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告訴你,這次厄爾尼諾著實有點「怪」

2021-01-09 中國氣象數據

厄爾尼諾是啥?

可能引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聽說今年它還怪怪的?

內心感覺怕怕的……

1997年由衛星觀測到的厄爾尼諾事件

什麼是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

特指發生在

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

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偏暖現象

在厄爾尼諾影響期間

海洋溫度的微小變化

都會使大氣溫度發生很大變化

通常每隔2~7年出現一次

影響期間

可能造成全球天氣氣候異常

如1998年

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洪澇災害

2005年

大西洋颶風季出現的

4個罕見最高強度的五級颶風

均與厄爾尼諾

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今年我國受到厄爾尼諾影響了嗎?

是的

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

國家判識標準

自去年11月以來

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

並維持厄爾尼諾狀態

連續5個月Nio 3.4指數的

滑動平均值分別為

0.6℃、0.5℃、0.5℃、0.5℃、0.5℃

厄爾尼諾事件已正式形成

強度為弱

國家氣候中心製圖

根據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氣

近期演變特徵

以及

國內外多家氣候動力和統計模式預測

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

將繼續在波動中下降

厄爾尼諾事件於今年5月結束

之後轉為

ENSO中性偏冷狀態

聽說這次的厄爾尼諾有點怪?

的確如此

且來聽聽專家如何解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羅京佳

此次厄爾尼諾非常奇怪,強度相對較弱,導致ENSO預測比較困難。

ENSO循環本身是拉尼娜事件向厄爾尼諾事件方向發展。一般典型的厄爾尼諾從冬春季開始,隨著季風爆發,開爾文波被激發,季節內的信號疊加在大尺度ENSO發展機制上,使得ENSO持續時間較長,觀測信號較強。

但從2019年開始,ENSO本身的發展機制不利於厄爾尼諾事件發展。2018/2019年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後,一直持續向中性發展,導致拉尼娜發展不起來。2019年末信風爆發以後,激發了季節內開爾文波,而開爾文波激發了此次強度較弱的厄爾尼諾。

此外,海氣相互作用也較弱,導致這次厄爾尼諾強度較弱。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周兵

2015/2016年超強厄爾尼諾發生以後,出現了連續兩次拉尼娜事件,接著又出現連續兩次厄爾尼諾事件。

一般來說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一個循環,所以,現在ENSO事件變得越來越不清楚。此外,本次厄爾尼諾事件遠遠比不上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的強度,持續時間又很短,是一次「非典型厄爾尼諾」。

所以,2019/2020年厄爾尼諾事件有著持續時間短、強度弱、由季節內開爾文波激發等特點。

統計數據表明

1950年至2019年

共出現4次弱中部型厄爾尼諾事件

最短持續6個月

最長持續17個月

中國氣象報社 李慧製圖

2000年以後

中部型厄爾尼諾事件發生頻次增多

強度為弱、中等強度

超強厄爾尼諾事件

一般都是東部型

中國氣象報社 李慧製圖

說了這麼多

厄爾尼諾到底有啥影響?

而它又怎樣影響我國?

