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也能吃?師宗起點公司改變你的認知

2021-01-08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師宗起點公司總經理趙光輝(右一)向參觀者講解胡蜂養殖過程

        「這東西能養嗎?」「這東西能蜇死人啊。」

        胡蜂素來以生性兇猛、具有毒性的特點,讓人望而生畏。而雲南師宗起點胡蜂養殖有限公司卻以胡蜂養殖及其加工產品,顛覆著人們的認知。

        12月8日,記者在北京農業展覽館找到雲南師宗起點胡蜂養殖有限公司的21號展位。展位前擺著約一米見方的大蜂巢,吸引來往客人的目光。

        「胡蜂是天然的建築家,這個蜂巢是我們從雲南公司開車運到北京展會現場的。」面對好奇圍觀的人群,雲南師宗起點胡蜂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光輝耐心介紹道。人們避之不及的胡蜂,對於他來說,可是致富的關鍵。

        昆蟲是自然界留給人類的最後一塊蛋糕。與養殖蜜蜂食用蜂蜜不同,人們養殖胡蜂主要是食用蜂蛹。蜂蛹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卵磷脂及礦物質等成分,具有營養滋補功效。同時因其有祛風除溼、益氣養血等作用,可入藥,用胡蜂泡酒可除風祛溼,蜂毒可用於鎮痛,藥食同源的歷史十分悠久。目前,採用微波真空冷凍乾燥凍幹蛹能最大限度保存蜂蛹的營養成分。

        趙光輝向記者介紹道,胡蜂的食物以森林、農業害蟲為主,也不與農爭田地,養殖胡蜂不會破壞生態;將胡蜂培育成一個標準蜂群後,即可拿到野外放養,只要有豐富的昆蟲、茂密的森林、足量的花蜜和清澈的飲水,大自然就能養育胡蜂。胡蜂養殖周期短、見效快,一年有4個收益期,產業發展前景可觀。

        趙光輝十分重視科技在胡蜂養殖中的作用。起點公司與中國林科院資源昆蟲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都開展了合作,結合胡蜂病理學、行為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研製誘蜂水、胡蜂食物等,為胡蜂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師宗縣,起點公司4年來一直帶動當地群眾學習胡蜂養殖技術,掌握致富技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精準扶貧和林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趙光輝說,2019年,他計劃為全縣有關鄉鎮的500戶精準扶貧戶提供胡蜂養殖扶貧項目服務。

