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L定向固定細胞生物法應用於水處理技術創新性及優勢

2021-01-08 中國網

點擊觀看視頻:KDL定向固定細胞生物法應用於水處理技術創新性及優勢

中國網9月6日北京訊 今天上午,由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中國科協新技術開發中心主辦的「KDL固定化定向生物法治水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研討會」,在人民大會堂重慶廳舉行。會議由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秦久怡主持,來自政府機構、科研院所、高校、社團組織以及相關領域企業的代表和專家、學者,圍繞水資源環境保護、清潔能源、汙水處理以及水資源再生回用等話題進行研討。

研討會上, KDL技術發明人汪凱民就KDL定向固定細胞生物法應用於水處理技術創新性及優勢的話題做了專題報告。

以下為KDL技術發明人汪凱民發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就「KDL固定化定向細胞生物法」水處理技術的創新性及優勢,向各位來賓做一下介紹。

一、水資源環境的概況及汙染危害:

眾所周知,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礎。水是生命的起源,可以說:沒有水,一切生命創造都將不復存在。當今世界,經濟在高速發展,我們對於水需求更大,然而我們卻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水危機。

據聯合國有關數據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將有超過20億的人口缺水,21世紀將是一個水比油更寶貴的世紀,保護水資源迫在眉睫!

我國水形勢亦不容樂觀:據有關數據,中國是世界上13個缺水的國家之一,全國600多個城市中目前大約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汙染的惡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國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汙染,全國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90%的城市水域汙染嚴重,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60%---70%是由於水汙染造成的;對我國118個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調查顯示,有115個城市地下水受到汙染,其中重度汙染約佔40%。水汙染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加劇了水資源短缺,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帶來了負面影響。

我們的水資源正在遭受各種汙染的侵襲,水汙染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影響人類生存,要想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解決水汙染問題。

二、國內主要汙水處理技術現狀:

目前按水處理工藝分,主要的水處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生化法和電化學法等幾種。目前大部分使用的是生化法,生化法又包括:活性汙泥法、生物膜法和固定化微生物法等。

1、活性汙泥處理法:目前在生活汙水中應用最多的是活性汙泥法,活性汙泥法是向原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後,因好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形成汙泥狀物質,其上棲息有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它具有處理能力強,處理後水質好等優勢。其大致由下列構築物組成,包括曝氣池,沉澱池,汙泥排放以及回流等系統。活性汙泥法已有A/O法,A2/O法,SBR等改良系列,活性汙泥法的缺點在於其基礎建設的成本較高,易產生汙泥膨脹,管理複雜,操作麻煩,汙泥量大。

2、生物膜處理法: 「生物膜法」一般是由非常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原生動物和藻類等結合一起形成的生態系統。生物膜所附著的固體介質叫做載體或濾料。整個方法的基本運作過程為,先由生物膜吸附水層中的有機物,然後由好氧菌進行分解,再由厭氧菌進行厭氣分解,運動水層通過流動不斷更新,新的微生物長成,老化生物膜脫落,由此反覆實現對汙水的淨化作用。

生物膜法,所用的處理結構是生物濾池或生物轉盤,塔式生物濾池,MBR等。由於材料和技術的不斷革新,生物膜法技術近年來進步很大。因為生物膜法中微生物一般固定在填料上,所以構成的生態系統比較穩定,微生物生活和消耗的能量比活性汙泥法中要小得多,剩餘的汙泥也更少。生物膜法所擁有的高效率,高耐衝擊性、產泥量低以及運行管理便利等優勢使其在各種處理方法中競爭力極大。生物膜法的劣勢在於成本較高且單位處理效率低。所以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今後生物膜法研究的主要方向。

3、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技術分為下面兩種:

3.1、固定化生物膜技術:

固定化生物膜技術是使細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等微型生物附著在濾料或其他載體上生長繁殖,並形成膜狀生物汙泥,以達到微生物固著生長目的的汙水生物處理技術。固定化生物膜技術主要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膜生物反應器等幾種汙水處理工藝。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技術對水質、水量變動適應性強,汙泥沉降性能好,可以處理低濃度汙水,並且易於維護運行。

