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爬行關鍵期的孩子,到底錯過了什麼?

2020-12-09 1分鐘育兒知識
圖片來源:Pixabay

俗話說:「七坐八爬,一會走」。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卻往往會忽視「爬」這個階段,直接就鍛鍊寶寶進入「走」的階段。

很多媽媽出於安全或者衛生的考慮,不願意寶寶多在地上爬。

但爬行是行走的基礎,沒有得過充分爬行鍛鍊的寶寶,可能對寶寶以後有很多不良的影響。

01爬行的好處

爬行,是嬰兒早期極為重要的運動,是人一生中最先綜合協調使用手腳等各部分身體器官的階段。

爬行時,嬰兒需要依靠四肢支撐起身體,手腳、胸腹部及背肌肉在這個過程中得以鍛鍊,逐漸發達,為以後的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

圖片來源:Pixabay

從發育角度講,爬行時寶寶需要頭胸部向後抬高,促進脊柱形成生理彎曲;四肢支撐身體保持身體平穩,促進了身體協調和平衡功能的發展。爬行還是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手段。

爬行還可增強立體感,促進寶寶視覺發育。

心理上,爬行是寶寶主動對外界的「探索」,讓寶寶跨越「距離」的障礙,擴大活動範圍去接觸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和人。

不僅幫助寶寶更加擴大和加深對自己所處環境的認知,還可以為智力開發奠定基礎。

圖片來源:Pixabay

02 沒有爬行錯過了什麼?

沒有經過充分的爬行鍛鍊,可能會影響寶寶動作和平衡能力的發展,甚至還容易發生視力發育障礙。

還會導致孩子感統失調,比如左右不分、沒有方向感,身體平衡能力欠佳經常摔跤、磕碰等。等到孩子上學時甚至還會有注意力不集中、愛發脾氣、做事沒有信心及學習成績差等表現。

而沒有經過爬行就過早學站立和走路,或者乾脆把寶寶丟到學步車裡學走路,不僅腿部缺乏支撐力也容易導致「0型腿」和「X型腿」。

圖片來源:Pixabay

03如何鍛鍊寶寶爬行

既然爬行鍛鍊如此重要,但寶寶不願意爬行或者不知道在家如何幫助寶寶進行爬行鍛鍊,該怎麼辦呢?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可以循序漸進來幫助寶寶學會爬行。

寶寶3個月左右的時候,頭可以直立時,可以讓寶寶趴著玩,幫助鍛鍊頸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時間不要太長,每次3~5分鐘即可。

6個月後可以開始教寶寶爬行動作,讓寶寶在遊戲中鍛鍊。

比如可以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寶寶前方引導寶寶爬過去拿,或者用聲音吸引寶寶爬行。

圖片來源:Pixabay

等到寶寶7、8個月的時候,這時候的寶寶模仿能力很強,爸媽可以嘗試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前方,然後做出翻滾爬行的動作讓寶寶跟著學,拿到玩具。

等寶寶學會爬行後,可以適當給寶寶的爬行增加難度。

比如:

上下爬一個斜面;

用沙發墊、布娃娃等設置障礙,讓寶寶從上面或下面爬過;

利用寶寶感興趣的玩具或色彩鮮豔的東西在寶寶前面注意力,讓寶寶轉向轉身爬;

還可以媽媽坐中間,引導讓寶寶圍著你轉圈爬等。

圖片來源:soogif

注意

在寶寶學爬時,在寶寶活動範圍內注意將危險品收好,保持地面光滑整潔,鋪上爬行墊。

若擔心寶寶膝蓋摩擦的話,還可以給寶寶穿上較厚的褲子、可以護住膝蓋的長襪或者戴上鬆緊合適的護膝。

喜歡今天的內容記得點擊關注並分享讓更多人知道哦!