相關焦點

  • 小閣樓裡養殖黃腳胡蜂,貢山獨龍江引進新的技術
    巴坡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許訊東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夾著食物,給活動箱裡的黃腳胡蜂蜂王餵食。「這是我們巴坡村駐村工作隊為幫助群眾增加收入,拓寬產業發展思路的一塊『試驗田』。希望探索成功後能夠幫助群眾在脫貧的基礎上過上更好的日子。」
  • 【新華網】研究發現胡蜂能助力種子傳播
    我國科學家日前發現,胡蜂的攻擊行為能使種子傳播得更遠。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了國際植物學期刊《新植物學家》上。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高介紹,在自然界,植物傳播種子有很多種方法,包括:風、水、重力或彈力、鳥、螞蟻等。科學家近日發現了一種罕見的種子傳播類型――胡蜂傳播。研究組通過野外調查、化學分析等一系列實驗,揭開了胡蜂傳播大百部種子之謎。
  • 研究發現胡蜂能助力種子傳播
    我國科學家日前發現,胡蜂的攻擊行為能使種子傳播得更遠。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了國際植物學期刊《新植物學家》上。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高介紹,在自然界,植物傳播種子有很多種方法,包括:風、水、重力或彈力、鳥、螞蟻等。科學家近日發現了一種罕見的種子傳播類型――胡蜂傳播。研究組通過野外調查、化學分析等一系列實驗,揭開了胡蜂傳播大百部種子之謎。
  • 經常有胡蜂來吃蜜蜂該咋辦?有人說毒殺最有效,你怎麼看
    胡蜂可以說是蜜蜂的天敵,養殖蜜蜂的過程中,蜂農經常會遇到胡蜂吃蜜蜂的情況,這對蜂農來說也是一個大麻煩。曾經在一個節目中,主持人想要採訪一位蜂農,可是蜂農的注意力全在胡蜂身上,每當主持人提出問題時,蜂農顧不得回答便要去飛奔去扑打胡蜂。
  • 《科技苑--你知道嗎?》大智庫第1期:胡蜂
    在雲南,胡蜂、蜂蛹、螞蚱、蝗蟲、竹蟲等,這些平素讓人「虎軀一震」「精神抖擻」的昆蟲,那都是能上大場面的烹飪原材料。尤其是蜂蛹,「營養高、味道好」更是雲南菜中的頂級美味。  胡蜂富含蛋白質,以蛋白含量論,胡蜂81%,蟋蟀75%,蟬72%,蚯蚓65%,蝗蟲60%,蜜蜂43%。胡蜂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還具有藥用價值。用胡蜂泡得酒就可以起到活血、除風的作用。
  • 東方蜜蜂利用集體振動行為防禦胡蜂
    遇到勁敵追捕,動物之間怎樣集體認知和防禦捕食者?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科研人員通過實驗發現,與西方蜜蜂不同,當捕食者胡蜂靠近東方蜜蜂時,東方蜜蜂的守衛蜂會擺動腹部產生嗡嗡聲,通過振動行為發出「我看見你了」的信號,從而防禦胡蜂的捕食。國際雜誌《動物行為》近日報導了這一研究結果。 據介紹,提供可信的實驗證據來證明動物之間的追捕和防禦信息是很困難的。
  • 哪種胡蜂最好吃,這種胡蜂估計買不到,太好吃了
    說起胡蜂,嘴巴就會不知覺吞一下口水,在現在的這個季節,無論天氣多熱,只要上山,總會遇到一波又一波的人,來的來,去的去,這些人都是來找胡蜂的,有的只是找一兩窩回去吃,而有的人則像是來工作,就是專找胡蜂去賣,據說收入還不菲呢。
  • 如何殺滅金環胡蜂?
    所以今天蜂部落就給大家分享我們在蜜蜂養殖中是如何滅掉胡蜂的。胡蜂對蜜蜂的危害胡蜂對蜜蜂的危害比較大,嚴重的時候比盜蜂還嚴重。胡蜂種類繁多,但是要說真正對蜜蜂構成威脅的,應該說金環胡蜂是最嚴重的,其他的什麼長腳胡蜂、墨胸胡蜂之類的由於個體小,就算和蜜蜂面對面的打也未必是蜜蜂的對手。
  • 中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胡蜂具有超長嗅覺記憶
    新華網昆明7月23日電(記者 張東強)中國科研人員研究發現,胡蜂具有超長嗅覺記憶,能夠記憶發生在30天前的氣味刺激。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實驗生物學雜誌》上。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化學生態研究組組長、研究員譚墾介紹,他與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博士龔志文等科研人員,通過對胡蜂蜂王、工蜂和雄蜂分別進行嗅覺學習記憶能力的測定和比較,發現胡蜂蜂王的學習記憶能力明顯比胡蜂蜂群裡工蜂和雄蜂的要好。
  • 胡蜂的價值
    胡蜂分布全世界。長約26毫米,觸角、翅和跗節橘黃色;身體烏黑髮亮,有黃條紋和成對的斑點。螫人很疼,喜歡築巢在室外的樹梢、屋簷等場所。但毒性不如常見的大胡蜂(大胡蜂屬〔Vespa〕)和小胡蜂(小胡蜂屬〔Vespula〕)。胡蜂的別名還為:黃蜂、馬蜂、地王蜂(廣西)、地龍蜂、紅頭蜂(雲南、貴州)、大土蜂(臺語);臺灣大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黑腰蜂(雲南、貴州)。