3.2、固定化細胞技術:

固定化細胞技術是將微生物固定在載體上使其高度密集並保持其生物活性功能,在適宜條件下還可以滿足應用之需的生物技術。固定化方法主要有:a.表面吸附固定化技術。b.交聯固定化技術。c.包埋固定化技術。d.自身固定化技術等幾種方法。微生物固定化技術有利於提高生物反應器內的微生物濃度,有利於反應後的固液分離,縮短處理所需時間,還可以有效地實現對氮以及其他重金屬離子的去除。

4、各領域水處理技術應用及存在問題:

4.1、城鎮生活汙水處理技術:

我國城市汙水處理主要採用活性汙泥法。目前形成的較典型的二級處理工藝主要有傳統活性汙泥法、AB法、A/O工藝、A2/O工藝、氧化溝工藝、CASS工藝、SBBR工藝、BIOLAK工藝等。

傳統的處理工藝存在脫氮除磷效果稍差、水處理效果不穩定、水處理成本較高等問題,有較大的改善空間,且在兼顧汙泥減量化及資源化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4.2、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不同工業廢水處理按其作用原理,基本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化法四類。根據不同行業工業廢水的特點,可選擇合適的單一或多種技術聯合的處理工藝。

然而,上述幾種方法普遍存在運營成本高、佔地面積大、二次汙染大等問題,因此固定化定向生物法等處理方法,用於特殊工業廢水處理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新特點和趨勢。

4.3、農村汙水處理技術:

目前,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主要採用接入城鎮生活汙水廠、現在有無動力、微動力、地埋式汙水處理設施及生態溼地等方式,其他處理工藝主要有A/O厭氧好氧法,SBR活性汙泥法等。但是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投資成本大、汙水收集難、佔地面積大、管理起來複雜、運行成本很高。

鑑於以上情況,國內外水處理方面的專家、學者及有關人士認為:正在探索研發新型的水處理技術及工藝、發展一體化成套設備處理技術、加強完善生態處理方法的發展、集約化專業化服務體系,是未來農村汙水處理發展的主要方向。

5、新型的水處理技術和工藝的優點和突破:

「固定化微生物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生物技術。該技術利用各種措施將游離微生物細胞或酶定位於限定的空間區域,並使其保持活性從而反覆利用,具有效率高、穩定性強、反應易控制、對環境耐受力強、保持菌種高效等優點。「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但目前此類技術還存在許多問題有待於研究,相應地就形成了今後一段時間裡固定化技術的研究方向。

三、「KDL固定化定向生物法」水處理技術的創新及優勢:

「KDL固定化定向生物法」是全球首創,根據水汙染情況的不同,利用固定載體培養出有針對性的優勢高效微生物,針對不同汙染源,有方向、有目的地進行處理,處理後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

「KDL固定化定向生物法」是通過固定化技術,使微生物固定著生長,在適宜條件下保持高的生物活性,進行生物處理的一系列汙水生物處理技術方法。其原理是將微生物固定在載體上,使其高度密集並保持其生物活性功能,在適宜條件下可以滿足應用的生物技術。

