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似扭動的毛毛蟲,其實這是一種鳥,不過還是不會飛的幼鳥,慄翅斑傘鳥幼鳥,慄翅斑傘鳥幼鳥為了生存,不得不化裝成似有毒的毛毛蟲,這種幼鳥也會模仿毛毛蟲扭動,以便讓偽裝更成功。
慄翅斑傘鳥剛出生時,身上就覆蓋著像釘子一樣的橘黃色羽毛,羽毛上還有白色的尖端,看起來就像大型的有毒毛毛蟲,此類毛毛蟲會用身上的明亮顏色警告掠食者不要靠近。
儘管大多數幼鳥都依靠父母親保護,但生長在南美洲的慄翅斑傘鳥卻有另類的求生方式。為了躲避掠食者的獵殺,這種鳥類的幼鳥會偽裝成有毒毛毛蟲,使其不敢接近。
慄翅斑傘鳥多年來已經改變其行為,以期避開可能的掠食者並保護幼鳥。比如說,成年的慄翅斑傘鳥會故意放慢餵食幼鳥的動作,慢到一個小時只餵一次;而幼鳥在父母親回到鳥巢時也不會討東西吃,因為他們不知道來的是父母親或是掠食者。
當時有科學家納悶,為何這些幼鳥十分明亮,而不是隱藏在背景顏色中?科學家直到2012年才得知慄翅斑傘鳥擁有這種偽裝能力,這種被稱為貝氏擬態的偽裝策略也存在於其他物種中,例如:蝴蝶,然而,這是首次在鳥類中發現這種偽裝術。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