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寧國港口鎮創新鄉村振興平臺建設

2020-11-28 人民網安徽站

近年來,寧國市港口鎮積極創新鄉村振興平臺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

圍繞「挖掘特色、放大優勢」的思路,港口鎮確定了「1+1+5+X」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全國美麗特色小城鎮。2016年9月,該鎮成立了港盛旅遊投資公司,具體負責特色區域基礎設施投入與市場化運營。2017年,港口鎮被列入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目錄,2018年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50個最美特色小城鎮中名列第41位。

立足發展戰略,港盛旅遊公司完成了特色風貌、全域旅遊、特色小鎮、生態騎行線路等規劃編制,確定了五個特色區域分別以農耕文化和皖南花鼓戲、花海、龍窯文化、戶外露營和戶外運動、森林休閒為主題,實行差異化、互補性發展。為最大限度防止特色資源碎片化,該公司對規劃區內土地等資源進行一次性流轉,西村、山門、涼亭村規劃範圍內的土地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流轉後轉包大戶統一種植,對慢城規劃範圍內2000畝茶園、耕地、山場等全部流轉,對松樹、竹林和苗木一次性買斷,對太平茶廠進行收儲。另外,對特色區域範圍內的閒置農民住房進行收儲(租期20年,預支付3年租金),為市場化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借鑑工業園區發展經驗,港口鎮實行「先築巢、後引鳳」,明確港盛旅遊公司投資重點為特色區域內規劃設計、基礎設施、1—2個提升人氣項目和宣傳推介。堅持基礎設施先行,重點建設景區道路、遊步道、遊客接待中心、公園綠地、公廁等配套設施。在此基礎上,適度開發增強吸引力大的旅遊項目,通過「產品+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目前,該鎮西村村完成主題村落景觀化改造和兒童樂園建設,開展了攝影季、過大年、時尚西村、童年西村、夜西村等系列活動,成為全國首家攝影藝術鄉村;山門村完成花海種植和景觀裝置、銀杏公園建設,成為全省首家婚紗攝影基地;大洪芙蓉園建成廉政公園、展示廳和團建拓展基地,成為全省首個廉政文化主題景區;茶香慢城建成帳蓬露營基地和茶園騎行步道,將成為戶外運動基地。

港盛旅遊公司成立雖僅三年時間,但從實際效果看卻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方面,在保障和發展民生的基礎上,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和項目,向特色區域傾斜。據初步統計,三年來,該鎮五個特色區域累計投入資金7500萬元,其中,港盛旅遊公司投入資金3500萬元,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和項目4000萬元,為該鎮鄉村旅遊市場化運營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該鎮平臺公司的建立和市場化運作方式,搭建起了與社會資本對接的「橋梁」。結合五個特色區域規劃,該鎮及時結合基本農田劃定、生態紅線劃定、土地利用規劃等調整,預留發展空間,開展景區經營權、經營性項目招商引資,推動市場化運營。目前,山門景區已與青龍灣文旅公司合作,於6月底實現試運營,年接待遊客40萬人次;西村景區和西村兒童樂園於7月底投入試運營、長徵拓展線路和廉政主題景區於9月份投入運營。通過一年的發展,完成景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8000萬元。此外,通過三年的努力,該鎮鄉村旅遊幾乎從零起步,目前已初步建成了藝術文化和人文自然兩條精品旅遊線路,形成了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特色小鎮所在的西村、山門、涼亭、太平等五個村,將區域內生態資源、村級投入資金,結合「三變」改革,折算成股份參與分紅,各村組建景區運維公司,負責景區商業布點,參與經營性項目,多渠道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盤活農村「四閒」資源,據初步統計,盤活農村閒置耕地8000餘畝、閒置房屋30餘套,閒置林地18000畝、閒置集體建設用地15畝,吸引一批社會資本投資和農民返鄉創業。(李雪)

(責編:歐愷、金蕾欣)

