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厄爾尼諾現象正式生成!將對D-FW地區氣候產生影響

2021-02-15 卓靈倩專欄

不知朋友們最近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天氣的變化就像坐了過山車似的,時而溫暖時而寒冷,時而溼潤時而乾燥。沒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於2月14日正式宣布,他們已經連續幾周觀察了全球的擬厄爾尼諾現象,並宣布2019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已經正式生成。

厄爾尼諾現象又被稱為「聖嬰現象」,與另一現象「南方濤動」合稱為ENSO。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導致整個世界的氣候模式發生異常變化,造成一些地區過度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水過多。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報告,厄爾尼諾現象通常與美國南部的潮溼天氣和北部較溫和的天氣有關。它和它的對手「拉尼娜現象」都屬於周期性的自然發生現象,平均每兩到七年發生一次。

21世紀陽光地產市場總監-卓靈倩的一天行程

厄爾尼諾現象與全球氣候異常變化密切相關,它的出現意味著將來一年全球一些地方的天氣將異於往常。那麼,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將如何影響D-FW地區呢?沃斯堡的美國國家氣象局的氣象學家Patricia Sanchez認為,今年的厄爾尼諾可能會帶來一個更加潮溼的春天。Sanchez說,每個厄爾尼諾現象都不相同,而且帶來的影響也各不一樣,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似乎比往常要弱,預計不會持續很久,應該就影響這個春天,而根據NOAA的統計,往年的厄爾尼諾效應往往會持續將近9至12個月。

所以,DFW地區可能會在今年春季遭遇比往年更多的降水,但由於此次厄爾尼諾影響較弱,降雨量不會顯著高於往年平均水平。NOAA在報導中提到,此次厄爾尼諾不會帶來廣泛且重大的全球氣候影響,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某些地方可能會出現與厄爾尼諾相關的氣候變化。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歷史數據,達拉斯-沃斯堡地區平均3月至5月降水量為11.4英寸,平均溫度從3月的60華氏度逐步回升至5月的80華氏度左右,而今年預測更新後的數據將與以往有所不同


