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厄爾尼諾對棕櫚的影響有限。
棕櫚下跌的原因在於庫存積累。
期末庫存大量消化,棕櫚將迎來春天。
近期CPC、WMO、日本氣象廳等國際權威氣象組織先後發出預警,表示今秋厄爾尼諾發生概率將提升至50%以上,且在今冬進一步提高至70%。那麼,什麼是厄爾尼諾?厄爾尼諾的發生對棕櫚油產業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本文將帶你一探究竟。
什麼是「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ElNino)」一詞來源於西班牙語,原意為「聖嬰」。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東部和中部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持續的升高,使得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的一種氣候現象。
厄爾尼諾對氣候的影響是通過赤道太平洋上空的「沃克環流」來實現的。「沃克環流」是在低緯度太平洋上空形成東西向流動的大氣環流。「沃克環流」控制著東西半球的熱量、水汽的交換和平衡。一旦這種平衡被打亂,地球上的天氣就會出現異常。當厄爾尼諾發生時,東太平洋信風減弱甚至消失。由於海洋溫度分布發生巨大變化,大氣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中、東太平洋氣壓隨著海溫的上升而下降(高壓減弱、氣壓降低),西太平洋氣壓隨著海溫的下降而上升(低壓減弱、氣壓升高),熱帶太平洋兩側氣壓差值變小,導致赤道東風減弱和向東撤退,「沃克環流」也會被削弱。同時,隨著西太平洋暖水區向東移動,「沃克環流」的上升支和下沉支的位置也發生偏移,對流活動的中心移至中太平洋上空,中、東太平洋上升氣流大大加強,降水顯著增加;而西太平洋上升氣流明顯減弱,變成少雨區,形成大範圍乾旱。
下圖中我們對比了正常情況下和厄爾尼諾情況下「沃克環流」走向的變化。
各國對「厄爾尼諾」的界定標準稍有不同。在此以中國標準為例進行說明,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BCC)將NINO3.4指數3個月滑動平均值達到或超過0.5oC,且持續至少5個月,判定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反之,若NINO3.4指數小於-0.5oC,則判定為拉尼娜事件。在-0.5oC至0.5oC範圍內,則視為中性水平。
「厄爾尼諾」能否影響棕油單產?
厄爾尼諾發生在熱帶太平洋地區,但給全球不同地區的降水造成不同影響。儘管每次厄爾尼諾的影響不盡相同,但降水模式強烈變化的地區,其轉變方向基本保持一致。厄爾尼諾通常造成東南亞地區、澳洲東南部、巴西中北部、非洲東北部以及美國中西部地區乾旱。同時,厄爾尼諾還會引發我國南部、阿根廷東北部地區暴雨、洪澇等災害。
我們結合棕櫚油的特點來看,棕櫚樹是一種多年生喜雨作物,一般要求年降雨量維持在1300-2000mm以上。當月降雨量為200-350mm時,棕櫚油月度產量相對較高。按照季節性生產規律,棕櫚油產量從3月份開始產量持續回升,直至10月達到全年峰值,到次年2月,產量逐月減少。主要由於4月至10月份是東南亞地區傳統的雨季,充沛的降雨利於棕櫚油的生長,而10月份之後,降雨普遍減少,棕櫚油單產即出現下滑。正是因為棕櫚油的單產出油情況與降雨天氣直接相關,因此一旦厄爾尼諾氣候發生,對棕櫚油的單產情況會造成直接影響。
從現有資料來看,自1951年以來歷史上曾經共發生19起厄爾尼諾事件。其中,有三起屬於超強厄爾尼諾,分別發生在1982-1983年、1997-1998年、2014-2016年。從規律上看,每隔2-7年發生一次厄爾尼諾事件。超強厄爾尼諾事件之後的強度均小於上一次的強度。由此推斷,此次厄爾尼諾事件的發生強度或為中等。
表1:1951年以來厄爾尼諾歷史事件表
數據來源:國家氣候中心國富期貨農產品部
下面圖標中我們列舉了歷年來發生厄爾尼諾氣候下,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單產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在超強厄爾尼諾氣候下,單產無一例外均出現大幅下滑,但中等強度情況下影響不一,總體單產下降中值為0.32噸/公頃,影響力度相對有限。而弱強度下對棕櫚油單產幾乎沒有影響。綜合上面對本年度厄爾尼諾的預判來看,級別為中等的概率相對較大,因此預計對東南亞棕櫚油單產造成一定影響,但幅度相對有限。
圖1:馬來、印尼棕櫚油單產歷史趨勢
數據來源:USDA 國富期貨農產品部
表2:發生厄爾尼諾事件年份棕櫚主產區單產情況(單位:噸/公頃)
數據來源:USDA 國富期貨農產品部
結合曆年來厄爾尼諾發生年份的棕櫚油產量情況來看,歷史上馬來、印尼曾發生過4次棕櫚油產量減產,均發生在厄爾尼諾事件出現的年份,其中3次發生在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年份,1次發生在中等厄爾尼諾事件的年份。
表3:馬來、印尼棕櫚油減產年份對比
數據來源:USDA 國富期貨農產品部
本次厄爾尼諾會引領棕櫚油價格趨勢性逆轉嗎?
通過以上對歷年來厄爾尼諾現象對棕櫚油單產的影響情況來看,在超強厄爾尼諾氣候下,單產無一例外均出現大幅下滑,但中等強度情況下影響不一,但總體單產跌幅基本都在0.1%左右,影響力度十分有限。而弱強度下對棕櫚油單產幾乎沒有影響。但是本年度厄爾尼諾的預判級別為中等的概率相對較大,因此預計對東南亞棕櫚油單產造成一定影響,但幅度相對有限。我們粗略的以單產跌幅0.32噸/公頃估算,在目前的樹齡分布情況下,預計印尼和馬來西亞產量共計將減少630萬噸,較上年跌幅為8%。從歷年來厄爾尼諾發生的時間來看,中度平均持續時間為11個月,因此今年4季度及明年上半年預計將持續受厄爾尼諾氣候威脅。
結合當前棕櫚油產業情況來看,高位庫存壓力導致棕櫚油價格跌跌不休。一方面由於持續性的棕櫚油樹齡成熟面積增加導致全球棕櫚油產量持續上漲,另外一方面,歐盟對棕櫚油制生物柴油的抵制政策、印度高額關稅壁壘抵制食用油進口等諸多因素打壓終端需求。供需兩端作用下導致當前全球棕櫚油庫存創下歷史新高的1197萬噸。這始終是棕櫚油價格止跌反彈道路上的最大障礙。結合以上對厄爾尼諾影響力度的分析,按平均情況推算,在終端需求未出現明顯變動的情況下,期末庫存將大幅消化,棕櫚油弱勢格局將得以改變,棕櫚油價格或將迎來春天。
(來源:國富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