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 發生時間或延後

2021-01-13 中國網財經

  7月,諸多農產品迎來一隻「黑天鵝」——美國農業部報告數據調整。基於厄爾尼諾天氣的預期,棕櫚油、白糖前期獲得了較高的天氣升水和資金人氣,棕櫚油走勢也強於其他油脂品種,但目前天氣炒作出現退潮。

  6月30日公布的美國農業部報告表示,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大幅上調4%。「當前美國產區天氣利於大豆生長,美豆優良率處於歷史較高水平。按照美豆當前種植面積和高單產的情況,新季美豆產量將比上年增加16%,豐收預期導致外盤豆類油脂市場暴跌,從而波及國內油脂及粕類市場。」廣發期貨分析師鮑紅波指出,7月以來,豆油期價下跌6.57%,豆粕期價下跌14.17%,棕櫚油、菜油、菜粕也紛紛大跌。

  「下跌反映了農產品市場供需關係發生較大轉向。基於庫存緊張、消費推動的農產品上漲行情發生激變,後期國內市場將處於消化庫存階段,國內的通脹壓力也縮小。」鮑紅波說。

  不過,深蹲也許是為了跳得更高更遠。目前農產品相對於其他板塊已是估值窪地。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四季度屬於農產品的消費旺季,農產品價格通常有一定幅度的回升,但庫存高企將制約價格反彈的高度。短期內如果厄爾尼諾真的來臨,則將造就一批品種的重大投資機遇。

  但當時間進入7月的時候,厄爾尼諾似乎漸行漸遠。當前天氣變化趨勢到底如何?世界氣象組織、美國大氣與海洋管理局、澳大利亞氣象局近期都發布了相關報告。

  世界氣象組織6月26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熱帶太平洋地區的溫度已經達到發生弱厄爾尼諾的閥值,但相關大氣條件仍處於中性狀態。概率上看,6-8月份始發厄爾尼諾概率是60%,而10-12月發生的概率為80%。發生程度上,很可能是一次中等強度厄爾尼諾,並很可能跟2009年至2010年發生的厄爾尼諾類似。

  澳大利亞氣象局7月1日發布的最新報告表明,2014年7-11月仍有發生厄爾尼諾的可能,有半數模型表明厄爾尼諾的始發機率在9月開始增強,而大多數模型的預測均顯示南半球春季將會有厄爾尼諾的展開。但目前各種監測數據顯示尚未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美國大氣與海洋管理局最新月報(數據截至2014年6月5日)顯示,厄爾尼諾在北半球夏季發生的概率仍為70%,而秋冬季節發生厄爾尼諾的概率則升至80%。發布於7月7日的最新周報表示,厄爾尼諾預警顯示目前依然處於中性狀態。