微生物固定化技術有利於提高生物反應器內的微生物濃度,有利於反應後的固液分離,縮短處理所需時間,還有效地實現對氮以及其他重金屬離子的去除。

綜上所述,以「KDL固定化定向生物法」為基礎,以KDL高效絮凝模塊、 KDL自動過濾模塊、 KDL總氮處理模塊、KDL氨氮處理模塊、KDL COD處理模塊、KDL生物活性炭處理模塊等處理單元為配合的「KDL水處理系統」,在技術上處於世界的先進水平,在運用上解決了投資成本大、佔地面積大、二次汙染大、水處理效果不穩定、水處理成本較高、運營維護成本高、管理難度複雜等一系列問題。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水處理膜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環境汙染的加重,帶動了水處理領域的技術創新,將膜材料及相關技術應用於水處理工作。基於此,文章將水處理膜技術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該技術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強化水處理膜技術的應用優勢,改善水環境。水處理膜技術是指利用生物膜的物質分離作用,將水中的雜質去除,實現淨化處理的目的。
  • 環大氣53號文對生物法的適用定位;本篇讀懂VOCs生物法技術的實際情況(一)
    同樣,VOCs生物處理技術也並不是萬能的,有其獨到的優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適合於處理低濃度、不具有回收價值或燃燒經濟性的VOCs氣體,尤其適合處理生物降解性較好組分的氣體。該技術在德國、歐洲等已得到較大規模的應用,目前已經有相當數量工業規模的各類生物處理廢氣裝置。據統計,本世紀初投入運行的裝置已達7500套。在眾多處理技術中,VOCs生物處理技術是近年來在我國廣受關注的一種技術,具體的處理工藝有生物過濾法、生物滴濾法、生物洗滌法、活性汙泥法和膜生物法等;生物法處理技術以其獨到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可和重視。
  • 東道爾水處理:汙水處理生物法工藝總結!收藏轉發!
    一、生物法之好氧法1、活性汙泥法具有投資相對較低、處理效果較好等優點。該技術將廢水與活性汙泥(微生物)混合攪拌並曝氣,使印染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分解,生物固體隨後從已處理廢水中分離,並可根據需要將部分回流到曝氣池中。
  • 水處理公司連雲港加工廠家設備技術優勢
    水處理公司連雲港加工廠家設備技術優勢   水處理公司連雲港加工廠家設備技術優勢  對於硫酸鈣及有機物建議使用三聚磷酸鈉EDTA四鈉鹽清洗液。海水、苦鹹水淡化。動力驅動裝置經由機械聯杆系統帶動流體輸送隔膜。
  • 碧水源攜水處理領域自主創新前沿技術北京科博會上引關注
    、全系列膜產品、納濾淨水機旗艦產品等水處理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應用成果,據悉,碧水源的水處理技術樹立了水環境技術領域的「珠穆朗瑪峰」,已成為國家解決「水髒」、「水少」和「飲水不安全」問題的戰略性技術選擇。由於該項技術一舉實現了治理水環境和開發新水源的雙重目標,於2017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亦是碧水源第二次獲得這項代表著國內科技創新最高水平的榮譽,此前,該公司曾憑藉項目「低能耗膜—生物反應器汙水資源化新技術與工程應用」獲此殊榮。
  • 簡述水處理技術簡史
    人們也發現,當時簡單的化學、物理方法已經難以處理這些汙水,創新水處理技術勢在必行。各國的科學家都開始著手研究水處理方法,最早是汙水曝氣試驗。是利用充氣或機械攪動等方法增大水與氣體接觸,進行溶氧或散除水中溶解性氣體和揮發性物質的過程。
  • 東道爾水處理:高鹽廢水的處理方法及工藝!
    二、生物法脫鹽 此工藝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微生物能處理吸附有害的有機汙染物,高鹽廢水通過它的降解後能夠轉化大量的有機物為無機物,廢水通過淨化而再次應用於工業領域,此工藝方法具有其他物理化學處理方法不同的優勢,環保且安全性更強。
  • 深耕環保水處理領域 力源環保以創新技術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力源環保是一家專注於環保水處理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為支撐,同時以研發創新為基礎,為客戶提供系統化、專業化的解決方案。力源環保自成立以來,一直十分重視自主研發與技術創新。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為依託,組建了一支擁有多年能源工程、電氣控制、自動化控制以及機械工程等專業領域經驗的核心技術團隊,具有完整的從水處理系統的研發、設計到集成的實現能力。
  • 【知識】汙水處理生物法工藝總結!
    來源:環保水處理 一、生物法之好氧法 1、活性汙泥法 5、MBR工藝 MBR又稱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由活性汙泥法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
