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小白避坑指南:文獻閱讀結果和討論篇

2021-01-08 Ms六先生

來源:募格課堂 作者:心若止水

據報導:近幾年隨著本科畢業生人數的增加,以及我國在科研領域的大力投入,我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呈現了逐年上升的態勢, 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290萬,相比於2018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達到了21.8%。廣大小夥伴的考研熱情導致2019年考研增加人數和增長率均為近年來最高。

而且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已提出在2020年我國博士生招生總規模預計達到10萬人。甚至像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樣頂尖的高校,這兩年來在博士生招收的數量上也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相比於比去年增加了將近1000人。這也說明有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即將或者已經步入了科研領域。

那麼我們如何儘快擺脫自己的新萌狀態,儘快正確打開科研生涯呢?

我們當然需要汲取前人經驗教訓,避開科研工作中常見的暗礁陷阱。在募格學術公眾號當中,我們有一個系列的科研小白(新萌)的避坑指南(本篇文章上方點擊專輯可查看),介紹如何從轉變思維到查找文獻和閱讀文獻的摘要、引言等。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作為科研新萌,如何讀文獻的結果和討論(results and discussion)部分。

首先什麼是文獻的結果和討論呢?

結果,顧名思義就是這篇文獻做了什麼實驗,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是基於當下的實驗數據而進行客觀描述自己的研究結果。並且一些重要的數據會出現在結果部分的文字描述中。

討論

就是對自己實驗結果一個或者多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和解釋,包括了與別人的橫向對比和與自己control實驗的縱向對比。比較常用的動詞有suggest、indicate、imply、infer等。

掌握了結果和討論在文獻中所表達的內容之後,我們選擇精讀或者略讀來很好的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讓我們事(tou)半(lan)功(yi)倍(xia)。

比如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解釋或者和文獻對比自己的實驗結果和數據,那麼我們就需要精讀文獻的結果和討論部分。而且必要時需要查詢當前文獻所引用參考文獻。

下面我們就來拆解一篇文獻的結果和討論部分,來看看文獻中都會出現什麼樣的描述,關鍵詞。以下資料來源於石墨烯研究領域大牛Prof. Hirsch組的一篇文獻:Direct Covalent Coupling of Porphyrins to Graphene,J. Am. Chem. Soc. 2017, 139, 1176011765 (DOI: 10.1021/jacs.7b04122)

結果和討論(results and discussion)

Scheme 1b (此處僅截取1b)

For the initial GIC formation (Scheme 1), pristine spherical graphite (SGN18) was reduced with a stoichiometric amount of potassium, yielding KC8. One equivalent of this highly activated intermediate was dispersed in 20 mL of dry and degassed tetrahydrofuran (THF) and sonicated for 2 min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delamination process of the graphenide sheets.……The big advantage of this wet chemical reductive graphene functionalization approach is that the individualized graphene sheets can covalently be addressed by an attack of the intermediately generated aryl radicals in a ditopic fashion (Scheme 1).20,27,28 (此處省略了關於卟啉描述的具體細節)

一般情況下,結果和討論部分的開頭都是對本篇文獻實驗的介紹。上面這一段文字就是描述利用球形石墨(SGN18)和化學計量的金屬鉀製備出了實驗需要的KC8。然後加入到20mL乾燥(無水)並除去氣體的四氫呋喃(THF),再進行超聲就可以得到分層的還原石墨烯片。……這個溼法化學修飾石墨烯的一個優勢就是可以通過(重氮鹽)對位產生的芳基自由基來共價修飾單個的石墨烯片。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文中提到的Scheme1。在閱讀實驗和討論部分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看圖表。這樣會幫助我們更好和更快的明白文字的描述。另外關鍵短語The big advantage of就解釋了這篇文獻採用的這種實驗方法的一個好處和優勢。

It has to be mentioned that in the case of an incomplete charge quenching of the graphenides by the oxidation with diazonium-porphyrins (R-TPP-N2+) side reactions ……, in principle, be expected.29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is possibility, the samples have also been treated with benzonitrile (PhCN) after the initial addition of the diazonium compound. ……(此處省略了具體細節)

關鍵短語It has to be mentioned that 客觀的指出了文獻所使用方法的一個潛在的缺點:可能不能完全猝滅還原石墨烯片的電荷而引起副反應。In principle, be expected表明這用副反應起碼在原則上可預期的。同時in order to eliminate this possibility是討論為了消除這個副反應的可能性,文獻採取了在加入重氮鹽之後,使用苯腈(PhCN)來充當最後的猝滅試劑。

In a first characterization step, the resulting hybrid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Raman spectroscopy.

結果和討論部分一定會提到化合物的表徵(characterization)。然後根據表徵所得到的結果進行討論(對比)。

Relative to the G-band at 1582 cm1, the intensity of the D-band at 1350 cm1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 indicating the conversion of …….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ID/IG ratio (Figure S1) provides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homogeneity ……This phenomenon is based on the graphen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GERS) effect, which allows identifying ……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is effect further and to deconvolute the Raman contributions of both systems, additional Raman spectra of G- TPP were recorded at different laser excitation …….

