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藻和藍藻浮遊植物中存在的難降解脂肪族生物聚合物研究獲進展

2020-11-27 生物谷





乾酪根是分散在沉積巖中的不溶性大分子有機質,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有機質最為豐富的存在形式,但是,其來源、組成和結構,仍然非常不清楚;因為藻類(如綠藻和溝鞭藻等)中能夠產生藻質素的物種數量相對較少,所以乾酪根通過藻質素選擇性保存的形成機制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藻類可通過難降解生物聚合物(藻質素或類藻質素)的選擇性保存作用成為沉積物和沉積巖中的乾酪根前體,這是因為它們對微生物和化學降解具有很高的抵抗力。雖然藻質素僅佔整個藻細胞組分的一小部分,但它被認為是某些乾酪根(如I型乾酪根)的主要前體之一,因此對某些乾酪根的形成有重要的貢獻。前期的研究應用封閉式熱模擬體系來研究藻質素轉化為類似於石油的烴類化合物的形成過程。然而,目前還沒有關於藍藻中藻質素類大分子結構方面的報導。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張代男和研究員冉勇等人,研究了不同來源藻類中難降解有機質的分布和結構,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Organic Geochemistry上。該研究對兩個實驗室培養藻類(綠藻類)和兩個野外收集浮遊植物(藍藻為主)樣品進行化學分級,得到類脂(LP)、去脂類 (LPF)、鹼不可水解有機碳(ANHOM)和酸不可水解有機碳(NHOM)組分,並應用元素分析、13C交叉極化/總邊帶抑制(CP/TOSS),13C核磁共振(NMR)光譜編輯技術、X射線光電子光譜表面元素(XPS)分析、Rock-Eval熱解分析以及封閉式高壓釜黃金管裂解實驗對其進行表徵。


結構表明,NHOM組分的結構與文獻中報導的藻質素結構非常相似。野外收集的富含藍藻的浮遊藻類樣品中,含有與藻質素非常相似的脂肪性非水解生物聚合物。對廣州流花湖採集野外收集中的GP_NHOM組分進行熱解分析,結果表明GP_NHOM具有較高的產油潛力,其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長的直鏈飽和碳氫鏈結構單元,最高可達C33)。GP_NHOM最大的液態烴和氣態烴含量分別為55.9%和7.2%,與13C核磁共振技術得出的結果非常相近,表明13C核磁共振是一種有效評估產油產氣潛力的方法。