如果需要了解住宅買賣,商業房產相關信息,請聯繫我們的投資顧問卓靈倩(Cindy Zhuo)
她將為您提供最全面的解答,歡迎您登入網站www.cindyzhuo.com或隨時來電諮詢。電話:469-888-8188或254-433-9542,微信號:345022204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聲明]
1,以上內容除了獨家發布信息外,其他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2,凡未標屬版權,其內容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遺漏,請聯繫我們;
3,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以便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現象今冬將對美國各地氣候造成不同影響
    新華網華盛頓10月15日電(記者任海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15日公布報告說,厄爾尼諾現象將是影響美國今冬氣候的主要因素。受其影響,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冬季氣溫將普遍高於往年平均值,而南部氣溫將低於正常年份。   這份覆蓋今年12月至明年2月的冬季氣候展望報告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將在冬季幾個月內增強,並對美國氣候產生持續影響。
  • 厄爾尼諾現象再抬頭 對中國影響幾何待觀察
    7月3日,澳大利亞氣象局也表示多數模型預測赤道太平洋海溫的狀態正向厄爾尼諾現象轉變,今年8-10月厄爾尼諾現象將到來。  國家氣候中心也一直在持續監測熱帶地區的海溫,逐侯、逐月進行數據分析。由於熱帶太平洋是一個控制大氣運動的巨大熱源和水氣源,因此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將引起全球氣候異常。  19世紀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秘魯等西班牙語系的國家,漁民們發現,每隔幾年,從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會出現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層海水溫度明顯升高。
  • 氣候變化是因為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啥?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個美麗的星球,雖然很平靜,但也是相較於其他行星的暴躁性格而言,對於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生物來說,就算地球表面的一次氣候災害,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地球表面被四分之三的海洋所覆蓋,地表又被大氣所覆蓋,海洋與大氣內部有著既是周期性特點又非周期性的複雜運動。海洋和大氣的變化左右著人類的生活,有時會對陸地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 厄爾尼諾現象已出現 深度分析其影響
    澳大利亞氣象局(BOM)4月稱,天氣模型顯示今年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6月出現的機率至少有70%。熱帶太平洋(601099,股吧)海水溫度持續高於均值,信風則弱於正常水平,所有模型均顯示海水溫度將進一步上升。  厄爾尼諾是一種周期性的自然現象,科學家通過對全球氣候進行分析,認為厄爾尼諾不是一個孤立的自然現象,它是全球性氣候異常的一個方面。
  • 2020年厄爾尼諾現象又回來了,預計今夏澇重於旱
    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氣候變化正深刻地影響著世界,也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重大威脅。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從2019年11月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在接下來的5個月中,Nino 3.4指數平均滑動值都在0.5℃左右。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 研究:全球變暖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ENSO)雖是發生在太平洋,但卻在全球氣候系統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科學家們至今仍然不確定,氣溫上升是否會在未來對厄尼爾諾現象產生影響。  但最新的研究表示,因厄爾尼諾現象而導致的乾旱及水災將會越來越劇烈。  在全球氣候系統中,厄爾尼諾現象產生了許多複雜的作用。
  • 厄爾尼諾為什麼導致氣候異常?
    對我國而言,厄爾尼諾事件發生當年,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易出現暖冬,第二年夏季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易出現洪澇,夏季東北地區易出現低溫。  1951年以來,共發生過3次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其餘兩次發生在1997/1998年和1982/1983年。
  • 厄爾尼諾現象
    由於沿海水溫上升在聖誕節即聖子耶穌誕辰前後最為激烈,秘魯居民將這種海水溫度季節性上升的現象稱為厄爾尼諾(厄爾尼諾為西班牙文音譯,意為聖嬰)。  厄爾尼諾發生時,秘魯漁獲量嚴重減少,並波及世界飼料市場供應;魚類屍體堆積在海濱,汙染了周圍的海水;沿岸地區和島嶼上的海鳥因缺乏食物紛紛逃離,影響了鳥糞工業生產,使工人失業。
  • 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產生重要影響
    來源:經濟日報由聯合國糧農組織與法國國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合作發表的題為《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現象對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的影響》報告揭示了五類氣候模式產生的主要區域影響,併集合了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現象(簡稱「ENSO」)對糧食安全、海上安全、漁業生物學
  • 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
    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指南美洲秘魯西側沿海太平洋海域的異常升溫現象,該海域受秘魯寒流影響,水溫通常較低,而有些年份在聖誕節前後會出現異常的水溫盛行現象,導致海洋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命名為厄爾尼諾(聖嬰)現象。
  • 【地理備考】沃克環流、厄爾尼諾及拉尼娜現象對我國的影響
    沃克環流增強就會出現拉尼娜現象,偏弱則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02—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其實質就是東北信風、東南信風勢力增強,海面大量的熱海水被吹響大洋西岸,致使赤道地區太平洋西岸水溫異常升高。拉尼娜現象對我國的影響(一般影響沿海地區):(1)熱帶氣旋增多,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增多。(2)我國東北春夏易出現乾旱,氣溫偏高。
  • 聯合國:加大力度應對非洲和亞太地區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據估計,全球有超過6000萬人,僅東非和南部非洲就有約4000萬人,將因為厄爾尼諾氣候事件的影響而處於糧食無保障狀況。科學家們預測,發生拉尼娜這一相對應的氣候現象的可能性與日俱增。這將導致因厄爾尼諾現象而遭受乾旱的地區出現高於平均水平降雨和洪水的機率增加,而與此同時,由於厄爾尼諾現象而發生洪災的地區更有可能遭受乾旱。
  • 地理學科知識——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主要指太平洋中東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異常地持續升溫,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的異常氣候現象。
  • 厄爾尼諾現象回歸,全球變暖或讓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
    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氣候變化正深刻地影響著世界,也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重大威脅。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從2019年11月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在接下來的5個月中,Nino 3.4指數平均滑動值都在0.5℃左右。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 浮遊植物將預測全球氣候變化?或暗示厄爾尼諾現象結局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的初級生產總量在38至42億噸碳,加上地區差異,沿海地區的產量高,遠洋的產量低。全球每月初級生產量浮遊植物將預示氣候變化當然,通過浮遊植物,還可以預測全球的氣候變化。科學家的手上可是掌握著近20年的全球海洋顏色變化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確實可以將浮遊植物的初級生產與特殊年份的極端天氣相結合,從而推斷出未來可能發生的氣候變化。如厄爾尼諾現象,印度洋偶極子和北大西洋濤動等特殊氣象,都可能與浮遊植物的初級生產水平的提高和降低相關。
  • 浮遊植物將預測全球氣候變化?或暗示厄爾尼諾現象結局
    導語中提及的初級生產是一個專業的生態術語,即利用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分解為有機物質。由於浮遊植物的數量眾多,就連初級生產發生微小的變化也會影響二氧化碳的濃度,從而影響到全球的生態環境。為此,NASA以及各國均發射了數架探測衛星,研究海洋氣候變化就是這些衛星的任務之一。科學家還結合探測衛星提供的1998-2018年全球海洋顏色變化數據,發現初級生產量會因地點和季節而變化。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的初級生產總量在38至42億噸碳,加上地區差異,沿海地區的產量高,遠洋的產量低。
  • 社區考試地理知識:厄爾尼諾現象
    但是全球的氣候也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異常的氣候--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簡單來說原本該熱的地方不熱,該冷的地方不冷。首先第一個考點為什麼把這種異常的氣候現象稱之為厄爾尼諾?
  • 厄爾尼諾對陝將有哪些影響?83年陝南洪水與其有關
    其實,這都是厄爾尼諾惹的禍!  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各流域降水量較1998年同期偏多3-4成。專家分析,這與此次即將結束的厄爾尼諾有關。預計今年夏天,厄爾尼諾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或放大,各地或將面臨不同的氣象災害。那麼,厄爾尼諾現象,又會對陝西帶來哪些影響呢?日前,記者走訪了省氣象局。
  • 美國宇航局再次發布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現象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極端天氣是的體現,當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東南信風減弱後,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泛會減少或停止,從而就會形成大範圍海水溫度異常上升增暖,傳統赤道洋流和大氣環流發生異常,導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區迎來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則乾旱嚴重。反之當東南信風增強時,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湧就會異常湧動,降水就會變得偏少。
  • 厄爾尼諾現象如何影響全球主要農產品?
    來源:中信期貨微資訊報告摘要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在厄爾尼諾現象條件下,全球多地降水和氣溫將會出現異常,這對全球農作物生產影響較大。例如,若6月至8月份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則南美洲北部、中美洲、南亞、東南亞地區以及澳大利亞東部降水往往偏少,而美國大豆和玉米產區降水往往偏多,這與今年的情景比較符合。當前市場比較認同的觀點是「目前處於弱厄爾尼諾現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