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初春季節,也是初中生命科學學科進行「生物的類群」單元中「我們身邊的植物」內容的 時節。一些優秀的教師紛紛考慮增加學生的實踐體驗,走出課堂,走進美好的大自然,去感受植物世界的精彩。
但隨之而來的是教師的顧慮:小朋友對這個知識點倒是蠻感興趣的,但我們教師本身不是植物學專業出身,對植物的鑑定,真是有點暈。教師A說:就在校園裡看看吧,公園裡不敢帶,植物種類太多了。教師B說:我們是市區的學校,好小好小的,植物種類沒幾種。
如何滿足學生的渴望及教師知識面的局限性?
我是這樣應對的。
一方面,自身充實,多學習,有關植物分類方面的專家、書籍、圖譜、網站,都是學習的途徑。多走進大自然,觀察後比對。
本圖選自「浙江山野」微信公眾號
另一方面,為自己的不足給學生合理的交代——教師畢竟不是全能的。
我在帶學生野外觀察之前先跟學生說:上海好比學校,我只認識教的幾個班的學生,不認識其他班學生。學校每年來新生,我又要重新認識。走到其他學校(相當於其他地方),又要重新認識。另外:學生有大量兄弟姐妹,甚至雙胞胎,各種相似;學生換髮型換服裝……又是各種搞!所以,叫不出名字是正常的。
有時一種熟悉的植物也會忘記名字,好像隔了幾年畢業的學生來看你想不起來名字一樣。
圖片來自網絡資料
當然,在這些都講完之後,可以更好地激勵學生:歡迎感興趣的同學跟我一起探索我們觀察到的植物,幫助我們解決「臉盲症」的困擾!
————————————————————————————————
親愛的老師們!您若有更好的想法、做法、建議,歡迎點擊本文標題下的藍色字「聚焦生命走近科學」,關注公眾號後點擊「進入公眾號」,點擊左下角符號輸入留言。謝謝!
註:上海市的中學生命科學學科教師,也可以直接登錄上海教研在線平臺(http://jyzx.sjys.cn),進入「2015學年度生命科學教研研討」主題,在「植物識別心得」帖子跟帖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