  • 這三種胡蜂你見過嗎
    洞夜胡蜂又名大夜蜂、洞夜蜂、毛夜蜂、黑夜蜂等,主要分布於海拔1500~2500米密林山區,全身長有很長的絨毛,他的毒液是胡蜂之中最強的,殺傷力超過金環胡蜂,抗毒能力也很強,而且兇悍無比,雖說是夜行胡蜂,但若是白天遇到侵略者的話還會群攻,能把敵人追到數十米開外。
  • 警惕胡蜂!碰到胡蜂該咋辦?
    正常情況下,安康胡蜂一年大約繁殖三代。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當氣溫穩定在12℃以上時,處於抱團越冬狀態下的胡蜂開始從越冬場所散團飛出,並在周圍尋找食物、水來補充體力。4月上旬到中旬,氣溫升至17℃左右,胡蜂就開始尋找築巢地點,一般巢址選在背風、向陽、隱蔽,靠近水源,且食源豐富的地方,一隻越冬蜂建一巢。由于越冬蜂體質較弱,主要任務是建巢,一旦巢室建成,就開始產卵。
  • 餵養胡蜂,採用中蜂好還是意蜂好?胡蜂師傅講了實話
    導讀:如今正是胡蜂養殖的一個關鍵時期,很多養殖胡蜂的朋友都在給胡蜂選擇飼料。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胡蜂喜歡吃蜜蜂,所以養殖胡蜂的朋友都知道選擇蜜蜂餵養胡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現在廣泛人工餵養的蜜蜂有兩種,一種是從西方國家引入的西方蜜蜂,一種是我國本地的中蜂,究竟這兩種蜜蜂哪種更適合餵養胡蜂?可能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沒有細想過,可別小看這個小小的區別,這對於我們胡蜂養殖的朋友來說卻是非常關鍵的。那麼究竟餵養胡蜂要採用中蜂還是意蜂呢?
  • 如何區分黃蜂、蜜蜂、馬蜂、胡蜂……各種蜂?
    Easy,你應該對這些小傢伙懷有敬意和感激。如果細看,你會發現它的後足特別的發達,上面也有毛,被稱為攜粉足,上面往往會看到黃色的花粉團。這些收集的花粉會被當作食物帶回巢穴,當然,滿身的花粉也使得它們成了重要的傳粉者。
  • 蜜蜂的天敵「胡蜂」你了解多少?聽我來為你解說
    野蜂也分幾種類型,常見的有虎頭蜂和胡蜂,它們對蜂群的危害最大,情況嚴重時蜜蜂會選擇棄巢飛逃。讓養蜂人造成嚴重的損失,怎樣才能有效的防範野蜂呢?為此事我們每年都要花費很多時間,在多年與野蜂鬥爭中,慢慢有了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現在把野蜂的詳細情況,和具體防範知識同大家詳細介紹,若在野蜂防治方面有更好辦法的朋友,希望多多指教,讓廣大養蜂者共同學習,一起為蜜蜂發展盡點力。
  • 歐洲最大的胡蜂-黃邊胡蜂
    黃邊胡蜂,又名歐洲黃蜂或歐洲胡蜂,是歐洲最大的胡蜂。黃邊胡蜂除了保護蜂巢或自衛外都不怎麼帶有攻擊性。若被刺中則會很痛。
  • 警惕致命胡蜂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正文無關胡蜂傷人不是今年的特例據新華社消息2013年陝西省安康、漢中、商洛等地連續出現胡蜂蜇人事件累計蟄傷人數為1640人,死亡42人什麼是胡蜂?胡蜂,別名馬蜂、黃蜂,為捕食性蜂類。它長約16毫米,觸角、翅和跗節橘黃色;身體烏黑髮亮,有黃條紋和成對的斑點。中國記載的有200 餘種,其中包括胡蜂亞科的劇毒殺人胡蜂黑胸胡蜂、金環胡蜂和基胡蜂等。
  • 再談胡蜂的習性、行為及防治
    中蜂抵禦胡蜂能力較強,由於飛行速度快,能躲避胡蜂攻擊,因此,一般胡蜂對中蜂沒有毀滅性危害,而西方蜜蜂由於飛行速度緩慢而常受胡蜂的攻擊,所以必須加強防範。夏秋兩季是胡蜂攻擊蜜蜂的高峰期。大胡蜂雖然兇殘恐怖,但種群數量不多,蜂場附近 2 km 範圍內最多也只不過一二窩,有的地方也可 能沒有,人工扑打常能制住。2 小胡蜂又叫花螻蜂、白腳螻蜂、馬蜂等。
  • 胡蜂養殖怎麼樣?會不會騙局!
    以前農村的胡蜂還是蠻多的,你可經常聽到誰誰誰掏了哪裡的馬蜂窩,當然了,現在由於工業廠礦的增多,胡蜂也比以前少多了,但醫學的發展對蜂毒的需求還是與日俱增的,所以一些嗅到商機的農戶就開始人工養殖胡蜂!不過人工養殖胡蜂的技術難度不會很小,比如場所地要求要遠離人類聚焦的地方,特別適合在山區,這是因為胡蜂攻擊性很強,而且毒性較高,對人的危險性很大,所以適合在偏遠地區,那麼對於你養殖來說就得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攻擊性這麼強的昆蟲,你是否能HOLD住?如果第一關你就沒辦法堅持,後面就不用再看了!
  • 世界會客廳·跨年場|包剛升:從改變認知到改變世界
    他認為,真正的改變需要從改變認知開始。以下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的發言摘錄,以饗讀者。世界會客廳現場。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我是一位政治學者,但今天我想探討的主題是認知模式,或者叫思維模式。一個人的思維模式非常重要,一個組織的思維模式非常重要,一個社會的思維模式同樣非常重要。中國古人的認知模式先來看幾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