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鍛鍊火了!醫生:模仿動物爬行,效果好能治病?並非人人適合

2021-01-14 騰訊網

近日,患有腰椎疾病的西安市民查女士,創造了一項新運動——「爬行鍛鍊」。

查女士表示,她的腰部經常疼痛不已,但是堅持做了醫生建議的腰部伸展運動也無濟於事。於是,查女士在家裡自己琢磨了一套動物爬行方法來進行鍛鍊。

沒想到這招還真有效果,經過了三個月的爬行以後,查女士感覺自己的腰部真的沒有那麼痛了。到現在,她已經創造了十幾種動物的爬行姿勢來進行鍛鍊,爬行的隊伍也從她一個人慢慢發展到三十多人。

很多網友不禁產生疑問,這個鍛鍊方法真的有用嗎?

一、爬行鍛鍊,真的對腰好?

浙江省中醫院骨傷科童培建主任表示,查女士的這種爬行運動,其實源於華佗的「五禽戲」,將肢體運動和呼吸吐納結合起來形成的一種養生方式,能夠健身、預防疾病、延年益壽。[1]但是這種方式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因為每個人的腰部情況都不一樣。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這樣的爬行姿勢能讓腰部和脊椎得到放鬆,是能夠幫助治療的。但對於患有高血壓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爬行就不是好事了。

人在爬行時,血壓會升高,不利於血壓穩定,也會增加心血管和頭部的負擔。另外,爬行時雙肩承受的重量遠遠超過直立時的負荷,容易產生撞擊,造成關節和軟組織的損傷,對肩關節是很不利的。

二、這些「土味鍛鍊」,讓人捏一把冷汗

除了爬行運動以外,我們還常常能在社交平臺上看見一些中老年人喜愛的「奇葩」運動。

1.撞樹鍛鍊

天氣變冷,大爺大媽們喜歡鍛鍊一下,暖暖身子,有的中老年人會用自己的身體撞擊路邊的樹幹。他們認為上了年紀腰背不好,用身體撞樹能夠刺激人體穴位和經絡。

然而專家卻表示,人體的每個穴位都是有準確位置的,老年人這樣用背撞樹接觸到的是整個背面,根本無法精準刺激。除此之外。撞樹還隱藏著不少風險,如果力量過大會傷到肌肉和頸椎,尤其是有骨質疏鬆、腰肌勞損的老年人,更不能做撞樹鍛鍊。

2.弔頭晃身

有些中老年人為了治療頸椎病,把頭吊著不斷晃動自己的身體,脆弱的脖子被迫扭出各種形狀,讓人看著都害怕。

圖源網絡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中醫正骨科李志遠副主任指出,這種鍛鍊方式非常不適合老年人。老年頸椎病的特點是退化病變嚴重,並且伴有嚴重的骨質疏鬆和肌肉力量薄弱的症狀,這樣的牽引運動很可能會造成頸椎的二次損傷。[2]

3.甩肩鍛鍊

很多老年人出現肩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後,都以為是肩周炎,也沒有去接受正規的治療,就自己進行甩手鍛鍊,結果導致了症狀加重。

患者的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可能是由於肩袖撕裂導致的,這種疾病在50歲後的女性中很常見。不正確的肩關節活動鍛鍊,反而會加重肩袖的損傷,最終不得不住院接受手術治療。[3]

三、老年人運動謹記: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運動才適合老年人?老年人身體素質、心肺功能都已經不如年輕人,這時再進行劇烈運動很可能會受傷。因此,像打太極、跳廣場舞這種運動量不高的運動,都非常適合老年人。飯後散步也對身體有益,不僅能鍛鍊到全身的肌肉和關節,還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老年人進行鍛鍊時,首先要明確自身的健康狀況,如果有基礎疾病,則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鍛鍊。其次,就是控制運動量和時間,如果身體感到任何不適都應該立即停止運動。

伴隨身體的老化和衰弱,老年人常常覺得身上「不利索」,於是去尋找各種「養生」的鍛鍊來運動,殊不知這種運動在無形中傷害了自己的身體。因此,老年人要鍛鍊,還是要採取科學、正確的鍛鍊方式。

參考資料:

