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優化調整名單公布 氣象部門兩站榜上有名

2021-01-20 中國氣象局

  2020年12月28日,科技部公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氣象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河北固城農業氣象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列其中。

  國家野外站隸屬於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更好推進新時期國家野外站建設發展,進一步完善國家野外站布局,2019年9月,科技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調研和推薦布局建議的通知》,組織開展國家野外站推薦布局工作。此次國家野外站優化調整名單還包括浙江錢江源森林生物多樣性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69個野外站。

  (作者:張明祿 趙曉妮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青島開展氣象觀測站網優化評估與規劃研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青島報導近日,青島市氣象部門加強開展氣象觀測站網優化評估與規劃研究,以進一步提升全市氣象監測精密水平。據悉,該項工作計劃於2022年完成,內容主要包括評估優化氣象觀測站網、跟蹤調研氣象探測新設備新技術應用、構建市級主導、區(市)一體的裝備保障業務。
  • 我省新獲批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69個獲批新建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單,我省3個野外站獲批建設,它們分別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建設的黃土高原地球關鍵帶與地表通量野外觀測研究站,關中平原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設的神木水蝕風蝕交錯帶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關於組織申報新建生態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通知
    經研究決定啟動新建生態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遴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申報方向  1、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站  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站主要是對我國農田、森林、草地、水域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演變過程進行長期綜合觀測和試驗、研究、示範的定位站。
  • 陝西省新獲批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本報訊 (記者 張梅)日前,科技部公布了69個獲批新建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單,我省3個野外站獲批建設,它們分別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建設的黃土高原地球關鍵帶與地表通量野外觀測研究站,關中平原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設的神木水蝕風蝕交錯帶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南嶺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入選國家科技部擇優建設名單
    根據「科技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填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運行實施方案》的通知」,科技部研究決定將69個野外站列入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依託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建設的「南嶺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簡稱「南嶺站」)位列其中,正式進入國家級野外平臺行列。
  • 福建有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福建有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2021-01-07 21:16: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 自然資源部5家野外站入選國家擇優建設名單
    2020年12月29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自然資源部5個野外站入選。至此,自然資源部共有8個野外站納入國家野外站序列。這5家國家野外站分別為:依託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建設的西南巖溶石漠化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自然資源部南海環境監測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建設的南沙珊瑚礁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北極黃河站地球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大陸科鑽深孔地殼活動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的京津冀平原地下水與地面沉降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科院南海所3個觀測站納入國家野外站序列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葉青 通訊員徐曉璐 黎大寧)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依託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設的西沙海洋環境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西沙站)入選。
  • 陝西新獲批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本報訊 (記者 張梅)日前,科技部公布了69個獲批新建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單,我省3個野外站獲批建設,它們分別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建設的黃土高原地球關鍵帶與地表通量野外觀測研究站,關中平原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設的神木水蝕風蝕交錯帶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河南首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批
    河南商報記者 郭丁然1月12日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省科技廳了解到,科技部近日印發了《關於組織填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運行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辦函基〔2020〕470號),公布了69個獲批新建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單。
  • 陝西新獲批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一個在神木~
    陝西新獲批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一個在神木~ 2021-01-11 1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民勤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楊自輝 馬全林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 甘肅民勤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甘肅民勤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民勤站」)始建於1959年,地處河西走廊東段石羊河流域下遊民勤綠洲,位於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交匯地帶
  • 鹹豐國家氣象觀測站成功進入國家百年氣象站名錄
    本網訊 記者 (尚飛 譚俊 )9月27日,國家氣象局公布第二批百年氣象站名錄,鹹豐國家氣象觀測站名列其中。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工作,是為了加強氣象站的保護以及人文與科技的傳承,促進氣象站持續穩定運行,是對當地氣象部門工作的高度認可,分百年站、七十五年站和五十年站認定三類。各類氣象站在申報時都要滿足相應的條件,此次認定共計226個入選,鹹豐國家氣象觀測站名列其中,至此,我國百年氣象站共計659個。
  • 深圳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獲批 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科技部近日公布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擇優建設名單,深圳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項目成功入選,這意味著經過多年細緻紮實的前期工作,深圳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實現了深圳市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平臺的歷史性突破。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面向國家社會經濟和科技戰略布局,為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和條件保障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其主要職責是服務於生態學、環境科學、農學等領域發展,獲取長期野外定位觀測數據並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工作。
  • 高樓夾縫中的氣象觀測站
    兩年19個氣象臺站探測環境遭破壞今年4月,株洲市規劃局修改城東一個名為「紫東苑」的商品房項目設計高度,7棟房子由原來22層高分別不等地降低了5至8層。株洲市氣象局終於鬆了口氣。該樓盤位於株洲氣象觀測站北面約200至300米之間,這個觀測站是國家最高級別站——基準氣候站,其觀測數據要參與國際交換。
  • 陝西:啟動首批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無人值守
    中國氣象報記者唐宇琨 通訊員龍亞星報導 9月1日,陝西省第一批25個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正式開始實行無人值守。陝西省氣象局將按照「統籌設計、分批實施、先易後難、有序推進」的原則逐步推進全省氣象觀測站無人值守。
  • 天津首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批建設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科技部批覆「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成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國家野外站),這標誌著天津市國家野外站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 河南大別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2020年12月29日,從科技部傳來喜訊,《科技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填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運行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辦函基[2020]470號)正式發布,依託河南大學建設的「河南大別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大別山國家站」)獲批立項建設。
  • 天津市首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批建設
    新華社天津1月16日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6日從天津市科技局獲悉,依託天津大學建設的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近日獲科技部批准建設,成為天津市首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位於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園區,由天津大學聯合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天津市氣象局、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單位組織建設。
  • 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入選「中國百年氣象站」
    日前,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被中國氣象局正式認定為「中國百年氣象站」,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就此成為全國僅有的12個百年氣象站之一,這也是安徽省目前唯一的全國百年臺站  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始建於1880年3月,由法國人金式玉在蕪湖鶴兒山(今吉和街天主教堂)建立蕪湖測候站開展氣象觀測,距今已有138年。  蕪湖氣象站目前開展觀測的氣象要素包括氣壓、氣溫、溼度、風向、風速、降水、草溫、淺層深層地溫、雪深、日照、電線積冰、凍土、能見度、天氣現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