相關焦點

  • 兒童發展的關鍵期,錯過將懊悔一生,家長們注意了
    你的不重視可能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錯過了學習某樣技能的關鍵期。關鍵期顧名思義就是在孩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時期。在兒童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關鍵期,在其關鍵期內,讓孩子進行學習,那麼學習的功效可能會事半功倍。如果錯過了孩子發展的關鍵期,則會讓孩子比起別人來差一大截。
  • 孩子都有當「科學家」的潛質,家長:要抓住這個關鍵期,別錯過了
    ,隨著大腦發育的不斷成熟,會對周圍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他們會不斷去觸摸探索,通過自己的感受來對新鮮事物進行感知與理解,他們的興趣已經很好地從對母親的依賴轉移到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上,專家指出,每個孩子都有當「科學家」的潛質,在兩歲左右,孩子的探索欲會出現爆發期,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關鍵期,千萬別錯過。
  • 以下年齡段,是男生身高增長的「關鍵期」,家長可別錯過
    有的家長滿臉愁容,自己家孩子拖後腿了。而且,還拖了不少。 一般來說,影響身高的因素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遺傳,一部分是後天。根據上面這個數據顯示,我國的基因還是不錯的,畢竟,是平均增高了8釐米。但想要不拖後腿,那多半還要靠後天養成。 因此,就體現出抓住孩子身高增加的「關鍵期」,是多麼重要。
  • 狼孩錯過語言發展關鍵期,花了20年去補救,早期教育真的很重要
    曾有一位柯克博士領導一個團隊進行「狼孩」改造計劃,前後忙活著教孩子,並對名叫「蘿拉」,她最終和人類一樣吃熟食,可是並不是有刀插進食,而是用手抓,用嘴撕咬,有時會把衣服撕得碎片。最難改造是語言關。他們花了20年的時間,最後這個狼孩還結了婚,最終尋找到了她的狼媽媽,這是人類第一例人性與獸性之間的博弈。
  • 如何抓住「印刻效應「關鍵期,讓孩子打好英語基礎?
    什麼叫印刻效應?印刻效應是指剛剛獲得生命的小動物會追逐它最初看到的生物,並產生依戀現象。卡瑪拉在襁褓中即脫離人類社會生活與野獸為伍,錯過了發展人類言語的時機,喪失了言語能力。8歲時回到人類社會後,雖然經過精心教養,但言語能力始終難以恢復。這表明:兒童言語發展有一個可印刻的關鍵期。
  • 關鍵期,敏感期的前世今生
    關鍵期,敏感期的前世今生都在這裡!你知道「關鍵期」「敏感期」嗎?你不知道,但你一定聽說過!這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路漫漫其修遠兮的育兒道路上,你會發現自己是個「小白」,生怕孩子因為你的「空白」而錯過引導他的重要時期。
  • 兒童文學作家提醒您:閱讀也有關鍵期
    對21世紀的媽媽爸爸來說,認同親子「閱讀就是遊戲、圖書就是玩具」已經不是問題了,問題是:什麼時候開始讀?讀什麼?怎麼讀?什麼時候開始讀呢?滿月之後,新生寶寶就可以開始跟隨爸爸媽媽閱讀了。讀什麼呢?對於0——6歲寶寶來說,人生的最初六年充滿了心理生理發展的關鍵期,關鍵期的關鍵閱讀應該是親子閱讀的必讀書,滿足了關鍵期的發展,寶寶建立了閱讀習慣,就可以登上選讀和精讀的階梯了。那麼,什麼是關鍵期的關鍵閱讀呢?說到關鍵期三個字,我們都能從漢字的意義上理解它是非同一般的時期。
  • 勞倫茲和他的關鍵期
    一、理論來源「關鍵期」一詞是由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勞倫茲在動物心理實驗研究中提出來的,勞倫茲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可能出生印刻的有效期即為關鍵期。人類心理的關鍵期是指最易學會和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行為動作的特定年齡時期,關鍵期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孩子學得容易、學得快,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錯過關鍵期再學,就需要花費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才能彌補,或者永遠無法彌補。
  • 爬行不足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平衡感,你知道嗎?
    孩子從剛開始撐起身體就會倒下,到只能爬行一小段距離,再到爬行來回自如,這個過程就是身體平衡系統跟地心引力「商量」的過程,當孩子經歷了足夠多的爬行之後,他的平衡系統就和地心引力成了「好哥們」。
  • 錯過0-6歲成長關鍵期,真會影響孩子一生發展嗎?
    了解大腦是培養孩子的關鍵神經科學家保羅.麥克蘭(Paul MacLean)描述人類的腦部其實是三位一體的腦,由三個重要的腦組合連結在一起,共同合作而形成。首先是腦幹,位於大腦中最深處的部分,主要負責人的維生功能,如呼吸、心跳、戰逃反應、生存本能,這部分的腦是最古老的腦,在演化上,從古至今沒有太大的改變。
  • 幼兒成長的秘密——關鍵期
    那是因為他錯過了語言學習的關鍵期。關鍵期(Critical Period)是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影響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關鍵期中,在適宜的環境影響下,行為習得特別容易,發展特別迅速。在關鍵期內,機體對環境的影響極為敏感,有的研究者因而稱其為敏感期。
