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雲南,有這麼一個地方,叫做騰衝。在騰衝中有一個古鎮,叫做和順古鎮。這個古鎮,名為和順,而實際上呢,它的氣質,也是符合「內和外順」 這樣一個特點。
這個和順古鎮啊,不光民風淳樸,待人以理,熱情好客,同時也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而這其實和兩樣東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第一,就是翡翠。騰衝盛產翡翠。獨特的地理位置,也讓他們那邊的人和翡翠一樣溫潤和諧,充滿自然之美。
第二,便是和香了。逢年過節,騰衝的每家每戶,都會在大門口周圍的有兩個石墩上,插上一米多的高香。逢年過節初一十五啊,尤其是這個春節啊,每天呢都要點香,這就當地人的習俗。他們說,香能夠旺盛自己的家運啊,同時呢,還能夠祈福祝願啊,讓生活事業啊,祥和興旺。
中國的香文化,肇始於遠古,萌發於先秦,初成於秦漢,成長於六朝,完備於隋唐,鼎盛於宋元,廣行於明清。
「香」字源於穀物之香。小篆中的「香」,形如「一容器中盛禾黍」(禾黍邊有小點,表示黍粒),指禾黍的美好氣味。
禾在日上,禾為糧食,在陽光下暴曬,會散發自然的氣息,這種氣息為糧食的氣息,可引申為大眾所需求的意思,為人性本來就需要的東西;
又可說,禾在曰上。曰為口舌之意,禾為糧食,大眾飲食之象,飲食為必需品,人通過飲食而獲取能源,能量在身體裡循環,作用於全身,而香者也預示著可以作用於全身的經絡,為人身體的健康提供幫助。
「香」經長久的發展,除了指醇香、芳香之氣外,更延伸為香火(子孫祭祀祖先之事),借指後嗣。
中國香文化在中華民族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獨有的體系。從香藥的採集、炮製、直至香藥的配伍、製做、窖藏都有著嚴謹的步驟和嚴密的方法。而香品的香方配伍,更是借鑑了《易經》和《黃帝內經》的理論,應用於陰陽五行、幹支和合的學說,這為中國傳統香文化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香」自古便成為一種助緣,它開啟了大賢大德的智慧,濡養了文人雅士的心性,構建自然與人性的和諧,對中國人文精神和哲學思想的形成及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文化的境界用「香」得以提升,「香」通過文化而賦予內涵。從劉向、李商隱、李煜、蘇軾、黃庭堅到朱熹、文徵明、丁渭,歷代文人都有大量寫香的詩文傳世,從《詩經》到《紅樓夢》,從《名醫別錄》到《本草綱目》,歷代經典著作都有關於香的記錄。宋代陳去非的詩作《焚香》,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中國古人對香的評價。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有很多關於薰香與香料的內容,例如:香附子,「煎湯浴風疹,可治風寒風溼」;「乳香、安息香、樟木並燒煙薰之,可治卒厥」;「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蘇和香、安息香、樟腦、皂莢等並燒之可闢瘟疫」。
點香品香聞香,能夠有益於氣血的通暢,有助於身心的安頓,還更加有助於我們居住的房屋,我們所工作的環境,它的生物場更加的祥和,更加的旺盛啊。尤其是在疫情這樣的非常時期,更為重要。
尤其於老師結合道家的一套修煉方法,其給我們展現的師宗香道更是別具一格!具有特別的古韻和道家傳承!
師宗香道香長
紫陽茶道首席導師
北京大學養生文化中心研究員
清華大學髙級養生研修特邀專家
太極宗風第二十五代傳眞
傳統文化養生髙級研脩
【五音養生】
【紫陽茶道】 • 【師宗香道】
【辟穀服食】 • 【生命地圖】
【太極武學】 • 【養生遊學】
凝聚生命能量 • 長養生命活力
先後講座和授課於: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方交通大學 中科院聲學研究所
首都師範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市總工會 上海交通大學
北京軍區幹休所 北京航天大學
公安部一所 中國科學院
廈門大學 四川大學
山東林業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 濰柴動力
淄博郵政 深圳證券
500強企業
北京金融街 中關村科技園
先後應邀出席
【人民大會堂健康大講堂】
【聯合國教科文水資源國際高峰論壇】
【全國政協禮堂國際養生論壇】
【中央電視臺春晚錄製】
【北京中醫養生論壇】
【中國中醫與長壽論壇】
【博鰲國際養生論壇】
【健康中國大講堂啟動儀式】
祖籍北京
長期致力於養生專脩
和傳統文化的推廣傳播
長期授課各大髙校和企事業單位
海內外教授的學員已逾萬人
那麼這次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於博陽老師,作客太易書院•國學大講堂,為我們揭開道家師宗派香道的神秘面紗,歡迎廣大對中華傳統文化香道感興趣的踴躍報名前來參加!
公益課開課時間:2021年1月9日,下午14:00點——16:00點!
開課地點:杭州市下城區嘉匯大廈商務樓1805室太易書院
人數限額:55人!
弘中華文化之根 揚傳世經典之魂
開古聖先賢之明 頌三皇五帝之德
【太易書院】微信公眾號 :tianyitywh@163.com
【太易書院】微信個人號 :zhoutianyi9899
【太易書院】Q Q 號 :573543803
【太易書院】垂 詢 號 :189580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