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海所3個觀測站納入國家野外站序列

2021-01-11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記者葉青 通訊員徐曉璐 黎大寧)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依託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設的西沙海洋環境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西沙站)入選。至此,南海海洋所共有3個野外臺站納入國家野外站序列,包括廣東大亞灣海洋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海南三亞海洋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科技支撐條件進一步夯實。

西沙站位於海南省三沙市永興島,2007年籌建,2009年正式建成,先後建成並運行了9種共30多套觀測單元,是一個集水文、氣象、環境、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等學科於一體,並可同時研究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和大氣圈及其相互作用的多學科綜合觀測研究站,也是中國大陸地區唯一一個水深超過1000米的深海海洋環境長期觀測研究站。

西沙站積極響應國家建設海洋強國重大戰略需求,聚焦熱帶海洋研究熱點與前沿科學問題,針對南海西邊界流特徵,西沙海域海洋水文氣象變化規律和相互作用機制,以及西邊界流對西沙生物資源形成與生態環境的影響等問題開展長期監測與研究,在海洋傳感器技術及其監測應用、海洋遙感信息分析與應用、多源海洋監測信息資料同化與集成分析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技創新和系統集成的突破。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之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海海洋研究所一直高度重視野外臺站的建設工作,不斷強化野外臺站各項建設投入,為海洋科學與技術研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數據和資料,有力保障了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據了解,未來西沙站將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不斷優化觀測網絡布局,為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生態文明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部5家野外站入選國家擇優建設名單
    2020年12月29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自然資源部5個野外站入選。至此,自然資源部共有8個野外站納入國家野外站序列。這5家國家野外站分別為:依託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建設的西南巖溶石漠化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自然資源部南海環境監測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建設的南沙珊瑚礁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北極黃河站地球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大陸科鑽深孔地殼活動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的京津冀平原地下水與地面沉降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福建有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福建有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2021-01-07 21:16: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 三峽大學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納入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新聞...
  •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弘揚南海精神 逐夢深藍海洋
    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牽頭的「熱帶島礁海洋生態系統性保護及綠化關鍵技術與應用」榮列「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成果榜單。2020年是中國科學院基本實現「四個率先」的收官之年,也是邁向全面實現「四個率先」目標再出發的一年。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南海所舉辦建所60周年學術論壇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致信祝賀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所)建所60周年。中科院副院長相裡斌出席論壇開幕式致辭,並為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揭牌。  白春禮在賀信中指出,南海所是我國面向開拓南海區域海洋科學事業的第一個海洋研究所。
  •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新型科考船「實驗6」號下水
    ,中船黃埔文衝董事長盛紀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原所長、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主任張偲,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長(法定代表人)龍麗娟,黨委書記、副所長詹文歡等出席活動。 龍麗娟為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命名「實驗6」,並期望新船弘揚 「南海精神」,踐行國家使命,滿載歷代南海人和建設者的期許,承載新時代海洋強國的光榮與夢想,跨越深藍,向海圖強,順利平安。她指出,「新船下水將極大提高我國深遠海的科考能力,標誌著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海洋科考事業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 我省新獲批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69個獲批新建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單,我省3個野外站獲批建設,它們分別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建設的黃土高原地球關鍵帶與地表通量野外觀測研究站,關中平原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設的神木水蝕風蝕交錯帶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記中科院荒漠草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研究站—資訊—科學網
    沙漠何以不荒涼
  • 陝西省新獲批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本報訊 (記者 張梅)日前,科技部公布了69個獲批新建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單,我省3個野外站獲批建設,它們分別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建設的黃土高原地球關鍵帶與地表通量野外觀測研究站,關中平原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設的神木水蝕風蝕交錯帶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天津市首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批建設
    新華社天津1月16日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6日從天津市科技局獲悉,依託天津大學建設的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近日獲科技部批准建設,成為天津市首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位於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園區,由天津大學聯合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天津市氣象局、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單位組織建設。
  • 陝西新獲批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本報訊 (記者 張梅)日前,科技部公布了69個獲批新建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單,我省3個野外站獲批建設,它們分別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建設的黃土高原地球關鍵帶與地表通量野外觀測研究站,關中平原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設的神木水蝕風蝕交錯帶生態環境變化與綜合治理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三明森林生態系統與全球變化野外科學研究站獲批國家級野外科學...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擇優建設名單,福建師範大學 「福建三明森林生態系統與全球變化野外科學研究站」入選,這是該校國家級平臺建設的重大突破,也是設在三明市的首家國家級研究平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之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著力提升野外站觀測能力和研究水平,加強示範和服務功能,支持相關學科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
  • 獻給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新聞—科學網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在京召開。該所「西沙—中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海洋綜合調查研究」「華南港口工程水文和泥沙回淤研究」、《中國近海潮流永久預報圖集》和「珍珠貝人工育苗和養殖的研究」4項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 陝西新獲批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一個在神木~
    陝西新獲批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一個在神木~ 2021-01-11 1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組織申報新建生態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通知
    1999年,科技部將野外臺站工作納入國家「十五」科技發展計劃,並從各部門的野外臺站中擇優遴選出35個作為國家野外站試點站給予支持。為落實《2004-2005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我部將重點在生態環境、材料自然環境腐蝕、地球物理等方面有計劃地建設和完善國家野外站體系。
  • 南海海洋所承擔的兩項國家科技專項項目啟動
    中科院院士陳宜瑜、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等項目專家組成員、特邀專家出席,管理部門負責人、項目科研骨幹等80餘人參會。  科技部2017年共批准立項14個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項目。其中,南海海洋所憑藉建所近60年來,專注南海海洋科學考察和研究所積累的海量的第一手原始數據資料、豐厚的研究基礎和雄厚的研究力量,通過聯合國內其他南海研究相關優勢單位,同時申報「南海及其附屬島礁海洋科學考察歷史資料系統整編」和「紅樹林生物資源調查與重要種類DNA條形碼庫構建」兩個項目,並通過專家評審獲得科技部批准立項。
  • 集合中科院13家院所優勢力量 助推青島建設國際海洋名城
    今年初,中科院決定依託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聯合中科院其他12家研究機構,籌建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經過10個多月的籌備,海洋大科學中心的平臺構建框架已經基本形成。如今,由9艘在役科學考察船組成的共享科考船隊、4個野外觀測站點和3個海洋觀測網組成的綜合立體觀測系統,成為海洋大科學中心的支撐平臺,一個面向未來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呼之欲出。
  • 中科院南海所回應環評報告涉嫌抄襲
    原標題:中科院南海所回應環評報告涉嫌抄襲將深入調查嚴肅處理   連日來,《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評報告書》被指涉嫌抄襲一事引發關注。3月29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關於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涉嫌抄襲情況的說明》(以下簡稱3月29日《說明》),其中提到,將對該項目執行情況作進一步深入調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 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一行訪問海南大學和中科院南海所熱帶海洋生物站
    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一行訪問海南大學和中科院南海所熱帶海洋生物站 時間:2020-01-09 來源: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 中科院南海所承認環評報告抄襲 省生態環境廳成立調查組
    隨著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航道事務中心等單位接連發布通告,該「問題環評報告」所涉及的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暫時停滯。4月1日,該環評報告評估單位——中科院南海所發布調查處理說明,承認抄襲並退費、處理報告責任人;省生態環境廳發文介入調查並表示建設單位承擔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