  • 新機制提高生物法合成萜烯類化合物產量—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基材料組群精細化學品研究組在該領域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生物燃料技術》。 該研究組長期從事生物合成萜烯類化合物的研究工作,並在蒎烯、檜烯、松油烯等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 我國海水養殖廢水處理技術再獲新進展
    該項目創新研發了接觸氧化耦合微納米曝氣技術,能夠使海水養殖廢水中的汙染物快速去除,減少養殖廢水對海水的汙染,用科技手段助力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海洋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nbsp&nbsp&nbsp&nbsp因此,生物法以其投資低、效益高、無二次汙染且運行管理方便等優勢得到了快速發展,並逐漸應用到水環境汙染治理中。&nbsp&nbsp&nbsp&nbsp但是,由於海水鹽度較高,常規生物法處理海水汙染效率較低,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該科研團隊經過潛心鑽研,研發了新型固定化微生物技術。
  • 正滲透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研究應用進展
    與壓力驅動的膜分離水處理技術(比如超濾、納濾、反滲透等)相比,正滲透具有低壓、低能耗和較低的膜汙染等優點。文章介紹了正滲透的技術原理,綜述了其在水處理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進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並展望了應用前景。膜分離技術近年來發展迅猛,在淨水處理、汙水處理與回用以及工業水處理領域應用廣泛。
  • 汙水處理生物法工藝大全
    該技術具有時間上的推流作用和空間上的完全混合兩個優點,使其成為處理難降解有機物極具潛力的工藝。彭若夢等採用SBR工藝處理印染廢水,在進水COD在800mg/L,pH在8.0左右的情況下,COD的去除率在50%~90%。
  • 純天然的水處理「特種部隊」——生物酶緩蝕阻垢循環水處理技術
    「十三五」期間,水利科技工作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水利改革發展實際需求,堅持改革創新,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研究團隊經過十多年科技攻關,研發了一項生物酶緩蝕阻垢技術。這種生物酶是工業循環水汙垢的剋星,可以稱之為水處理的「特種部隊」,既能夠減緩管道腐蝕,又能夠阻止管道結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見證這支「神秘部隊」的奇蹟吧!
  • 工業冷卻循環水處理設備宜春加工廠家設備主要特點
    EDI電去離子設備般多根據不同行業領域終端客戶如醫藥、工業鍋爐除鹽水、清洗用純化水、高純水等環境用途對該類技術設備產水量(時或)、以及裝置水質等級標準等特定技術要求,進行系統優化設計配置、安裝調試。反滲透阻垢劑與緩蝕阻垢劑在原料、性能優勢以及應用領域上都有明顯的區別,因此用戶在選擇水處理藥劑的時候定要明確應用領域、實際需求,來選擇合適的藥劑,大家可以明確了解,如何選擇反滲透阻垢劑的相關資料。
  • 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本文介紹了超濾膜技術與其優勢、弊端,並對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關鍵詞:超濾膜技術;優勢;弊端;水處理;應用1超濾膜技術1.1技術特點超濾膜技術是一種膜透過溶液過濾、分離、濃縮技術,在壓力作用下,溶液中的小分子量溶質、溶劑能夠穿過超濾膜上的微孔,大分子溶質、雜質、藻類、病毒則將被滯留在膜另一側。
  • 水處理技術CDI詳解
    水處理技術CDI詳解北極星水處理網訊:CDI技術可降低水的導電度,即除去水中包括重金屬在內的所有帶電物質;低電壓臭氧技術可殺死水中的微生物如細菌與病菌,以及消除水中的有機物如有機氯與農藥等;CDswing技術初可提升技術門檻,還可降低水處理所需的成本與體積。
  • 揮發性有機廢氣生物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由於生物工程領域的進步,相應的技術也逐步應用於環保領域。20世紀70年代各國競相開始研究生物法處理揮發性有機廢氣,主要研究淨化設備及優化條件,優勢菌群的馴化與培養,代謝原理及降解過程,動力學模型分析等。相比於傳統方法,生物法處理低濃度有機廢氣具有易操作、維護方便、淨化效率高、運行費用低、安全性高、二次汙染小等優點。
  • 擁四大核心技術、百項專利!用「3+5」評價體系來看凱賽生物「科研...
    手握四大核心技術、超百項專利 其實作為生物技術企業的凱賽生物一直比較重視技術及專利。 在自主研發中,凱賽生物堅持技術創新,公司通過進一步升級技術研發體系,注重技術與市場的結合,以及研發與生產的結合,以市場有效需求引領技術研發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