接下來就是針對該文獻的具體結果和表徵數據,詳細分析和討論。

描述實結果和表徵數據常用的關鍵詞和短語有increase, XX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is phenomenon is based on, XXX were recorded等。分析和討論中常用的指示性關鍵詞有indicate, suggest, illustrate, imply, we can infer from, due to等。

This is exceptional, as an excitation into the absorption maximum of the porphyrin …… accompanied by a prominent fluorescence of the system. …… It has been shown recently34 that th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 excited dye molecule and graphene leads to a quenching of the fluorescence …… On the basis of this finding, the well-resolved Raman spectrum …… In an additional LDI reference experiment the G-TPP was compared to SGN18/TPP and SGN18/TPP-NH2 samples (Figure S10). …… For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the functional hybrid material and the respective fluorophore were also compar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結果和討論部分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這篇文獻的創新點的分析和討論。也就是與以往文獻結果不同的地方,常見關鍵詞有this is exceptional, surprisingly, it seems to contradict previous results等。

緊接著的一般是對這個現象的解釋,通常情況下都會引用文獻或者結合自己的實驗結果。常用關鍵詞有 it has been shown/reported,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assumption等。

如果是提出了新的猜想或者機理,那麼後續就會有相關的證明內容,常用關鍵詞有In an additional reference experiment, for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order to confirm,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等。

小 結

結果和討論部分,是一篇文獻對自己的各種實驗結果和相應表徵數據的系統性分析和解釋。同時作者也通過與前人工作的對比,總結和強調該工作的創新點和重要性。

因此,我們通過對一篇文獻中結果和討論部分的閱讀,不但可以與自己的實驗數據作對比、尋找相關的理論和實驗解釋和支持,也可以掌握這篇文獻的具體結果以及創新點,為以後自己寫文章奠定基礎。

