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年後「開學經濟」逐漸升溫

2020-12-05 東莞陽光網

  寒假就要結束了,同學們又為新學期的裝備忙碌了起來。記者今日(2月17日)在走訪時了解到,文具、教輔書籍等相關商品銷售開始升溫,「開學經濟」紅火。

  文具、教輔書等熱賣

  在鎮內的一些書店和超市,各式包裝精美的書包、鉛筆、作業本等文具已成為賣場的主角,前來選購的學生和家長絡繹不絕。記者發現,雖然文具商品大打優惠銷售戰,但多數消費者都會非常理性地為孩子選購實用的商品。

  市民:「實用啊,我覺得書包帶子一定要寬一點,背起來不勒,因為他們三年級的書包也很重,從來沒有問過什麼時間打折來買過。」

  商家把握開學商機提前備貨

  為了把握好這個開學前的大好商機,商家們早已提前備足了貨源。據銷售人員介紹,學習用品和教輔書籍從年初七起就已經開始熱賣,銷售量和客流量都比平時成倍增加。

  某超市銷售人員:「因為下星期各個學校陸陸續續都開學了,我們預計在這個星期會迎來這個文具銷售的高峰期。」記者潘蝶 李志科

版權聲明: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檢測電波暗室現身大朗
    他估計,公司在大朗建成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檢測電波暗室,是看好大朗對周邊地區的輻射效能,同時憑藉世界先進的檢測設備,吸引更多檢測客戶來莞,帶動本地經濟發展。 實習編輯:林祺
  • 大朗舉行有限空間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
    ■大朗應急演練現場 大朗供圖公司員工「冒險作業」和「盲目施救」,致2人「中毒窒息」,各職能部門迅速出動,互相合作,成功解救傷員……這驚險一幕原來是大朗的一場應急演練。險情緊急,公司行政經理接到報告後,立即啟動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向119、120、110、松柏朗村委會報告事故,並立即組織搶險救援組進行有限空間氣體檢測、緊急通風、搭設三腳架等工作。
  • 大朗擬新建改擴建12所中小學,將新增公辦學位近1.2萬個
    11月27日,大朗發布轄區教育擴容提質最新動態,根據規劃至2025年,大朗將新增公辦學位11870個。 2020年至2025年,大朗鎮計劃新遷建、改擴建12所中小學,全鎮共提供優質公辦學位總數28770個,新增學位11870個。其中,初中階段學位總數9600個,新增學位5300個;小學階段學位總數19170個,新增學位6570個。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廣東東莞市大朗毛織貿易中心...
    省政府辦公廳2020年11月19日關於在廣東東莞市大朗毛織貿易中心開展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商務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 市場監督總局 外匯局關於加快推進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的函
  • 大朗光伏太陽能發電站
    大朗光伏太陽能發電站據媒體報導,光伏發電這事是1950年代開始冒尖的,我國老百姓把它當做生活供電的正經事來做,是從1980年代初開始的。傳聞在那個年代,甘肅科學院就已經為西藏等無電地區人民謀取福利,而次建設較大規模光伏電站則是1983年,那時的規模是10KW。
  • 氣溫驟降,「暖」經濟迅速升溫
    與「斷崖式」降溫相對應的,是冬日「暖」經濟的逐漸火熱。11月25日,記者走訪發現,市民紛紛採購禦寒物品,取暖器、羽絨服等冬日消費商品迎來了銷售旺季。在市中區街心花園某家電賣場,取暖電器被擺放在了顯眼位置,主要有暖氣片、暖風機、小太陽、踢腳線這四種類型。該賣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暖風機這種小型的取暖設備賣得最好,比較符合年輕人的購買需求,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推薦購買暖氣片。
  • 開學新動態,26省份確定開學時間,天津、重慶市終於定下開學時間
    開學新動態,26省份確定開學時間,天津、重慶市終於定下開學時間全國累計已經有26個省份確定了開學時間,從3月份到4月份,開學喜訊不斷傳來,部分年級的學生(主要是高三初三年級)終於可以重返校園,坐在熟悉的課桌上聽老師講課。
  • 2100年,地球可能升溫4℃
    原標題:2100年,地球可能升溫4℃   全球變暖已不是科學新命題,但一個新的氣候模型發現,地球升溫將超過預期。研究人員稱,除非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地球到2100年將至少升溫4℃,是世界各國政府警戒線的兩倍。
  • 15年後全國最高升溫2.1℃
    據介紹,與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平均氣溫相比,2020年全國年平均氣溫將升溫1.3-2.1℃,到2030年升溫1.5-2.8℃,2050年升溫2.3-3.3℃,2100年升溫3.9-6.0℃。  同期,我國降水時空分布將更不均衡,其中華北地區、渤海沿岸和長江口地區降水將持續減少,從而導致乾旱形勢進一步加劇。
  • 英氣象局:未來5年全球將升溫0.43℃
