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孩錯過語言發展關鍵期,花了20年去補救,早期教育真的很重要

2021-01-09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和相關連結,否則違者必究!

看過狼人科幻電影的人們可能不少人,但聽說過狼孩故事的鮮見了,在人類有記錄一共尋找到30個狼孩,有一個狼孩在被人捕捉到時已經10歲了,也是至今見到的最大的狼孩,他們重新回到人類的世界,一般壽命不會很長,還伴隨著智力問題。曾有一位柯克博士領導一個團隊進行「狼孩」改造計劃,前後忙活著教孩子,並對名叫「蘿拉」,她最終和人類一樣吃熟食,可是並不是有刀插進食,而是用手抓,用嘴撕咬,有時會把衣服撕得碎片。最難改造是語言關。他們花了20年的時間,最後這個狼孩還結了婚,最終尋找到了她的狼媽媽,這是人類第一例人性與獸性之間的博弈。

狼孩錯過語言發展關鍵期,花了20年去補救,早期教育真的很重要

可見,寶寶在早期發展時,確有熟悉一些行為或能力的關鍵期。這一期間,寶寶也是「來者不拒」,接受起來也比較輕鬆,若得到足夠的環境刺激,其行為及能力會有快速發展。

過了關鍵期或敏感期,寶寶的能力也能持續發展,只是發展效率不及之前,寶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完成原來輕鬆可以做到的行為和能力。

通常而言,寶寶在3歲前是口語發展的關鍵時期。6-7個月,寶寶就會咿呀發聲了,18個月到了詞彙爆發期,24個月左右是語句爆發期。前面提到蘿拉,從小與狼群生活了10年之久,而在人類的引導下,改變習性和學習語言,花了20年的時間。這就是一個錯過語言發展關鍵期的孩子,需要經過專業的鍛鍊,花費更大代價,去緩慢獲得人類的語言。

寶寶關鍵期的存在,和他們大腦神經系統中的突觸形成是密切相連的。智力發展和腦部發育緊密相連。大腦神經系統的基本單元是神經細胞,也是神經元,每一個神經元有樹突、胞體、和軸突組成,單個神經元軸突末梢接觸到相同的神經元軸突末梢,就組成了突觸節點。多種認知活動均依靠神經元突觸之間的化學信號進行傳遞信息。寶寶在嬰兒期和學步期,大腦的神經纖維增加速度特別快,並構建了很多突觸,特別是0-2歲的寶寶,大腦皮層的聽覺、視覺、言語功能突觸構建速度特別快速,環境的不斷刺激提升了突觸的存活。在周圍環境的持續刺激下,這些保存下來的突觸再構建新的突觸,就會建議更加精細的聯結系統,給寶寶更多能力的發展提供了生理空間。相反,環境刺激比較少的神經元,就沒辦法保存下來了。

有研究表明,一般約四層突然突觸從兒童期至青春期這個階段被消除掉。所以,寶寶的語言發展能夠得到早期的環境刺激是非常重要的。若寶寶周圍環境缺乏語言刺激,寶寶大腦的神經元就無法得到足夠的刺激,也沒辦法建議系統功能聯結。寶寶錯失了突觸建立的頂峰期,就再也難以回到從前了。

父母要結合寶寶的年齡特點,給其創造早期教育環境,可馨育兒有幾個建議。

1、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重視寶寶成長

觀察、欣賞寶寶每個星期、每個月新的發展事實,看重當下,避免總想「寶寶接下來該如何發展?」與寶寶一起體驗各個階段的成長樂趣,並欺待後面的變化。

2、為寶寶創造良好的物理環境

給孩子營養一個豐富、安全的物理環境,激勵孩子自由、積極探索和不斷嘗試,讓寶寶各種感官得到刺激。寶寶出現請求信息時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告訴寶寶這些事物的名稱,對其特殊進行表述等。

3、早期豐富的語言環境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和寶寶多進行面對面語言溝通,對寶寶發出的語言信息,做積極的回應,與寶寶多唱兒歌、玩遊戲、講故事等,讓寶寶得到豐富的語言刺激。