相關焦點

  • 贈書福利 | 如何查找、整理、閱讀外文文獻?科研大牛經驗分享
    面對海量的文獻信息我們往往會感覺無從下手,更不用提閱讀外國文獻了。但是閱讀外國文獻對於把握最新科研動態,擴充自己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閱讀外文文獻的經驗。不一定完全正確,僅作參考。明確文獻閱讀的目的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總結概括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麼,否則就是白讀。
  • 佩服:他從科研小白逆襲科研大神,2年發23篇SCI論文,12篇TOP期刊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的分享吧:科研小白的進階之路王漢偉,工程學院木材科學與技術專業2016級研究生。在校期間,班級綜合成績排名連續兩個學年排名前三,並取得了國家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和優秀研究生等榮譽稱號。
  • 課題選題、文獻閱讀及寫論文的那些必知技巧……
    比如關注類似疾病的研究進展以取得新的研究思路、關注本領域的進展以窺探其未來的方向……借用一位師兄的話,你的境界達到時,看篇新文獻就知道下一個課題的方向或下一篇文章怎麼寫,這種思維模式我已經在碩士階段得到驗證,並成功申請到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和首都特色基金,相關的經驗和體會將在下一篇文章中展現。
  • 他是交大直博生,發表多篇論文:科研就是探索,專注會更享受科研!
    目前,王耀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已經發表三篇(PRL 2篇,Optica 1篇),作為共同作者發表論文三篇,作為主要完成人提交專利申請一項。「科研就是探索」「我是做物理的,我認為科研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無論你的專業是什麼,無論你將探索哪些地方,其實都是在解決未知。
  • 英語教學與研究中心舉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文獻閱讀與科研選題」 學術沙龍活動
    在接下來的互動環節,與會人員與薛麗娜老師就報告內容展開熱烈討論,現場氣氛活躍。大家紛紛表示薛麗娜老師的分享很精彩,邏輯性很強,乾貨滿滿,給人以很大啟發。本次沙龍活動的舉辦,使我部教師對文獻閱讀和科研選題的相關內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拓寬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確了今後的科研努力方向,也必將對我部的教學、科研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薛麗娜,大學外語教研部視聽說第二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外語教學課堂研究和翻譯學研究。
  • 復旦博士生分享自身科研經驗:4篇SCI,1篇A類期刊
    論文發表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進入科研之後的第一篇文章。這是一個從零開始的過程,可以和導師討論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後閱讀文獻,先從一些經典的文獻讀起,然後再閱讀一些近期剛發表的文章,了解目前這個研究領域都有哪些研究問題、研究成果和研究熱點。
  • 外文文獻無從下手?收下這份全面指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面對海量的文獻信息我們往往會感覺無從下手,更不用提閱讀外文文獻了。但是閱讀外文文獻對於把握最新科研動態,擴充自己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閱讀外文文獻的經驗。不一定完全正確,僅作參考。
  • 如何閱讀文獻、整理文獻綜述?通讀文章前你需要準備這些
    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大量閱讀有關文獻,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對自己的研究領域有深入細緻的了解。二、帶著問題讀文獻選擇好文獻,第二步就是閱讀文獻。閱讀文獻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逐字逐句去閱讀。讀文獻的時候一定要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萬能問題:1. 文章是屬於哪一類研究?研究問題是什麼?採用了哪種研究方法?2.
  • 一篇讀懂中古包丨給小白的入門避坑指南
    市面上的假貨一般有高仿,做舊高仿和翻新包,而這其中翻新包又是最難鑑別的,畢竟有真有假,確實很難鑑別,所以小白入坑中古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挑選商家,儘量挑大一些的中古商,有實體店面的肯定是最優選,關於中古商的挑選下面會詳細講解。
  • 閱讀文獻克服三大問題:坐不住、記不住、想不開!
    想像自己看文獻的能力提高之後,可以津津有味地閱讀Science,Nature(參見施一公老師博文《學生如何提高專業英文閱讀能力》點擊標題即可查看),輕鬆愉快地獲取科研信息,提高科研水平,享受科研。這樣的想像也可以增強興趣。第六,用想像力增強看文獻的興趣。文獻的內容雖然是死的,但是可以把它想像成活的東西,可以對它編故事。
  • 如何查找,整理,閱讀外文文獻?學術牛人教你幾招
    來源:科學網   編輯:學妹   面對海量的文獻信息我們往往會感覺無從下手,更不用提閱讀外文文獻了。但是閱讀外文文獻對於把握最新科研動態,擴充自己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閱讀外文文獻的經驗。不一定完全正確,僅作參考。
  • P值不滿意的時候,科研小白和嚴謹的科學家都會咋辦?​
    P值不滿意的時候,科研小白和嚴謹的科學家都會咋辦
  • 如何閱讀一篇英文文獻?
    對於大四寫畢業論文的學生以及研究生來說,查閱大量的英文文獻是非常有必要的。曾經我也不愛看英文文獻,看不懂,看不進去,直到後來寫畢業論文,10分鐘看完一篇,一宿查閱完四五十篇英文文獻並且撰寫緒論引用文獻,慢慢地掌握了閱讀英文文獻的方法。為什麼看不進去英文文獻?剛上研究生的時候,導師的要求是每周至少精讀一篇英文文獻。
  • 論文結果與討論該怎麼寫?
    結果部分是論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這部分也經常是論文中最短小的部分,尤其是之前的材料與方法部分和之後的討論部分都寫得很好的時候。因為實驗結果就是作者的科研工作所要貢獻的新知識,所以結果部分要敘述得簡潔清楚。論文的前面幾部分(引言,材料與方法)將告訴讀者,作者為什麼開展這項科研工作,以及作者是如何開展科研取得實驗結果的;論文的後面部分(討論)則告訴讀者這些實驗結果有什麼意義。
  • 易智編譯:書寫科研論文的具體流程和技巧
    發表科研論文是展現科研成果的重要方式,本文中易智編譯著重討論了論文寫作的具體流程和技巧:包括論文寫作應該具備的中軸線原則,如何規劃結果和製作圖表,引言要有指向性,討論要圍繞結果這個核心,研究方法部分要體現研究設計,摘要要凝練,關鍵詞要恰當,題目要精準等。易智編譯提供科研論文一站式服務,全程協助發表,大大提高論文命中率。
  • 關於文獻綜述,這篇文章說透了!
    何為文獻綜述呢?文獻綜述是在確定了選題後,在對選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包括主要學術觀點、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爭論焦點、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論,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思路的一種不同於畢業論文和研究論文的文體。
  • 西大有「理」:計算機學霸發表近15篇SCI/EI的科研之路
    15篇SCI/EI論文的優異成績以理科見長的廣西大學校園裡,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活躍在大大小小的科研項目中,沉迷於形形色色的實驗中,把青春奉獻給各種各樣的文獻中。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的朱永華就是其中一位。
  • 在自由中創新:從科研小白到一篇nature十五篇SCI的北大博士
    原標題:在自由中創新:從科研小白到一篇nature十五篇SCI的北大博士 學術十傑 張樹辰 張樹辰:在自由中學會提升和創新 自2012年進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到2018年博士畢業,我在燕園度過了相當充實的五年。五年的時間,燕園將我從一個「科研小白」塑造成了一個具有自信、有能力的「科技工作者」。
  • 一個神奇的論文檢索網站,整合了國內外資料庫,文獻下載超方便
    給大家推薦一個神奇而強大的論文檢索網站吧,尤其是在英文文獻這一塊,在國內是做得最好最到位的,不論是老手還是小白用起來非常的方便,可以節省大把的時間,提升科研效率。這個網站叫:掌橋科研一站式科研服務平臺(地址:zhangqiaokeyan.com/LZHH-2020042007)從上圖中可以看到他的核心是「一站式」服務,也意味著方便,快捷!文獻呢,中外文加起來有1.3億+篇,且月更新數量近500萬篇,可以說在數量這一塊是非常可觀的。
  • 八個步驟,輕鬆搞定英文文獻閱讀
    你知道哪些快速有效進行文獻閱讀需要技巧嗎?01閱讀前首先判斷目的並且對文獻大致背景做簡略了解明確自己從這篇文獻想要得到什麼(是理論框架、方法論、案例素材或其他),文獻與我課程的主體有什麼關係等。在閱讀之前對文獻的基礎信息進行梳理,包括發表年份、作者信息、學科地位、環境背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