋而歸,毫髮無傷,長期使用可能造成主人家精神衰弱,老鼠則越發身強體壯,湯姆看了直呼:內行!
黃包車機器人
接下來是機器人專場中的「封神之作」,黃包車機器人。充上電,就能像大上海時期的人力車夫一樣,拉著乘客去任何地方,說走就走。
這位樸實的藍褂壯漢,以十分鐘走半米聞名整個村子。
優點是會原地打轉,模仿麥可傑克遜的滑步舞,缺點是怎麼扛出去就得怎麼扛回來。
但是比起拉人,這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樸實壯漢,似乎更熱愛刨冰...
儘管這些發明看起來很是沙雕,但其實所有的發明都是源於生活,又回歸生活,帶著點廢土朋克。
《我愛發明》展現的不只是乍現的創意,也不只是持之以恆並付諸行動的魄力,更捕捉了平凡生活中,一個個不平凡的夢想。
有困難,不畏困難;
會失敗,不怕失敗。
創造欲,不分地域、年齡、階層,這是每個人都生來具備的。
發明的高光時刻不只是在成功的那一刻,心懷目標前進的每一刻都是人生中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