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更加頻繁?地球氣候或在大變!地中海也出現「罕見風暴」

2021-01-08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全球氣候的變化真的是越來越極端化了,我們以前看得到或看不到的氣候現象都在頻繁出現,所以如今的極端天氣已經不再屬於罕見的情況了,而是一個常態化的模式。就從2019年的氣候情況來看,我們都知道極端天氣情況增加了不少,歐洲、印度、菲律賓等地都遭受到了歷史罕見的天氣,當然這裡可能很多人會說都是「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影響,確實存在一部分影響,因為厄爾尼諾確實可能增強極端天氣的頻發和強度的提升。

但是從如今的氣候來看,就算是沒有厄爾尼諾依然是變化無常,只是說有了它,影響更多了。說到厄爾尼諾,大家可能也看到一個「壞消息」了,那就是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可能厄爾尼諾現象也會表現得更加強烈,那也意味著未來的極端氣候會更加的多。這似乎正在往科學家們預測的那樣進行之中,根據《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數據表明,在已有的科學記錄之中,我們已經面臨了三次的「超級」厄爾尼諾現象。

而它們的發生都是起始於西太平洋地區,而每次出現的時候,世界都會打破新的平均溫度記錄。這裡也會有人會想到一個問題,今年遇到了厄爾尼諾現象,整體上來說是屬於「弱」厄爾尼諾,但是也是多個月刷新了平均氣溫,其次就是在7月厄爾尼諾被說明可能消失之後,8月,9月似乎又刷新了記錄,而這個唯一能夠解釋的,那只可能是地球的氣候已經「大變」,科學家們預測的地球未來現象可能真的在發生之中,那就是地球的氣候在改變。

這也再次給我們提醒了,保護地球可能已經是「迫在眉睫」,不要等待自然災難來的時候,才來會想過去如何保護地球,那也就晚了。現象說完了,我們來看看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則新報告,那就是在10月下旬,地中海出現了「罕見風暴」,什麼情況?地中海都能出現風暴,這氣候還能如何改變,該現象已經被衛星所拍攝到,從衛星圖像可以明顯看到地中海上空出現了低壓區,形成了一種不尋常的風暴類型,通常被稱為「medicane」。

不過地中海的風暴與我常說的熱帶氣旋有點不一樣,具有類似熱帶氣旋的一些特徵,但也有一些截然不同的特性,兩者的生成條件也不一樣,與龍捲風等風暴亦有所不同。所以嚴格的來說,稱它為「medicane」也就是一個代表俗語。根據NASA報告指出,「罕見風暴」將可能給西奈半島,以色列和埃及的部分地區帶來強降雨,引發最強降雨量或達到200毫米,這種降雨或是十月份平均降雨量的十倍之多,存在遭受洪災的危險。

