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隨著技術的進步,農業也在不斷的發展,但天氣對農產品(000061)的影響依然巨大,尤其是異常天氣,就讓筆者在本篇文章探討一下厄爾尼諾氣候現象對大豆的影響。
一、厄爾尼諾定義
厄爾尼諾是一種極端的氣候現象,屬於「厄爾尼諾/拉尼娜-南方濤動」準周期氣候類型。在一般情況下,相對於西太平洋(601099),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較低,會形成東西部海水溫度差。而厄爾尼諾氣候現象發生時,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會升高,而西太平洋則會出現高海面氣壓;導致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水平衡、氣溫等發生變化,進而會對大豆等農作物生長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二、原理
在通常情況下,太平洋熱帶海域會在東風的作用下,把溫度較高的海水向西面吹,在印尼西部海域海面及以下幾百米積蓄溫暖的海水,而由於地球自轉以及東風的作用,在東部的南美沿岸海域,海洋深處的冷海水會向上湧,致使太平洋赤道海域形成海水表面溫度東低西高的狀態,從而使海水表面溫度高的西部海面蒸發,導致水蒸氣在上空形成積雲。
圖1:正常年份氣流情況 資料來源:美爾雅期貨
當厄爾尼諾氣候現象發生時,東風會較正常時弱,由此在西部滯留的溫暖海水會會向東部擴大,同時東部溫度較低的海水上湧會較弱,從而導致太平洋赤道中部至東部海域的海表溫度會較正常時更高,而形成的積雲會向東移動。
圖2:厄爾尼諾發生年份氣流情況 資料來源:美爾雅期貨
三、持續時間
一般情況下,厄爾尼諾會持續9~12 個月,厄爾尼諾氣候現象通常在3~6 月形成,在12 月至次年4 月達到強度高點,在次年5~7 月開始逐漸減弱。
四、具體影響
厄爾尼諾主要影響區域是東南亞、澳大利亞、巴西、印度、中國。從降水來看,一般會導致中國南澇北旱、巴西北部少雨中南部降雨過多、東南亞乾旱、澳大利亞乾旱、印度乾旱。
具體情況下,厄爾尼諾發生年,12月到次年2月期間,巴西南部、阿根廷中部、赤道附近海岸線、秘魯西北部、非洲赤道以東會增加降水;非洲南部、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北部、中美洲會較以往更加乾旱;6月到8月期間,智利中部、美國內陸地區會增加降水量,而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將會發生乾旱。對於中國,具體來說,厄爾尼諾主要影響的是長江流域的氣候,形成北冷南澇的氣候現象。
五、歷次厄爾尼諾現象對大豆的影響
厄爾尼諾發生時,正值美國的種植、開花和灌漿期,有助於提升降水量,對大豆的開花與灌漿產生積極影響,有助於提升大豆單產。而巴西和阿根廷方面,由於巴西的大豆主產區位於巴西中南部,阿根廷主產區位於阿根廷東北部;厄爾尼諾發生年(厄爾尼諾一般跨年發生,這裡指次年),1~3 月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降水量增加,此時正值南美大豆開花期和灌漿期,降水增加有助於提振產量。
這從厄爾尼諾發生年各主產國大豆產量就可以看出,根據NOAA 定義,20世紀90年代至今共發生了強弱不同的8次厄爾尼諾氣候現象,其影響程度各有不同。但基本導致美國南部及巴西、阿根廷等地區降水量增加,東南亞及澳大利亞及美國北部地區乾旱的局面。在中國則呈現南澇北旱的氣候狀態。厄爾尼諾現象在如下年份出現:1986~1987、1991~1994、1997~1998、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0、2014~2016,下面來看一下,這些厄爾尼諾發生年對主產國大豆產量的影響。
圖中紅色箭頭表示該年大豆較去年增產,綠色箭頭表示大豆較去年減產,從歷史上厄爾尼諾對大豆的影響來看,美國、巴西、阿根廷三國均只有一年由於厄爾尼諾減產,其餘厄爾尼諾發生年份,三國大豆均較去年增產,
由此可以看出,厄爾尼諾氣候現象發生年,大概率會提振主產國大豆產量。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美爾雅期貨。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方鳳嬌 HF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