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ENSO)

2020-09-06 木頭不是木頭

最近學習了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那我們探索的腳步就從我們的海洋開始吧。

什麼是厄爾尼諾?

大家對厄爾尼諾這個詞應該不陌生,都知道它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但要問它具體是什麼,是怎樣產生的?應該很少人知道。

厄爾尼諾:(西班牙語:El Niño)El Niño在西班牙語裡是聖嬰的意思,因此它又稱聖嬰現象,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

在南半球的夏季,赤道附近氣溫高,南赤道暖流得以加強,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了西北季風。西北季風減弱了東南信風,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魯寒流的水溫反常升高。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34;,它使得太平洋東岸海水溫度異常升高,這種現象就是厄爾尼諾現象,這種現象持續一定時間,才形成一個厄爾尼諾事件。

那南方濤動又是什麼呢?

南方濤動(Southern Oscillation)是指發生在東南太平洋與印度洋及印尼地區之間的反相氣壓振動;即東南太平洋的氣壓偏高(低)時,印度洋及印尼地區的氣壓偏低(高)。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簡稱ENSO)其實是反常氣候分別在海洋和大氣中的表現。

學術界還沒給ENSO的形成原因定一個結論,但有兩個假設:

1.由於空-氣相互作用過程的平衡受到破壞所導致。

2.海底火山活動引起海溫變化所產生厄爾尼諾。

ENSO會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引起極端天氣,例如乾旱和洪災。太平洋沿岸的國家,受影響最大,暖流也會影響海裡魚類的正常生活。