討論話題:孩子的早期教育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給大家。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本平臺提供的科普信息僅供參考,並不作為疾病診療依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孕育健康問題,或喜歡我們的育兒知識,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你的關注,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圖片來源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狼孩故事警示:如何培養優秀孩子?注重孩子0-6歲的智力激發
    卡瑪拉用了25個月才開始說第一個詞「ma」,4年後一共只學會了6個字,7年後增加到45個字;進院後16個多月卡瑪拉才會用膝蓋走路,2年8個月才會用兩腳站起來,5年多才會用兩腳走路,但快跑時又會用四肢爬行。狼孩卡瑪拉直到16歲死亡之時,還沒真正學會說話,智力只相當於三四歲的孩子。
  • 從《狼孩》預言人類2045年之後的命運?
    阿韋龍是法國南部的一個地名,這個事情發生在1794年,法國南部有個村,裡面的人都知道山裡面有個怪我,看起來像人,但全身長滿毛髮。沒人敢靠近,偶爾會出現一次,居民就感覺很害怕,後來就請獵人來,看能不能抓住這個怪物。直到1797年的時候,獵人真的來了,來了之後也看見這個東西了。
  • 勞倫茲和他的關鍵期
    如小鵝在生長發育中,「印刻」過程指可能發生於出生後20個小時內。三是不需要強化。雖然印刻屬於學習,但卻是一次成功,之後不需要任何強化。可能出生印刻的有效期即為關鍵期。人類心理的關鍵期是指最易學會和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行為動作的特定年齡時期,關鍵期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孩子學得容易、學得快,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019年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勞倫茲和他的關鍵期
    2019年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勞倫茲和他的關鍵期 2019年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公告陸續發布中,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兒童發展的關鍵期,錯過將懊悔一生,家長們注意了
    你的不重視可能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錯過了學習某樣技能的關鍵期。關鍵期顧名思義就是在孩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時期。在兒童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關鍵期,在其關鍵期內,讓孩子進行學習,那麼學習的功效可能會事半功倍。如果錯過了孩子發展的關鍵期,則會讓孩子比起別人來差一大截。
  • 對於小朋友來說 是否真的有語言關鍵期?
    原標題:對於小朋友來說 是否真的有語言關鍵期?   蔡清,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紫江青年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法國裡昂大學認知科學博士。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語言-大腦-認知(L2C2)實驗室,比利時根特大學實驗心理學系和法國國家健康和醫學研究中心(INSERM)神經影像學研究中心Neurospin實驗室受博士和博士後訓練。2012年加入華東師範大學,主要從事語言、閱讀和認知發展研究,關注語言(言語和閱讀)和其它認知能力在多個層面上的神經機制、個體差異以及兒童的語言-認知習得過程。
  • 如何抓住「印刻效應「關鍵期,讓孩子打好英語基礎?
    印度「狼孩「卡瑪拉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事例。卡瑪拉在襁褓中即脫離人類社會生活與野獸為伍,錯過了發展人類言語的時機,喪失了言語能力。8歲時回到人類社會後,雖然經過精心教養,但言語能力始終難以恢復。這表明:兒童言語發展有一個可印刻的關鍵期。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3年的國情諮文中,發布了「全民學前教育」計劃,提到了「腦發育「這個概念。
  • 孩子聰不聰明,就看這幾個關鍵期,錯過了後悔一輩子!
    畢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聰明的頭腦、優秀的學習能力太重要!大部分父母認為,孩子的智力由先天因素決定。認為人家孩子聰敏就是遺傳基因好!到底是不是這樣?我們先來看一下那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狼孩的故事,也許你的記憶僅僅是停留在事件本身的震驚!在1920年一位印度傳教士辛格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叢林中發現兩個狼哺育的女孩。
  • 關鍵期,敏感期的前世今生
    關鍵期,敏感期的前世今生都在這裡!你知道「關鍵期」「敏感期」嗎?你不知道,但你一定聽說過!這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路漫漫其修遠兮的育兒道路上,你會發現自己是個「小白」,生怕孩子因為你的「空白」而錯過引導他的重要時期。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關鍵期
