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的鹽城市,有二十餘萬市民飲用水出現了問題,問其原因是水汙染,是水源地裡一家化工企業公然偷排30噸工業廢水所造成的。
近年來,化工廠引發水汙染事件頻頻出現,屢見不鮮。先是江西化工廠爆炸,而後潢川小黃河流域被化工汙染,再到近來發生的湘和鎘汙染,赤峰水汙染,及鹽城汙染事件,層出不窮。鎘汙染,砷汙染,鉛汙染,嚴重後果威脅居民身體健康,影響環境可持續發展。
水源地,必拆化工企業
由於鹽城市重要水源地之一的蟒蛇河從該鎮穿過,這些化工企業一度被當地老百姓比喻為威脅著城市用水安全的「定時炸彈」。2009年2月20日,由於當地標新化工廠偷排汙水而引起鹽城用水危機,把許多居民心中的擔憂變成了現實。3月,鹽城市政府宣布,將在一個月內拆除水源地周邊所有的化工企業。
從2006年開始,當地政府就已經開始敦促化工企業籌劃3年內搬遷的計劃。直到2009年年底,因為這次突然事件,政府加快了敦促腳步,限期一個月搬遷。
發展,要找到「新能源」
這次鹽城市政府集中拆遷靠近水源地的化工企業,總數是34家,而其中規模較大的22家都在龍岡鎮。對於這些搬遷走的企業,政府不會給予直接的經濟補助,但是只要他們不再搞化工產業,原先批給他們的土地,還將允許他們繼續使用。
對當地政府來說,在產業轉型過程中尋找到新的經濟增長極,是當下最急切的任務。目前,一次性投資超過30億元的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鹽城風電產業基地,已經在鹽都西區落成,下個月就將生產出第一批風電設備。風電,這個屬於21世紀的「新能源」,是否能成為今後鹽都區發展的「新能源」?無論如何,這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嘗試。
城市安全,需第二水源地
水汙染事件發生後,水務公司已經完成了原水互通工程的建設,實現了雙向輸送原水,這將有助於避免再次發生突發性水源汙染事件時全城大面積低壓供水局面的出現。但當下仍然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同時,往常經常作為運送化學原料的蟒蛇河上也已經採取緊急措施臨時進行了加固,但蟒蛇河上每天來來往往的大量船隻,始終是水質安全的一個隱患。
有媒體提出質疑,2008年5月就出臺了飲用水源整治方案,其中要求關閉搬遷的化工企業就包括標新化工廠。然而遺憾的是,這一方案一直停留在紙上。而就在七個月後,標新公司偷排汙水,導致鹽城水汙染事件,數十萬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少數人只提供政策卻不看政策執行的力度有多大,是否真的實施了,效果怎麼樣。做是重要的,檢查尤為重要。這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的。
環境是我們能唯一能留給後代的有價值的財富了。現在環境問題已經慢慢演變成了全球性的問題了。中緬邊境的大火,澳洲的森林火災,汶川的地震,印尼的海嘯,冰山的融解,一切的一切都是越演越烈的環境問題的表現。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水安全情況堪虞的城市,絕非鹽城一家,此前無錫也爆發過水危機。但願各地不要等到承受重大損失後,才下決心投入水安全的整治。
編輯:姚森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