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制度治黨的「熱爐效應」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營造制度治黨的「熱爐效應」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總書記強調,要在堅持思想建黨的同時抓好制度治黨,堅持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執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讓制度成為硬約束而不是橡皮筋。這一重要論述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只有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制度的剛性約束作用,才能讓好作風持續發揚光大。

  古語云:「官法如爐」。現代管理學上也有一個「熱爐法則」:制度就像火爐,如果火爐燒得通紅,大家都知道會燙傷人,必然心存畏懼,不敢觸碰;若有違犯觸碰者,必然會被燙傷。這一法則體現了制度約束的警示性、一致性、即時性、公平性原則。在堅持制度治黨、持續抓好作風建設中,尤其需要營造「熱爐效應」。

  「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需要健全完善包括法規在內的制度架構,但執行制度彈性太大,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會流於形式。制度之要,在於務實管用;制度之威,在落實與執行。制定一百條制度,不如將一條好的制度執行到位。而不按制度辦事,比沒有好的制度更加有害。作風問題具有反覆性和頑固性,如生命力頑強的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往往逃不開「壓則緊、不壓則松」的彈簧式怪圈。只有強化制度的剛性約束,用更加嚴明的制度、更加嚴格的執行、更加嚴密的監督來糾治,才能形成作風建設的長常之效。如果沒有制度上的固化和強化,就不可能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就很難使作風建設達到理想狀態,已經解決的問題還會反彈,改作風就有可能成為「一陣風」。因此,必須把制度建設的「熱爐」燒得通紅,引導黨員幹部強化法治意識、制度意識,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堅決維護法規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真正使制度成為硬約束。

  強化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強制性,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非常重要。「熱爐」沒有任何「彈性」,無論什麼人,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觸摸了都會被「灼傷」。剛性是制度的生命。如果留有「暗門」、開著「天窗」,再好的制度也會名存實亡。在作風建設中,必須牢固樹立「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執行制度沒有例外」的觀念,對違規違紀、貪贓枉法者一視同仁,露頭就打,綜合運用法律法規、組織紀律、經濟手段等處罰措施,讓其付出難以承受的「灼傷」代價。只要做到「不辨親疏,不異貴賤,一斷於法」,貪腐者就不敢再去觸碰「熱爐」了。「制度治黨」的提出,標誌著黨的制度建設的重心從建章立制轉向依靠制度進行治理,而黨員幹部的率先垂範是抓好制度落實的關鍵。「禁勝於身,方能令行於民」。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執行制度法規,發揮以上率下的正面引領作用,從而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形成常抓長治的新常態。

(來源:解放軍報)

