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文/記者劉薇 圖/張利民)你知道嗎?一隻碗必須經過殘渣處理、浸泡去汙、清水衝洗、消毒烘乾和分類包裝5道環節,由質檢員證明「體檢健康」後,才能走上餐桌。春節將至,餐飲業消費進入高峰期,為進一步加強餐飲集中消毒安全,2月5日,烏市衛生監督所聯合餐飲具消毒行業商會,對餐飲具消毒企業進行專項檢查。
據了解,烏市消毒餐具企業發展初期,小作坊、黑作坊普遍,幾年來衛生監督部門以及行業商會的整頓和監督,全行業資源整合形成5家上規模的大型餐具消毒企業。
專項檢查中將重點檢查這些企業的廠區衛生條件和內部質量管理情況。按照《餐飲具量化評分標準》進行量化打分,重點監督檢查項目包括依法生產經營情況、用水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情況、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情況、消毒後的餐飲具進行逐批檢驗情況、出廠的餐飲具隨附消毒合格證明情況、出廠的餐飲具按規定在獨立包裝上標註相關內容情況。
市衛生監督所醫療衛生與傳染病防治監督科副科長李文平說,2018年是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關鍵之年,根據烏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的要求,在每年定期檢查的基礎上,又啟動對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的專項檢查。此次專項檢查將結合監督量化評級結果,「盯」住評級不合格的餐飲具消毒企業,增加監督頻次,以督促企業規範生產,提供合格的消毒餐飲具,保障餐桌安全。
繼續閱讀
「放心碗」變形記
2月5日,記者在位於沙依巴克區桐柏山街的眾潔之源餐具清潔有限公司廠房裡看到,伴隨著碗筷的撞擊聲,20餘名工人正在洗碗機流水線邊忙碌。
從各餐館回收的「小髒碗」放置在傳輸帶前端,機器自動將骨頭、廢紙或破損碗碟分揀入廢品區,合格的碗碟由傳輸帶送入洗碗機內「洗澡」。
洗碗機通過兩次高壓水衝淋與沸水浸泡來去除頑漬,完成初洗和精洗。
「兩次清洗的區別在於,初洗用水含清洗劑,而精洗是用純淨水。」烏市餐飲具消毒行業商會會長王向東介紹,完成兩次清洗的碗碟會進入密封箱內被170℃的蒸汽燻蒸5分鐘左右,讓大腸桿菌等細菌無處遁形。最後純淨水反覆衝淋,高溫烘乾。
「洗碗機可通過紅外線識別,將沒有清洗乾淨的碗碟分流至復檢流水線,由質檢員複查。」王向東說,而通過篩檢的碗碟杯具,則會進入包裝機器,由人工分裝進塑料箱內配送至各餐飲門店。
一隻小髒碗走完整個過程,變形成為「放心碗」,需要20分鐘以上。
而在消毒車間內,筷子有專門的清洗機,筷子沸水浸泡後可逐根清洗,包裝。裝碗碟的塑料箱也經高壓水衝淋消毒。
王向東說,目前我市餐飲具消毒企業日均生產量為8萬套左右,這些碗碟被送入2000餘家中小型餐廳。配送數量約覆蓋首府餐飲企業的5%-6%,九成以上的餐飲企業都在自行對餐具清洗消毒。「我們正在積極與烏市多家餐飲店面溝通,今年主要聯繫如拌麵、抓飯、牛肉麵等小型餐館,希望更多餐館採用經標準化、規模化消毒加工的餐飲具,讓百姓的餐桌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