所以說這種風暴在該地區是不尋常的,罕見的「地中海風暴」,形成的驅動力可能是與該地區異常的水溫有關,根據科學報告指出,該溫度比常年同時段的溫度高2到4華氏度,所以還是一個氣候變化的結果,該區域的朋友注意下吧。可能很多科學愛好者不相信地中海會出現罕見風暴,但是事實已經如此,沒有什麼不可能,氣候的變化已經可以看出來,可能明顯在世界各地呈現了。謝謝大家閱讀!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特徵之一
    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這個狀態維持3個月以上就可以稱之為厄爾尼諾事件了。《每日郵報》科學報告顯示,厄爾尼諾事件不僅在現在發生,在以前也曾多次出現。但是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厄爾尼諾事件出現的頻率和強度增加不少,隨之造成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關注和擔憂了。
  • 地球氣候或「大變」!2021年厄爾尼諾現象還會來嗎?有這個可能性
    但是隨著氣候的改變,厄爾尼諾的現象出現規律也在發生改變,所以如今這個「大約每隔7年出現一次」的規律性已經不具有過高的參考價值了,也就是說氣候的演變正在改變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規律,已經是「正常變得不正常」,這意味著什麼?氣候真的不正常了?而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就出現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而在2020年也出現了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這什麼情況?
  • 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
    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指南美洲秘魯西側沿海太平洋海域的異常升溫現象,該海域受秘魯寒流影響,水溫通常較低,而有些年份在聖誕節前後會出現異常的水溫盛行現象,導致海洋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命名為厄爾尼諾(聖嬰)現象。
  • 2019年、2020年都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2021年還會出現嗎?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周期性的自然現象,一般情況而言,大約每隔7年出現一次。但是隨著氣候的改變,厄爾尼諾的現象出現規律也在發生改變,所以如今這個「大約每隔7年出現一次」的規律性已經不具有過高的參考價值了,也就是說氣候的演變正在改變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規律,已經是「正常變得不正常」,這意味著什麼?氣候真的不正常了?
  • 厄爾尼諾現象回歸,全球變暖或讓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
    自1900年以來,科學家記錄到的厄爾尼諾事件至少發生了30起。在2019年就有多項研究表明2020年下半年極有可能爆發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平均每2-7年就會發生一次,是赤道東太平洋海水異常升溫的一種氣候現象。19世紀初,南美洲西海岸(秘魯和厄瓜多附近)的漁民發現,在聖誕節前後,附近海水就會異常出現一股暖流,使原本盛行秘魯寒流的海水錶層溫度明顯升高。
  • 地球氣候或在大變!北極熊可能提前滅絕,「超級病毒」正在釋放?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以來,北極圈出現了氣候的異常,引發了大家對北極地區未來的擔憂,例如北極出現極端性的38度高溫,森林大火不斷燃燒,甲烷爆發等等,這說明氣候正在將北極推向
  • 超強厄爾尼諾多?極端氣候或頻現,2020年拉尼娜後期可能性大
    按照趨勢來看,整個夏季都不會發生厄爾尼諾或拉尼娜事件(60%),也就是60%概率夏季氣候穩定。所以日本氣象廳也不看好這些氣候現象出現,處於正常模式下的氣候是如今的方向。
  • 氣候變化發威?地中海上又出現「颶風」,義大利遭遇狂風暴雨
    從10月下旬開始,歐洲西風帶出現劇烈震蕩,這導致了歐洲多地遭遇罕見暴風雨襲擊,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慘遭水淹。西風帶的劇烈波動在此後仍在繼續,11月3日前後,劇烈波動的西風槽於北非地區製造一個切斷低渦,這個低渦在地中海上不斷發展,又誘生了一個地中海颶風!
  • 「超強厄爾尼諾」多?極端氣候或頻現,2020年拉尼娜後期可能性大
    根據日本《厄爾尼諾監測公告》(第330號)數據顯示,今年對於厄爾尼諾現象的發展又做出了一個趨向說明,那就是在正常狀態下,不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或拉尼娜現象。按照趨勢來看,整個夏季都不會發生厄爾尼諾或拉尼娜事件(60%),也就是60%概率夏季氣候穩定。所以日本氣象廳也不看好這些氣候現象出現,處於正常模式下的氣候是如今的方向。
  • 厄爾尼諾頻繁,格陵蘭冰蓋鬆動,地球真的開始變暖了嗎?