相關焦點

  • 禁菸令行禁止,不妨借鑑「熱爐效應」
    筆者認為不妨借鑑「熱爐效應」。     「熱爐效應」形象地闡述了違規的懲處方式以及警示效果,具有以下原則:其一,警示原則,熱爐灼熱的溫度、火紅的外表警示人們不能進行觸摸,就禁菸而言,長期的宣傳和醞釀,已對禁令進行公示;其二,必然性和即時性原則,觸摸了熱爐必然且隨即產生灼傷後果,就禁菸的受罰必然性而言,不僅需要「見到即罰」,完美狀態應趨近於「即抽即罰」,而不應出現延遲執法、遺忘執法、推脫執法現象;其三,公平性原則,人人觸摸熱爐都會被灼傷
  • 虞雲耀: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特點和規律
    比如,在幹部隊伍建設領域,著力破解「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齡」問題;在作風建設領域,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進行集中整治;在反腐倡廉領域,正確處理治標與治本的關係,狠抓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在制度建設領域,聚焦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和制度執行,提高制度的系統性和執行力;等等。由于堅持問題導向,全面從嚴治黨指向明確、靶向精準,問題解決到點子上,得到黨內外的廣泛認同。
  • 周金堂:把增強「四自能力」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
    原標題:把增強「四自能力」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使從嚴治黨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來。這一新論斷抓住了從嚴治黨、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的關鍵。
  • 全面從嚴治黨,看習近平十大關鍵詞
    四年來,在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部署中,尊崇黨章、貫徹黨章、捍衛黨章的特點一再突出。  這是因為從嚴治黨的本質就是讓全體黨員按規矩辦事,而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黨的總規矩。  四年來,中央治黨管黨的一系列舉措,從本質上說都是對黨章權威性和嚴肅性的鞏固和維護。一部部黨內法規,各項具體規定無一不是對黨章相關規定的細化、具體化。
  • 七、打鐵還需自身硬——關於全面從嚴治黨
    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把從嚴治黨責任承擔好、落實好,堅持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堅決防止「一手硬、一手軟」。各級領導幹部要做到敢管敢治、嚴管嚴治、長管長治,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華號」巨輪乘風破浪、順利前行,關鍵靠黨來掌舵,靠黨來掌握方向。
  • 以全面從嚴治黨增強「四自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使從嚴治黨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來」。全面從嚴治黨,既是我們黨「四自能力」的生動體現,也是進一步增強「四自能力」的戰略舉措。
  • 改變生活的心理學法則(熱爐效應)
    熱爐效應:千萬不要觸犯公司的制度(1) 熱爐效應:千萬不要觸犯公司的制度一家合資企業根據熱爐規則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但在第一次實施中就遇到了難題。一位中方女員工由於本人的疏忽,給公司造成了損失。羅賓斯教授在《管理學》一書中,將這種現象稱之為「熱爐規則」,並運用這個效應形象地闡述了懲處的原則:「熱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是熱的,是會灼傷人的——警告性原則;每當你碰到熱爐,肯定會被火灼傷——一致性原則,也就是說,只要觸犯規章制度,就一定會受到懲處;當你碰到熱爐時,立即就被灼傷——即時性原則,因此,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生後立即進行;不管是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公平性原則,企業規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 厚植全面從嚴治黨的廉潔基因
    任建明:一體推進「三不」既是反腐敗鬥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其中,實現「不敢腐」和「不能腐」主要對應懲治和制度,而實現「不想腐」則主要對應文化。基於制度治理腐敗還相對容易一些,而要通過文化建設清除腐敗更加困難。人類文明史表明,腐敗現象具有頑固性的特點,而比腐敗現象更頑固的,則是腐敗現象背後的腐敗文化。
  •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淨化黨內政治生態,黨內政治生活展現新氣象,贏得了黨心民心,為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現象,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各級黨委(黨組)不能當「甩手掌柜」,要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當作分內之事、應盡之責,真正把擔子擔起來,種好自己的「責任田」。黨委(黨組)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既要掛帥又要出徵,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要進一步健全制度、細化責任、以上率下,層層傳導壓力,級級落實責任。
  • 對基層央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認識
    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人民銀行履職新形勢下,必須要從政治高度來認識和看待主體責任,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以高度的黨性自覺,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當作履職第一要務,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將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轉化事業發展優勢,轉化為基層央行科學高效履職的核心動力。
  • 寧夏改善營造環境發揮創業倍增效應
    為發揮好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近年來寧夏通過營造「適創業」環境、提供「能創業」條件、提升「會創業」比率,多措並舉,注入動能,唱響「雙創」三部曲,進而實現了「雙創」促產業、增就業、推就業等作用。  「由於實行了『五證合一』改革,去年基地辦手續才用了3天時間。」
  • 提高巡視政治站位 防止"四個效應"
    、率先垂範、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十八屆六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明確規定,黨中央要聽取中央巡視情況匯報,在一屆任期內實現中央巡視全覆蓋;在黨委(黨組)的監督一章中,對巡視制度專寫一條,彰顯了全面從嚴治黨、發揮巡視監督作用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
  • 增強「四自」能力 不忘從嚴治黨初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管黨治黨,必須嚴字當頭。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 《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正是彰顯了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凸顯了新形勢下強化黨內監督對於推進我國各項事業改革成功的重要性。而《準則》的頒布也將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催化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注入強大的動力。
  • 從嚴治黨,以黨內良治推動國家善治
    ■ 社論  關注十八屆六中全會系列評論  從嚴治黨,執政黨內部實現良好治理,關乎實現國家善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擴大公民權利、增強社會公平。  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
  • 認真貫徹從嚴治黨戰略部署 持續有力推進部隊作風建設
    ——深刻理解講話明確的從嚴治黨「八條要求」,進一步理清加強黨的建設的工作思路和推進舉措。大家深切感到,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全面部署了從嚴治黨的八項重要任務,深謀遠慮、切中要害,振聾發聵、發人深省,是我們党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重要法寶,是新形勢下從嚴治黨的任務書、路線圖、責任令,必須始終在「嚴」字上著力,嚴明領導責任、嚴格教育管理、嚴肅執紀監督,確保從嚴治黨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 燒旺組織生活「大熔爐」,擰緊從嚴治黨螺絲釘
    領導幹部帶頭過雙重組織生活既是履行黨員的權利義務,更彰顯了加強政治建設、從嚴治黨的鮮明導向。組織生活面前沒有「特殊黨員」。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黨齡長短、成績大小,都必須按照從嚴要求,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習近平總書記視嚴肅黨內組織生活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
  • 抓實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國企落地
    國有企業作為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系列指示精神,遵循管黨治黨規律,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提高政治站位,壓實主體責任,創新思維方式,發揮黨建工作「帶頭人」作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國有企業落實落地。
  • 精心營造「共振效應」
    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黨委在使用高學歷人才過程中,就是遵循了「西鄰用人」這一原則才營造出強大的人才「共振效應」。  採訪中,記者常思考這樣的問題:有的單位招收的高學歷科研人員不少,為什麼有的來了不久就想「跳槽」?有些頗有才幹的人,為什麼在一個單位幹了一陣後就變得平庸起來?究其根源,一個重要原因與用人上的「平均主義」傾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