相關焦點

  • 安徽寧國:鄉村振興插上「電商之翼」
    近年來,寧國市緊扣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基礎配套、試點示範等關鍵環節,加快電商特色小鎮和電商示範村建設,著力推動農產品上行,鼓勵農民創業創新,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鄉村振興插上「電商之翼」。 搭平臺,突圍「第一公裡」 「農村電商,絕對不是讓農民上網開店賣貨這麼簡單。」
  • 寧國市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推動鄉村振興
    近三年來,寧國市農村電商交易額實現跨越式增長,由3億元增長到12億元,年均增幅高達27%,有力地助推了鄉村振興。  優化「網點」。推進「電商寧國」建設,出臺一系列提升農村電商產業水平、實現農村電商提質增效的政策,並將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創建及推進農村電商向縱深發展作為重點,加快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
  • 安徽:「小三線」裡景色好 寧國邀請上海市民返鄉看看
    寧國,一座多元文化的千年古邑。儒釋道文化源遠流長,孕育誕生了禪宗大師宗杲、南宋名臣吳潛、清代六聲韻學首創者周贇等名人大家,江南商埠文化、徽商文化、蘇商浙商文化、畲鄉文化一脈相承。歷史變遷中,移民遷徙墾荒生息形成「土著少,客籍多,五方雜居,風俗不一」的市情,多種文化元素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形成了相融共生的多元文化,造就了寧國人民豁達包容的寬廣胸襟和開拓創新的進取思維。
  • 平臺在行動|拼多多狄拉克: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核心是人才振興
    狄拉克認為,疫情讓原來線下的很多產業加快線上化速度,農業也是其中之一,而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核心是人才振興。人才振興方面,拼多多為各種創業者提供機會,包括從城裡返回鄉村的人,也包括原來就在農村的人,因為網際網路開放的特性,他們都能平等從平臺上獲得創業支持,也能通過電商平臺學習到別人的經驗,打破以往線下信息不暢的制約。拼多多作為擁有6.28億消費者的大型新電商平臺、中國大型農產品上行平臺之一,非常適合年輕人、貧困地區人口創業。
  • 在希望的田野上實現鄉村振興
    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話題,3位省人大代表接受媒體提問,暢談履職心聲,回應百姓關切。3位代表一致表示,我省是農業大省,當前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結合自身實際加強履職盡責,紮根農業農村謀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探索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進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 寧國經開區:培育「四新經濟」打造發展高地
    在2017年國家級經開區考評中,寧國經開區在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第76,在全省12家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第4,寧國經開區正一步一個腳印,以「工匠精神」和「繡花功夫」將產業發展推向深入,開啟了「領跑安徽,比肩蘇浙」的乘風破浪之程。加大政策扶持打造發展高地製造業的飛躍發展,離不開政策創新所釋放的紅利。
  • 下沉渠道、創新產品、構建生態圈—— 建行江蘇省分行為鄉村振興...
    近年來,建行江蘇省分行秉承大行擔當,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和使命,全面啟動普惠金融戰略,聚焦傳統金融難以覆蓋的「最後一公裡」痛點問題,以總行「裕農通」平臺為基礎,搭建「裕農富蘇」分行特色系統,構建農村金融服務生態圈,深入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踐行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真正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 助推鄉村振興建設 新兗鎮小隊赴泗水縣參觀學習組織振興工作
    濟寧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做好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學習交流鄉村振興工作寶貴經驗,1月5日,山東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新兗鎮小隊一行18人赴泗水縣開展工作調研。
  • 長春市雙陽區入選全國鄉村振興農村創新創業十佳優秀案例
    雙陽區委書記唐鐵生(左一)參加全國鄉村振興農村創新創業優秀案例發布活動  魯網10月28日訊  10月22日,在第26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上,長春市雙陽區入選全國鄉村振興農村創新創業十佳優秀案例,成為吉林省唯一入選的縣市區,長春市雙陽區委書記唐鐵生參加了優秀案例發布會。
  • 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要這麼做
    ——加強農業農村領域重大條件平臺建設。支持高校積極牽頭或參與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科學數據中心、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庫(館)等國家級科技平臺基地。新建前沿科學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基地,提升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條件能力。——建設鄉村振興的協同創新平臺。
  • 清華大學王亞華:「鄉村振興」是總書記擲地有聲的承諾
    當前,鄉村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各方力量都在聚集起來,為鄉村振興助力。比如在江西,原南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豆羅就在退休後放棄了城市的舒適生活,回到他的鄉村老家當了新農村建設總顧問,改造土坯房,修建農博館,為鄉村建設出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其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之一。
  • 宣城市委書記姚玉舟到寧國現場辦公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調研...
    原標題:姚玉舟到寧國現場辦公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調研8月3日,市委書記姚玉舟到寧國市現場辦公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調研鄉村旅遊發展。市委常委、副市長汪謙慎,市直有關部門及寧國市主要負責人等陪同。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無論是謀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還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三農」基礎都是壓艙石,必須答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道必答題。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也是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更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長遠保障,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來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推進產業深度融合,構建農業產業新體系,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為國家糧食安全及國民經濟持續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 實施鄉村振興開局之年: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這一年,鄉村產業全面開花,不僅單項產業有突破,產業集群也在大量湧現;這一年,「農民」正在從身份變成職業,鄉村人口結構和農業勞動力結構逐步優化,鄉村人力資本質量走向提高;這一年,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快速發展,水、電、路建設全面提速,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展開,國有農場改革全面推進,農村社會不斷煥發新氣象。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以鄉村振興為起點,城鄉關係進入新階段。
  • 安徽省寧國市鄉村振興譜新篇
    近年來,安徽省寧國市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市開展了「鄉村振興推進年」活動,不斷提高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 突出強村富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推進農業融合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升產地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培育一批加工示範企業和基地,積極爭創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依託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周末經濟帶」,培育一批種養結合、觀光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 加強基層黨的建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以實幹實績慶祝建黨100周年。區領導孫代勇參加。曲水鎮聚寶村是市級貧困村,經過幾年的脫貧攻堅,已實現整村脫貧。
  • 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浦江縣鄉村振興改革創新及亮點工作
    編者按: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有關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深入實施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不斷改革創新,改革措施有實效,特色工作有亮點,實現了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打下堅實基礎,一批鄉村振興亮點工作獲得上級領導批示肯定或成為試點
  • 王攀:注入鄉村振興人才「活水」
    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在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人才是新時代推進「三農」工作、帶動農村產業發展、建設美麗農村的主力軍,要大力開發農村人才資源,吸引各類優秀人才向農村集聚,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水」,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強化人才回引,激活「增量」。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人」的要素必須先活躍起來。「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 寧國,安徽首個「百強縣」,如今面臨「尷尬」局面
    大家知道,寧國市曾經是安徽縣域經濟的一面旗幟,曾經代表安徽亮劍全國。早在1997年寧國成功入圍「全國百強縣」,當時的全國百強縣應該說含金量是非常高的,評選也非常客觀,寧國與全國兩千多個縣市同臺競爭,特別是包括了曾經一些改區之前的縣市,如該區後的廣東順德等地,也就在當年寧國成功撤縣設市,1997年應該是寧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此後寧國也在全國各種榜單中屢屢上榜。
  •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新的思想,閃爍著全黨智慧的結晶,必然有豐富的創新理論支撐和科學嚴謹的思想體系;新的思想,必然提出解決中國現實和未來的宏觀性、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的總體戰略,而鄉村振興戰略正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內容。 一、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背景 「振興」與「衰落」是一對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