    英國氣象局近日表示,全球升溫速度低於最初預計,在近20年時間裡不會大幅提高。他們承認此前的預測並不準確。 根據英國氣象局本月7日公布的一份新聞稿,未來5年的升溫幅度將達到0.43攝氏度,高於1971年至2000年的平均水平,但低於此前預計的0.54攝氏度,調低了20%。
  • 河南、河北、天津三省何時才能開學?這些省份哪個四月有望開學?
    截止2020年3月29日0時,河北省已經連續很長時間新增為零,目前省內僅僅只有3例確診病人,其中一人還是境外輸入。根據媒體報導,河北省部分學校已經開始為學生返校做準備,石家莊二中已經開始組織進行關於開學防疫的模擬演練。看來河北省學生距離開學已經不遠了。
  • 經濟放緩壓力持續升溫 金價跌勢幅度不大
    基本面上,目前支撐金價的因素仍然有很多,公共衛生安全問題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持續升溫,而各國央行寬鬆的預期也在升溫,這些因素會在中期給金價繼續上漲的動力。黃金價格昨日延續高位回落修正,日圖中陰線收低,最高反彈1658承壓,最低下行至1632.盤中進入高位拉鋸震蕩,隔日開盤即下跌延續,刷新1625低點。
  • 如果2100年升溫5℃,地球會怎樣?
    《中—英合作氣候變化風險評估——氣候風險指標研究》報告發布——如果2100年升溫5℃,地球會怎樣如果2100年氣溫升溫5℃,地球會是怎樣?報告提出的關鍵研究成果顯示,儘管全球能源系統正在轉型,但如不採取緊急行動加快減排,人們恐面臨無法實現《巴黎協定》制定的到21世紀末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於2℃目標的顯著風險。研究組成員、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教授滕飛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在12個被選定研究的行業指標中,僅有成熟的可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等)這1個指標是在符合2℃排放路徑上發展。
  • 2020年秋季英國大學能正常開學嗎?內附53所英國大學開學日期更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LSE表示,致力於今年9月開放校園歡迎新生和返校生,並從秋季學期開始為所有學生提供線下授課。但LSE同時強調,具體授課形式(線下授課、線上授課還是混合授課)仍將根據科學建議和政府政策。
  • 山東部分高校確定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時間
    8月21日,山東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做好全省2020年秋季學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全省學校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和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山東不少學校陸續發布了開學通知。
  • 脫歐+疫情雙重壓力,英國經濟二次衰退風險升溫,英鎊或面臨2008年...
    一系列災難性的消息對英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經濟學家預測英國出現二次衰退的風險升溫。  疫情肆虐導致貿易受阻 英國面臨食品危機威脅  在英國脫歐貿易談判最後期限臨近之際,新冠病毒變異又給英國經濟帶來新的一擊,使該國瀕臨二次衰退邊緣。感染人數激增不僅給2020年尾抹上了一層黯淡色彩,還可能影響到2021年前景。  聖誕節來臨之際,由於英國疫情肆虐,歐洲國家實施了貿易和旅行限制,導致英國面臨食品危機的威脅,並引發民眾的恐慌性搶購。
  • 如果2100年全球升溫5℃,我們的地球會是怎樣……
    如果2100年全球升溫5℃ 地球將會變成什麼樣? 你敢想像嗎? 二、繼續推行現行政策會使世界處於高排放路徑,會導致2100年全球升溫
  • 開學季論文查重業務升溫 還提供代寫
    網絡截圖9月開學季,各高校大四學生和研二學生陸續開始撰寫論文開題報告和論文,有商家從中發現商機,提供查重降重服務,聲稱可通過知網驗證。記者體驗發現,不同平臺查重結果卻差異大。此外還出現了不少代寫業務。專家認為,學生對待論文態度不端正,從而依靠查重、降重軟體,甚至代寫。學生應加強學術道德感,同時學校也要引導學生獨立撰寫論文。
  • 2020開學時間是幾月幾日 2020年全國各地延期開學通知時間表最新
    高等院校(含高等職業學院)開學時間按照教育部統一部署確定,從3月1日起先行開始網上教學和學習;小學、特殊教育學校開學時間視疫情形勢再行確定;幼兒園開園時間待全省疫情全部解除後再行確定。前述學校開學時間由省教育部門另行通知。
  • 宏觀經濟專題:2021年國內溫和通脹的微觀基礎
    2021 年,豬價或拖累CPI 中樞明顯下移,而居民收入和線下消費修復,或帶動核心CPI 逐季回升。考慮到豬肉供需變化,豬價拖累或在春節後加速顯現,三季度開始放緩。同時,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及線下消費修復等,或帶動核心CPI 中樞,從二季度開始逐步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