  • 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四種能力家長趁早培養,孩子更優秀
    如果家長怠慢了孩子上小學這一段時間,沒有在這個時期很好的去培養孩子的一些重要能力,那麼孩子在以後的生活或是工作上,或多或少都會遭受到一些困惑。 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小學時期雖然錯過了,但是以後的時間還長,我慢慢的培養孩子,進行補救還不行嗎?
  • 孩子聰不聰明,就看這幾個關鍵期,錯過了後悔一輩子!
    認為人家孩子聰敏就是遺傳基因好!到底是不是這樣?我們先來看一下那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狼孩的故事,也許你的記憶僅僅是停留在事件本身的震驚!在1920年一位印度傳教士辛格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叢林中發現兩個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約8歲,小的1歲半左右。據推測,她們必是在半歲左右時被母狼帶到洞裡去的。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關鍵期
    關鍵期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指的是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於形成的時期,即環境因素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這一考點在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中多有涉及,下面簡要介紹關鍵期概念相關知識點以及在歷年考試中的考查方式。一、關鍵期概念關鍵期的研究始於奧地利動物習性學家勞倫茲(洛倫茲)。
  • 孩子的脾性究竟遺傳自誰?遺傳學家:娘胎裡就定了,別錯過整改期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每當孩子犯錯、無理取鬧、讓人心態崩潰的時候,家長肯定都考慮過這麼一個問題:這孩子到底像誰?自己身上好像沒有易怒、膽小、倔強等性格特徵,孩子怎麼會有呢?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可以遺傳的不僅僅是長相,還包括性格,儘管後天教育對其影響很大,但是先天遺傳也非常關鍵,正如古語所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 殷紅博37年潛心研究證明 7歲前大腦發展關鍵期決定兒童未來
    中國網訊 7歲前大腦發展關鍵期的研究和關鍵期教育是目前國際腦科學、兒童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學領域最關注、最前沿的科研課題之一。發展關鍵期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將極大的改變當代和未來學前教育的理念、原則和教育方法,同時也將帶來學前教育的革命性變革和質的飛躍。那麼,什麼是大腦發展關鍵期?大腦發展關鍵期存在什麼樣的規律?
  • 中國到底看重了火星上什麼?我們錯過了太多,這次絕不落後
    「天問一號」火星的發射意味著我國正式開啟了火星的探測之旅,那麼中國到底想要「問」些什麼?或者說中國到底看重了火星上什麼?對於多方的質疑,我們認為中國已經錯過了太多,這次絕不落後,中國並不是看中了火星的任何東西,只是不甘落於人後。
  • 黃磊女兒9歲翻譯英文原著:抓住3個關鍵期,孩子發展事半功倍
    快去文末看看裡面有沒有你我們常常在意花費多少力氣,卻往往忽略什麼時候花,怎麼花。孩子成長為優秀成功的人誠然需要實打實的努力,但在抓住發展的關鍵期可以讓孩子的付出得到事半功倍的收穫。孩子成長飛快,一年一個樣,做家長的可千萬不要錯過這些黃金髮展期,不然以後花十倍八倍的力氣也未必補得來!1-6歲:語言發展關鍵期全球化社會,掌握一門外語,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將有巨大作用。而與其他特長不同,語言的啟蒙越早越好。
  • 2019年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勞倫茲和他的關鍵期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2019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2019年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勞倫茲和他的關鍵期,請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一、理論來源「關鍵期」一詞是由奧地利動物學家康拉德·勞倫茲在動物心理實驗研究中提出來的,勞倫茲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 寶寶「塑頭型」的關鍵期,是這幾個月,頭睡扁了還能變圓
    可能有的家長會選擇給寶寶買定型枕或者直接按揉孩子的頭部,希望把孩子的頭型變回來。這裡不妨告訴你,以上兩種常見的塑頭型的方法,對寶寶來說有風險,關鍵是還沒什麼用。如果,你家寶寶頭真的睡扁了,先別病急亂投醫,抓住「塑頭型」的關鍵期,寶寶的頭型睡扁了,也還是能變圓的,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