ENSO事件具有準周期,大概七年發生一次,最近的一次ENSO事件是2020.5.8,氣象局發布的已經形成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怪不得最近下了很多天雨呢。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啦,努力學習,多多支持!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ENSO)
    最近學習了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那我們探索的腳步就從我們的海洋開始吧。什麼是厄爾尼諾?大家對厄爾尼諾這個詞應該不陌生,都知道它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但要問它具體是什麼,是怎樣產生的?應該很少人知道。厄爾尼諾:(西班牙語:El Nio)El Nio在西班牙語裡是聖嬰的意思,因此它又稱聖嬰現象,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半球的夏季,赤道附近氣溫高,南赤道暖流得以加強,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了西北季風。
  • 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matology:珊瑚可作為厄爾尼諾波動的可靠記錄器
    一種協調模型和古氣候數據的新工具使人們確信,熱帶太平洋珊瑚可靠地記錄了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氣候模式的自然變化。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1是熱帶太平洋的一種氣候模式,大約每2-7年出現一次,它會在世界各地導致破壞性的熱浪、乾旱和洪水。
  • 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產生重要影響
    來源:經濟日報由聯合國糧農組織與法國國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合作發表的題為《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現象對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的影響》報告揭示了五類氣候模式產生的主要區域影響,併集合了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現象(簡稱「ENSO」)對糧食安全、海上安全、漁業生物學
  • 強厄爾尼諾增多 厄爾尼諾概念股有哪些?
    綜投網(www.zt5.com)12月25日訊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氣候科學論文稱,全球變暖將讓太平洋東部厄爾尼諾現象的變化更劇烈。這或將導致未來的極端天氣事件變得更加頻繁。厄爾尼諾概念股引關注,厄爾尼諾概念股有哪些?厄爾尼諾概念股一覽。
  • 厄爾尼諾及拉尼娜天氣對大豆市場的影響分析
    (原標題:厄爾尼諾及拉尼娜天氣對大豆市場的影響分析)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是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關鍵因素之一。
  • 太平洋深處劇烈變暖,厄爾尼諾概率增大到80%!它確定要來了?
    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近日赤道中東太平洋的表面溫度比往年平均更是大幅偏高了1攝氏度!NOAA的預測人員已經將厄爾尼諾現象形成的可能提高到了80%,並認為其可能持續到春季。但是,海水溫度的升高不完全等同於厄爾尼諾的到來——要符合厄爾尼諾現象的條件,科學家們必須看到大氣層對溫暖的海面溫度做出反應的證據。
  • 談談與厄爾尼諾相關的那些事
    2000年以後,中部型厄爾尼諾事件發生頻次增多,強度為弱和中等強度。超強厄爾尼諾事件一般都是東部型。與厄爾尼諾經常相伴出現的拉尼娜、南方濤動和ENSO是指的什麼?拉尼娜在西班牙語裡意為「小女孩」(「聖女」),正好與意為「小男孩」(「聖嬰」)的厄爾尼諾相反,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即赤道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拉尼娜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拉尼娜大約每3年到5年發生一次,多數是跟在厄爾尼諾之後出現的。
  • 澳大利亞:太平洋海溫超過厄爾尼諾影響上限
    據路透社雪梨消息 澳大利亞氣象局周三表示,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溫度已經超過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範圍,並且厄爾尼諾事件將一直維持到明年早期。澳大利亞氣象局在其每2周發表一次的厄爾尼諾報告中表示:「熱帶太平洋海水溫度比常年均溫要高,並且中部和東部的海溫已經超過了厄爾尼諾影響的上限。」
  • 厄爾尼諾捲土重來:今年夏天天氣有何變化?會比三年前更嚴重嗎?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今年一月份,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道,進入二月份後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概率高達90%。日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正式認定:厄爾尼諾已經回歸!
  • 沃克環流與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附專題設計)
    1928年在向皇家氣象學會提交的一篇論文中,沃克將這種蹺蹺板式的氣壓型定義為 南方濤動(Southern Oscillation),還給出了測量兩個地區之間的氣壓差的尺度。 他觀測得到,每當氣壓東高西低時,印度的季風雨量就會很大。而東西氣壓差異不大時, 雨量則很小,甚至無雨。
  • 厄爾尼諾為何導致天氣異常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3月16日發布關於厄爾尼諾現象的最新簡報,指出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溫異常已持續5個多月,大多數氣象模型預測今年中期將出現厄爾尼諾現象。那麼,導致天氣如此異常的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最早注意到厄爾尼諾現象的是秘魯漁民。秘魯海域有全球著名的漁場。漁民發現,在一些年份,海水會格外溫暖。不久,便會災難頻仍,海魚產量銳減。天降異象很容易歸於神鬼,於是這一現象被用西班牙語命名為「厄爾尼諾」,意思是「聖子」。對於厄爾尼諾的科學研究始於20世紀中期。
  • 開爾文波:厄爾尼諾發生的前兆?
    在旋轉球上的流體(如大氣和海洋),存在一類沿著地形邊界傳播或者沿赤道傳播的大尺度重力波動,稱為開爾文波,它受科氏力影響。開爾文波的特點是單向傳播及非彌散性。大氣及大洋的赤道開爾文波均會將西邊界中的擾動傳至東太平洋,這種作用在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的動力條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一般來說,判斷厄爾尼諾現象是否出現,主要看是否有很強的西風產生與爆發,而連續的西風爆發事件會激發一系列開爾文波,使暖水異常向東移動,形成中東太平洋的暖海溫。
  • 研究:全球變暖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ENSO)雖是發生在太平洋,但卻在全球氣候系統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科學家們至今仍然不確定,氣溫上升是否會在未來對厄尼爾諾現象產生影響。  但最新的研究表示,因厄爾尼諾現象而導致的乾旱及水災將會越來越劇烈。  在全球氣候系統中,厄爾尼諾現象產生了許多複雜的作用。
  • 中國氣象局:拉尼娜剛走 厄爾尼諾又要來|厄爾尼諾|拉尼娜|海溫|...
    (原標題:拉尼娜剛走,厄爾尼諾又要來)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的ENSO
  • 19年厄爾尼諾現象正式生成!將對D-FW地區氣候產生影響
    沒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於2月14日正式宣布,他們已經連續幾周觀察了全球的擬厄爾尼諾現象,並宣布2019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已經正式生成。厄爾尼諾現象又被稱為「聖嬰現象」,與另一現象「南方濤動」合稱為ENSO。
  • 關於「厄爾尼諾」和大豆 你需要了解的二三事
    雖然隨著技術的進步,農業也在不斷的發展,但天氣對農產品(000061)的影響依然巨大,尤其是異常天氣,就讓筆者在本篇文章探討一下厄爾尼諾氣候現象對大豆的影響。  一、厄爾尼諾定義  厄爾尼諾是一種極端的氣候現象,屬於「厄爾尼諾/拉尼娜-南方濤動」準周期氣候類型。
  • 科學家找到:在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前一年預測的方法!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天氣事件,太平洋西部一些地區的水面溫度比正常情況下變暖,然後向東滲漏。科學家們急於了解更多關於這類事件的信息,因為它們可能會導致世界某些地區的過度降雨,以及其他地區的乾旱狀況。知道它們什麼時候會發生,會讓生活在這兩個地區的人們有時間為它們做計劃。到目前為止,天氣專家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前六個月提供預測。
  • 中國氣象局:拉尼娜剛走 厄爾尼諾又要來
    6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正距平範圍南擴,暖海溫中心最大值超過1℃(位於120?W附近,見圖1),Ni?o3.4區海溫距平為0.2℃(見圖2)。7月1-2候,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進一步升高,Ni?o3.4海溫指數分別為0.34℃和0.33℃。目前,赤道太平洋次表層均為異常暖水覆蓋,異常暖中心在115?W附近,強度達4℃以上。
  • AGU 本周精選文章:不同的厄爾尼諾,不同的北赤道洋流路徑
    不同類型的厄爾尼諾對北赤道流分叉有著不同影響,並可擴展到太平洋海洋環流和全球氣候系統。目前已知的是,NECB緯度對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有響應,但這種關係並不嚴格。Wang等人[2020]在詳細描述厄爾尼諾的各種「風味」的影響方面有了一個有意義的開始。希望這能幫助改進對當地和全球氣候的模擬和預測,並且鼓勵人們對NECB與更大尺度強迫的耦合進行更定量的研究。以上點評英文原文發表於:AGU Eos,中文內容僅供參考。
  • 今年秋季將進入厄爾尼諾狀態 我國秋颱風或較常年偏強
    中國天氣網訊 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消息,2017年10月開始的拉尼娜事件於2018年4月結束之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持續上升,預計於2018年秋季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可能在冬季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將對我國秋冬季氣候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