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在這個地球氣候多變的時代,我們可能也沒有那麼敏感的來了解詳細的產生因素,但是在2019年,也就是「厄爾尼諾年」的確認,就與我們相關性很大了。根據《每日郵報》科學報告顯示,厄爾尼諾事件在如今發生,在以前也是存在的,只不過發生的頻率增加了不少,並且產生的強度和影響也提升了,這是一個令人很擔憂的問題。
科學家們通過追蹤400年季節變化的珊瑚礁研究揭示了過去30年來,關於厄爾尼諾事件「前所未有」的活動現象,像樹木年輪一樣,珊瑚核心擁有生長模式,同位素跨越了它們的歷史。研究人員利用珊瑚核心,將400年的厄爾尼諾活動「記錄數據」拼湊在一起,他們發現過去30年中太平洋地區的事件似乎更為頻繁,對人類的影響也很大。
這項新的科學研究最為直接的說明就是,厄爾尼諾事件在中太平洋的事件似乎比過去幾個世紀更頻繁地出現,而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強烈。科學博士曼迪弗雷德稱,我們看到近幾十年來在太平洋中部形成了更多的厄爾尼諾現象,這在過去的400年中是不尋常的,也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由「罕見」變成了「普遍」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赤道周圍太平洋溫暖水分布的變化造成的。由於地球的旋轉,通常風從東向西強烈吹動,導致水在太平洋西部積聚。這樣可以從東太平洋的深海中提取更冷的水。但是,在厄爾尼諾現象中,推水的風越來越弱,導致溫暖的水向東移回。這導致東太平洋變暖。由於海洋溫度與風流有關,這導致風力仍然變弱,因此海洋變暖,這意味著厄爾尼諾現象增長。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赤道附近的空氣和洋流的這種變化,可能通過在大氣中產生壓力異常對全球的天氣模式產生重大影響,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不僅給海洋區域會帶來變化,還會給陸地區域帶來變化的原因。所以說,我們常常說,厄爾尼諾現象是改變全球大氣模式的,這個是沒有什麼疑慮的,當然,強大的東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增強是已有表現的,如1997/98年和2015/16年期間發生的兩次強烈增長過。
科學研究人員表示,與過去幾個世紀相比,過去幾十年在太平洋中部觀察到的厄爾尼諾現象是前所未有的。這種新見解現在可以幫助科學家為未來事件做好準備。厄爾尼諾現象是全球氣候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其行為的變化對世界各地的天氣模式和極端事件具有非常嚴重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導致更多的極端氣候,也就是我們常遇到的乾旱,高溫,強風暴等自然災難。當然說的是全球影響,我國也是有影響的,大家可能自身都感覺到了,就算是到了5月,要麼有時間非常的熱,有時間非常的冷,而需要降水區的沒得,乾旱就很明顯,根本不下雨,不希望下雨的連續的下,這都可能與它存在關係,所以說氣候變化已經波及人類,人類未來何去何從確實有點擔憂,至少在生存上的影響已經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