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道家多術,山、醫、命、相,卜為道家五術,歷代修道之人皆通五術,修道之人以術載道,道以術顯,以道統術,以術弘道。「五術」是道家修道的根本。修道者認為五術可以通天達地,役神驅鬼以達到祈福禳災、祛病救人的目的。
符籙與咒術,是道教重要的法術,在道教浩瀚的文獻中,有關符咒的內容多不勝舉。就道教的法術而言,五花八門,非常龐雜,但尤以符咒為要。對咒術的研究,是打開道教法術與科儀內秘的一把鑰匙。
符咒是修行者之寶鑑,符咒憑藉著種種文字、符號、圖案、口訣、指訣等方式祈求神聖的無形力量,以賜福護佑於人故稱之為符咒術。符咒不是迷信是古人對宇宙氣場深刻體驗的記錄,符籙是用來調整氣場的。小者可以治病調心,大者可以消災解厄,功能繁多。比如護身,闢邪、治病、安宅、求財等等廣泛應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
「符,者。道家神將,也。令旗、金印,三清教主授得道緣人弟子的法力憑證也。符,可視之物,陽也。令旗、金印,神賜之寶,無形之具,陰也。書符形,施以印,陰陽合,太極成,神效具矣。是以調神將,除邪魔也。」符是一種被認為能夠召致鬼神、厭鎮精魅的奇特文書,它文字曲折難辨,似書,又似圖,在道法中被大量應用。
符咒文化是道教文化中最獨特的文化之一,它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人類文字的起源。符與文字作為一種符號,雖說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符號系統,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讓眾人大呼不可思議。
道教符籙使用十分廣泛:有用於為人治病者,或丹書符籙於紙,燒化後溶於水中,讓病人飲下;或將符籙緘封,令病人佩帶。有用於驅鬼鎮邪者:或佩帶身上,或貼於寢門上。有用於救災止害者:或將符籙投河堤潰決處以止水患,或書符召將以解除旱災等。
至於道士作齋醮法事,更離不開符籙,或書符於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將請神,令其殺鬼;或用符關照冥府,鍊度亡魂。整個壇場內外,張貼、懸掛各式符籙。符與咒密不可分,緊密相依,在色彩斑斕的文化中,佔有著一絲絲神秘的地位。道教認為,一切萬生,莫不以精氣為用,神符是以道之精氣,布之簡墨,會物之精氣,以去邪偽,輔助正真,召會群靈,制御生死,安鎮五方。所以後世道教也將靈符稱作是天神所降,精氣所成,有治病、鎮邪、驅鬼、保平安的神奇功效。符是將神力以「符號」的形式,附著在規定的「文字」(或圖形)上,並書定在特定的物品(如紙、絹、木、石)上,作為天神的旨令,系道士們所使用的法術。道士們稱它可以遣神役鬼、鎮魔壓邪、治病求福。
符其實是我們先祖對於宇宙的一種觀察和邏輯化提煉,它不是迷信,而是真正的氣場聚合。符的曲線表現柔緩的氣,一般用來保家安宅;而直線則表現剛烈的氣,一般用來驅逐邪氣等。符咒何以會治病有效,避邪靈驗,防禦自然災害有功,這是幾百年來爭認不休,迄今尚無定論的問題。它雖不能用科學方法來驗證,但也不能完全給以否定,因為有事實存在。有人認為人體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磁場,此場伴隨人的一生,如磁場中的陰陽平衡即反映人的健康。如人體有病,即表示磁場中陰陽不平衡所致。符咒通過得道者高道的書和念,而畫符的紙上聚集了一個場,這個場通過病人的吞服和攜帶,與人體的場相融合,逐步調整人體磁場使之平衡,人的疾病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