事實上

氣候系統非常複雜

厄爾尼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次厄爾尼諾雖然很弱

但對天氣氣候的影響已然顯現

今年初颱風生成明顯偏晚

就是表現之一

與往年1號颱風相比

今年首臺「黃蜂」來得較晚

據統計

1號颱風出現時間平均為3月

當然

今年還不算最晚

2016年1號颱風「尼伯特」

生成於7月3日

為2000年以來最晚

而那年也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

一般來說

厄爾尼諾事件出現後

颱風數量會偏少

這是由於

厄爾尼諾年

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高

那麼西太平洋海溫則較常年偏低

導致該地區對流活動

受到了抑制

相關焦點

  • 今年的厄爾尼諾,有些「怪」?
    今年的厄爾尼諾,有些「怪」?一直以來厄爾尼諾事件備受公眾關注。圖為逐月Nio 3.4指數和3個月滑動平均指數演變(單位:℃) (註:海溫指數的滑動平均值是指本月及上月和下月海溫指數值的平均值)圖片來源:國家氣候中心此次厄爾尼諾「怪」在哪?
  • 「中國氣象數據」
    中國氣象數據網正式更名為「中國氣象數據」雖然小據換了名字,但初心不改,精彩更多快來認識新的我吧~為持續打造開放的氣象大數據服務門戶,推動互利共贏的氣象大數據產業發展,由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主管的微信公眾號
  • 厄爾尼諾現象「三連擊」?2020/21年冬季可能性為83%,或又是暖冬
    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的氣候真的是比較「異常」多變,而今年的主要氣候現象就是形成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但是這次的厄爾尼諾現象持續的時間並不久,並且強度也算大,在2020年5月份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如今海洋區域「ENSO中性偏冷狀態」,所以厄爾尼諾消失之後,按照這個狀態持續的發展,最終也會導致拉尼娜發展起不來。
  • 談談與厄爾尼諾相關的那些事
    「怪」?根據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氣近期演變特徵以及國內外多家氣候動力和統計模式預測,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將繼續在波動中下降,厄爾尼諾事件將於今年5月結束,之後轉為ENSO中性偏冷狀態。此次厄爾尼諾「怪」在哪?「此次厄爾尼諾非常奇怪。」
  • 2015年與1997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是曾相識還是有新變化?
    託帕克斯衛星(1997)和海洋二號衛星(2015)收集了數據,並製作了這兩個年份的動畫圖。厄爾尼諾:一股異常的暖流離開南美洲西海岸,伴隨著複雜的和大規模的海洋與大氣之間的相互作用,通常在聖誕節前後到達太平洋。
  • 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ENSO)
    最近學習了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那我們探索的腳步就從我們的海洋開始吧。什麼是厄爾尼諾?大家對厄爾尼諾這個詞應該不陌生,都知道它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但要問它具體是什麼,是怎樣產生的?應該很少人知道。厄爾尼諾:(西班牙語:El Nio)El Nio在西班牙語裡是聖嬰的意思,因此它又稱聖嬰現象,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半球的夏季,赤道附近氣溫高,南赤道暖流得以加強,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了西北季風。
  • 關於「厄爾尼諾」和棕櫚油你需要了解的二三事
    近期CPC、WMO、日本氣象廳等國際權威氣象組織先後發出預警,表示今秋厄爾尼諾發生概率將提升至50%以上,且在今冬進一步提高至70%。那麼,什麼是厄爾尼諾?厄爾尼諾的發生對棕櫚油產業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本文將帶你一探究竟。什麼是「厄爾尼諾」?
  • 厄爾尼諾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它的形成和什麼有關?答案猜不到
    裡面說到淘氣到海邊發現海裡有許多漂在水面上死去的魚類,然後告訴藍貓聽,這是厄爾尼諾現象。如今,有科學團隊預測,今年或許也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也有人說這次的蝗災或許跟將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在這裡小編不和大家探討這兩件事情是否有關係,只是告訴大家有人有這麼說過,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大家經常提起的厄爾尼諾到底是什麼。
  • 厄爾尼諾,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特徵之一
    在全球氣候的多變的時代,我們也許沒有詳細了解過氣候變化的具體原因,但是在「厄爾尼諾年」也就是2019年的確認,這就要提醒我們需要重視氣候變化了。「厄爾尼諾」是什麼?這就要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了。
  • 60年數據顯示:這是太陽流浪最久的一次 安徽成「包雨」區
    原標題:南方陰雨大賽|60年的數據告訴你:這是太陽流浪最久的一次這個冬天,南方的太陽有點少。2018年12月以來,江南、江淮等地降水天數都超過了40日。
