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探索報導 2008年12月17日上午,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路易斯·伊格納羅博士現身羊城廣州,與大眾分享他的醫學成果——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秘密武器一氧化氮。
應世界知名營養品公司康寶萊的邀請,路易斯·伊格納羅博士在中國進行了三個城市的巡迴演講。廣州是伊格納羅繼北京、濟南之後中國之行的第三站也是最後一站。
伊格納羅博士在接受網易探索記者採訪時說,1998年,他因為發現了一氧化氮自由基,被授予當年度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在以前,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主要是硝酸甘油,但那個時候,醫學界對這藥物的作用機制並不清楚,而他和他的同仁取得的突破在於他們找到這一藥物的藥理,發現其實真正起作用的是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也並不一定要從硝酸甘油中獲得,人體自身也能產生一氧化氮。
這一划時代的發現為人類帶來了更多健康的福音。一氧化氮最早被片面地認為是工業毒氣,但伊格納羅的研究證明它能夠使血管擴張,幫助控制血液流向人體的各個部位,以起到保持血管清潔、預防中風、維持正常血壓作用,有效減輕心臟負擔,從而達到預防心臟病的效果。當時負責遴選該獎的瑞典卡洛琳斯卡研究所的代表高度評價說:「這項發現的重要性,尤其顯現在治療心臟疾病、休克、肺病、癌症,以及對抗性無能的新藥發展上。」
今年68歲的路易斯·伊格納羅博士聲音洪亮、步伐穩健。對於科學養生之道,老人十分樂意分享。他介紹說,葡萄汁、大蒜、綠茶、黑巧克力等都是有效提高體內一氧化氮水平的食物,而適當鍛鍊也有相同效果。「飲食越健康,身體產生的一氧化氮就越多。如果食用很多飽和脂肪,會對一氧化氮造成破壞,這樣就會導致各種各樣問題的出現,包括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臟病。因此低飽和脂肪、高不飽和脂肪的飲食就非常好,因為它能夠保護一氧化氮。同樣,魚和魚油對保持健康也非常重要。」老人解釋道。
伊格納羅博士對美國的生活方式表示擔憂,他認為美國隊的飲食不利人的健康,他說,中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總數已將近1.5億,這個數字正呈現迅猛上升的態勢。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人類的頭號殺手,而在過去的幾十年,特別在是亞洲,心血管疾病對健康的威脅遠沒有今天這樣大,這主要因為近年來亞洲的生活方式越來越美國化,家庭主婦用於烹飪的時候越來越少,我們營養餐越來沒有質量,而快餐式的飲食不利於我們的身體。
2008年正是路易斯·伊格納羅博士獲得諾貝爾獎10周年。對於在這樣特殊的時刻來到中國,老人也感慨良多:「將我的理論帶到中國,幫助這裡的人們,這對我來說是一份美妙的禮物。」