該研究對了解乾酪根通過選擇性保存作用的形成機理以及生物原油生成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木質素化學降解及其在聚合物材料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木質素分子結構中含有酚羥基、醇羥基和羧基等多種活性基團,可替代傳統石油化工產品應用於高分子材料合成。化學降解法是目前木質素降解的有效方法,對於木質素資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楊倩等重點綜述了近年來木質素化學降解及其降解低聚物在聚合物材料領域應用的研究進展。
  • 醫用生物降解聚合物PLA
    醫用生物降解聚合物PLA 來源:阿里巴巴 2006-11-27 10:27         1、聚乳酸(PLA)         1.1、外消旋聚乳酸
  •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機理、種類、應用!
    這種降解具有生物物理、生物化學效應,同時還伴有其它物化作用,如水解、氧化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它主要取決於高分子的大小和結構,微生物的種類及溫度、溼度等環境因素。高分子材料的化學結構直接影響著生物可降解能力的強弱,一般情況下:脂肪族酯鍵、肽鍵>氨基甲酸酯>脂肪族醚鍵>亞甲基。此外,分子量大、分子排列規整、疏水性大的高分子材料不利於微生物的侵蝕和生長,不利於生物降解。
  • 朱俊傑課題組在可編程聚合物庫及生物邏輯運算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朱俊傑課題組在可編程聚合物庫及生物邏輯運算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03-21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軛聚合物設計與生物醫藥研究獲進展
    近幾年來共軛聚合物在細胞與動物水平的螢光成像以及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也獲得了高度關注。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科技部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共軛聚合物設計與生物醫藥應用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癌症相關基因啟動子上甲基化的變化是癌症早期診斷的一種有潛力的生物標記。
  • 生物降解塑料的分類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或沙土等條件下,或特定條件如堆肥化條件下或厭氧消化條件下或水性培養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並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的塑料
  • 盤點生物降解性高分子靜電紡絲材料在生物醫用領域的應用
    、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抗熱性高,是研究和應用最廣泛的生物降解材料。,易被自然界的多種微生物或動植物體內的酶分解、代謝,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是典型的可全降解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
  • 難降解廢水生物電化學系統強化處理的研究進展
    該系統陽極和陰極中至少有一個電極會發生微生物催化的氧化/還原反應,在電極上發生有微生物或者微生物代謝產物參與的電子傳遞過程。近年來,學者們對生物電化學工藝在強化難降解廢水處理中的應用開展了大量研究,並在影響因素、處理對象多元化等方面獲得重要進展。
  • 光和微生物聯合作用下淺水湖泊水體中植物殘體降解研究取得進展
    因此,深入認識淺水湖泊中水生植物殘體降解機理,有助於湖泊科學管理和治理修復。儘管關於湖泊中植物殘體分解的相關研究較多,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關注於植物殘體在湖泊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分解過程,植物殘體的光降解過程常常被忽視,光對生物降解的影響更是未有報導。
  • 【乾貨】解決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 Fenton試劑法詳解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廢水處理中,如何解決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一直是攻克難點,本文主要對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方法— Fenton試劑法詳解,具體見下文1、Fenton試劑簡介1894年,法國科學家H.J.H.Fenton發現H2O2在Fe2+催化作用下具有氧化多種有機物的能力,後人為紀念他將亞鐵鹽和H2O2的組合稱為
  • . | 可降解的自由基開環聚合物:最近進展,未來方向以及現存挑戰
    由於主鏈中包含有酯基、硫酯基等基團,聚合物易被降解,這類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在生物醫療領域和環境保護領域引起了廣泛地關注。相比於其他聚合方式,自由基開環聚合有著非常顯著的優勢:1. 共聚單體的選擇性更多,增加了聚合物材料的多樣性;2.
  • 紡織材料可生物降解性評價方法的研究概述
    因此,研究、開發使用後能在自然環境條件下短時間內分解掉的生物降解塑料成為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重點。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與開發中,其性能指標之一即可生物降解性的分析評價是一個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環節,相應的可生物降解性評價方法與標準因此就顯得非常重要。
  • 生物降解材料獲新進展 可承受60℃的PLA杯
    美國阿克倫大學(University of Akron)高分子科學與聚合物工程學院王世清教授在可持續性的生物塑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東洲-PLA生物降解塑料材料
    由聚乳酸製成的產品除能生物降解外,生物相容性、光澤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熱性好,還具有一定的耐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因此用途十分廣泛,可用作包裝材料、纖維和非織造物等,目前主要用於服裝(內衣、外衣)、產業(建築、農業、林業、造紙)和壹療衛生等領域。
  • PLA、PHA、PCL、PBS、PVA等,詳解七大綠色生物降解塑料
    聚乳酸(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澱粉原料製成。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汙染環境,這對保護環境非常有利,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據了解,PLA用量佔生物可降解塑料的45.1%,是當之無愧的主力軍。
  • 一文了解生物降解塑料的那些事兒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和/或沙土等條件下,和/或特定條件如堆肥化條件下或厭氧消化條件下或水性培養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並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CO2)或/和甲烷(CH4)、水(H2O)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的塑料。
  • 紙基包裝材料的研究進展、應用現狀及展望
    本文從新版「限塑令」下包裝行業和造紙行業面臨的新機遇與挑戰的角度出發,系統性地探討了紙基包裝材料的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特別是紙基包裝材料中近年來的研究應用熱點材料——紙基複合包裝材料和紙漿模塑包裝材料,為拓展紙基包裝材料的應用領域和開發功能化紙基包裝材料的創新技術及產業化提供了研究方向和思路。
  • 高級氧化技術在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工業的發展,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水,其中來自造紙、醫藥、石化、油氣開採等行業這類工業廢水具有成分複雜、高COD、高含鹽量、有毒含量高和難降解的特點。此類難降解工業廢水若不經過處理而直接排放,會汙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耕地,影響植物及微生物的正常生長,從而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目前難降解工業廢水已成為國內外水處理領域的一大研究熱點及難題。
  •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在類胡蘿蔔素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新聞...
  • 研究進展|難降解廢水電催化處理技術
    採用傳統的物化法處理難降解廢水,由於存在過多地添加化學試劑,容易引發二次汙染;而生化法由於微生物在難降解廢水中容易失活,不宜直接用於處理難降解廢水。此外,廢水中的化學物質是一種巨大的潛在能源物質,其儲存在高熱焓分子、高能量化學鍵中,而傳統的物化、生化處理技術不能將這些能源物質有效回收利用。因此,採用傳統的物化、生化技術處理難降解廢水難以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