  • 美國數據:厄爾尼諾指數突然拉升接近爆表,這波厄爾尼諾超級強?
    這段時間,監測數據顯示赤道中東太平洋地區的表層海水溫度已經轉為偏暖並且仍在持續上升,變暖範圍持續擴大,這意味著一次厄爾尼諾已經在醞釀當中。一時之間,這個大家最熟悉的「話題之王」成為天氣話題裡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 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ENSO)
    最近學習了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那我們探索的腳步就從我們的海洋開始吧。什麼是厄爾尼諾?大家對厄爾尼諾這個詞應該不陌生,都知道它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但要問它具體是什麼,是怎樣產生的?應該很少人知道。厄爾尼諾:(西班牙語:El Niño)El Niño在西班牙語裡是聖嬰的意思,因此它又稱聖嬰現象,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
  • 氣象科普——厄爾尼諾暖流
    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但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真正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
  • 焦點科普:「超強厄爾尼諾」的懸疑
    新華社發 翟桂溪 作  新華網北京6月7日電 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引起廣泛關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國氣象機構都確認厄爾尼諾已經形成,並且「幾乎肯定」會持續貫穿北半球整個夏天。甚至有觀點認為,將出現「史上最強」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厄爾尼諾的爭論沒有停息,人們對厄爾尼諾也存在某些誤讀。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 厄爾尼諾真的要來?衛星發現大西洋灰煙飄動,2020年或更熱
    作者:文/虞子期在才結束的冬季,根據氣候監測數據顯示,我們又過了一個「暖冬」,這說明整個冬天的氣溫都是處於偏高的,而到了春季的時候,其實我們看到全球的氣溫狀態依然是不穩定,各種反常的氣候現象可能相對較多。而關於厄爾尼諾現象的問題也再次引發了大家的熱議,那就是2020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會重現嗎?
  •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東西,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影響嗎?
    如果太平洋懂不和中部海域的海水溫度發生了不正常的變化,海水持續的升溫變暖,那麼這就預示著厄爾尼諾即將要出現了,氣象學家應該聽見厄爾尼諾要出現頭都大了吧。因為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表示整個地球的氣候模式都會被他擾亂,厄爾尼諾才導致全球的雨水分布不均與,有一些地方將會連綿不斷的降雨,有一些地方就會一滴雨水也沒有幹的要死。
  • 厄爾尼諾現象什麼意思,為何說今年就是厄爾尼諾年?
    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一般2—11年發生一次,但是這個時間間隔在慢慢發生變化,時間變的越來越短,越來越頻繁。厄爾尼諾現象的「一生」經歷四個階段,即厄爾尼諾發展前、厄爾尼諾發展中、厄爾尼諾形成後、厄爾尼諾減弱後,這四個階段會導致氣候狀態出現不同的異常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持續時間最少三五個月,持續時間無法確定,最長有時可能持續兩三年之久。
  • 預測厄爾尼諾現象出現,赤道附近溫度不正常?
    近日,地球氣候的多樣化,又是暴雨,又是颱風,又是高溫的,讓我們想到了關於厄爾尼諾現象的預測,根據NOAA的7月12號發布的文件來看,仍然是沒有改變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高概率,根據數據顯示,在熱帶太平洋地區,2018年秋季出現的可能性達到了65%,冬季接近70%的概率,這說明了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概率是非常高的
  • 厄爾尼諾現象:是空調銷量的助力還是阻力?
    恰逢發生在空調廠商們對空調旺季嚴陣以待的5月初,雖然這次極熱天氣的持續時間並不長,但也為諸多空調廠商打入了一劑強心針。據京東大數據顯示,五一期間,電風扇、空調和冰箱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938.8%、220.7%和65.9%。5月1日當天,空調品類開場4分鐘成交額破億,到上午10點就超過了去年全天成交額。也因此,諸多行業相關媒體都有發聲:看好接下來的空調市場。
  • 2020年厄爾尼諾出現!但指數區又跌破0度以下,拉尼娜又要來了?
    作者:文/虞子期 在2020年以來,關於氣候變化可以說一直備受大家的關注,而對於「厄爾尼諾」的形成也是大家說得最多的,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形成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不少人都在爭議一個問題,那就是2020年會不會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