    從大的方面來看,地球變暖最直接的變化就是厄爾尼諾更加頻繁了。提起厄爾尼諾,大家一定會第一時間想到狂風,暴雨。其實,厄爾尼諾是秘魯、厄瓜多等一帶的漁民對一種異常氣候的稱呼,當地漁民發現,每隔幾年,便有股暖流順著海岸南邊的暖流。暖流使得海水氣溫上升。
  • 氣候變化是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啥?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個美麗的星球,雖然很平靜,但也是相較於其他行星的暴躁性格而言,對於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生物來說,就算地球表面的一次氣候災害,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地球表面被四分之三的海洋所覆蓋,地表又被大氣所覆蓋,海洋與大氣內部有著既是周期性特點又非周期性的複雜運動。海洋和大氣的變化左右著人類的生活,有時會對陸地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 2020年氣候或大變!厄爾尼諾有概率再現,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作者:文/虞子期可以確定地說,2020年國家氣候中心年初認定的「弱厄爾尼諾」事件已經結束,如今海洋區域表現為「中性」狀態,但是厄爾尼諾現象的消失並不意味著後面就一定不會出現了。當然今年是不是「厄爾尼諾年」已經可以明確說了,如今已經消失了,很明顯就不是了。
  • 地中海上生成了一個「颱風」,全球氣候已經急劇改變?
    甚至於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的地中海,都生成了一個風暴!從9月28日的衛星雲圖上看,義大利東南方向、巴爾幹半島以南的地中海上,有一個顯著的螺旋形狀的氣旋系統在這裡發展,並且持續旋轉,它有一個明顯的核心區,核心區域內還不斷有對流爆發,看上去與襲擊東亞大陸的颱風非常相似。據分析顯示,其內部氣壓約995百帕,相當於颱風世界中的熱帶風暴強度。
  • 厄爾尼諾指數突然飆升,2020年會出現極寒或極熱天氣嗎?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以來,全球的極端氣候現象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可能是越來越多了,例如南極高溫,北極甲烷大爆發等問題,都說明了地球的一個升溫情況可能在持續。同時在升溫的時候,我們也在討論全球變暖之外的氣候現象問題,那就是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發生。
  • 拉尼娜和厄爾尼諾:兩種區域異常現象,直接導致全球氣候混亂!
    近幾年因為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現象得到助長,更頻繁的出現,甚至還出現了變種,叫新型厄爾尼諾現象。這個新型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太平洋中部近赤道的廣大海域,除了讓該海域海水變暖外,還導致了大西洋颶風出現更頻繁。根據研究發現以後發生此現象的機率只有更大。
  • 厄爾尼諾出現概率低,但異常氣候或引發擔憂問題
    同時關於氣候的消息也不少,例如南極高溫,紅雪,北極甲烷等問題都在出現,但是它們與我們氣候變暖可能存在直接性的關係,而氣候問題還是屬於正常的,所以說沒有什麼不正常,可能是大家想多了,而關於氣候現象之中的「厄爾尼諾現象」又出現了最新的消息,並且世界氣象組織也進行了公布,所以我們接下來就看看到底情況如何。
  • 赤道中東太平洋出現厄爾尼諾事件 已影響中國
    受其影響,今年夏季,我國可能出現「南澇北旱」:江淮流域和江南降水可能會比常年同期偏多,局部出現洪澇災害,而華北乾旱較重。  海水溫度變化會影響大氣環流  地球表面由71%的海洋和29%的陸地組成,海水表面溫度的變化,可能會使大氣環流發生變化。
  • 2020年氣候或大變!拉尼娜警報來了,澳洲氣象局:概率提升到70%
    這個說明比日本氣象廳和NOAA說出現的概率還要高,所以這可能帶來氣候的巨變。這不僅會對澳大利亞的氣候產生巨大影響,對全球的影響都是存在的,包括我國在內,所以需要警惕今年拉尼娜的發生。一旦拉尼娜現象形成,2020年也將是形成一次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同現」的模式。
  • 厄爾尼諾兩次強烈增長過!2019年大氣壓力異常,我國或已明顯表現
    作者:文/虞子期在這個地球氣候多變的時代,我們可能也沒有那麼敏感的來了解詳細的產生因素,但是在2019年,也就是「厄爾尼諾年」的確認,就與我們相關性很大了。研究人員利用珊瑚核心,將400年的厄爾尼諾活動「記錄數據」拼湊在一起,他們發現過去30年中太平洋地區的事件似乎更為頻繁,對人類的影響也很大。這項新的科學研究最為直接的說明就是,厄爾尼諾事件在中太平洋的事件似乎比過去幾個世紀更頻繁地出現,而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強烈。
  • 厄爾尼諾極端可能成事實,2020年或再次出現
    根據NOAA和NASA的氣候報告指出,如今的全球的氣溫還在持續上升之中,所以說帶來的影響也是更加的強。而全球變暖引發出來的連鎖效應也是增加了不少,例如最為常見的就是高溫,乾旱等自然現象,其次就是一些具有規律性的氣候現象,例如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