[1]老人健身,這些「彪悍」操作要不得.科技日報.2019-07-02

[2]肩膀痛甩甩手就好?長沙一6旬奶奶甩手不當小心肩袖撕裂.瀟湘晨報.2020-08-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西安一女子模仿動物地上爬行,稱可治腰間盤突,多名粉絲緊隨其後
    腰椎受損,很多人會患上腰間盤突出,眾多治療方法中,你見過動物爬行療法嗎?12月7日,西安一女子地上爬行治病的視頻引發關注。據調查人員了解,這位女子在治療腰間盤突出時,聽到別人說爬行可以緩解相關症狀,就開始潛行研究爬行健身。女子表示,如今她已經能模仿10多種動物進行爬行,自己的腰病也得到極大緩解。在女子的堅持下,吸引了30多人加入她的爬行團隊。
  •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龜蛇爬行是什麼?
    】近日,廣州一名91歲的老人每天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的事情走紅網絡。他說自己從小愛運動,後來生病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那麼這樣的鍛鍊科學嗎?(來源:珠江新聞眼記者:蔡志祥)延伸閱讀關於龜蛇爬行龜蛇爬行」,即「仿龜蛇混合一體爬行動作」,是運用人體四肢「橫向地面」爬行運動,是一種零損傷型全身心有氧健康運動。它能最大限度調動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運動關節,和有效激活人體內臟功能正常發揮,達到強身健體和防治·改變·減少人類進化直立行走的美中不足,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可避免(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而漫長的傷害。
  •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醫生:鍛鍊身體要量力而行
    近日,廣州一名91歲的老人每天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的事情走紅網絡。他說自己從小愛運動,後來生病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那麼這樣的鍛鍊科學嗎?長距離散步能增加心率,加速血液循環,使全身骨骼肌肉有節律地收縮和伸長,擠壓全身血管,增加其活性,擴張全身微循環包括心肌和腦的微循環,減少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血壓,減輕心臟的負擔,增加心肌和腦細胞的營養,從而防治心絞痛和降低腦中風的發病率。散步還能加速脂肪、蛋白質和糖的分解,降血壓血脂,減輕體重,防治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
  • 91歲大爺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網友:對身體好就行
    91歲大爺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網友:對身體好就行時間:2020-10-22 19: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1歲大爺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網友:對身體好就行 10月19日,廣東廣州。
  • 別再誤解爬行動物了,不是會爬的都叫爬行動物!
    別再誤解爬行動物了,不是會爬的都叫爬行動物!趾之間由蹼相連,便於它們進行遊泳,絕大多數爬行動物爬行時,腹部皆需貼向地面、踱步向前,僅有少數體形輕捷的物種能夠疾速前行,世界上最原始的爬行動物斑點楔齒蜥,它的進行程度與地球上2億年前生存的爬行動物近似,楔齒蜥是一類雜食性中小型爬行動物,屬於爬行綱中雙孔亞綱裡鱗龍次亞綱下的楔齒蜥科,是有鱗目、即蜥蜴和蛇類的姐妹群體,最早出現在下三疊統層地層。
  • 錯過爬行關鍵期的孩子,到底錯過了什麼?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卻往往會忽視「爬」這個階段,直接就鍛鍊寶寶進入「走」的階段。很多媽媽出於安全或者衛生的考慮,不願意寶寶多在地上爬。但爬行是行走的基礎,沒有得過充分爬行鍛鍊的寶寶,可能對寶寶以後有很多不良的影響。
  • 動物的爬行——處之泰然,最「經濟」最原始的運動方式!
    動物的爬行沒有任何令人驚訝的記錄。與其他的運動形式相比,爬行談不上有速度,更多的情況是慢得連測量它的平均速度都很難。但是,這種緩慢的運動方式也不失為一種獨闢蹊徑的生存之道。最原始的爬行微小的單細胞動物——原生動物的偽足運動就是最原始的爬行。例如,變形蟲是一種樣子蠢笨而怪異的原生動物,能緊貼底部緩慢地爬行,每小時僅移動13毫米。
  • 【社會新聞播報】 1.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10月19日,廣州一名91...