  整體看,權威機構仍然認為厄爾尼諾將會發生,但時間上或推移至秋冬季節。業內人士建議,屆時可關注橡膠、棕櫚油、白糖、玉米、小麥等供應受到影響品種的投資機會。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現象什麼意思,為何說今年就是厄爾尼諾年?
    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一般2—11年發生一次,但是這個時間間隔在慢慢發生變化,時間變的越來越短,越來越頻繁。厄爾尼諾現象的「一生」經歷四個階段,即厄爾尼諾發展前、厄爾尼諾發展中、厄爾尼諾形成後、厄爾尼諾減弱後,這四個階段會導致氣候狀態出現不同的異常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持續時間最少三五個月,持續時間無法確定,最長有時可能持續兩三年之久。
  • 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
    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指南美洲秘魯西側沿海太平洋海域的異常升溫現象,該海域受秘魯寒流影響,水溫通常較低,而有些年份在聖誕節前後會出現異常的水溫盛行現象,導致海洋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命名為厄爾尼諾(聖嬰)現象。
  • 開爾文波:厄爾尼諾發生的前兆?
    因此,西邊界暖水異常及開爾文波被視作厄爾尼諾發生的前兆。正常條件下,赤道太平洋的東風會令海水在赤道西太平洋堆積,但西風爆發會減弱這一向西的輸送,將暖水推向太平洋中部或者東部,促使當地的海水溫度上升。而且,信風減弱會使得赤道西太平洋堆積的海水向東傾斜,迫使東西太平洋的斜溫層(海水溫度有明顯差別的層面)變平。於是,這種過程會使整個降水區域向東移。
  • 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發生頻率加快
    東方網1月23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和馬裡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在以往21年中的發生頻率加快,這使地球出現大旱或大澇的次數增加。在美國氣象學會2001年年會上,馬裡蘭大學的斯科特·卡特茲和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的羅伯特·阿德勒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
  • 厄爾尼諾發生概率提升至80%!或持續整個冬季
    來源/視覺中國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今年10月以來,熱帶太平洋中東部地區的海表溫度一直處於較弱的厄爾尼諾水平。世界氣象組織(WMO)最新預測結果表明,未來三個月,發生成熟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提升至了75%至80%,且約有60%的概率將在2019年2月至4月期間持續發生。本次事件中等強度厄爾尼諾,是一種發生在赤道中東太平洋地區的大範圍水溫異常升高的現象,通常每隔幾年發生一次。
  • 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 厄爾尼諾即將襲來?
    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年的冬季,我國往往出現暖冬。相反,拉尼娜事件發生時,我國溫度下降,往往出現冷冬氣候。例如,2007/2008年的拉尼娜事件,導致2008年初我國南方發生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   厄爾尼諾發生年的夏季,我國主要多雨帶出現在黃河以南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多雨以致發生洪澇,黃河及華北一帶少雨並形成乾旱。
  • 中強度厄爾尼諾現象可能發生
    農業部6月30日發文提醒各級農業部門:中國氣象局預測今年可能會發生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現象,抗災奪豐收任務艱巨。厄爾尼諾簡單來說是一種氣候現象,它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上海溫異常增暖的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 科學家:依照往年規律推算,下個月或發生厄爾尼諾現象
    文/行走天涯科學家:依照往年規律推算,下個月或發生厄爾尼諾現象馬上春節就要來臨了,相信很多人依舊迷失在暖暖的冬日陽光中,無法自拔,似乎覺得自己度過了一個假的冬天,的確,今年的冬日看起來格外的溫暖,倘若不是穿上厚厚的棉服,就是為了抵擋有可能隨時到來的低溫的話,這個冬天看起來更像是春天
  • 今冬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性高達80%,華北霧霾或有所增多
    日前,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全球季節性氣候最新信息》和《厄爾尼諾最新情況》稱,今年12月到明年2月,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為75%至80%,預計不會發生強事件。世界氣象組織官員表示,預計此次事件強度低於2015年至2016年的厄爾尼諾事件。
  • 科學家找到:在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前一年預測的方法!
    來自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和JUSTUS-LIEBIG-University Giessen的一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在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前一年預測它們。其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該小組描述了他們基於複雜性的方法,以更好地預測看似隨機的天氣事件。
  • 專家:人類或已喚醒「遠古厄爾尼諾」,2020年後災難或將頻繁發生
    學過地理的人都對厄爾尼諾這個名稱不會陌生。它是發生在太平洋區域的一種淺水高溫暖流現象,全程為「太平洋厄爾尼諾暖流」。它的出現,一般表明太平洋表面水溫出現了失衡,當它持續時間較短時,對地球上的氣候影響不是很大,但是當它持續3個月以上時,厄爾尼諾現象就會轉化為厄爾尼諾災害事件。
  • 海大揭秘極端厄爾尼諾現象 發生頻率為過去兩倍
    在全球變暖場景下,極端厄爾尼諾事件的發生頻率是過去20世紀氣候場景下的兩倍,而未來極端厄爾尼諾事件發生頻率的增加將導致災難性天氣事件更加頻繁地發生。    本報訊 日前,國際著名期刊《NatureClimateChange》在線發表了題為《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厄爾尼諾事件發生頻率增加》的研究文章。
  • 厄爾尼諾持續時間或創紀錄 1998年大洪水重現可能性小
    厄爾尼諾是「捅破天」的「元兇」嗎?「七下八上」的主汛期會不會發生類似1998年那樣的大洪水?記者就此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15輪強降雨密集「轟炸」 梅雨季暴雨頻發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是古人對江南梅雨時節的生動描述。然而,今年的梅雨「脾氣」古怪,下起雨來不是「淅淅瀝瀝」,而是異常「兇猛」。
  • 厄爾尼諾現象
    一般來說,當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赤道太平洋中東部地區降雨量會大大增加,造成洪澇災害,而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太平洋西部地區則乾旱無雨。據不完全統計,本世紀以來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已有17 次(包括最新一輪1997~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季節並不固定,持續時間短的為半年,長的一兩年。
  •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時間:2016-07-13 12:25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厄爾尼諾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厄爾尼諾在21世紀頻頻光顧地球,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 赤道中東太平洋今年秋冬季將發生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在京組織專家召開2018年秋冬季厄爾尼諾及氣候預測會商會,對今年秋冬季厄爾尼諾的發展趨勢進行探討,形成會商意見。與會專家預測2018年秋冬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將進入厄爾尼諾狀態,並將發展成一次強度較弱的厄爾尼諾事件。
  • 厄爾尼諾將持續到春季延續時間最長 強度暫居第二
    已持續21個月,強度僅次於1997/1998年超強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是指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洋表面溫度持續異常增溫的現象,一般2—7年發生一次,上一次出現在2009年至2010年。  「厄爾尼諾事件是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的結果。」
  •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什麼意思
    近年來出現的異常自然現象中,有一個叫做「厄爾尼諾現象」。那麼,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呢?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同時,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拉尼娜現象有時會跟著出現。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這個狀態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厄爾尼諾事件。
  • 今年的厄爾尼諾,有些「怪」?
    前期全國高溫、強降水以及今年初颱風偏晚都是厄爾尼諾導致的嗎?什麼是厄爾尼諾?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聖嬰」的意思,特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偏暖現象。「此次厄爾尼諾非常奇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羅京佳教授指出,「厄爾尼諾強度相對較弱,導致ENSO預測比較困難。」ENSO循環本身是拉尼娜事件向厄爾尼諾事件方向發展。一般典型的厄爾尼諾從冬春季開始,隨著季風爆發,開爾文波被激發,季節內的信號疊加在大尺度ENSO發展機制上,使得ENSO持續時間會比較長,觀測信號比較強。
  • 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為西班牙語「EI Nino」的音譯。在南美厄瓜多和秘魯沿岸,海水每年都會出現季節性增暖現象,因為這種現象發生在聖誕節前後,則被當地漁民稱為厄爾尼諾,是「聖嬰」(上帝之子)的意思。現在厄爾尼諾一詞已被氣象和海洋學家用來專門指那些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的大範圍持續異常增暖現象。80年代以來,厄爾尼諾發生頻數明顯增加,強度明顯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