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擇優建設名單,福建師範大學 「福建三明森林生態系統與全球變化野外科學研究站」入選,這是該校國家級平臺建設的重大突破,也是設在三明市的首家國家級研究平臺。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之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著力提升野外站觀測能力和研究水平,加強示範和服務功能,支持相關學科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目前,全國正式納入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序列進行管理的野外站有97個,其中我省另外一個是依託「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建設的「福建廈門海水環境材料腐蝕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福建省是我國首個國家級生態文明試驗區,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三明是福建省自然保護區分布最為密集區域,是中國東南部唯一具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區,也是中國大陸年降雨量大於1600 mm常綠闊葉林分布區和我國杉木人工林中心產區。同時也是我國大陸受東亞季風和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及颱風影響最為顯著的地區。該站於2004年由該校楊玉盛教授領銜建設,以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護區觀測點為中心,同時涵蓋三明陳大金絲灣森林公園觀測點。主要開展我國東南沿海山地丘陵典型森林生態系統多界面能量交換和碳、氮、水等物質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及耦合機理,及其對全球變暖、乾旱、氮沉降以及極端天氣等氣候變化的響應與適應機理研究。現已建成綜合觀測場、全球氣候變化控制試驗研究平臺及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管理研究平臺,其中土壤增溫實驗平臺是目前國際規模最大的野外增溫實驗平臺,也是亞熱帶建成的唯一大型森林土壤增溫平臺。聚集了包括3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在內的固定科研人員35人,承擔了973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各類研究項目100餘項,獲省部級獎項14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5項,在主流SCI期刊發表110餘篇論文,積累了大量長期監測數據,保存自2010年以來的土壤、植物樣品及標本共約50000多份,於2018年入選我省首批省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福建師大三明野外站成功入選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將成為福建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重要科技研發、政策諮詢和科研示範基地,成為我國溼潤亞熱帶、海峽兩岸、全球亞熱帶全球變化和森林生態系統合作研究的重要平臺,將對服務國家生態文明發展戰略、推動我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及三明市做實做足「綠色三明」文章發揮重要作用。
【來源:福建省科技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