    【社會新聞播報】1.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10月19日,廣州一名91歲的老人李培良每天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還能輕鬆倒立,蹬一字馬的事情走紅網絡。他說自己從小愛運動,後來生病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2.00後大學生發明宿舍關燈神器。近日,天冷降溫,一高校男生因為不想下床關燈,發明了宿舍關燈神器走紅。
  • 常見的健身方法鱷魚爬行
    美國健身學家發明的鱷魚式伏地挺身,具有明顯的健身效果。不但可以鍛鍊你傳統意義上的上肢、腹部、腰部,還有肌肉組織方面的胸大肌外側、肱二頭肌、三角肌前束、肱三頭肌,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你的全身都動起來,形態有如鱷魚在地面上爬行。 起始姿勢:雙手略寬於肩撐於地,雙腳併攏,挺胸收緊腰腹部。
  • 孩子王PK百獸之王 常州動物世界舉行別開生面爬行大賽
    11月29日,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爬行大賽,一邊是人類的「孩子王」,另一邊是動物界的「百獸之王」,兩「王者」之間的較量,最終冠軍花落誰家,讓人拭目以待。萌寶們賣力爬行。爸爸團、媽媽團們使盡渾身解數引導萌寶爬行。 唐娟 攝當主持人宣布比賽開始,小組賽的萌寶們開始展開激烈的比拼,身旁的爸爸團和媽媽團則擔任啦啦隊,為自己家的萌寶吶喊助威,為了使萌寶們展示真正的爬行實力,爸爸團、媽媽團們使盡渾身解數引導萌寶爬行,有用玩具吸引的、有用奶瓶吸引的、更有家長在終點手舞足蹈,只為自家寶寶能在第一時間抵達終點。
  • 91歲大爺公園組團龜蛇爬行:有一日就練一日,一天不練就不舒服
    來源標題:91歲大爺公園組團龜蛇爬行:有一日就練一日,一天不練就不舒服 10月19日,廣東廣州。91歲的李培良,每天都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還能輕鬆倒立,蹬一字馬。
  • 爬行動物分布地圖
    科學家早前曾繪製過其他四足類動物(tetrapod,四足類動物是指從最早的四肢生物繁衍下來的脊椎動物,包括現在的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的分布圖,它們的分布多少還算均勻。這些種群通常在一個相當廣闊的區域內擁有龐大的數量,並呈輻射狀向四周逐漸減少。專家們曾錯誤地以為,爬行動物也遵循類似的分布模式,並基於這一假設制定了保護措施。
  • 澳大利亞7%的爬行物種將面臨滅絕,入侵物種每年獵殺數億隻爬行動物!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最新的瀕危紅色名單,其中澳大利亞有975個爬行物種被列入了名單,其本土7%的爬行物種將面臨滅絕。澳大利亞的爬行物種多樣化是世界所獨有的,其數量約佔全球爬行動物總數的10%。
  • 爬行動物什麼鬼之通俗版
  • 爬行墊什麼材質安全
    爬行墊什麼材質安全 2019-03-26 11:51:03 來源:全球紡織網 爬行墊什麼材質安全?
  • 一種全新的「動物」流姿勢,你沒見過的國外居家訓練好動作
    動物流的優勢很多——不需要藉助器械,對場地沒有要求,戶內戶外都能訓練,一次訓練就能讓全身的肌肉都得到協調的鍛鍊。不但能極速燃脂,還能提高運動幅度,力量,耐力,和爆發力。條條列下來就會發現,這不是居家鍛鍊的最佳選擇嗎?不知道疫情何時能結束,但是現在還是不建議出門鍛鍊,在線雲健身是以後的趨勢,趁現在先把習慣養成也好。
  • 央視報導:這種爬行墊有毒,趕緊自查!
    相關的動物生物學毒性的實驗表明,當飲用水中甲醯胺達到一定濃度的時候,雌老鼠的懷孕率、產仔率,以及幼崽的成活率就會明顯下降。而且這種物質在動物體內代謝比較慢,造成傷害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醫治不回原來的狀態!大家都知道從結構來說,爬行墊又分為:拼接式和整張式。那麼為什麼只有拼接式的檢測出來甲醯胺呢?
  • 別再誤解爬行動物了,這個叫法本就是不科學的
    這個共同祖先可追溯到最原始的羊膜動物,也就是地球上第一個會下蛋的動物。雙弓類就是冠群——真爬行類。缺弓類在恐龍時代之前(三疊紀末)就已經全部滅絕了,現在沒有活著的後代,我們稱之為副爬行類。合弓類是似哺乳的爬行類,它是哺乳動物的直系祖先。
  • 養烏龜、變色龍的人越來越多,爬行寵物的創業春天
    壓力大、養貓狗麻煩、追求個性,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就讓爬行類寵物越來越受歡迎。爬行類寵物主要是指包括龜類、蜥蜴、蛇、節肢類、兩棲類等新興寵物。與傳統寵物相比,爬寵佔用空間小,可實現同時多隻飼養,只要有適合的環境,不需要每天的陪伴,乾淨衛生,無噪音不擾民,而且觀賞性較強,很容易抓住年輕人的獵奇心理。
  • 農村臥室總有蜈蚣爬行,有何防治的好辦法呢?
    那麼有何防治的好辦法呢?▲蜈蚣喜歡呆在朽木潮溼的地方蜈蚣喜歡呆在什麼地方呢?蜈蚣屬於扁長節肢食肉動物,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多棲息於朽木的石縫下或者比較荒蕪陰暗潮溼的地方,人工飼養蜈蚣多模擬這樣的自然條件利於蜈蚣的生長和繁殖。在我們信陽農村蜈蚣多在板慄山、竹林邊、稻草垛、田野土壤較溼潤的地方。農村的住房為何有蜈蚣出沒?有何防治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