    「印刻」現象發生的時期叫做「發展關鍵期」。根據這一研究,勞倫茲提出動物行為模式理論,認為大多數動物在生命的開始階段,都會無須強化而本能地形成一種行為模式,且這種模式一旦形成就極難改變。勞倫茲藉此成為現代動物行為學的創始人,並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二、人類的關鍵期及教育啟示後來研究者就此開展了很多研究並發現,幾乎所有哺乳動物都有「關鍵期」,人類也是如此。
  • 兒童文學作家提醒您:閱讀也有關鍵期
    兒童從誕生的那一刻起,每個階段都有奇妙的關鍵期,但是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發育的關鍵期錯過了,等發現的時候,孩子已經有了問題,家長要花事倍功半的力量去找回。但是有些關鍵期錯過後,即使花更多時間、金錢、精力去彌補,終生也不能追回了。這就是件遺憾的事情了。作為爸爸媽媽,你知道嗎?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可以錯過嗎?
  • 「狼孩故事」,再證「三歲為何會決定孩子的一生」
    3歲決定孩子一生,不僅僅是「三歲看小」老話,英國政府也發表了教育白皮書:從4-5歲才開始的兒童教育已經遲了,如果不重視3歲前的教育,就無法保證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一、「狼孩故事」,再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狼人傳說不可盡信,但「狼孩故事」確實屢屢發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20年在印度被發現的兩名狼女孩。
  • 黃磊女兒9歲翻譯英文原著:抓住3個關鍵期,孩子發展事半功倍
    快去文末看看裡面有沒有你我們常常在意花費多少力氣,卻往往忽略什麼時候花,怎麼花。孩子成長為優秀成功的人誠然需要實打實的努力,但在抓住發展的關鍵期可以讓孩子的付出得到事半功倍的收穫。孩子成長飛快,一年一個樣,做家長的可千萬不要錯過這些黃金髮展期,不然以後花十倍八倍的力氣也未必補得來!1-6歲:語言發展關鍵期全球化社會,掌握一門外語,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將有巨大作用。而與其他特長不同,語言的啟蒙越早越好。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關鍵期一詞的由來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關鍵期一詞的由來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幼兒成長的秘密——關鍵期
    1972年,一位獵人在印度某處的森林裡發現了一個約4歲的小男孩。他膚色黝黑,有一口銳利的牙齒,指甲又長又尖,手掌、手肘和膝蓋都有厚厚的繭。他被發現時正與狼群結伴同行,被帶回人類社會後,人們為小男孩取名為沙德奧(Shamdeo)。後來,有機構收養了他,但13年後沙德奧不幸過世。
  • 假如不教嬰兒說話,他們語言能力會怎樣?「狼孩」例子可供參考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狼孩的故事,那些被遺棄在森林當中的孩子,被狼群發現後,狼就會用它們的方式來養育這些孩子。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狼孩,是在1920年的時候,在印度加爾各答地區,發現了兩位被狼群所養大的女童。這兩名女孩兒雖然是人類,但是他們在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具備了狼的一些特性。即便是回歸到人類社會,他們也很難適應。
  • 狼孩:生而為人,身世悽慘卻無法為人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有名的狼孩的案例,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有詳細記錄的一個狼孩的案例,著名的「阿韋龍的野孩子」。阿韋龍是法國南部的一個地名,這個事情發生在1794年,在法國南部的一個村莊裡。那個地方老是有人說,在山裡有怪物,看上去像人,但是不是人也不知道,沒人敢靠近。村民們就感覺這事挺恐怖的,於是他們就請來了獵人,嘗試著去抓這個怪物。一直到1797年,才請來了獵人。
  • 殷紅博37年潛心研究證明 7歲前大腦發展關鍵期決定兒童未來
    大腦發展關鍵期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多麼重要?如何在兒童大腦發展關鍵期開展科學教育?近日,記者就以上問題專訪了兒童關鍵期教育創始人、著名兒童心理與兒童教育專家殷紅博教授。發展關鍵期是決定大腦發達程度的唯一時期據殷紅博教授介紹,每個人的大腦發育只有一次,但是大腦發育的速度有著明顯的年齡特徵。
  • 殷紅博:關鍵期教育可以「七歲看老」
    大師從什麼年齡開始培養最重要?有培養大師的關鍵期嗎?這是人們都關心的問題。著名人才學與天才兒童教育專家殷紅博教授研發了世界第一套2~6歲幼兒關鍵期全素質教育全媒體電子化教材(2014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近千家幼兒園引進該教材,開展關鍵期全素質教育。
  • 「狼孩」的故事給父母的教育啟示
    其實長輩們的做法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是一種疼愛孩子的表現,但真的有利於孩子成長嗎?狼孩的故事講的就是1920年一位印度傳教士辛格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叢林中發現狼群裡有兩個狼哺育的女孩。人們在狼窩裡把她們捕獲後送去孤兒院,大的八歲取名為卡瑪拉,小的兩歲叫阿瑪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